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起自己的内心和灵魂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afe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次我和一个有佛缘的朋友聊天,向她诉说了自己的一些感悟。我说人的内心存在两个自己,一个是善的,一个是恶的,内心中的两个自己无时无刻不在争斗。善的占上风时,你是一个智慧处世、令人尊敬、有大义的人。恶的占上风时,你可能是一个行事自私,甚至是有意无意总会伤害别人,令人鄙视的人。
  我向朋友讲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例。有一次去位于杭州西湖大道的市第三人民医院看望一个病人,回来过马路时,一位下身高位截肢的残疾人引起我的注意,残疾人的身体放在一个简易的木板上,木板的下面安装着四个轮子,残疾青年借助双手交替触地推着木板载着他前行。从北向南穿过车流不息的双向车道,还要跨过马路中间三十公分高的隔离带,这些对一个健康的人来讲可说是件十分简单的事,然而对于眼前这位高位截肢,仅靠双手和滑板前行的残疾人来讲,却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年轻人站在木板上,望着步履匆匆穿越马路的人流和等待在斑马线前汽车,似乎有些犹豫。“来,我帮你。”我走向前,毫不犹豫地俯下身子,推着他的肩膀,男子似乎有些难为情。滑板开始咕噜、咕噜载着他稳稳地向前滑去,穿过北面马路来到中间的隔离带,我一个人把他抬上去是件困难的事。我先抬起一边的木板移上隔离带,然后再抬起另一边向上移,好在残疾青年的双手还算有力气,和我一起用力,终于上了隔离带,到了对面马路我再像刚才那样慢慢把他放下,一番努力之后,安全翻下隔离带,迅速推着他向马路对面走去。身旁行人依旧步履匆匆,好像谁也没有注意到俯下身子的我和这位一起同行的高位截肢年轻人。我们进行的速度较慢,此时绿灯已经倒计时,我伸出右手不断示意车辆注意。斑马线前的汽车没有启动,更没有鸣笛,静静等待我们慢慢经过。残疾人古铜色脸庞上荡漾着感激的笑容,连声谢谢!
  还有几次,在遇到别人需要帮助时,我却犹豫了,处在一个扶与不扶、帮与不帮的纠结中,步子没有停下来,依旧是既定的方向,然而内心却是挣扎的,当心中豁然开朗做出选择,再回到事发地时,一切都已是时过境迁,短短的几分钟,原有一切的都已改变,需要帮助的人,已经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实现了自己小小的心愿,现实的考验却使我人性考卷答了个不及格。当我把这些经历过的事和自己的思考都说给这位朋友后,朋友笑着说:“想到了就去做,或许每件事在节点上都是对人性的考验,初念不丢,本真不失,何尝有后悔一说。”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花子是我养的第一条狗,也是最后一条狗。  花子是一条哈萨克牧羊犬,刚抱回来的时候眼睛还没睁开呢!由于没断奶只能吃奶瓶,胖乎乎的很重,长得像熊猫一样,全身只有黑白两种颜色,憨态可掬很招人喜爱,我就给他起了个名字叫花子。  刚来的时候,花子还是蹒跚学步的样子,走路摇摇晃晃的像喝醉了酒似的。不知不觉花子来我家有一个多月了,已经可以和我一块出去踢皮球扔飞碟了,他还经常把院子里的鸡撵得到处乱跑。花子让我在小
期刊
父亲点上一根香烟,刚抽两口,颓然歪了头,靠着绷硬的椅背又睡着了。香烟兀自沉默地燃烧着,烟灰带着父亲满头银发的颜色,寂寞地挂在烟身上,一寸一寸向过滤嘴挪动,倔强地坚挺着,终于折断,无声掉落在塑料布铺就的桌面上,像秋风里凋零于枝杈的枯叶,或者冬夜飘落在灌木丛的雪花。深夜窄狭的客厅里,父亲喜爱的中央台四套依旧喋喋不休地聒噪,观众却只剩下从遥远的异乡回家的我。  我的心陡然一紧,鼻子一阵酸涩,悲怆像空气一
