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议论性作文开头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y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有幸参加了2005年河北高考作文网上阅卷工作,感触颇深。
  时间紧,任务重。2005年河北考生45万人(不含对口生),阅作文卷的中学教师350人,两人评一份试卷,平均每人2570份。作文阅卷时间是6月11日到17日,每天8小时(含休息时间)。11日学习评卷标准;12日到13日上午为正式评卷时间,每人每天至少完成800份。
  身体疲劳,心理压力大。每天7小时高度紧张地盯着屏幕,眼睛酸涩,头昏脑胀,两腿浮肿,身体高度疲劳。笔者身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并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亲眼目睹师生为高考日夜奋战,亲身体味其中的酸甜苦辣,深知阅卷工作责任重大,不敢有一丝一毫的马虎。怎奈阅卷数量一定,阅卷时间有限,所以只能是保证速度的前提下求质量,心理压力之大可想而知。笔者将此次阅卷工作后关于高考作文如何开头的一些想法付诸笔端,以求在作文教学实践方面与同仁交流,并求教于方家。
  高考中,考生作文开篇一定要快速有力地进入话题,最忌水中月,雾中花;在这个大前提下,讲究一定的文采,使阅卷老师眼前一亮,有兴趣读下去,才有望获得高分。然而很多考生对这一问题并没有高度重视,不经雕琢,随便写个开篇,以至于得个平庸分数。
  现摘录具有代表性的四种开篇,让我们亲自体验一下。
  1. 面对大海,你会看到惊涛拍岸,广阔湛蓝;面对森林,你会听到百兽争鸣,神秘深奥;面对群山,你会看到悬崖峭壁,连绵不断。
  这段开头,词汇丰富,句式整齐,语言不可谓不美,可阅卷老师却不知所云。单纯地为了有文采而有文采,游离主题,不能迅速进入话题。
  2.有一次人们问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教授:“您创建了第一流的物理学派,有什么秘诀?”不料玻尔却回答:“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
  玻尔的回答确实出人意料,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
  开篇引用材料,这种方法可以说是直接切入话题,但对于阅卷老师来说没有任何新意,最后只能得一个平庸的分数。
  3. 狼喂养人,怎么可能?而事实上,“狼孩”的例子不止一个。
  鸡喂小猫,怎么可能?而事实上,确实有一只母鸡照看三只小猫的事情。
  狼会喂养人,鸡能照看猫,这一切出乎意料,但这样的内容有什么意义呢?
  4. 更有甚者,不知变通,照搬写过的文章。
  世界富翁比尔·盖茨有一次需要聘请一位高级管理人才,当时的应征者有两人,一位是牛津的学生,一位是连大学都没有读过的人,比尔·盖茨让他俩去麦当劳工作。学历高的人觉得自己是大材小用,每天工作都牢骚满腹,学历低的人却每天以一脸笑容对待每一个前来买餐的人,二人试用期结束后,比尔·盖茨留用了那个学历低的人。而对众人的不解,他只有一句话“He is best”。是啊,学历上的差距并没有使他处于劣势,是细节使他赢得了胜算。
  很明显,这位考生曾经写过“细节”这个话题。
  明代谢棒在《四溟诗话》中指出:“起句当如爆作,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
  而上面这些开篇,或者不能紧扣话题,或者缺少力度,不能揭示话题的实质,根本谈上“骤响易彻”。我们的阅卷老师纵然再能理解考生的艰辛,也很难产生兴趣,分数自然不会高。那怎么才能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力呢?
  开头的方法很多,这里,仅就“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这个话题谈谈议论性作文的开头方式。
  下面是来自阅卷现场的材料。
  
  一、引用名言
  
  直接或间接引用名人名言,增强文化底蕴。
  1. 刘墉曾说过:能“一鸣惊人”的人,必定在他“不鸣则已”的时候,不断养精蓄锐;能“动如脱兔”的人,必定在他“静如处子”的时候,细细观察;能“一夕成名”的人,必定在那一夕之前,有着千百个夜晚,暗暗地演练。
  一鸣惊人的人令人艳羡,动若脱兔的人令人神往,一夕成名的人令人惊叹,但成功背后的努力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2.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实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冰心的这首小诗让我们明白:没有芽不屈的奋斗,就没有花出人意料的美丽;没有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追求、“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抱负,就没有“诗中圣哲”。
  3.“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放翁的这句话是说写文章得有一定的灵感,灵感有一定的偶然性。而我要说,灵感的出现绝不是偶然。
  4. 没有流过血的手指,不会弹出世间绝唱。(笔者注: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天堂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泰戈尔)
  当我们惊奇于双耳失聪的贝多芬手下汩汩流淌的乐章时,不禁深思,恍然悟出:一切出乎意料,却在情理之中。
  
