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们怎样实施教育,教师与学生通过相遇相知来实现所追求的愿景。教育的直接对象是人,教师教学之初就要了解学生。教育相遇相知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幸福和宁静。
关键词:相遇;相知;教育;教学
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认识人自己、发展人自身。教育是一门影响人性的交往艺术,教育他人,就是教育自己。要理解教育非得下一番功夫不可。
中国历代圣贤都对教育有独到的见解。庄子《列御寇》中说到“孔子曰:凡人心险于山川;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志,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侧,杂之以处而观其色。”庄子对于识人可是下了功夫。现在我们可以借鉴它来认识教育对象。
世人皆言学生难教,果真如此吗?我们看看孟子的言论。孟子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对于教育,教师要有为学生接知的精神,尽心为他们的成长做出努力的奉献精神。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没有好好教育的教师。教育是相遇相知的过程,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见教育不是教师单向传递的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相遇本身是师生难得的缘份,如果再深化一点,互相了解直至互相理解,那就有望修得教育尽欢颜。好的教师善于了解学生,相遇相知在日常交往,大道不言,润物细无声。
一、相遇之初——掌握学生的心理
陶行知先生有个形象的比喻,“接知如接枝”,恰如其分地说明知其所教的重要性。知其所教,包括知道所教的内容——教学内容和所教的教学对象——学生两部分。
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心理准备状态,如果教学内容高于学生的接收水平,那么这样的教学是无效,学生在教师的超前教学内容中是不得要领的。好比对着一个三岁小孩讲高等数学,他只会觉得教师在自言自语,教师也认为小孩不可教,两者都找不到乐趣。这是不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结果。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倍尔曾经说过,如果把教育心理學用一句话来概括,那么它就是教学生所能接受的知识。按照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发展水平,也称现有发展区,就是儿童按照已有的智力水平,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一种是最终的发展水平,也称最近发展区,就是儿童虽然自身不能独立解决问题,但是在成人的指导下,通过模仿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暗合了孔子教育的观点:学习应当在学生有学习的愿望时才去教育他;当在学生想说而又说不出来时才去教育他。
二、相遇中介——善用教学内容
认识学生这一主体之后,就要按照学生的心理准备状态和知识准备状态来安排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按照学生接受水平来安排
教学内容在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尽可能把教学内容安排得环环相扣,能够一步步在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上一步步推进。当学生在原有水平了解新知识后,创造相应的实践机会,使学生迅速巩固新知识。新问题解决之后,马上给学生一个高于新问题的另一个任务,这一任务同时又蕴含了在新知识上的更新的知识。这一新任务的解决是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一步提高。这一导知的过程,类似于柏拉图的“产婆术”,学生有解决问题的潜质,教师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把这潜质逻辑系统地整理出来。
2.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这是在按照学生接受水平安排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提高。当今社会,学生就像一种全职的职业。在国内的中小学生表现得更为明显,曾有人比喻那些毕业班的学生,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迟。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可以不管学校之外发生的任何事。学校和社会、学校和生活割裂开了,学校是学校,学生是学校的学生,社会是社会,学生通过学校和社会联系,也通过家庭和社会联系,唯独学生不和社会联系。社会生活在家庭和学校过滤后才和学生产生联系,学校成为社会生活中一片真空,学生就在真空的环境中间接地感受生活的一切。让学生真正成为生活参与者,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都应该做的事。教学内容努力地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或者与间接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实践或理解。
3.教学内容和生活相结合
生活中的问题,教学内容如果涉及到,也不回避,但是也不过分宣传。要让学生感受到他们所接受的教学内容足以应付生活中的问题,学校教育和现实世界并不脱离,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一点,教师不直接说出来,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这会使他们印象更深,进而能够以兴奋的心情去探索知识。
三、相知对象——了解学生个体
认识教学对象——学生是个独立的个体,他有着自身的特点,每个个体的学习方式都和其他个体不同。
1.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不一样
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个体发展存在个体差异性,受遗传和环境的交互影响,这就决定了认识学生要能够区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教学过程当中必须因材施教。
