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的课外阅读和交流会接触大量社会实用语文,流行的语言范式不可能不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应试教学对社会语文的包容,也会影响学生语言习惯的形成;更兼几代语文教师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对社会语文庸俗的一面缺乏自觉的专业判断,缺乏主动积极的抵制,学生就会自然地接受并使用。
流行的社会语文,或许适应时风,即使社会文明往前推进,但人们记忆中的语言烙印抹不去,还会像影子一样跟随。如果浸入了文风,那只有通过不断变革才能逐渐弱化其影响。和教科书的语言一样,流行的社会语文也在影响学生。退休前后,我曾观察同龄人的语言,很多老人保留着五十年前的社会用语。这就让我想到,今天的社会语文,有可能会跟随青少年到遥远的未来,幸与不幸,或全在于此,怎么能说当下的语文课不重要!
20世纪90年代,我上小说选修课,讲社会传奇时,常以彭瑞高的小说《老宅》为例讲上海乡镇风情。小说有个细节,老地主儿子百涛品学兼优,高中毕业因家庭成分不好回乡务农,农闲时在镇上修鞋,百涛自强不息,勤勉诚实。后逢改革开放,百涛因为会讲英语但不肯多收外宾修鞋钱而成了知名人物。公社干部的女儿钟情于他,但公社干部不愿意和地主家结亲,又没理由拒绝,借故说“这事先放一放”。老地主摘了帽子,成为种地能手,公社干部来为女儿提亲,晚饭时老地主告知百涛这桩事,哪知道儿子略想一下,说“这事先放一放”——这句话如电光火石,把老地主震撼得热泪盈眶。为什么?没想到儿子的腔调和公社干部一个样!也就是说,儿子有出息了,也能用这样的口气说话了,光宗耀祖啊。有一年彭瑞高为工作上的事打电话找我,把事说完,我特别提起他作品这个有趣的细节,告诉他我在语文课上多次用来举例。作为同龄人,我们在插队时可能遇到过相似的事,我能体会地主儿子百涛的境遇,也能想到那句“这事先放一放”的口气与派头,并由此回忆起一个时代的语文。
可是,当今如果听到中学生讲话像官员,看到他们的作文穿靴戴帽,拿腔拿调,便觉得僵硬麻木,毫无生气,也因此忧心忡忡:那样的语文,不该是语文课的追求。
学生不谙世故人情,作文有些学生腔,我未必很在乎:他本是学生,稚嫩一些无所谓的。怕就怕他完全不顾别人的感受,装腔作势地学舌,说些连自己也不想听的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不到一定的年岁,很难做到;坦率地说,我倒宁可学生在某些方面迟钝些。正在读书的少年,如果已经“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会不会让人感到恐惧?现在,个别学生的作文,不像十六七岁的少年写的,像在官场泡了一二十年的油条;而一些教师竟把那些官腔高调当作“成熟”“深刻”“有气派”。像《老宅》中的老地主一样,这些教师觉得学生能像官员一样说话,是“做得大事”的征兆,是“底气”“霸气”和“鸿鹄之志”。这未免太浅薄。语文教学,要把虚情假意、粗俗无礼、以势压人、卖弄世故等等当作致命缺点,非此不足以克服恶劣文风。
语文教育要防止过于社会化,教学过于随俗,学习过于功利,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也有教师谈到,学生不接触社会,将来比较麻烦;可是在校学习期间即全面融入社会,也许更令人担忧。一般来说,社会语文比较强势,学生的语言表达不可能不受影响。教师也往往缺乏抵御社会语文侵袭的能力。对学生语言过于社会化,特别是那些假大空的语文,我一度有过干预,可是学生感到困惑:大家都这样说,老师为什么会反感?
现在人们知道实用语文的重要,可是对身边的不规范甚至粗俗的语文,是不是有反思,很难说。语文教学要教实用的东西,现在学校教的东西是否“实用”,学生能不能适应社会需求,能不能像正常人一样思考表达,可能需要有一个大致的衡量标准。实用语文,也要讲求好的样式;对社会语文,语文教育要保持一点距离,不能照单全收。我总是担心学生把大话套话假话当作“实用”。这类事正在发生:大言不惭地说假话,认认真真地说废话,一本正经地骗人误人。把官场虚应故事的一套假话说得天花乱坠,是实用吗?把原本三五分钟的讲话稿拉长成两小时,能称作“能力”吗?
