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型学徒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在预备技师培养中运用新型学徒制是一种新的探索。本文介绍了秦皇岛技師学院数控加工技术专业在预备技师培养中推行新型学徒制的一些措施、经验和教训,希望能为预备技师培养提供一些新型学徒制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新型学徒制 预备技师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校企合作
一、背景概述
新型学徒制是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潮流,它是将传统学徒制度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将企业与学校、师傅与教师密切联系的新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新模式。传统意义上的学徒制是由师傅通过言传身教把自己的技术和经验手把手地传授给徒弟,由于这种一对一的教学,学习周期长,受众面小,无法适应社会对技能型人才大规模的需求。为了满足企业对复合型、创新型、实践型人才的需求,新型学徒制应运而生。我国的新型学徒制是以人社部下发的《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为标志,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试点和推进。国家不仅在顶层进行了设计,制定了政策文件,而且在资金上做好扶持,使得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秦皇岛技师学院从2003年开始进行预备技师班的学制式招生,招生对象为高中毕业生,学制为四年;从2012年开始高中起点生源招生困难,学院的预备技师班生源开始从高技毕业的学生中招生,学制为两年。从2015年开始学院按照国家关于开展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文件精神:“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对2015级技师班学生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并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技师班的培养中先行试点,经过两年的试点改革,我们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有创新也有不足。
二、预备技师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1.择优录取预备技师班学生
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差异较大,为保证教学质量,使培养出的学生得到企业的认可,在预备技师班的招生中需择优录取,只有在高技阶段的学习成绩到达相应的要求才能进入预备技师班学习,从而保证预备技师班学生具备过硬的基本功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2.学生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
学生进入预备技师班学习后,学习的场地从学校转到了企业,学生的身份从学生转变为工人,学生可以自己找企业实习,也可以由学院安排进入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企业实习。确定好实习的企业后,学院与相关企业签订协议,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培养预备技师,真正实现了“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
企业对这些素质较高的学生也非常欢迎,愿意让学生积极参与一些对技术和知识要求比较高的生产活动,这些学生成为企业的高技能后备人才,为企业技术更新换代、产业升级提供了人才保证。学生们也不再纠结于学习时间和学习费用,而且必须认真完成好学习及工作任务才能获得企业的认可,争取留在企业,同时还有一定的收入,减轻家庭负担,实现自身价值,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很高。
3.校企合作共同培养
(1)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就是要关注企业岗位需求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在新型学徒制的框架下,以企业生产活动为导向,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核心,遵循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规律,探索出一条预备技师学制式培养的道路。
(2)课程设置。笔者学院预备技师的课程分为职业能力课程和能力拓展课程两大类,职业能力课程为必修课程,由多个具有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项目(课题)组成,教学项目结合企业实际岗位需求进行开发,主要包括:国家职业标准中的鉴定课题、企业生产案例、企业技改项目。能力拓展课程为选修课程,由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教学项目组成,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服务,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教学项目。校企合作完成课程体系开发,制订教学计划,并根据各模块权重,配备教学模块、教学项目学分,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安排学习计划和学习过程。
(3)教学形式。预备技师的教学形式以项目教学为主,项目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教学组织、教学地点和时间都比较灵活,学生可以利用工作时间完成生产任务,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边工作边学习,不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提升理论知识水平,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由于所有的项目教学都是围绕企业生产展开,因而企业的积极性较高,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完成。
(4)双导师制。笔者学院预备技师班教学师资配备实行“双导师制”,即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学院的导师与企业的导师共同对学生进行管理,优势互补,教学质量得到保障。学院的导师是由本专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在企业巡回指导学生实习,收集、寻求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和生产案例,编写教学工作页,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为学生建立学习档案,记录、检查、评估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企业的导师由富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或技师资格以上的专业人员担任,主要负责学生的生产管理、质量把控和技术提升。
(5)评价体系。预备技师的评价体系主要是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按照弹性学制、学分制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每个教学项目(课题)设置不同权重的学分,学生完成每一项目课题的学习,获得相应的学分。学院导师和企业导师为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评价的内容除了包括知识和技能外,还包括完成任务情况、生产质量、团队合作、职业素养等内容。学生两年完成规定学分准予毕业,两年内没完成规定学分,可延长一学年研修,达到规定学分准予毕业。
三、对预备技师培养中实施新型学徒制的思考
