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知识共享体系中的知识主体、实施动因、知识共享平台和知识共享协议等要素与知识转移、知识扩散存在显著不同。知识共享的发生或实施具体过程大致可以分成知识共享的准备阶段、知识共享的传递阶段,以及知识共享的内化阶段3个阶段。为提高知识共享的效率,应建立起相应的实施机制和环境,并提高组织和个体知识传递的能力。
关键词:知识共享 知识转移 知识扩散 体系模型 促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7(b)-0220-02
1 知识共享概念
自从美国技术和创新管理学家Teece于1977年首次提出知识转移这一概念,知识转移逐步成为知识管理研究的热点[1],国内外学者对其研究日益广泛和深化,并由此衍生出知识扩散、知识共享等相关概念。Matsuo认为知识共享为个人或团体,在组织内或组织外取得新的主意、技术,并将其在团队内或组织内共享、散播,以至于这些知识可广泛得知并应用于新的状况[2]。知识共享的要素包括知识主体、知识共享平台和知识共享协议3个方面,当然,知识作为传递的对象,也应归入知识共享的要素之一。除了知识共享的要素之外,知识共享的体系中还应包含共享发生或实施的过程机制。
2 知识共享实施的过程机制
谭大鹏等研究者认为知识转移过程开始于知识差距的发现,终于转移知识被知识接收者整合,全过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转移前的准备阶段、知识传递阶段和转移知识整合阶段[3]。参考此3个阶段的界定,知识共享的发生或实施的具体过程也大致可以分成知识共享的准备阶段、知识共享的传递阶段,以及知识共享的内化阶段。
2.1 知识共享的準备阶段
知识共享的准备阶段主要包括:确定知识共享的具体内容、确定知识共享的参与主体、选择适当的知识载体和情景,以及形成知识共享协议等。其中知识共享内容的确定是此阶段的核心和关键,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他内容的确定。
2.2 知识共享的传递阶段
知识传递阶段始于知识发送方发送知识的行为,限于知识本身的显性或隐性性质,或知识共享平台的不同,以及知识接收者对知识的吸收能力等方面的考虑,知识发送方在发送知识前,需要对知识进行适当的处理,即进行相应的编码。对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而言,由于其性质不同,所采用的知识共性平台类别也应有所区别,如显性知识容易用文字表达,可多采用物理载体形式,而隐性知识由于主要体现在知识主体的天赋、教育、经验和判断上,使得其难以用文字等形式表达清楚,需要多次的沟通反馈,因此多非物理媒介(情境)形式。
2.3 知识共享的内化阶段
组织内知识共享的内化,不仅仅是知识接收方对知识的内化,更为重要的是组织对知识的内化。一是知识接收方对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并在实践中应用。其中知识的再创新是组织知识增值和知识优势产生的主要因素,也是知识组织实施知识共享的重要目的之一。二是被传递的知识以及吸收后再创新的知识在共享平台上进行储存和更新,以便组织内成员随时获取(见图1)。
3 促进知识共享的策略建议
3.1 提高知识主体的知识吸纳和创新能力
组织内部只有通过不断地吸纳和创新才能获取新的知识,促进知识组织内知识共享首先要不断地获取和创造新的知识,通过培训、参加论坛、参加交流会、工作轮换以及引进新人员等方式,能够促进组织的整体或个人吸纳外部新的知识,同时也要鼓励组织内成员提高知识再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在实施的应用实践中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知识。
3.2 加强知识共享的能力建设
加强知识共享的能力建设首先是要提高知识发送方的知识发送能力,如学习如何使用准确、高效的沟通表达方式或使用合理、合适的知识共享渠道和方式来传递知识等,特别是要提高对知识的编码能力以及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能力[5];其次是要提高接收方的知识吸收消化和再创新能力,通过培训和充分的沟通对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同时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对知识进行应用、内化和再创新;最后是要加强知识共享的媒介载体建设,并提高其使用效率和效果,特别是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突破知识共享的地域和时空限制,利用档案文献、数据库和网络平台等手段形成知识汇集和发布的物理媒介,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座谈、培训等方式建立知识共享的非物理媒介(情境)。
3.3 建立知识共享的环境氛围
