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数,手里有招

来源 :湖北招生考试·高考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n_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近高考,如何通过有效复习,让政治学科取得较高分数?笔者认为,作为考生,一定要明确四大问题,即:“背什么,如何背?”“练什么,如何练?”“听什么,如何听?”“考什么,如何考?”下面,笔者就围绕这四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给同学们一些启发。
  一、背什么,如何背
  政治学科绝对是文综三科中最难记忆的。从湖北新课改的高考试卷来看,政治学科的考查还是侧重于理解,纯记忆性的东西非常少,这一现象必然要求学生把政治课学透学活。但如果因为高考的这种特点而轻视读背知识点,那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要想高考政治得高分,“背多分”依旧是不二法门。
  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是“背什么,如何背?”
  在离高考还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到底还要背什么呢?我们知道,政治其实是规律性和模式化很强的一门学科,它要求同学们在把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去分析问题。因此,政治学科的读背,主要是理论分析,绝少对事实的记忆。这样,在第一轮复习接近尾声、对所有知识点已经基本掌握的立足点上,我们可以主动将所有的知识点用“是什么(性质、本质等)、为什么(原因)、怎么样(意义或危害)、怎么做(手段和措施)、怎么体现的(在具体材料中)”的逻辑层次来归纳总结,以此作为我们自己的读背蓝本。千万不要担心这一归纳工作耗时费力,一来,经过大半年的复习,这一工作的难度已经大大降低,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必然要加强对知识的整合,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必然会促使自己更加重视挖掘主干知识的内在联系。这些都要求大家在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原理掌握的基础上,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打破章节界限,形成教材的知识网络。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学科内跨教材的知识渗透,才能把不同内容的政治知识融合起来并加以归类,使之网络化、序列化和专题化,提高自己“从变化中找不变,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这一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对教材通盘读背的过程。
  有了自己的读背蓝本后,如何把它记下来,成为最后的“得分本”呢?
  1.重视课内记忆
  这是很多优秀学生的做法。对于高三学生而言,课内的记忆应该是在自我施压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去有意识地背诵。这需要我们拥有高度的学习自觉性,当然也需要与老师“配合”:有些老师可能以做小习题、默写、随堂提问等形式复习知识点,这个时候我们要自觉“搜索”读背本的归纳,积极回答问题,通过老师的检查来帮助自己记忆和完善对读背本的归纳。
  2.积极搞好课外记忆
  课内记忆的时间毕竟有限,大量的知识读背还是应该放在课外。作为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这种读背一定不能是“小和尚念经”,而要把每一个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放在知识的整体结构中去准确理解和把握。读背时须注意知识的层次性、注意知识的主次,做到全面、系统地读背,做到从宏观到微观总体把握,形成知识网络,以便能随时从大脑中调动或提取所需要的知识。同时,注意查遗补缺、重点突破,对于知识盲点、高频考点要多投入时间,直到弄熟背懂为止。
  3.找到最适合自己记忆的时间
  根据高考政治安排在上午的时间特点,应尽量将自己记忆的最佳时间调整到上午,尤其要重视大课间的时间,不管前一节课学的是什么学科,都要尽量在大课间的时间里读背几个政治知识点。
  二、练什么,如何练
  读背知识当然不是最终目的,读背知识是为了能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很多学生有这样的困惑:我都读懂了,也背会了,可就是不会写到考卷上去。这是因为这些同学只是囫囵吞枣地读背,并没有真正理解知识,更谈不上运用知识。好比建船出海,你和别人各建了一艘船,一同扬帆远航,遇到风暴时别人的船安然无事,而你的船却支离破碎,根本原因还在于你的船是胡乱拼接的,船板(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没有理顺。
  如何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笔者认为,多练是非常重要的途径。训练是高级的逻辑思维过程,是培养能力、让同学们巩固深化知识的过程;同时,训练也是课堂教与学的及时反馈,及时、适当地以练习形式去深化、巩固所学知识,就会很好地收到“打好基础,培养能力”的效果。
  经过一轮复习,相信大家已经做了大量的练习题,现阶段要做的,恐怕不是继续加大训练量,而是在政治老师的指导下做好“回头看”训练。所谓“回头看”,即是将一轮复习过程中的易错题、高频考点题与热点专题相结合,推陈出新,既能有效解决自己对考试题的“刻板印象”,又能跳出“题海”,寓练于乐。
  当然,“回头看”训练须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作为考生,我们要做的是克服松懈麻痹思想,走出“这些题我有印象,现在时间紧,没必要再下功夫”的思想误区。在训练的过程中,同学们一定要着重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审题。要让自己养成动笔答题前反复研读试题材料和设问的习惯,要杜绝一看试题就动笔,凭感觉答题的马虎作风。审好题的诀窍就是多读题,审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抓住关键词,抓住关键词就可以进行适当的发散,组织相关理论做答。促使自己养成根据材料和设问要求答题的习惯。二是实际联系理论。要让自己养成一看到材料、事例就能联想到理论知识的习惯。三是多看、多思考高考题的答案组织。明确高考的考题思路,分析高考试题的背景材料是什么、设问是什么、怎么组织的答案。四是训练主观题的作答习惯。只要答题,就须要求自己书写的每段句子都意思完整,有条理、有逻辑性,且要能始终用专业术语表达意思,坚决避免写外行话、写半截话。