1.新型学徒制是预备技师培养的最佳模式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深感新型学徒制非常适用于预备技师的培养中。学生在中、高技阶段时,身体、思想、心理都不成熟,专业技能水平比较低,学习能力较差,经过预备技师阶段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企业特别愿意接纳预备技师的学生。学生在预备技师培养阶段,从年龄上符合企业的用工要求,不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企业的积极参与、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认可是我们能够在预备技师培养中顺利推行新型学徒制的主要原因。 2.顶层设计是确保新型学徒制长效运行的保证
在预备技师培养中实施新型学徒制,顶层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保证。新型学徒制涉及国家、企业、学校、家长、学生的多方利益,从国家层面上讲顶层设计就是要有完善的制度和政策,以及执行政策的法律保证,特别要保证企业、学校、学生三方的合法权益;从校企合作层面上讲就是要确定一个能够保证可持续开展的长效运行框架。学校应该主动发挥纽带作用,积极协调企业,让企业高度的参与,充分发挥企业在学生实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3.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是新型学徒制的核心内容
在预备技师培养中实施新型学徒制,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是核心内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如何构建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教学与岗位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是关键。学校根据企业生产产品制造流程,以生产过程中的典型任务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核心,解构多门理论课程的知识,重构并设计出不同内容的项目课程。学生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学会自己收集信息、制订计划、实施任务、检查并评价学习成果,把过去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转变为職业能力培养,在生产实践中梳理相应的理论知识,在体验式学习中逐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与生产的协调运行是预备技师培养的难点
在预备技师培养中实施新型学徒制,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学生有着学徒和员工的双重身份,因此对学生来说就会产生双重管理,即教学管理和生产管理,如果这两种管理不能协调统一,学生自然会感到双重压力,在企业、学校、学生的三方关系中,学生是培养对象,是核心因素,因此教学管理要充分贯彻一切为了学生更好发展的教学理念,积极变革教学组织,教学与生产管理协调运行,会对预备技师培养产生积极作用。
5.双师型教师在预备技师培养中迅速成长
预备技师的双导师都是名师:企业有技师,学院有大师,名师不仅要有高超的专业技术水平,还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个人魅力。学校教师在企业指导学生企业实践的同时,自身也在生产一线得到锻炼,专业技术水平有了迅速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成长迅速。
四、小结
笔者学院预备技师班新型学徒制试点项目经过两年的实践,第一批试点的30名学生全部在合作企业就业,这些学生大部分安排在技术含量较高的重要生产岗位,工资待遇明显高于其他同期毕业生。虽然新型学徒制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专业岗位比较零散,给管理和组织带来困难,需要花大力气进行研究和探索,但经过两年的实践,这种模式已经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与我们联系,毕业生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认可,数量供不应求。新型学徒制对提升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内涵,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等方面也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预备技师新型学徒制培养已成为家长认同、教师成长、企业欢迎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新型学徒制 预备技师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校企合作
一、背景概述
新型学徒制是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潮流,它是将传统学徒制度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将企业与学校、师傅与教师密切联系的新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新模式。传统意义上的学徒制是由师傅通过言传身教把自己的技术和经验手把手地传授给徒弟,由于这种一对一的教学,学习周期长,受众面小,无法适应社会对技能型人才大规模的需求。为了满足企业对复合型、创新型、实践型人才的需求,新型学徒制应运而生。我国的新型学徒制是以人社部下发的《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为标志,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试点和推进。国家不仅在顶层进行了设计,制定了政策文件,而且在资金上做好扶持,使得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秦皇岛技师学院从2003年开始进行预备技师班的学制式招生,招生对象为高中毕业生,学制为四年;从2012年开始高中起点生源招生困难,学院的预备技师班生源开始从高技毕业的学生中招生,学制为两年。从2015年开始学院按照国家关于开展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文件精神:“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对2015级技师班学生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并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技师班的培养中先行试点,经过两年的试点改革,我们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有创新也有不足。
二、预备技师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1.择优录取预备技师班学生
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差异较大,为保证教学质量,使培养出的学生得到企业的认可,在预备技师班的招生中需择优录取,只有在高技阶段的学习成绩到达相应的要求才能进入预备技师班学习,从而保证预备技师班学生具备过硬的基本功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2.学生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
学生进入预备技师班学习后,学习的场地从学校转到了企业,学生的身份从学生转变为工人,学生可以自己找企业实习,也可以由学院安排进入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企业实习。确定好实习的企业后,学院与相关企业签订协议,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培养预备技师,真正实现了“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
企业对这些素质较高的学生也非常欢迎,愿意让学生积极参与一些对技术和知识要求比较高的生产活动,这些学生成为企业的高技能后备人才,为企业技术更新换代、产业升级提供了人才保证。学生们也不再纠结于学习时间和学习费用,而且必须认真完成好学习及工作任务才能获得企业的认可,争取留在企业,同时还有一定的收入,减轻家庭负担,实现自身价值,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很高。
3.校企合作共同培养