好的社会语文,简约、平易、务实、真诚、纯净,不仅注重“实用”,同时也注重文化品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能有一段时间接触和学习纯净的语言作为语文底色,此后对形形色色的社会语言,他能有判断,保有语言自净的能力,这才是一生有益的学习。
我有过这样的经验:在课堂上,介绍一篇有新意的实用文本,学生立刻会发现它别具一格和充满新意的表达,被它感染并因之振奋。随即,就会主动寻找、学习,并自觉地抵制陈腐的表达。——在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这也许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步,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十二年的近两千节语文课上,如果经常能有好的语文感染他,启发他,他的语文意识就“立”起来了。
(作者單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流行的社会语文,或许适应时风,即使社会文明往前推进,但人们记忆中的语言烙印抹不去,还会像影子一样跟随。如果浸入了文风,那只有通过不断变革才能逐渐弱化其影响。和教科书的语言一样,流行的社会语文也在影响学生。退休前后,我曾观察同龄人的语言,很多老人保留着五十年前的社会用语。这就让我想到,今天的社会语文,有可能会跟随青少年到遥远的未来,幸与不幸,或全在于此,怎么能说当下的语文课不重要!
20世纪90年代,我上小说选修课,讲社会传奇时,常以彭瑞高的小说《老宅》为例讲上海乡镇风情。小说有个细节,老地主儿子百涛品学兼优,高中毕业因家庭成分不好回乡务农,农闲时在镇上修鞋,百涛自强不息,勤勉诚实。后逢改革开放,百涛因为会讲英语但不肯多收外宾修鞋钱而成了知名人物。公社干部的女儿钟情于他,但公社干部不愿意和地主家结亲,又没理由拒绝,借故说“这事先放一放”。老地主摘了帽子,成为种地能手,公社干部来为女儿提亲,晚饭时老地主告知百涛这桩事,哪知道儿子略想一下,说“这事先放一放”——这句话如电光火石,把老地主震撼得热泪盈眶。为什么?没想到儿子的腔调和公社干部一个样!也就是说,儿子有出息了,也能用这样的口气说话了,光宗耀祖啊。有一年彭瑞高为工作上的事打电话找我,把事说完,我特别提起他作品这个有趣的细节,告诉他我在语文课上多次用来举例。作为同龄人,我们在插队时可能遇到过相似的事,我能体会地主儿子百涛的境遇,也能想到那句“这事先放一放”的口气与派头,并由此回忆起一个时代的语文。
可是,当今如果听到中学生讲话像官员,看到他们的作文穿靴戴帽,拿腔拿调,便觉得僵硬麻木,毫无生气,也因此忧心忡忡:那样的语文,不该是语文课的追求。
学生不谙世故人情,作文有些学生腔,我未必很在乎:他本是学生,稚嫩一些无所谓的。怕就怕他完全不顾别人的感受,装腔作势地学舌,说些连自己也不想听的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不到一定的年岁,很难做到;坦率地说,我倒宁可学生在某些方面迟钝些。正在读书的少年,如果已经“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会不会让人感到恐惧?现在,个别学生的作文,不像十六七岁的少年写的,像在官场泡了一二十年的油条;而一些教师竟把那些官腔高调当作“成熟”“深刻”“有气派”。像《老宅》中的老地主一样,这些教师觉得学生能像官员一样说话,是“做得大事”的征兆,是“底气”“霸气”和“鸿鹄之志”。这未免太浅薄。语文教学,要把虚情假意、粗俗无礼、以势压人、卖弄世故等等当作致命缺点,非此不足以克服恶劣文风。
语文教育要防止过于社会化,教学过于随俗,学习过于功利,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也有教师谈到,学生不接触社会,将来比较麻烦;可是在校学习期间即全面融入社会,也许更令人担忧。一般来说,社会语文比较强势,学生的语言表达不可能不受影响。教师也往往缺乏抵御社会语文侵袭的能力。对学生语言过于社会化,特别是那些假大空的语文,我一度有过干预,可是学生感到困惑:大家都这样说,老师为什么会反感?
现在人们知道实用语文的重要,可是对身边的不规范甚至粗俗的语文,是不是有反思,很难说。语文教学要教实用的东西,现在学校教的东西是否“实用”,学生能不能适应社会需求,能不能像正常人一样思考表达,可能需要有一个大致的衡量标准。实用语文,也要讲求好的样式;对社会语文,语文教育要保持一点距离,不能照单全收。我总是担心学生把大话套话假话当作“实用”。这类事正在发生:大言不惭地说假话,认认真真地说废话,一本正经地骗人误人。把官场虚应故事的一套假话说得天花乱坠,是实用吗?把原本三五分钟的讲话稿拉长成两小时,能称作“能力”吗?
好的社会语文,简约、平易、务实、真诚、纯净,不仅注重“实用”,同时也注重文化品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能有一段时间接触和学习纯净的语言作为语文底色,此后对形形色色的社会语言,他能有判断,保有语言自净的能力,这才是一生有益的学习。
我有过这样的经验:在课堂上,介绍一篇有新意的实用文本,学生立刻会发现它别具一格和充满新意的表达,被它感染并因之振奋。随即,就会主动寻找、学习,并自觉地抵制陈腐的表达。——在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这也许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步,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十二年的近两千节语文课上,如果经常能有好的语文感染他,启发他,他的语文意识就“立”起来了。
(作者單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