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事业单位的改革步伐逐渐加快。但是,在现行财政体制下,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财务管理水平低等问题阻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因此,只有对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进行改革,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才能加快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
关键词:财政体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必要性
一、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基层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编制质量不高,无法发挥财务预算功能
第一,由于基层事业单位领导对财务管理认识水平低,关注点主要放在资金收付等方面,而忽略了财务预算编制的重要性,缺乏预算编制制度、预算审核制度等控制制度,或者制定了相关制度,不按制度执行,使得现有的财务预算编制内容粗糙、缺乏科学性。第二,财务人员在进行财务预算编制工作时,没有改变以往的工作思路,对上年的财务指标缺乏分析,直接用来作为下一年预算编制的依据,使得预算编制依据缺乏可靠性,无法保障财务预算的准确性。第三,基层事业单位预算环节不完善、编制依据单一。据调查,多数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主要是依据上一年的财务数据,由财务人员直接编制下一年预算,并且预算编制缺少对预算方案的审核,使得预算编制不具有科学性。第四,事业单位虽然编制制了财务预算,但是大多数单位没有按预算执行,没有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使得财务预算的控制作用无法正常发挥,削弱了编制预算的控制功能。
(二)基层事业单位无内部控制制度或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单位为了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内部控制的客体界定为单位经济活动的风险,主要包括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业务、资产管理、建设项目、合同等,涵盖了事业单位所有的经济事项。内部控制工作是事业单位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质量。经调查分析,我县约有二分之一的事业单位没有建立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二分之一的单位还处于建立的初期阶段,或制度不完善、或内控制度形同虚设。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主要导致以下问题:第一,由于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基层事业单位相关人员缺乏风险意识,没有风险应对策略,导致财务管理低效率,浪费和舞弊现象时有发生。第二,由于没有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基层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岗位职责划分不清,没有做到不相容岗位完全分离,使得一些经济业务事项责任不明确,财务管理质量下降。第三,由于没有内部控制制度,财务人员对内控制度缺乏认识,风险意识淡薄,极易产生腐败思想,导致事业单位经常出现徇私舞弊等现象,严重制约了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质量。第四,由于缺乏制度约束,基层事业单位存在着重钱轻物,重采购轻管理的思想,所以固定资产由于其种类繁多,规格不一,长期不被重视,导致固定资产帐实不相符,严重影响了资产的安全性和真实性,进而影响财务报告的真实性。
(三)基层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不规范
第一、大部分事业单位没有按新制度要求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使得固定资产无法如实反映报告时点的实际价值,不能提供固定资产在报告期间的损耗信息,进而不利于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与成本核算。第二、现行事业单位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划分不清,无法真实反映单位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影响了财务报告的真实性。第三、财务报表体系不完善,报表可读性差。近年来财政部门不断提高对基层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要求,但大多数事业单位财务部门报表部分无报表附注,使得一些应当披露的相关事项和变化没有被披露,致使事业单位年度财务报表之间缺乏可比性,降低了会计核算质量。
二、现行财政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不断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
根据当前预算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预算管理:第一、预算编制单位应加强对预算编制工作的认识。从单位一把手、财务人员到部门科室都要认识到预算编制的重要性,积极参与预算编制。预算应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各科室分别上报各科室的年度财务预算,由财务部门汇总,财务部门根据各科室的预算情况,结合上一年的决算数据,或上几年的决算数据,对每项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并结合下一年的预测情况,合理编制下一年的财务预算。第二、制定财务预算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应包括相关人员的职责、预算编制程序、預算审核批准程序、预算的执行、分析制度、公开制度等,为预算的编制、执行提供制度保障。第三、建立预算管理考核机制。预算的编制在于约束执行,预算是执行的依据。预算单位应建立预算考核机制,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采用按月或按季度公开预算执行情况,并与预算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偏离预算的原因,及时调整。考核机制应包括奖励措施,以促进各部门按预算执行,以期达到节约的目的。
