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心理状况分析及对策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f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当前大学生带来了各种就业心理问题。要从根本上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需要政府、高校以及大学生共同的努力。
  【关键词】本科;毕业生;就业心理
  
  大学生群体是走向自立,走向社会这一过渡时期的特殊群体,多重价值观、多重人格的再构成等特殊心理集于一身,严峻的就业形势使他们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就业心理,面对大学生择业心理的变化,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大学生就业心理是是指大学生在毕业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状态与心理特征的总和。从1999年起,我国高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和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大学生国家包分配制度被打破,“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大学生择业的主要方式,这种机制的转变一方面增加了大学生自主择业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就业的心理压力,再加上社会的残酷竞争、人才供求不平衡以及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无疑都会给大学生就业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是心理疾病。根据我们对兰州大学597名大学毕业生的抽样问卷调查以及几年来指导毕业生就业工作实践,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心理的优点
  (1)择业价值观形成、自我意识完善
  基于自编问卷数据,调查显示大学生的理想职业主要在高中、大学期间形成,在此期间,多数人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有了预期,其中在大学期间形成理想职业的占49.1%,高中期间的占17.6%,初中的占4.2%,小学5.2%,尚未形成占23.9%。而理想职业形成过程中,受外界影响最大的因素依次是家庭(33.50%),其次是社会舆论(20.94%),学校(18.59%),地区等因素影响较小。大学生普遍认为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兴趣都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但对未来职业生涯的明确程度却不太明了(41.88%)。
  对于目前用人单位招聘规范程度而言,有45.7%的大学生认为较为规范合理,同时有38.2%的大学生认为用人单位招聘不透明、不公开,不规范。大学毕业生多数认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择业最重要的要求是能力水平的要求,以及个人品质的要求,这是符合招聘方条件的,表明大学生对于自我、社会都有了清晰透彻的理解。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多数毕业生自我意识已经形成或正在完善,大学期间是大学生自我形成的重要阶段,对自己的个性特征逐渐了解的过程。
  (2)择业信心强,积极调整心态
  调查显示,有50.67%的大学生认为通过个人努力应该可以找到一份工作,面对就业难这一情况,可以先就业(37.70%),抱“车到山前必有路”心态的大学生占到21.40%,只有6.03%的大学生茫然失措、焦急;同时也有37.41%的大学生对就业市场不太乐观,认为现在就业困难重重,对就业形势比较担忧,只有8.90%的大学生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胸有成竹。被问及对选择理想职业的信心度时,多数同学还是有信心的,只有20.84%的大学生信心较低或没有信心。
  考察大学毕业生就业心态、对人际关系把握程度,以及面试信心对就业的影响,结果如表1所示。
  结果表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对人际关系的把握程度、面试的信心对就业都有十分显著的影响,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分别为F1=3.540,p1=0.015,F2=2.942,p2=0.033,F3=5.835,p3=0.001(p1,p2,p3<0.05)。良好的就业心态,对人际关系处理的把握度越高,对面试的信心越好都有利于择业成功,有必要加强对大学毕业生这些方面的指导,从而达到满意的就业期望。
  2、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心理的缺点
  (1)就业期望值过高
  过高的期望,为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在观念上造成了极大的阻碍。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味追求热门行业。在调查过程中,有81.07%的大学毕业生期望能够进入科教卫生等事业单位或国有单位;一味追求大城市。调查数据显示有46.6%的大学毕业期望能到北京、上海等东南沿海城市。在考察“您是否愿意到基层工作”时,有53.86%的同学愿意到基层工作,同时存在46.14%的同学不太愿意选择到基层工作,题目设置为多选题,因此可以综合考察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而为何导致大学毕业生择业期望过高,不愿意到基层工和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环境待遇差(38.77%),怕影响个人以后的发展(47.96%)。
  大学生对毕业后的收入期望普遍在2000-3000元(48.3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家庭现有收入与毕业后的期望收入存在显著正相关,r=0.091,p=0.027(p<0.05),说明高收入家庭出身的同学更期望毕业后获得高收入,低收入家庭出身的同学对毕业后的收入期望值更趋于合理。
  (2)择业主动性低
  在大学生理想职业形成过程中,受外界影响最大的因素依次是家庭、社会舆论、学校等因素。在择业过程中,这些因素的影响有很大不同,首先,来自家庭方面的影响 (51.61%),受生活环境的影响程度是较高的(49.49%),受求稳定、保终身等观念的影响程度(50.08%)。还有超过23.9%的应届毕业生认为自己未明确今后想要从事何种职业。这说明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自己的主观性较少,干扰因素太多。