  三、听什么,如何听
  后阶段的听讲至关重要。有些同学对自己的老师不信任,自主选择一些“名家”参考资料埋头苦干,这种思想有些舍本逐末。在备考后阶段,听讲时一定要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关注新旧教材内容有区别的地方
  今年是湖北省实施新教材高考的第二年,从去年高考来看,试题对新旧教材内容有区别的地方考查力度较大,主观题考查了“辨证否定”的内容,选择题对“纸币的价值”“政协作用的新表述”“真理的相关知识”等内容都进行了考查,这些内容均是老教材要么没有涉及、要么涉及较少甚至表述与新教材有区别的地方,这一考查特点值得我们广大考生注意。类似的知识点还有《经济生活》中“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及价格变化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签订劳动合同应遵循的原则”“社会保障制度”等内容;还有《生活与哲学》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内容;还有《政治生活》中“外交政策”的基本点“公民的政治参与”等新教材的内容,在复习备考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2.重视对“冷点”知识的“加温补火”
  高考并非不考查“冷点”知识。例如,去年的高考就考了诸如“纸币的相关知识”“并购(兼并)的知识”“人民政协的职能”等这些平时教学中老师和同学们经常忽视的“冷点”知识(事实上,相对于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去年考查的“辨证否定”也算得上是“冷点”知识)。学生往往认为“老师没有重点强调的就是不考的”,但从考试结果来看,这种想法是绝对错误的。在后面的复习中,同学们切忌对“冷点”知识一带而过、点到为止,这段时间尤其要注意给它们“加加温”,即使老师没讲这些“冷点”知识,我们也要多加留心。
  3.强化对主干知识的“整合拓展”
  主干知识反复考是文综高考的一大特点,相信今年的试题仍会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像“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人生价值的实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收入分配的解决途径”“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体现学科特色核心主干知识的知识点都会有所涉及。
  有鉴于此,立足课本、强化主干知识的“整合拓展”应该成为贯穿整个复习过程的主线索,现阶段同学们要在听讲的基础上加强对主干知识的归类、整理乃至进行必要的“深加工”,并在老师的帮助下逐步完善知识结构,形成较为完整、清晰的系统知识体系。
  4.注重对解题方法的归纳、总结和训练
  从去年高考所给材料的形式来看,基本上都是文字材料,考查学生综合认识和探究有关理论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和综合探究能力。从主观题设问要求来看,“问题探究”“归因论证”和“关系论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要求学生根据所给材料,通过论证和探讨,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揭示事物的影响和意义,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这就要求同学们须做个“有心人”,要积极探索这些不同类型的高考试题的解答特点,找出规律并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答题技巧和答题能力。
  这一阶段听课时,主要任务是听,而不是记录。同学们要边听,边在头脑中归纳老师提供的指导原则。听课的基本立足点当然是要听懂,但更重要的在于通过了解老师的思维方式,弄清楚自己有哪些是没有想到或者掌握得不够的,从而及时查漏补缺。”
  四、考什么,如何考
  最后谈谈今年高考会考什么。说实话,政治高考猜题绝对是没有意义的,但是,观察近三年高考,笔者发现,有一类题型年年涉及。笔者将这些设问罗列下来,请大家看是哪一类型的设问。(有些设问是节选)
  2012年38题第二问“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提高民生支出在财政预算中的比例”;39题第二问“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为什么科研人员能够成功开发龙脑”。
  2011年38题第一问“结合材料一,说明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据”;39题第五问“根据延安地区的资源条件,运用所学知识就延安产业经济发展提出建议并说明理由”。
  2010年38题第三问“请运用社会意识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树立节能理念”;39题第五问“运用经济常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能够‘以世界7%’的耕地,保证了世界20%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
  没错,它们都属于“归因”试题。这类试题设问方式灵活多样,如意义、作用、依据、必要性、基本理由、影响、原因、分析等等。笔者个人认为此类型试题既然是高考的“必考题”,我们广大考生就应该多在此类型试题上面花些功夫,争取做到有备无患。
  三个月左右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所谓“有心人”就是会抓住时机促成自身飞跃的人,希望大家在后面的复习过程中善背、多思、勤练,做到“心中有高考,手里有招数”。相信在即将到来的高考中,大家一定能够一展身手,考上心中理想的大学!