(二)建立健全基层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基层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财务管理质量的好坏。因此,基层事业单位要想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就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各基层事业单位应按照财政部2015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要求全面建立、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确保内部控制覆盖单位经济和业务活动的全范围,贯穿内部权力运行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规范单位内部各层级的全体人员。重点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提高基层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水平。当前许多基层事业单位没有建立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原因是认识问题,将财务管理制度等同于内部控制制度,只有从单位领导到职工提高了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才有可能制定出全面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第二,基层事业单位应对相关内部控制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班的方式进行,培训至少需要分管负责人和内部控制建设负责人及参与建设内控主要人员参加。通过培训可以提高领导层及相关人员的内控意识,进而影响全体员工,为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创造良好氛围。第三,事业单位应按照2014年1月1日起实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使内部控制制度涵盖本单位所有的经济业务。内控制度的建立要注意一下几点:1、建立岗位责任制度,使每个员工明确自己的职责,做到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2、内控的建立要做到全面,全面不仅涵盖所有经济业务还包括所有相关人员,只有保证内控制度的全面性才能使被忽略的业务被重视,如固定资产业务,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水平。3、内控的建立还需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制定更为严格的内控制度,将重要业务风险降至最低水平。4、不要忽视内部控制的评价与监督。内控的评价与监督是为了确保内控制度的有效实施,包括自我评价、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三)加强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
现阶段,事业单位要想保证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就需要加强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各项财务培训活动,加强财务管理人员在法律、财务管理、金融等方面知识,提高财务人员的管理能力。第二、事业单位财务负责人应制定单位内部学习计划,要求财务人员制定自学计划,学习掌握会计制度及会计准则的重要变化,并制定考核办法,以保证学习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保持财务管理的先进性。第三、事业单位需要根据财务管理人员工作能力,对其工作岗位进行调整,保证其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发挥出最大作用,提高财务管理质量。
三、总结
总之,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基层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管理改革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敢于创新,不断提高财务管理质量,保证国有资产安全有效,才能更好地推动事业单位实现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一民.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8):136-137.
【2】杨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与应对策略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7,(08):148-151.
【3】徐丽峰.论新财政体制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J].现代经济信息,2015,(20):265.
作者简介:
潘秀娟,武城县水利勘察设计室。
关键词:财政体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必要性
一、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基层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编制质量不高,无法发挥财务预算功能
第一,由于基层事业单位领导对财务管理认识水平低,关注点主要放在资金收付等方面,而忽略了财务预算编制的重要性,缺乏预算编制制度、预算审核制度等控制制度,或者制定了相关制度,不按制度执行,使得现有的财务预算编制内容粗糙、缺乏科学性。第二,财务人员在进行财务预算编制工作时,没有改变以往的工作思路,对上年的财务指标缺乏分析,直接用来作为下一年预算编制的依据,使得预算编制依据缺乏可靠性,无法保障财务预算的准确性。第三,基层事业单位预算环节不完善、编制依据单一。据调查,多数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主要是依据上一年的财务数据,由财务人员直接编制下一年预算,并且预算编制缺少对预算方案的审核,使得预算编制不具有科学性。第四,事业单位虽然编制制了财务预算,但是大多数单位没有按预算执行,没有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使得财务预算的控制作用无法正常发挥,削弱了编制预算的控制功能。
(二)基层事业单位无内部控制制度或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单位为了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内部控制的客体界定为单位经济活动的风险,主要包括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业务、资产管理、建设项目、合同等,涵盖了事业单位所有的经济事项。内部控制工作是事业单位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质量。经调查分析,我县约有二分之一的事业单位没有建立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二分之一的单位还处于建立的初期阶段,或制度不完善、或内控制度形同虚设。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主要导致以下问题:第一,由于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基层事业单位相关人员缺乏风险意识,没有风险应对策略,导致财务管理低效率,浪费和舞弊现象时有发生。第二,由于没有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基层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岗位职责划分不清,没有做到不相容岗位完全分离,使得一些经济业务事项责任不明确,财务管理质量下降。第三,由于没有内部控制制度,财务人员对内控制度缺乏认识,风险意识淡薄,极易产生腐败思想,导致事业单位经常出现徇私舞弊等现象,严重制约了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质量。第四,由于缺乏制度约束,基层事业单位存在着重钱轻物,重采购轻管理的思想,所以固定资产由于其种类繁多,规格不一,长期不被重视,导致固定资产帐实不相符,严重影响了资产的安全性和真实性,进而影响财务报告的真实性。
(三)基层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不规范