  二、描写现实
  
  从现实出发,具有强烈的针对性。
  5. 少了昔日的满眼碧色,取而代之的是黄沙蔽空;少了昔日的盈盈碧水,取而代之的是一沟绝望的死水;少了昔日的彩蝶飞舞,群蜂争芳,取而代之的是蝇虫乱窜;少了昔日的百鸟争鸣,百花争艳,取而代之的是枯枝败叶。
  这一切出乎意料?可仔细想想却又在情理之中。
  
  三、列举事例
  
  6. 奇迹是什么?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是居里夫人的放射性元素的问世,是名垂千古的《史记》。是偶然?是巧合?还是血与泪的交织?
  7. 12秒91,它实现了一次伟大的跨越,那十重栏杆不再是东方人的障碍,因为中国有刘翔,亚洲有刘翔!这个风一样的年轻人,身披国旗,一跃站在世界面前!于是国人震惊,世界震惊:奇迹!
  8. 无数次的流泪,我听见了失败的叹息,明明天生丽质,明明力可拔山,何故一个香销马嵬坡,一个自刎乌江岸?这出人意料的结局,是否真有天意支配?
  我不禁回眸历史,只见那长河滚滚东逝,恶浪滔天,……
  9. 中国女排最后重扣一击,遗落20年之久的冠军又重新夺回,这出人意料的胜利让所有中国人震惊;飞一样的刘翔跨过最后一个栏杆,12秒91,这出人意料的结果让所有的中国人沸腾。
  是啊,奇迹就在我们身边。
  
  四、分析原因
  
  文章的开头便揭示原因,说明真相,这种方法最为实用和简洁。
  10. 我们常说世间有太多的不可能,我们又常把这些不可能,归结为天意。其实并不是这样,许多不可能之所以变成可能,是因为过程中的付出。
  还记得那一张张俊秀的脸庞吗?还记得那一双双纤细的手吗?还有那经久不息的掌声吗?
  是的,我们永远忘不了,《千手观音》震撼了每一位中国人。这些美丽的姑娘,都有残疾。你看,她们那和谐的舞姿,也许你会说这怎么可能?她们无法用语言沟通,她们听不到任何节奏;她们感觉彼此的气息,她们一次次的排练,一次次心与心的连结,创造了奇迹,虽然这结果出人意料,但却在情理之中。因为她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汗水,所以她们能获得如此殊荣,这也是情理之中的。
  11. 有时人们所做的事或说的话不符合一般人的思维模式,那么这就出人意料了。面对“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这个问题,按一般人的思维模式应回答“靠自身的努力呀,大家的支持呀”一类,而玻尔教授却回答:“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自己的愚蠢。”这个回答确实出人意料,但仔细分析,却又在情理之中。因不怕暴露自己的错误,因此,可以及时得到改正,那么离成功也就近了一步。
  
  五、描绘画面
  
  开篇描写,营造一种氛围,让阅卷者首先进入一种境界,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12. 滚滚江水,向东逝去。百万雄师,浩浩荡荡。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一路走来,披荆斩棘,胜利已在不远处,这天下已揽怀近半。
  西楚霸王,独自登高,俯瞰这万里河山,憧憬着万民归顺的景象。一时间,一切美好尽收眼底,心里充满万般喜悦与豪情。仰天长啸:“天下人杰,项羽是也。”
  天下之人,皆以为“天下霸主,项羽是也”。
  命中注定,一代豪杰,将被历史铭记。
  谁料!
  乌江之畔,江水滚滚东流,西楚霸王挥舞长剑,仰天长叹:“虞兮,虞兮,奈若何!”一腔鲜血抛洒入江,四面楚歌,余音震天。
  众人皆惊,情理之中的胜利,为什么却成了出人意料的结局?
  其实范增当日一句“竖子不足与谋”便注定了今日的功亏一篑,他的自负与骄傲便注定了这结局的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六、设喻取譬
  
