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钟爱的艺术之都——巴黎

来源 :海外星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b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凉的初秋,在由拿破仑下令建造的凯旋门正前方,香榭丽舍大道上往来的车灯交织成光束的海洋,让人顿生“沧海一粟”的渺小感,正如同巴黎给游人的印象:她那熏染了数个世纪的文化风华丰富得令人无法正视,只怕多看一眼,自己就会被吞没。
  
  美之焦点——卢浮宫
  要正视巴黎的美,卢浮宫是最好的起点,这里是巴黎之美的焦点。卢浮宫广场前,著名建筑师贝聿铭打造的玻璃金字塔闪闪发光;右边是藏有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的德农翼楼,它古典的外观着实令人神往;转过身就能直接面对印象派画家莫奈最爱的、百花齐放的杜勒丽花园(Tuileries),从任何方向看过去都是不容错过的美景。
  很多巴黎人不喜欢锋利得仿佛可以划破天空的玻璃金字塔,但它的确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在楼下大厅左侧的倒立金字塔旁,本应阴暗的地下室透过天窗开出一方阳光,令人感觉女神圣洁的光辉仿佛就在周围闪耀,肃穆之感油然而生。
  穿过卢浮宫门口的黎希留通道,标识着北(N)与南(S)的小黄铜牌在地上闪烁,《达·芬奇密码》中认为这是135个串连地球南北极的标志,事实上这只是某个荷兰艺术家的作品。
  右侧的德农翼楼里藏有一幅幅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画作,丰腴的天使、迷人的神祗在墙壁间拍翅翱翔,容貌绝美的圣母为人类虔诚祈祷……走廊尽头就是《蒙娜丽莎的微笑》,这幅1516年由意大利画家达·芬奇亲自送到法国的礼物,为巴黎开启了美的新视野,蒙娜丽莎唇边那摄人魂魄的淡漠微笑,让每一个见到她的人都为她的美惊叹不已,瞬间化作雕像动弹不得。其实,蒙娜丽莎确有其人,她是当时银行富商的第二任妻子,达·芬奇在其婚礼上受托为其绘像,但即使明知历史,人们仍然宁愿像膜拜女神般凝望着她。
  秋季的杜勒丽花园里仍有缤纷的花朵在冷风中摇曳,暗香浮动中秋色兀自绽放,仿佛女神在对镜梳妆。
  
  人文气息环绕左岸
  步出卢浮宫,沿着塞纳河畔越过桥面,来到充满人文气息的河左岸,这里穿华服的贵妇少了,天真的年轻学子则多了,巴黎这美丽的女神似乎也变得容易亲近了。卢森堡花园转角处矗立着拥有简朴歌特式建筑外观的圣许毕斯教堂(Eglise St. Sulpice)。在热闹的街景中,她显得格外静谧,像刻意遮掩美貌的修女。
  推开教堂门,彩绘玻璃散发出的瑰丽光束立刻包围住人的全身,墙上一幅“雅各与天使”的壁画栩栩如生,仿佛要穿透石墙;右侧地板上的铜制玫瑰线是全世界第一条本初子午线,串连起地球的南北极;室外飘移的云朵恍似女神柔和的目光,宁静地注视着游人。
  穿梭在传说中可以通往古地底墓穴的复杂巴黎地铁中,在市区一出站就是著名的布格涅森林(Bois de Boulogne)。在以巴黎为主要场景的畅销书《达·芬奇密码》中,它是充斥着性交易的黑暗地带,但在白天,布格涅森林里走不尽的美丽林荫大道上,许多居民悠闲遛狗;只有几个打扮靓丽的男同志,在园内搭讪找伴。或许,这里的白天与黑夜,面貌大不相同。
  巴黎到处是名画古迹,让罗丹最伟大的雕塑“巴尔扎克像”陪着你喝咖啡是多么奢侈的愿望,在巴黎,这却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为了这种感动人心的美感,要付出的,不过只是一杯咖啡的价钱和片刻悠闲而已。
  