在组织内建立和营造知识共享的环境氛围,构建学习型组织,增强参与人员的工作认同感、归属感和信任感。成员对组织价值观的认同或成员之间价值观、行为方式的认同而产生的信任是组织内成员产生知识共享意愿的基础,信任程度越高,成员对组织的责任感和忠诚度就越高,使得成员产生更多的知识共享意愿和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实现知识共享;要形成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文化环境,特别是要尊重知识产权,明确知识的来源,制定相关规则、规定来维护知识拥有者的合法、合理权益,对于能够产生较大经济或其他效益的知识,要建立成果利益的分配机制;要通过经济和其他物质奖励,表彰和表扬等精神奖励等形式多样的激励手段激发组织内个体知识共享的意愿和行为,形成加入知识共享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鼓励非正式组织的形成和良性发展也有助于知识共享。
3.4 建立知识共享的管理协调机构
根据实际需要,建立正式或非正式的知识共享管理机构,确定知识共享管理组织的领导者和管理人员。管理机构负责知识共享的协调、指导和组织等工作,负责档案、载体建设,负责对知识共享的正式和非正式行动和活动的召集,负责制定知识共享的制度和环境建设,并根据知识的内容和需要,负责匹配知识的发送方与接收方等。知识共享管理机构的建立有助于组织知识共享效率的提高,有助于组织知识共享长效机制的形成。
4 结语
该文研究探讨了组织内知识共享的体系模型,并提出了促进知识共享的策略。知识共享作为知识传递的一种方式,有利于组织内知识的有效流通,有助于解决组织内知识不对称的问题,同时也是组织形成自身知识优势的重要手段。针对知识内容的不同属性或领域,知识共享的模型也更为具体和有针对性。
参考文献
[1] 王涛,孙志霞.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知识转移研究综述[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2(4):51-55.
[2] MatsuoM,Easterby-Smith,Mark.Beyond the knowledge sharing dilemma: The role of customization[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8(12):30-43.
[3] 谭大鹏,霍国庆.知识转移一般过程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6(6):11-14.
关键词:知识共享 知识转移 知识扩散 体系模型 促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7(b)-0220-02
1 知识共享概念
自从美国技术和创新管理学家Teece于1977年首次提出知识转移这一概念,知识转移逐步成为知识管理研究的热点[1],国内外学者对其研究日益广泛和深化,并由此衍生出知识扩散、知识共享等相关概念。Matsuo认为知识共享为个人或团体,在组织内或组织外取得新的主意、技术,并将其在团队内或组织内共享、散播,以至于这些知识可广泛得知并应用于新的状况[2]。知识共享的要素包括知识主体、知识共享平台和知识共享协议3个方面,当然,知识作为传递的对象,也应归入知识共享的要素之一。除了知识共享的要素之外,知识共享的体系中还应包含共享发生或实施的过程机制。
2 知识共享实施的过程机制
谭大鹏等研究者认为知识转移过程开始于知识差距的发现,终于转移知识被知识接收者整合,全过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转移前的准备阶段、知识传递阶段和转移知识整合阶段[3]。参考此3个阶段的界定,知识共享的发生或实施的具体过程也大致可以分成知识共享的准备阶段、知识共享的传递阶段,以及知识共享的内化阶段。
2.1 知识共享的準备阶段
知识共享的准备阶段主要包括:确定知识共享的具体内容、确定知识共享的参与主体、选择适当的知识载体和情景,以及形成知识共享协议等。其中知识共享内容的确定是此阶段的核心和关键,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他内容的确定。
2.2 知识共享的传递阶段
知识传递阶段始于知识发送方发送知识的行为,限于知识本身的显性或隐性性质,或知识共享平台的不同,以及知识接收者对知识的吸收能力等方面的考虑,知识发送方在发送知识前,需要对知识进行适当的处理,即进行相应的编码。对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而言,由于其性质不同,所采用的知识共性平台类别也应有所区别,如显性知识容易用文字表达,可多采用物理载体形式,而隐性知识由于主要体现在知识主体的天赋、教育、经验和判断上,使得其难以用文字等形式表达清楚,需要多次的沟通反馈,因此多非物理媒介(情境)形式。
2.3 知识共享的内化阶段
