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和娱乐方式,随之诞生网络教育的新形式,教育教学环境的变化呼唤新的理论作为支撑,网络时代的学习观经历从行为主义到建构主义再到分布式认知的发展历程。分布式认知理论主张认知是分布于个体内、个体间、媒介、环境、文化、社会和时间等之中。通过对分布式认知理论学习观的分析,对比网络时代的学习特征,发现分布式认知理论与网络时代的学习观能够高度契合,成为网络时代教育教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分布式认知 网络 学习观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深入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到了网络时代,网络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的工作、生活、娱乐等方方面面,教育中也不例外,网络教育是网络在教育中应用的一种产物,是一种新的教育形式。而对于教育者和学习者来说,如何正确认识网络时代学习的本质、认清技术和他人等其他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树立适应网络时代的学习观和知识观,成为提升网络教育效果的关键一环。
网络时代学习观的变迁
1.从行为主义到建构主义
行为主义学习产生于20世纪初期,该理论认为学习的产生是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强调外在刺激促成学习者行为的改变,教师应该通过塑造情境的外在刺激物来使学习者产生预期的变化。行为主义在解释学习的过程中忽视人的内在意识的中介作用,于是,紧随其后认知主义则与其完全相反,主张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与外界刺激相作用的结果,认为良好的学习外在条件的设计需要遵循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一个新发展,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
2.从建构主义到分布式认知观
建构主义不同于强调客观、绝对的传统经验主义或理性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个体建构的,它内在于人的心灵之中;个体在知识的建构中必须依靠意义的共享或协商,人际关系最基本的形式应该是合作而不是权威性的命令或控制[1]。建构主义强调学习发生在社会交互,即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话的过程之中。社会建构论则特别强调社会交互在学习发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社会交互不但能够促成对知识理解的共识,并且能够提升学习者的认知能力。20世纪90年代后,分布式认知、情境学习以及情境化人工智能,成为认知领域的研究热点,带动着人们更多地关注情境、社会、历史、文化等外部因素对认知过程中复杂的信息加工和符号处理的影响[2]。随之认知过程从个体内部转向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整体认知分布的思想,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受到人们的重视。
分布式认知学习观
分布式认知是指认知分布于个体内、个体间、媒介、环境、文化、社会和时间等之中[3]。分布式认知的核心观点认为认知现象分布在认知主体和环境间。对分布式认知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分布式认知理论隐含以下学习观:
1.认知分布于个体和个体之外的环境中
从分布式认知的概念界定可以看出认知是分布于个体和个体之外的环境组成因素中的,如图1(引自Cole,Engestrom,1993)中所表明的认知分布于个体、个体外的媒介、客体、团体及文化规则等之中。知识信息的分布会形成在自己的大脑当中,同时认知活动也会存在于自身之外的因素中(如媒介、客体、团体、规则和劳动分工等)。
2.个体认知是在分布式认知系统中不断变化趋于稳定的过程
分布式认知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该动态系统是自组织的,系统变化的数量,或者不确定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直至最后接近稳定的状态。个体在分布式认知系统中,通过借助于媒介或其他方式与元素之间实现信息交流,交流过程从不平衡到平衡不断提升,慢慢趋于稳定,正如Salomon提出一个个体认知与分布式认知的交互模型(the Reciproca Interaction Model),如图2所示[3]。该图中A表示个体认知,B表示认知活动,个体认知在认知活动的动态系统逐级攀升,趋于完善。
3.交流是学习产生的必备条件
交流是学习产生的必备条件,认知系统中的不同成员有不同的经验背景,对于同一知识会产生不同的心理表征,但是这些心理表征不被分享时是无用的,分享的过程能够让各自的认识清晰化、准确化。分享知识必须通过交流的方式来实现,通过语言或者其他途径,将知识向他人表征出来,将知识可视化,实现知识的共享,共享的信息有用性更高。
4.外部工具促成分布式认知活动
分布式认知活动必须借助于外部工具才能够发生,外部工具包括了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学习者所使用的物的工具,使用过程中首先会实现物质工具设计的目的,其次使用中还会带来偶然的额外收获,外部工具所提供的有用性伴随着学习的过程,因此,外部工具所提供的有用性变成了分布式认知的重要特征。
分布式认知理论与网络时代学习方式的契合
网络时代,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诞生了网络教育的新形式,新的、高度交互的,高度网络化的媒介,推动人们探讨一种对有意义交互和支持远程协作的理论框架。分布式认知理论成为与网络时代高度契合的一种学习观。