  当被问及实现就业的有效途径有哪些,大学毕业生眼中社会关系成为重要的因素(32.66%),其次是学校推荐(29.30%),然后是人才市场(22.6%),最后才是网上求职等其它手段,说明大学生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间,仍缺乏一定的主动性,认为家庭或个人的社会关系是最重要的,或是依赖学校,而不是积极主动地自己寻找走出困境的方法,比如多数大学毕业生只参加过1-3次招聘会(43.72%),有25.79%的人连一次也没有参加过,只有30.49%的同学参加过三次以上的招聘会。三分之二的同学在择业时无法积极主动地寻找工作单位,这在就业过程中是极为不利的。
  (3)焦虑心理存在
  在调查过程中,对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应对工作,超过半数坦然自若(58.79%),有28%的人感到担心与忧虑,如果在就业过程中遭遇挫折如,有10.45%的同学认为自己会感到很沮丧、情绪低落,害怕再找工作,同时有43.84%的同学认为能冷静面对挫折,准备再找新的工作,23.78%的同学认为能很快调整低落情绪,21.92%认为这是积累求职经验的好机会。
  调查反映出大学生的焦虑心理问题存在,这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调查还反映出大学生就业期望普遍过高,尽管大学生在择业初期认为自己能够积极面对面对就业市场的残酷竞争,也认为自己能处理好面对的困难(74.20%)。但随着择业的不断积累,大学毕业生无可避免地要经历理想与现实的严重脱节,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压力面前,心理失衡,患得患失,他们的上述心理问题与不良情绪反应很容易扩大,小问题也会发展成为严重心理障碍,对正常学习与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二、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心理得优化建议
  
  1、政府的管理功能
  首先,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改革劳动人事制度,简化毕业生报到程序,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消除大学生去偏远地区工作的顾虑。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将失业大学生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其次,要规范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完善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的法律法规。在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劳动力市场扶持力度的同时,要加强规范和管理。建立全国联网的毕业生供需信息系统,强化毕业生需求信息登记制度,发布统一规范的数据信息,实现网上资源共享,提高就业工作效率,降低大学生就业成本。最后,要深化体制改革,鼓励自主创业。改革人才流动体制,不仅要为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创造宽松的体制环境,而且要为往届毕业生的工作转换创造宽松的体制环境。改革企业用人机制,企业用人不能盲目攀高,一味追求高学历高文凭,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
  2、高校的指导功能
  首先,以就业为导向,合理调整和设置学科专业。高校要科学地做好各类人才需求的预测合理设置专业结构,提高办学层次,严格管理,加大高校内部改革力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管理干部的素质,使人才资源符合社会需要。其次,要建立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高校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操作系统和管理系统。通过积极开展与大学生就业活动有关的心理测量、社会适应性测量等测试,帮助学生客观分析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以便进行合理的人职匹配和科学就业。再次,要强化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培养大学生理想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道德建设教育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最后,要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创业观念和创业能力,引导大学生走创业之路。
  3、家庭的沟通功能
  首先,要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和引导,共同促进毕业生就业。家长应及时与学校筑起沟通的桥梁,摆正位置,在学校的帮助下准确认识当前就业形势,审时度势,一方面积极为子女寻找就业渠道和职位,另一方面要关心了解子女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引导和鼓励。其次,要加强与子女的沟通,引导子女端正就业心态。家长的观念直接影响毕业生对就业的定位,家长要鼓励子女充分利用好家庭的社会资源,寻找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同时,要避免子女对家庭产生过度的依赖性,倡导学生通过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来实现就业。
  4、自我的调节功能
  首先,要正视社会现实永远充满自信。正视社会现实是大学生就业必备的健康心态之一。大学生要树立的自信心,更新就业观念,面对人才市场,要正确估量自己,鼓起勇气去迎接挑战。其次,要认清自我合理规划职业生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大学生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才能神闲气定地找工作或者找到更好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谢冰洁,王作宝.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社会保障因素分析[J].安徽:科教文汇,2007,6:146.
