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代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背景中,教师应当且必须成为研究者,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这就要求教师围绕教育教学工作,通过自主反思意识的确立,采用多种方法研究和解决自身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本文提出了在九年级化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几个新问题,并在进行简单的阐述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其目的在于引起同仁们的思考和相关主管部门的重视,以利于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改革。
【关键词】教学研究;新课程改革;新问题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健康、有序、全面的推进,新课程已一步步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千千万万富有历史责任感和专业追求精神的学校领导和教师,正以自己的激情、热情、智慧和创造性劳动,描绘着新课程绚丽多彩的“教学景观”。新课程的实施已有几个年头了,作为一线的教师,我既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支持者,又是新课程实施的践行者,亲历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转变。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思考和总结,我觉得在九年级化学新课程的实施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題,现归纳如下,供同仁们一起思考,并能引以为鉴,以便在将来的工作中少走弯路,从而更好地深化新课程改革。
一、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的深度不够
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而深刻的教育改革。“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义务教育化学课程革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变学术型的化学新课程为普及型的化学新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服务。新课程倡导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实践体验,重视让学生认识化学知识的价值和实际用途,在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理解化学知识的本质,学习一些科学探究的方法,以达到培养科学素养、科学精神以及探究、实践的能力,轻松愉快的学习化学的目的。
二、轻视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探究既是学习化学的好方法,又是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新课标要求一定要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习化学。科学探究通常包括以下六个步骤,即发现与问题、假设与预测、实验与事实、解释与结论、讨论与交流、拓展与迁移,其核心是实验,没有实验做基础,一切结论就成了伪科学。重视实验教学,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思维,也能全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实践能力、总结归纳能力等多种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目前,在化学课的实验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教学资源配置极不合理,城市及周边重点学校条件较好,乡村特别是偏远乡村中学器材、药品奇缺。有些学校连最基本、最常用的药品和仪器都没有,就笔者所知,许多乡村中学的药品和仪器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八十年代初配备的。向学校提出这些问题,常常要挨训,教师们也没办法,只好随方凑圆了。国家义务教育经费每年在增加,但用与构建实验室的经费却少得可怜。正规的实验用室应该是四个室,即药品室、仪器室、准备室和实验室,但许多农村中学连一个比较正规的实验室也没有,通常是药品和仪器混放,勉强可做的实验只能在教室内做,其困难可想而知。即使资源较好的学校,实验开出率极低,据有关人士透露,连百分之十不到,对那么好的资源造成巨大浪费,实在让人痛惜。
2.教师普遍有轻视实验教学的思想。一方面出于安全考虑,因为有“安全一票否决”的制约;另一方面,许多教师怕麻烦的思想严重。他们时常说的一句话是“只要学生好好背,化学成绩照样很好”。听起来既可悲又可笑,多可悲的现象。当然,这还受到学校评价制度的影响,化学课曾经一度被当作所谓的副科,计算工作量时常常打折,使得老师们缺少积极性。于是,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变成了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变成了口头讲实验,何谈科学精神的培养。
三、忽视化学用语的教学
化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虽然与物理、数学、生物等学科有许多联系,但它仍有自身的学科特点。除研究对象不同于其他学科外,它还有自己的学科用语,即化学用语。化学用语的教学既是化学教学的重点,又是学习化学的难点。对九年级学生而言,他们第一次系统地接触化学课,处于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化学用语的教学尤为重要。元素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的符号表示、原子团、离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的符号表示、化合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一系列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为了帮助学生尽快牢固的掌握这些知识,笔者采用多种方法,如:韵语记忆法、谐音记忆法等多种记忆法,使学生受益匪浅。教育任重而道远,改革势在必行。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我看到的只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些问题,期望能为基础教育改革尽自己的一份力。如果能对同仁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引起各主管部门的重视,我就知足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相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事业会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
[1]李秉德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M].华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修订版,1991
[3]鲁洁主编.教育社会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王小明主编.化学教学实施指南[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教学研究;新课程改革;新问题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健康、有序、全面的推进,新课程已一步步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千千万万富有历史责任感和专业追求精神的学校领导和教师,正以自己的激情、热情、智慧和创造性劳动,描绘着新课程绚丽多彩的“教学景观”。新课程的实施已有几个年头了,作为一线的教师,我既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支持者,又是新课程实施的践行者,亲历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转变。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思考和总结,我觉得在九年级化学新课程的实施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題,现归纳如下,供同仁们一起思考,并能引以为鉴,以便在将来的工作中少走弯路,从而更好地深化新课程改革。
一、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的深度不够
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而深刻的教育改革。“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义务教育化学课程革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变学术型的化学新课程为普及型的化学新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服务。新课程倡导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实践体验,重视让学生认识化学知识的价值和实际用途,在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理解化学知识的本质,学习一些科学探究的方法,以达到培养科学素养、科学精神以及探究、实践的能力,轻松愉快的学习化学的目的。
二、轻视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探究既是学习化学的好方法,又是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新课标要求一定要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习化学。科学探究通常包括以下六个步骤,即发现与问题、假设与预测、实验与事实、解释与结论、讨论与交流、拓展与迁移,其核心是实验,没有实验做基础,一切结论就成了伪科学。重视实验教学,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思维,也能全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实践能力、总结归纳能力等多种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目前,在化学课的实验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教学资源配置极不合理,城市及周边重点学校条件较好,乡村特别是偏远乡村中学器材、药品奇缺。有些学校连最基本、最常用的药品和仪器都没有,就笔者所知,许多乡村中学的药品和仪器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八十年代初配备的。向学校提出这些问题,常常要挨训,教师们也没办法,只好随方凑圆了。国家义务教育经费每年在增加,但用与构建实验室的经费却少得可怜。正规的实验用室应该是四个室,即药品室、仪器室、准备室和实验室,但许多农村中学连一个比较正规的实验室也没有,通常是药品和仪器混放,勉强可做的实验只能在教室内做,其困难可想而知。即使资源较好的学校,实验开出率极低,据有关人士透露,连百分之十不到,对那么好的资源造成巨大浪费,实在让人痛惜。
2.教师普遍有轻视实验教学的思想。一方面出于安全考虑,因为有“安全一票否决”的制约;另一方面,许多教师怕麻烦的思想严重。他们时常说的一句话是“只要学生好好背,化学成绩照样很好”。听起来既可悲又可笑,多可悲的现象。当然,这还受到学校评价制度的影响,化学课曾经一度被当作所谓的副科,计算工作量时常常打折,使得老师们缺少积极性。于是,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变成了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变成了口头讲实验,何谈科学精神的培养。
三、忽视化学用语的教学
化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虽然与物理、数学、生物等学科有许多联系,但它仍有自身的学科特点。除研究对象不同于其他学科外,它还有自己的学科用语,即化学用语。化学用语的教学既是化学教学的重点,又是学习化学的难点。对九年级学生而言,他们第一次系统地接触化学课,处于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化学用语的教学尤为重要。元素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的符号表示、原子团、离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的符号表示、化合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一系列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为了帮助学生尽快牢固的掌握这些知识,笔者采用多种方法,如:韵语记忆法、谐音记忆法等多种记忆法,使学生受益匪浅。教育任重而道远,改革势在必行。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我看到的只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些问题,期望能为基础教育改革尽自己的一份力。如果能对同仁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引起各主管部门的重视,我就知足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相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事业会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
[1]李秉德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M].华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修订版,1991
[3]鲁洁主编.教育社会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王小明主编.化学教学实施指南[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