2.学生独立于教师个体之外,教师的意志不能强加于学生
教师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能够等同。教师往往按照自己的良好愿望来塑造学生,如果不尊重学生的特点,往往会收到失望的结果。因此,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自身特点,因势利导,扬长补短,使学生更好地发展。
3.学生有独立自主的诉求
人们常说,青春期的少年处于逆反期,什么事都喜欢跟长辈对着做。我们在指责这些学生不懂事的同时,也要反省一下我们对他们的态度,我们总是觉得他们是孩子,什么事都需要大人来指导。事实真是这样的吗?父母觉得小孩偏食,经常告诫小孩要什么都吃。但是父母却在小孩面前无意识地按照自己的偏好大吃特吃自己喜欢的食物。教师觉得经常问学生:“你懂了吗?”问多了,学生当然反感,心里就会想:“我要懂了,还要你这教师做什么,真是明知故问,虚伪。”教师包括父母往往觉得学生这也不会、那也不会,事事想代劳,却忽视了学生自己想要的感受。因此,教学过程中,学生想要自己做的事,能够自己做的事,就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学生觉得自己做的事才是个人能力的体现,相信学生多一点,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应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
四、教学相长——师生最终的相知
教学相长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意思是通过学习之后才能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通过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困惑不解的地方。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然后才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自己困惑不解的地方,然后才能够自我奋发进取。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
教师应该本着和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态度来展开教学。教师不能把学生当作纯粹的无知的个体,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是教师所不能经历的,这些经历本身就是一种生活知识。教师本着愿意分享学生的喜恕哀乐的态度,倾听学生的心声,再出于教育的目的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靠拢。
1.尊重学生的选择
不管是由于学校的安排,还是学生自愿投身于教师门下受教,教师首先要肯定他的选择。肯定学生选择教师是第一步,接下来是尊重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当然在经验的限制下,学生的选择可能是显而易见的不明智,这时候教师以建议的方式和学生共同探讨更正确合理的学习方式,但并不强制要求学生服从,留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时间,相信学生通过自身的尝试会做出适当的选择。
关键词:相遇;相知;教育;教学
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认识人自己、发展人自身。教育是一门影响人性的交往艺术,教育他人,就是教育自己。要理解教育非得下一番功夫不可。
中国历代圣贤都对教育有独到的见解。庄子《列御寇》中说到“孔子曰:凡人心险于山川;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志,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侧,杂之以处而观其色。”庄子对于识人可是下了功夫。现在我们可以借鉴它来认识教育对象。
世人皆言学生难教,果真如此吗?我们看看孟子的言论。孟子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对于教育,教师要有为学生接知的精神,尽心为他们的成长做出努力的奉献精神。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没有好好教育的教师。教育是相遇相知的过程,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见教育不是教师单向传递的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相遇本身是师生难得的缘份,如果再深化一点,互相了解直至互相理解,那就有望修得教育尽欢颜。好的教师善于了解学生,相遇相知在日常交往,大道不言,润物细无声。
一、相遇之初——掌握学生的心理
陶行知先生有个形象的比喻,“接知如接枝”,恰如其分地说明知其所教的重要性。知其所教,包括知道所教的内容——教学内容和所教的教学对象——学生两部分。
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心理准备状态,如果教学内容高于学生的接收水平,那么这样的教学是无效,学生在教师的超前教学内容中是不得要领的。好比对着一个三岁小孩讲高等数学,他只会觉得教师在自言自语,教师也认为小孩不可教,两者都找不到乐趣。这是不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结果。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倍尔曾经说过,如果把教育心理學用一句话来概括,那么它就是教学生所能接受的知识。按照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发展水平,也称现有发展区,就是儿童按照已有的智力水平,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一种是最终的发展水平,也称最近发展区,就是儿童虽然自身不能独立解决问题,但是在成人的指导下,通过模仿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暗合了孔子教育的观点:学习应当在学生有学习的愿望时才去教育他;当在学生想说而又说不出来时才去教育他。
二、相遇中介——善用教学内容
认识学生这一主体之后,就要按照学生的心理准备状态和知识准备状态来安排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按照学生接受水平来安排
