可吸收颈椎间融合器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1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50年代Smith和Robinson[1]开展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以来,该方法已发展成为治疗各种颈椎伤病的经典术式.但大量病例报告显示,取自体髂骨存在失血量增加、血肿、供骨区疼痛、来源有限及股部感觉异常等缺点.此外,在自体骼骨移植的植骨爬行替代过程中,植骨块吸收,力学强度不断降低,不能很好地维持椎间隙高度,从而影响手术疗效[2].异体骨移植除费用高和数量有限外,病毒传播和免疫排斥也使其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颈椎间融合器大致可分为非吸收性和生物可吸收性2种.当前所用非吸收性颈椎间融合器多为金属、多聚碳纤维及聚醚醚酮等高分子材料,其材料本身属性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关系,可产生如内固定移位、损伤邻近组织、磨损颗粒引起局部炎症反应等.金属融合器多由钛合金制成,生物相容性好,可兼容MRI检查,在压应力时有轻微形变而有利于植骨融合。

其他文献
你相信智能手机在不久的将来可以代替温度计、听诊器发挥作用吗?美国一个科研小组日前就研发了一个具有医疗诊断功能的手机应用程序。这项成果的发明者来自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而领导这支科研组的正是该学院的信号处理专家纪全(Ki Chon)。
期刊
Chopart 关节又称跗横关节或跗中关节,是距舟关节和跟骰关节的统称,其骨折脱位临床上相对少见,文献报道其发病率约占所有骨折的0.15%,但致残率较高,如若早期处理不当往往后期会遗留足背痛、中足不稳或创伤性关节炎,甚至需要进行关节融合~([1]).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自1999年12月至2008年12月我科共收治19例Chopart关节损伤患者,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微创徒手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7年3月至2010年4月应用微创徒手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15例无需椎管减压的腰椎骨折患者,男10例,女5例;年龄30~48岁,平均35.2岁.术前CT三维重建及定位钢丝网辅助摄片确定椎弓根体表投影,做2 cm切口,单纯依靠手感行徒手置入椎弓根钉,常规行骨折复位固定术.术后CT评价螺钉置入位置,统计相关的螺钉误置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置
时光在指尖于键盘上敲击的间隙中溜走,无声的文字却成为永恒的记忆.当您手捧杂志,凝视手中这散发着油墨清香的版面时,我们已迎来了2010年!
期刊
患者送来的千纸鹤、毛绒玩具、慰问信摆满了徐文并不宽敞的病房。10月9日,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卫生局等单位负责人来到北京同仁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慰问受伤女医生徐文。据了解,徐文将于周四开始康复训练,但能否再次站上手术台还需观察。
期刊
目的 比较不锈钢钢丝与不可吸收涤纶编织线治疗髌骨骨折的长期疗效.设计 前瞻性对照研究.从2000年至2005年,通过随机抽取密封号码,一组连续的患者被安排收入2组,分别行不锈钢钢丝环扎和不可吸收涤纶编织线缝合治疗髌骨骨折,每组采用相同的手术技术和术后治疗策略.对象 年龄> 16岁,有移位的髌骨骨折并适合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同时患者依从性较好,能提供知情同意,可以配合医生行术后康复治疗.干预方法 两组
随着第一例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成功,手术患者不断增加,在美国估计每年有250 000例髋关节手术,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大约为髋关节手术量的17.5%~([1]).Kurtz等~([2])的研究显示全美髋关节翻修的人数和花费还在持续增加.近年来髋关节置换术在我国发展迅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翻修手术.导致翻修的原因主要为假体周围出现骨缺损和骨丢失,致使假体松动、假体柄下沉,最终导致假体失败.因此,解决骨溶解和
期刊
目的 探讨Catheter fabric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初步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2007年12月至2008年3月6例不同病因的椎体骨折患者接受Catheter fabric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其中男1例,女5例;平均73.2岁(54~82岁),4例为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1例为胃癌术后椎体转移,1例为多发性骨髓瘤.6例患者共有10个骨折椎体,其中T_51椎,T_(10) 1椎,T_(11),2椎,
自1978参加工作至今,掐指算来,周东生教授已从医30余载,一路走来,风风雨雨、兢兢业业、酸甜苦辣、人生百味,但不变的永远是那份对工作的执着和热忱,那份对学术真知的不懈追求。那份对患者发自肺腑的仁爱之心。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