第一、大部分事业单位没有按新制度要求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使得固定资产无法如实反映报告时点的实际价值,不能提供固定资产在报告期间的损耗信息,进而不利于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与成本核算。第二、现行事业单位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划分不清,无法真实反映单位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影响了财务报告的真实性。第三、财务报表体系不完善,报表可读性差。近年来财政部门不断提高对基层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要求,但大多数事业单位财务部门报表部分无报表附注,使得一些应当披露的相关事项和变化没有被披露,致使事业单位年度财务报表之间缺乏可比性,降低了会计核算质量。
二、现行财政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不断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
根据当前预算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预算管理:第一、预算编制单位应加强对预算编制工作的认识。从单位一把手、财务人员到部门科室都要认识到预算编制的重要性,积极参与预算编制。预算应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各科室分别上报各科室的年度财务预算,由财务部门汇总,财务部门根据各科室的预算情况,结合上一年的决算数据,或上几年的决算数据,对每项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并结合下一年的预测情况,合理编制下一年的财务预算。第二、制定财务预算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应包括相关人员的职责、预算编制程序、預算审核批准程序、预算的执行、分析制度、公开制度等,为预算的编制、执行提供制度保障。第三、建立预算管理考核机制。预算的编制在于约束执行,预算是执行的依据。预算单位应建立预算考核机制,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采用按月或按季度公开预算执行情况,并与预算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偏离预算的原因,及时调整。考核机制应包括奖励措施,以促进各部门按预算执行,以期达到节约的目的。
(二)建立健全基层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基层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财务管理质量的好坏。因此,基层事业单位要想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就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各基层事业单位应按照财政部2015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要求全面建立、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确保内部控制覆盖单位经济和业务活动的全范围,贯穿内部权力运行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规范单位内部各层级的全体人员。重点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提高基层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水平。当前许多基层事业单位没有建立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原因是认识问题,将财务管理制度等同于内部控制制度,只有从单位领导到职工提高了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才有可能制定出全面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第二,基层事业单位应对相关内部控制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班的方式进行,培训至少需要分管负责人和内部控制建设负责人及参与建设内控主要人员参加。通过培训可以提高领导层及相关人员的内控意识,进而影响全体员工,为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创造良好氛围。第三,事业单位应按照2014年1月1日起实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使内部控制制度涵盖本单位所有的经济业务。内控制度的建立要注意一下几点:1、建立岗位责任制度,使每个员工明确自己的职责,做到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2、内控的建立要做到全面,全面不仅涵盖所有经济业务还包括所有相关人员,只有保证内控制度的全面性才能使被忽略的业务被重视,如固定资产业务,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水平。3、内控的建立还需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制定更为严格的内控制度,将重要业务风险降至最低水平。4、不要忽视内部控制的评价与监督。内控的评价与监督是为了确保内控制度的有效实施,包括自我评价、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三)加强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
现阶段,事业单位要想保证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就需要加强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各项财务培训活动,加强财务管理人员在法律、财务管理、金融等方面知识,提高财务人员的管理能力。第二、事业单位财务负责人应制定单位内部学习计划,要求财务人员制定自学计划,学习掌握会计制度及会计准则的重要变化,并制定考核办法,以保证学习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保持财务管理的先进性。第三、事业单位需要根据财务管理人员工作能力,对其工作岗位进行调整,保证其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发挥出最大作用,提高财务管理质量。
三、总结
总之,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基层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管理改革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敢于创新,不断提高财务管理质量,保证国有资产安全有效,才能更好地推动事业单位实现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一民.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8):136-137.
【2】杨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与应对策略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7,(08):148-151.
【3】徐丽峰.论新财政体制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J].现代经济信息,2015,(20):265.
作者简介:
潘秀娟,武城县水利勘察设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