  [2]黄敬宝.社会保障发展不均衡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吉林:劳动保障世界,9.
  [3]赵放辉.规范市场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J].北京: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8(18).
  [4]徐伟东.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J].北京:中国高教研究,2007,(8):72-73.
  [5]杜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索[J].山东: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1-4.
  [6]尚利.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江苏:江苏高教出版社,2004,(4):127.
  [7]况源.充分发挥家庭因素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J].重庆: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7,6(3):148-150.
  [8]从建伟.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及促进择业成功的举措[D].哈尔滨:哈工大出版社.
  [9]胡环宇.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0]何军峰,黄红球.当代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力问题探析[J].江西:江西教育科研,2006,(5):48-49.
其他文献
缩小与宽带先进国家差距、增强电信运营商未来三网融合竞争力、缩小城乡数字鸿沟、降低经济社会的整体交易成本……7部门光纤宽带建设的意见出台将产生一举多得的政策效果。
【摘要】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组织的变迁和发展呈现出信息化、全球化、分散化与虚拟化等特点和趋势。易变性职业生涯时代应运而生,面临着新的时代、新的机遇,个人社会资本的构建势必成为构建个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本文阐述了易变性职业生涯时代对个人社会资本构建的影响、构建的意义及方法,以更好的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  【关键词】易变性职业生涯;战略;社会资本    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进入了经济发展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基本建设行业长期稳健发展、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西部大开发,建筑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导致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大增。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土木类专业办学规模也不断扩大、开设院校不断增加,大多数工科类的高等职业院校也都相继开设了培养该类毕业生的专业,加大了对土木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土木类专业受到了广大考生的追捧。需求热一时导致土木类专业的高就业率,
【摘要】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提升成功的机会。对高职大学生而言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能更好地实现个人职业目标,做到人职匹配。对此加强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促进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以促进高职大学生顺利就业和实现自身价值。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的导向性有利于高职大学生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学生面临着空前的就业压力。如何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而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为各行各业第一线输送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更应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增强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本文从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意义和现状入手,就如何开展高职生职业规划教育进行思考,以期构建全方位的高
我院自1993年6月以来,采用乙状窦后进路显微内镜下第Ⅴ、Ⅶ、Ⅸ脑神经血管减压术分别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特发性半面痉挛及舌咽神经痛1120例,取得满意效果,治愈1108例,治
钛(Ti)烤瓷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永久修复材料,它兼有金属的强度和烤瓷的美观,是目前临床修复研究的热点.Ti及Ti合金作为烤瓷金属有以下优点:rn
【摘要】目前物流管理专业的考核体系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如何与严峻的就业形势相适应,在能力和创新的基础上构建新型的物流管理专业考核体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新的考核体系将立足于教改项目,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能力;创新;能力考核    根据人保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07万人,2001和20
【摘要】大学生就业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研究生盲目自信,就业期望值过高;社会、家庭就业观念的影响;倾向于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各高校对于研究生的就业指导的忽略等,都是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误区。本文针对这几个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研究生;就业;误区;对策    一、背景    2008年美国华尔街金融巨头的贪婪,导致全球经济危机,中国也未能幸免,
【摘要】职业教育的发展程度及普及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社会职业技术岗位的变化,带来了职业教育由中等层次向高等层次上移的发展趋势。我院顺应这种发展趋势,正准备将高职专科提升为高职本科,本文旨在探索高职本科的办学规律。主要包括: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达到“三师化”,大力加强专业学科建设,积极推进质量工程建设,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开展有特色的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