(1)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就是要关注企业岗位需求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在新型学徒制的框架下,以企业生产活动为导向,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核心,遵循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规律,探索出一条预备技师学制式培养的道路。
(2)课程设置。笔者学院预备技师的课程分为职业能力课程和能力拓展课程两大类,职业能力课程为必修课程,由多个具有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项目(课题)组成,教学项目结合企业实际岗位需求进行开发,主要包括:国家职业标准中的鉴定课题、企业生产案例、企业技改项目。能力拓展课程为选修课程,由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教学项目组成,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服务,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教学项目。校企合作完成课程体系开发,制订教学计划,并根据各模块权重,配备教学模块、教学项目学分,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安排学习计划和学习过程。
(3)教学形式。预备技师的教学形式以项目教学为主,项目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教学组织、教学地点和时间都比较灵活,学生可以利用工作时间完成生产任务,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边工作边学习,不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提升理论知识水平,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由于所有的项目教学都是围绕企业生产展开,因而企业的积极性较高,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完成。
(4)双导师制。笔者学院预备技师班教学师资配备实行“双导师制”,即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学院的导师与企业的导师共同对学生进行管理,优势互补,教学质量得到保障。学院的导师是由本专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在企业巡回指导学生实习,收集、寻求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和生产案例,编写教学工作页,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为学生建立学习档案,记录、检查、评估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企业的导师由富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或技师资格以上的专业人员担任,主要负责学生的生产管理、质量把控和技术提升。
(5)评价体系。预备技师的评价体系主要是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按照弹性学制、学分制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每个教学项目(课题)设置不同权重的学分,学生完成每一项目课题的学习,获得相应的学分。学院导师和企业导师为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评价的内容除了包括知识和技能外,还包括完成任务情况、生产质量、团队合作、职业素养等内容。学生两年完成规定学分准予毕业,两年内没完成规定学分,可延长一学年研修,达到规定学分准予毕业。
三、对预备技师培养中实施新型学徒制的思考
1.新型学徒制是预备技师培养的最佳模式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深感新型学徒制非常适用于预备技师的培养中。学生在中、高技阶段时,身体、思想、心理都不成熟,专业技能水平比较低,学习能力较差,经过预备技师阶段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企业特别愿意接纳预备技师的学生。学生在预备技师培养阶段,从年龄上符合企业的用工要求,不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企业的积极参与、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认可是我们能够在预备技师培养中顺利推行新型学徒制的主要原因。 2.顶层设计是确保新型学徒制长效运行的保证
在预备技师培养中实施新型学徒制,顶层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保证。新型学徒制涉及国家、企业、学校、家长、学生的多方利益,从国家层面上讲顶层设计就是要有完善的制度和政策,以及执行政策的法律保证,特别要保证企业、学校、学生三方的合法权益;从校企合作层面上讲就是要确定一个能够保证可持续开展的长效运行框架。学校应该主动发挥纽带作用,积极协调企业,让企业高度的参与,充分发挥企业在学生实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3.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是新型学徒制的核心内容
在预备技师培养中实施新型学徒制,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是核心内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如何构建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教学与岗位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是关键。学校根据企业生产产品制造流程,以生产过程中的典型任务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核心,解构多门理论课程的知识,重构并设计出不同内容的项目课程。学生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学会自己收集信息、制订计划、实施任务、检查并评价学习成果,把过去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转变为職业能力培养,在生产实践中梳理相应的理论知识,在体验式学习中逐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与生产的协调运行是预备技师培养的难点
在预备技师培养中实施新型学徒制,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学生有着学徒和员工的双重身份,因此对学生来说就会产生双重管理,即教学管理和生产管理,如果这两种管理不能协调统一,学生自然会感到双重压力,在企业、学校、学生的三方关系中,学生是培养对象,是核心因素,因此教学管理要充分贯彻一切为了学生更好发展的教学理念,积极变革教学组织,教学与生产管理协调运行,会对预备技师培养产生积极作用。
5.双师型教师在预备技师培养中迅速成长
预备技师的双导师都是名师:企业有技师,学院有大师,名师不仅要有高超的专业技术水平,还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个人魅力。学校教师在企业指导学生企业实践的同时,自身也在生产一线得到锻炼,专业技术水平有了迅速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成长迅速。
四、小结
笔者学院预备技师班新型学徒制试点项目经过两年的实践,第一批试点的30名学生全部在合作企业就业,这些学生大部分安排在技术含量较高的重要生产岗位,工资待遇明显高于其他同期毕业生。虽然新型学徒制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专业岗位比较零散,给管理和组织带来困难,需要花大力气进行研究和探索,但经过两年的实践,这种模式已经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与我们联系,毕业生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认可,数量供不应求。新型学徒制对提升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内涵,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等方面也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预备技师新型学徒制培养已成为家长认同、教师成长、企业欢迎的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