  先咏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不仅新颖,也能增强文章的文学色彩。
  13. 凸显绿叶的耀眼,定有春雨的洗礼;突闻汹涌的海浪声,定有狂风的肆虐;凸现彩虹的美丽,定有暴雨的痕迹。一切看似出乎意料的事,细细揣摩,却又在情理之中。
  14. 陡峭的悬崖上竟有挺拔的青松,杂乱的瓦砾中竟有嫩绿的小草,干旱的沙漠中竟有郁青的仙人掌。这些景象都令我们惊叹,出乎我们的意料。
  但仔细想想却又在情理之中。
  以上这些开篇,多用文学语言表述,有引用,有比喻,有排比,有对偶,有设问,有反问,修辞手法多样;整句散句相结合,句式富于变化。多采用叙事、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取得对话题的阐释和文学审美的双重效果。正如李渔所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
  更重要的是,这些开篇尽管形式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快速有力地切入话题,正如谢棒所说,“起句当如爆作,骤响易彻”。也只有在这个大前提下,讲究修辞,讲究文采,做到“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才能在短时间内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获得高分。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一中)
其他文献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一文中共用了21个“也”字,这些“也”字像21粒珍珠贯穿全篇,使文章意脉前后沟通,一唱三叹地抒发了醉翁内心的复杂情怀。仔细探究这些“也”字,发现其蕴含着以下表达功能。    一、铺陈渲染,自得其乐    “也”,语气助词,表示判断或肯定。(《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通常与“者”连用,构成“……者……也”句式,来表示判断。文中用了许多“……者……也”句式,呈现出结构上的反复和感情上的
期刊
一、引言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师生也是可以互相学习的。在一节课中,农村校普通学生能发现权威教辅存在的三处错误或值得商榷的问题,发人深思:我们尽可引导并鼓励学生不唯师、不唯书,敢于向教师、向教材挑战。而我们的教学确也应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父教子一样:不是包办,而是指导、鼓励,让他们自己寻找成功的经验。    二、背景和问题
期刊
教改与创新要点    1.提前布置学生准备好《古代汉语字典》,阅读苏教版必修(三)中的《秋水》。本课没有注释,要求学生能够借助工具书给课文加注,这是新教材增加的一个学习目标,教师上课一定要转变以前的上课方法,突出这一学习重点。  2.能了解庄子在本文中所阐发的道理。    教学重点    1.学会借助工具书为文言文加注,并翻译文言文。  2.了解庄周及他的哲学思想,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3.
期刊
一般说来,详略安排由中心决定,能突出中心的要详写,与中心关系不大但又不得不写的要略写,与中心无关的则不写。所谓中心,也就是主题,是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映工作生活现象时,通过文章或作品的全部内容所表达出的基本观点。  这里我们就遇到了一些绕不开的问题:是不是所有作品都有一个确定的主题?如果是,在创作实践中,详略安排的所谓原则是否真的不能违背?如果不是,在安排材料时,拿什么来决定详略?  选入
期刊
一首《哀江头》,它的思想内容,究竟表达了诗人杜甫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历来的主要观点认为是“讽鉴”统治者,即劝谏统治者警惕奢靡乱政,女色误国。现在,又有人从儒家的“恕道”和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诠释其主旨,说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一种“仁爱”,一种悲悯的宽容主义。  在这里,笔者想谈点儿自己的看法。  《哀江头》,一览题目,劈面一个“哀”字,便让读者的思绪翩然翻动。纵观诗人的一生,其哀痛之处可谓多矣。他“七
期刊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睎,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鹧鸪天》)  据记载,苏轼的结发妻子王弗
期刊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试验修订本)第五单元所选李密的《陈情表》,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历来为后人所称道,尤其是它的抒情,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这里略谈一二,与大家商榷。  首先,感情真挚。只有发自内心的至真至纯的感情,才能打动别人。在《陈情表》中所“陈”之“情”,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字———“孝”。我国是受传统的儒家思想浸渍的国家,作为儒家文化核心内容之一的“孝”深入人心。古人讲,“百事孝为先”,足
期刊
在知识经济时代,阅读已成为人们获得知识、信息的基本途径。对于以获取知识和能力为中心目标的学生,阅读更是教育之本,学习之母。我们知道,阅读行为的实施必须要有动机的参与,因为没有任何动机的阅读行为是不存在的。  动机,《辞海》中作如下解释:“是与满足个体需要的活动有关的目的或出发点,是人对他的需要的一种体验。它总是指向那些能够满足个体需要的某种事物或行动。”阅读动机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在读者内心深
期刊
在推陈出新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在新课标的理念辐射下,我认为对教师的语言进行包装改造,使之达到较高的水平,也应列入其改革范围之内。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课堂上一个具有高超语言艺术魅力的教师就像一块磁铁,自始至终深深地吸引着学生的心,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的神圣殿堂里,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这应该是一种享受。教师的语言魅力恰恰表现在课堂模式
期刊
在一些摆满成批量生产的蔬菜的市场上,提着篮子的顾客常常抱怨:吃西红柿没有西红柿味,吃黄瓜也没有黄瓜味。这些果实的品位下降、不足,原有的特色基因减弱、消失了。那么,在文化消费市场上,杂文成果的味道又如何呢?这可是关系到对杂文的艺术特征如何认识,并且如何保鲜和催壮的问题。要知道,没有了“杂文味”,也就没有了“杂文”本身,也就取消了这种文体。  其实,与其他的文学体裁相比,杂文没有诗歌的凝练与意象,没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