期刊
听说要出院了,我简直喜出望外,在医生办公室耐心听完护士长的详细叮嘱与主管医师的讲解后,便跑回病房,在上午将全天的治疗全部进行完毕,将中午最后一顿医院伙食团送来的鲫鱼汤和稀饭吃得冒汗,然后在闻声赶来的大姐的帮助下,大包小包地拎着去大门口乘了出租车,一路呼啸着回去。  我在医院坐牢,前前后后算起来也14天了。回首望去,竟然是满满的艾香飘拂的日子。我就是在这样的春天里,病倒、手术、治疗,强忍肌体的苦痛,
期刊
父亲让县里一位熟人捎话,家里做饭实实没烧的了,三十里山路,能给在县城干事的我捎话,说明家里真有了麻烦!  那天下午,下班后,快60岁的姚孝辉厂长查看工人宿舍时,转悠到我宿舍,进门后靠在床上,闲聊,一边聊一边咝咝不断吸宝成烟,眯着小眼就盯我,问:“毬——年纪轻轻,唉声叹气作啥?”  我不想说,知道他是个很讲原则的老头,咋讲这丢人事。我红着脸,最后无奈,吞吞吐吐把父亲捎话的事,给他艰难着轻轻讲了,讲得
期刊
晨曦微露,睡意蒙眬的我隐约听见姨父粗犷的大嗓门,便一个激灵从躺椅上坐起,抬腕看了下表,时针指在6点8分。  “姨父早!”我似醒非醒,说话嗡嗡的。  “唉,女婿啊,我急得夜里哪能也困不着觉。好不容易熬到四点钟,要紧爬起身,烧了个丝瓜蛋汤,拿来给你姨妈吃。”  汤,虽不是给我吃的,可我心里倏地暖暖的。  姨妈时年八十五岁。  今年的中秋或算是个多事之秋。那一日,姨妈午休起来,试图去开电视机,顺带拿盒牛
期刊
南方的村庄,大多门前都有池塘。家乡的村庄门前也有一口池塘。屋舍傍水而建。也许,这是先辈们立基选址时,考虑到风水因素,依山傍水,风景秀丽,蓄水聚财,繁荣昌盛;也许,这也是先辈们考虑到生活所需,临水而居,洗衣浇菜,用水方便。  然而,不管是出自何种原因,池塘,确实给家乡带来了许多的方便和好处。池塘,也给家乡增添了许多灵动和生气。池塘,更像一面镜子,记录和摄入了家乡人的日常生活、一年四季的不同变幻和历史
期刊
每一件贮藏的旧物,都潜埋着远逝的风花雪月,浸染着有痕或无痕的世事沧桑,刻烙一段生命历程的岁月史册。恰如不经意间打开那尘封多年的箱子,心不在焉地随手翻寻着,倏然映入眼帘的那一只口琴。尽管是久违之物,那银白色的外壳,翠绿色的内芯,却依然是如此的熟悉。我恍如瞬间重回到了三十年前的大学时光,脑海里情不自禁地浮现出在风光旖旎的风则江边,在绿树葱茏的未名湖畔,在晚风夕阳的塔山脚下,有一位玲珑俏丽的女孩,如痴如
期刊
自小在一起玩大的朋友,退休后一直住在上海他女儿家。一天,突然来了个电话,说他在盐城设了个饭局,你必须无条件参加,否则不要后悔。  被他搞得懵懵懂懂的,一头雾水。  说到最后,原来是一位六十年未见的老师,也被邀请来参加他们的这一次同学聚会。这位老师一直以来对我很是关注。所以,虽然我不是和他们同届,因为这位老师的缘故,我也被列入邀请的成员之一。  真有点惴惴不安,早早地来到了现场,不长时间,果然老师和
期刊
1987年中秋前一周,媒人给我送来送节礼单。那年我定了亲,按乡俗,一年中的春节、端阳、中秋三大节须向未婚妻家里及其直系亲戚送礼,礼品循节令,准岳父家定标准。  中秋节的礼单上除了烟酒片子菜(一提一斤的新鲜猪肉)和未婚妻一身新的衣裳鞋袜外,饼的数量竟为200个!  老婆冇到屋,一节几担谷。老婆冇到手,礼轻出大丑。礼单就是“圣旨”,我乐得屁颠屁颠去筹钱置办。其他东西好办,商店不缺,就是那200个饼啊,
期刊
吃过晚饭,就去徐师傅家串门。  说起徐师傅,我很是感慨,从没有见过对老婆这么好的男人。两年前,他老婆查出乳腺癌,动了手术,他从此变成了一个“超级护工”,不但细心照顾,还到处打听偏方。为了让老婆有个安静的环境休养身体,呼吸新鲜的空气,徐师傅就把家搬到这乡下茶园住。他自己在城区工作,两地相距10多公里,就这样每天来回奔波。我私下曾悄悄问过他,这样累不累?他摇摇头,憨厚地说,他老婆也几次问过他这个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