  责任编辑 赵玉渊
其他文献
曾经热播的史诗大剧《国家命运》,让人重温了一次“两弹一星”诞生的艰难历程。建国初期,国家领导人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大胆提出建造原子弹的想法,无数科学家为了实现这一“天方夜谭”的想法,付出了血与汗,最终为中华民族造出了原子弹这一逆天“神器”。提到原子弹,也许很多人只知道钱学森、钱三强等知名人物,不可否认,这些科学家作为“巧妇”固然重要,可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年在提出要制造原子弹时,面临最
期刊
摘 要:“课程思政”是新时期中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国家战略部署,也是高校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重要理念和创新指导。基于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的现实意义和思政教学理念,从理论、现实、思想等维度探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学元素,从制度建设、实施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探索具有普遍适应性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推进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的耦合育人效果。   关键词:课程思政;西方经济学;教学
期刊
从2011年的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事件、上海染色馒头事件,到2012年的家乐福白条鸡事件、麦当劳牛肉饼事件、温州8000斤竹笋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事件等,食品安全问题已然成为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要抚慰国人“受伤”的心灵,重新树立对中国食品的信心,除了加强政府监管、道德的约束外,更需要食品相关技术的跟进,这就离不开食品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了,在这里我们要介绍的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加
期刊
提起《哈利波特》,无论是电影还是书籍,相信看过的人都对其有着深刻的印象。最近,美国科学家的一项“隐身衣”研究成果发表在《新物理学杂志》上,这项研究成果表明,等离子超材料能够达到“隐形”效果,战斗机若披上此材料就可实现“超级隐形”状态,来自任何方向的雷达微波都无法探测到其存在。这同时也意味着,研制出魔幻小说中的主人公哈利波特所披的“隐身衣”即将成为现实。其实,这一切,跟材料科学有着莫大的联系。接下来
期刊
冬日里,阳光总显得那么珍贵。它温情柔媚,不张扬不浮躁;它是那样明亮,那样温暖,轻轻洒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柔柔的,暖暖的。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独坐在阳台上,捧起一杯热荼,抬起头来,静静享受着阳光的洗礼,暖暖而舒适,令人眷念,令人痴迷。屋子里时不时传来一阵阵缓缓的音符,伴随着那一缕缕清风,将我带到那一年,那个深冬的季节……  那一年,我们正值花季,无忧无虑;我们任意妄为,不知天高地厚,脑子里想
期刊
一年一度的高考牵动着千千万万人的心,家长、学校、社会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不少学生因此背上了思想包袱,失去了平常心,在备考期间出现紧张、不安和恐惧等心理障碍,严重者甚至会有失眠、全身不适、消化机能减退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等症状。上述症状显然是不利于学生复习与考试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解决这类问题吧!  高考前容易出现的负面情绪  高考前的三个月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不少学生的情绪波动在此时达到高峰。最
期刊
回想起童年,不知不觉的就会想到孩提时的动画片、游戏,如《小蝌蚪找妈妈》《葫芦娃》《黑猫警长》《西游记》、魂斗罗游戏、冒险岛游戏等,这些都给我们这群80后留下了深刻印象,不过时至今日,这些老动画老游戏依然为90后、00后所喜欢。目前,日本是全球游戏动漫产业强国,《海贼王》《火影忍者》等都蜚声海内外,游戏动漫产业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进入21世纪,游戏动漫产业已具备了成熟化理念化文化创意产业的条
期刊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加快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城市空间范围在不断扩大。在我国有限的国土空间资源上,城市用地范围的扩大,必然要带来农村土地范围的减小,在农村集体土地暂时没有进入土地市场交易的现状下,通过农村土地征收的方式使土地权属性质由集体土地变为国有土地,进而实现城市用地面积的增加,这时必然会有很多农民因此失去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由此也就产生了失去土地的农民这样一个新兴和庞大的特殊群体(以下均简称失地农民)。然而由于目前我国存在的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现有的不完善的土地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不完
2012年7月21日,北京及周边地区遭遇了61年来最强暴雨及洪涝灾害,共造成79人死亡,经济损失高达上百亿元。惨痛的灾难过后,留给人们的,是无尽的反思:时代发展至今,面对最“柔弱“的水,人类为何还是显得不堪一击,束手无策?我们的城市在水利规划、防洪排涝等方面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老子的《道德经》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实,从古时的大禹治水开始,聪明的人类一直在运用自
期刊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的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中的一句话。它的意思是指,练习很多支乐曲之后才能懂得音乐,观察很多柄剑之后才能识别剑器。没有经验的积累、没有熟能生巧的过程,想通过纸上谈兵就驰骋疆场、挥斥方遒是绝不可能的。于语文学习而言,也是如此,高考对知识与能力掌握程度的检验,就是对高中三年来语文学习点滴积累的考查。但仔细思索,“晓声”与“识器”的过程,倒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