组织内知识共享的内化,不仅仅是知识接收方对知识的内化,更为重要的是组织对知识的内化。一是知识接收方对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并在实践中应用。其中知识的再创新是组织知识增值和知识优势产生的主要因素,也是知识组织实施知识共享的重要目的之一。二是被传递的知识以及吸收后再创新的知识在共享平台上进行储存和更新,以便组织内成员随时获取(见图1)。
3 促进知识共享的策略建议
3.1 提高知识主体的知识吸纳和创新能力
组织内部只有通过不断地吸纳和创新才能获取新的知识,促进知识组织内知识共享首先要不断地获取和创造新的知识,通过培训、参加论坛、参加交流会、工作轮换以及引进新人员等方式,能够促进组织的整体或个人吸纳外部新的知识,同时也要鼓励组织内成员提高知识再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在实施的应用实践中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知识。
3.2 加强知识共享的能力建设
加强知识共享的能力建设首先是要提高知识发送方的知识发送能力,如学习如何使用准确、高效的沟通表达方式或使用合理、合适的知识共享渠道和方式来传递知识等,特别是要提高对知识的编码能力以及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能力[5];其次是要提高接收方的知识吸收消化和再创新能力,通过培训和充分的沟通对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同时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对知识进行应用、内化和再创新;最后是要加强知识共享的媒介载体建设,并提高其使用效率和效果,特别是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突破知识共享的地域和时空限制,利用档案文献、数据库和网络平台等手段形成知识汇集和发布的物理媒介,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座谈、培训等方式建立知识共享的非物理媒介(情境)。
3.3 建立知识共享的环境氛围
在组织内建立和营造知识共享的环境氛围,构建学习型组织,增强参与人员的工作认同感、归属感和信任感。成员对组织价值观的认同或成员之间价值观、行为方式的认同而产生的信任是组织内成员产生知识共享意愿的基础,信任程度越高,成员对组织的责任感和忠诚度就越高,使得成员产生更多的知识共享意愿和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实现知识共享;要形成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文化环境,特别是要尊重知识产权,明确知识的来源,制定相关规则、规定来维护知识拥有者的合法、合理权益,对于能够产生较大经济或其他效益的知识,要建立成果利益的分配机制;要通过经济和其他物质奖励,表彰和表扬等精神奖励等形式多样的激励手段激发组织内个体知识共享的意愿和行为,形成加入知识共享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鼓励非正式组织的形成和良性发展也有助于知识共享。
3.4 建立知识共享的管理协调机构
根据实际需要,建立正式或非正式的知识共享管理机构,确定知识共享管理组织的领导者和管理人员。管理机构负责知识共享的协调、指导和组织等工作,负责档案、载体建设,负责对知识共享的正式和非正式行动和活动的召集,负责制定知识共享的制度和环境建设,并根据知识的内容和需要,负责匹配知识的发送方与接收方等。知识共享管理机构的建立有助于组织知识共享效率的提高,有助于组织知识共享长效机制的形成。
4 结语
该文研究探讨了组织内知识共享的体系模型,并提出了促进知识共享的策略。知识共享作为知识传递的一种方式,有利于组织内知识的有效流通,有助于解决组织内知识不对称的问题,同时也是组织形成自身知识优势的重要手段。针对知识内容的不同属性或领域,知识共享的模型也更为具体和有针对性。
参考文献
[1] 王涛,孙志霞.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知识转移研究综述[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2(4):51-55.
[2] MatsuoM,Easterby-Smith,Mark.Beyond the knowledge sharing dilemma: The role of customization[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8(12):30-43.
[3] 谭大鹏,霍国庆.知识转移一般过程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6(6):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