  乳酪、饭店魅力难挡
  从布格涅森林往西南方望去,高1000英尺的艾菲尔铁塔逼视眼前。这个被许多电影取材过的突兀建筑,是法国在1889年举办世界博览会的大胆尝试,虽然游人如潮,但怎么看也不像是浪漫花都该拥有的事物,难怪被嘲笑为“法国男人的阳物象征”。
  艾菲尔铁塔后方的军事学校广场上有代表当地美食传统的乳酪专卖店,看似精品店的商铺里扑鼻而来的却是牛奶浓香,尝过乳酪浓郁香滑的滋味后,你就会理解为什么法国人依赖它犹如生命;而路边L'Alsace餐厅里被水果酱汁浸过、肉色血红如小牛排的鸭胸片味道更是甜美芳香,诱人食欲。
  位于巴黎歌剧院附近的丽池饭店典雅低调的门口站了不少警卫,这个因美国作家海明威曾在此流连而闻名的酒店戒备森严,房价最低也要每晚500欧元,贵得吓人却也吸引了不少名流,旅馆前的广场时常有不知是明星还是名模的绝色美女现身,天人下凡般的风姿总能引得路人痴痴张望。
  
  时尚、画展美如画
  巴黎时尚的焦点蒙田大道(Ave. Montaigne)上围绕的精品让人眼花缭乱,法国在“二战”后把私人沙龙文化发展成名牌殿堂,这条聚集了LV、CHANEL、DIOR等名牌的华丽小街就见证了整个流行革命。法国政府限制多,一般店铺和公共场所几乎都不设冷气,可炎热不但不能阻止商店里兴高采烈地试穿衣服的女人,更好像给她们的“血拼”推波助澜。在这里,连街上的女人都像站上了T形台,笑得特别灿烂,不自觉间就光彩四溢。
  在一间破酒店的残骸里,一位年轻艺术家开着自己的第一个画展,阳光照射在砖块上,残旧中显示着生机,新鲜得令人着迷。而最感人的,当然是年轻人在创作上展示的自信,正是这充满艺术气息的自信令花都历久长新。
  当晚间的香榭丽舍大道一盏盏路灯渐次亮起来时,巴黎这女神的美达到顶点。川流不息的车灯与沿街昏黄的路灯,编织成一场艳光逼人的狂欢节,行走中的女人也像名画一样有趣,一身和服的日本贵妇、身穿艳丽非洲服饰的黑人妈妈、穿T恤牛仔裤就很有型的当地少女,一身夸张的服饰与香水味,“美”不惊人死不休,为路边男人留下无穷的遐想空间,整座城市处处浮现出属于女神才有的梦幻色彩。巴黎,就是座蒙娜丽莎之城,神秘却永远令人向往。
其他文献
以整体经济成长来比较中、印这两个新兴经济大国,中国比印度略胜一筹。但若以两国企业的表现做比较,则结果大不相同。  美国《商业周刊》对标准普尔统计财报资料的分析显示,印度企业获得的投资报酬较高。340家公开上市公司,从1999~2003年的财报资料显示,绝大部分印度企业在股东报酬率(ROE)与投资报酬率(ROIC)方面,都胜过中国企业。  印度公司之所以表现较佳,是因为他们面对较大市场压力。在印度,
期刊
        