教学内容在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尽可能把教学内容安排得环环相扣,能够一步步在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上一步步推进。当学生在原有水平了解新知识后,创造相应的实践机会,使学生迅速巩固新知识。新问题解决之后,马上给学生一个高于新问题的另一个任务,这一任务同时又蕴含了在新知识上的更新的知识。这一新任务的解决是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一步提高。这一导知的过程,类似于柏拉图的“产婆术”,学生有解决问题的潜质,教师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把这潜质逻辑系统地整理出来。
2.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这是在按照学生接受水平安排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提高。当今社会,学生就像一种全职的职业。在国内的中小学生表现得更为明显,曾有人比喻那些毕业班的学生,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迟。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可以不管学校之外发生的任何事。学校和社会、学校和生活割裂开了,学校是学校,学生是学校的学生,社会是社会,学生通过学校和社会联系,也通过家庭和社会联系,唯独学生不和社会联系。社会生活在家庭和学校过滤后才和学生产生联系,学校成为社会生活中一片真空,学生就在真空的环境中间接地感受生活的一切。让学生真正成为生活参与者,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都应该做的事。教学内容努力地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或者与间接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实践或理解。
3.教学内容和生活相结合
生活中的问题,教学内容如果涉及到,也不回避,但是也不过分宣传。要让学生感受到他们所接受的教学内容足以应付生活中的问题,学校教育和现实世界并不脱离,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一点,教师不直接说出来,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这会使他们印象更深,进而能够以兴奋的心情去探索知识。
三、相知对象——了解学生个体
认识教学对象——学生是个独立的个体,他有着自身的特点,每个个体的学习方式都和其他个体不同。
1.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不一样
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个体发展存在个体差异性,受遗传和环境的交互影响,这就决定了认识学生要能够区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教学过程当中必须因材施教。
2.学生独立于教师个体之外,教师的意志不能强加于学生
教师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能够等同。教师往往按照自己的良好愿望来塑造学生,如果不尊重学生的特点,往往会收到失望的结果。因此,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自身特点,因势利导,扬长补短,使学生更好地发展。
3.学生有独立自主的诉求
人们常说,青春期的少年处于逆反期,什么事都喜欢跟长辈对着做。我们在指责这些学生不懂事的同时,也要反省一下我们对他们的态度,我们总是觉得他们是孩子,什么事都需要大人来指导。事实真是这样的吗?父母觉得小孩偏食,经常告诫小孩要什么都吃。但是父母却在小孩面前无意识地按照自己的偏好大吃特吃自己喜欢的食物。教师觉得经常问学生:“你懂了吗?”问多了,学生当然反感,心里就会想:“我要懂了,还要你这教师做什么,真是明知故问,虚伪。”教师包括父母往往觉得学生这也不会、那也不会,事事想代劳,却忽视了学生自己想要的感受。因此,教学过程中,学生想要自己做的事,能够自己做的事,就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学生觉得自己做的事才是个人能力的体现,相信学生多一点,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应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
四、教学相长——师生最终的相知
教学相长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意思是通过学习之后才能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通过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困惑不解的地方。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然后才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自己困惑不解的地方,然后才能够自我奋发进取。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
教师应该本着和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态度来展开教学。教师不能把学生当作纯粹的无知的个体,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是教师所不能经历的,这些经历本身就是一种生活知识。教师本着愿意分享学生的喜恕哀乐的态度,倾听学生的心声,再出于教育的目的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靠拢。
1.尊重学生的选择
不管是由于学校的安排,还是学生自愿投身于教师门下受教,教师首先要肯定他的选择。肯定学生选择教师是第一步,接下来是尊重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当然在经验的限制下,学生的选择可能是显而易见的不明智,这时候教师以建议的方式和学生共同探讨更正确合理的学习方式,但并不强制要求学生服从,留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时间,相信学生通过自身的尝试会做出适当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