期刊
一只小船赚大钱  越南湄公河三角洲朔庄省的冲积平原,是座河流渠道纵横交错的迷宫,点缀着贫困的村落,当地农民一天赚不到一美金。这不像个能发财的地方,不过真想赚钱的话,还是有办法的。  此时,阮文和正驾着简陋的小船沿克萨河缓缓行驶。他做的是水上杂货配销的生意,木头船舱沉甸甸地载着一箱箱小块的救生圈肥皂、小包晴丝洗发精和奥妙洗衣粉,以最低每包2.5美分的价格批发给河边商店。阮文和今天的第一站是沙龙村,在
期刊
2005年3月初,从日内瓦传出的噩耗震惊欧洲金融界——金融巨擘爱德华·斯特恩(Edouard Stern)被发现死在自家公寓里,他身中数弹,尸体被肉色的橡胶套从头到脚包着。    爱德华·斯特恩其人  爱德华·斯特恩的死就像季风一样横扫纽约、巴黎的上流社会和金融界。作为法国历史悠久的银行家族的后裔,斯特恩注定是要做大事的人。这个高大英俊的富家子弟从小自我意识强烈,喜欢表现张扬个性,有自己的生活准则
期刊
以色列和埃及边境的加沙地区地底下地道纠结,这些地道被称为“蛇洞”。通过一个“蛇洞”,走私犯一晚上可以走私价值近100万美元的武器。一条仅仅半英里长的地道往往要挖上数月,挖掘过程很危险,随时有被活埋的可能。但许多巴勒斯坦人无法抵挡高额利润的诱惑,愿意拿自己的生命跟死神赌一把,纳德尔·基什塔就是其中之一。  18岁的纳德尔·基什塔家住加沙南部的拉法城,他对邻家小妹茱莉叶一往情深,两人私定终身。现在,纳
期刊
“卡特里娜”飓风走了,它留给美国的是重创:上千人死亡,著名工业城市新奥尔良几乎浸泡在海水中,城市瘫痪,百万人流离失所,经济损失超过250亿美元……这是美国历史上罕见的灾难。有分析家称,由于此次灾难已经导致墨西哥湾沿岸的石油工业陷入瘫痪,因此,汽油价格将毫无疑问地飙升,某些地区甚至会出现供应短缺的现象。如此说来,现在谈“重大的能源危机”已经不是危言耸听了。此外,“卡特里娜”为什么会来?美国在吸取教训
期刊
当赌场老板:  最初也是最终的梦想  1942年,史蒂夫·维恩(Steve Wynn)出生在美国东北部,其父是一名经营赌博游艺厅的商人。10岁时,维恩跟随父亲来到拉斯维加斯,这是一个荒凉的小城镇,人烟寥寥。父亲总是哄着小维恩早早上床睡觉,然后自己深更半夜偷偷溜到火烈鸟和金沙滩赌场豪赌,彻夜不归。   拉斯维加斯除了赌场就是沙漠。天高皇帝远,赌场老板是当地名副其实的皇帝,他们统治这个沙漠小镇,富得流
期刊
中国理想  想了解上海的宏图大志,最理想的参观地点莫过于上海都市计划展览馆。展馆位于人民广场对面,是一座玻璃与金属建筑物;它最引人瞩目的展品,是一座比篮球场还大的上海大都会比例模型,标示着2020年上海每一座摩天楼、房屋、巷弄、工厂、码头与绿地。  模型中有白色塑料制成的、地标性的高塔,有庞大的汽车与石油化学工业园区、新地铁线、机场跑道、高速公路网,还有一个精心制作的河滨开发区,2010年世界博览
期刊
中印两国每年加入劳动市场的人数以千万计,仅仅要为这些人提供就业,都至少需要维持8%的年成长率,但是仍有许多因素能使两国经济远远偏离正轨。为达成高成长的预期,中国与印度必须面对一些艰巨的挑战:  环境为满足产业与人口迅速成长,两国都付出高昂的生态代价。森林正以吓人的速度不断消逝;许多电厂与工厂靠煤发电,却不肯投资于净化科技;每年遭受空气与水污染的人都数以百万计。而且,中国也是全球最浪费石油的使用国之
期刊
坐在第五排的女生  第一天走进南加利福尼亚州大学的课堂,开始我作为助理教授的讲学生涯时,我的心里满是忐忑。我努力地展现笑容,尽量让自我介绍简洁风趣,但是,学生们默然以对,偌大的教室里只有冰凉的寂静。我的心慌了,手忙脚乱地翻开备课本,结结巴巴地讲起课来。更让我始料不及的是,学生们几乎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好像我在唱一出过时、乏味而蹩脚的独角戏。  六神无主之际,我忽然注意到教室第五排的一个年轻女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