首先,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虚拟社区、协作网络课程、分布式多媒体、虚拟协作、浸润式环境等新事物,他们需要一种新的整合理论观点,用于建构他们对于如何利用这些新技术的理解,这一理论即分布式认知理论。分布式认知理论指出学习发生在自然的社会物质静脉当中,网络技术中采用仿真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的虚拟环境、虚拟社区可提供模拟的自然场境,在网络中创造更加逼真的现实环境。目前,计算机的模拟技术几乎可以模拟实现人类的一切活动,让人类在使用过程中沉浸在一种模拟环境中。
其次,网络时代的新技术、新媒体等多种形式信息传递工具的出现,如手机、计算机及无线网络设备,为分布式认知活动提供了技术支持,将分布在世界上不同地域的人联系在一起,共同完成同一种学习的任务,如建立学习共同体,概念学习交流和知识建构共同体。支持和实现分布式认知理论中,认知活动分布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团体之间的观点,为交流提供基础条件。
第三,网络时代,极大实现资源的共享,学习者通过网络中各种媒介形式可以实现最大限度的交流和交互,通过网络中的工具实现知识信息的共享,增长工具使用的技能,发展高阶学习能力,提升认知能力。分布式认知理论当中强调交流对学习的必要性,网络工具的诞生为身处异地的不同学习者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和技术条件,让交流更加便捷。另外,分布式认知理论中主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将自己的信息共享,在交流的过程中与同伴达成共识,形成知识的螺旋式增长。使用论坛、QQ群、e-mail等网络技术营造的共享交流平台使得这一目的更容易实现。
第四,网络环境中可实现信息分布的动态性。表现在信息更新及时便捷,信息交流渠道多样性,可实现动态的学习系统环境的塑造。任何的生产性系统都是动态的,学习者只有在动态的系统中,才能实现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经过分析与对比,不难看出分布式认知学习观可以成为网络时代学习与教学的理论依据,与网络时代的特征高度契合,成为最佳解释网络时代学习和教学的理论基础。这一理论能够更好地解释网络中学习发生的过程,认识网络中各组成要素的地位和作用,该理论为网络时代的教育教学的设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J].外国教育资料,1999(1):35-39.
[2]余胜泉,程罡,董京峰.e-Learning新解:网络教学范式的转换[J].远程教育杂志,2009(3):3-15.
[3]周国梅,傅小兰.分布式认知——一种新的认知观[J].心理科学进展,2002,10:147-153.
[4]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Learning Environments. Edited by David H. Jonassen&Susan M. Land .2000 b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 陕西宝鸡
【关键词】分布式认知 网络 学习观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深入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到了网络时代,网络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的工作、生活、娱乐等方方面面,教育中也不例外,网络教育是网络在教育中应用的一种产物,是一种新的教育形式。而对于教育者和学习者来说,如何正确认识网络时代学习的本质、认清技术和他人等其他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树立适应网络时代的学习观和知识观,成为提升网络教育效果的关键一环。
网络时代学习观的变迁
1.从行为主义到建构主义
行为主义学习产生于20世纪初期,该理论认为学习的产生是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强调外在刺激促成学习者行为的改变,教师应该通过塑造情境的外在刺激物来使学习者产生预期的变化。行为主义在解释学习的过程中忽视人的内在意识的中介作用,于是,紧随其后认知主义则与其完全相反,主张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与外界刺激相作用的结果,认为良好的学习外在条件的设计需要遵循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一个新发展,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
2.从建构主义到分布式认知观
建构主义不同于强调客观、绝对的传统经验主义或理性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个体建构的,它内在于人的心灵之中;个体在知识的建构中必须依靠意义的共享或协商,人际关系最基本的形式应该是合作而不是权威性的命令或控制[1]。建构主义强调学习发生在社会交互,即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话的过程之中。社会建构论则特别强调社会交互在学习发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社会交互不但能够促成对知识理解的共识,并且能够提升学习者的认知能力。20世纪90年代后,分布式认知、情境学习以及情境化人工智能,成为认知领域的研究热点,带动着人们更多地关注情境、社会、历史、文化等外部因素对认知过程中复杂的信息加工和符号处理的影响[2]。随之认知过程从个体内部转向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整体认知分布的思想,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受到人们的重视。
分布式认知学习观
分布式认知是指认知分布于个体内、个体间、媒介、环境、文化、社会和时间等之中[3]。分布式认知的核心观点认为认知现象分布在认知主体和环境间。对分布式认知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分布式认知理论隐含以下学习观:
1.认知分布于个体和个体之外的环境中
从分布式认知的概念界定可以看出认知是分布于个体和个体之外的环境组成因素中的,如图1(引自Cole,Engestrom,1993)中所表明的认知分布于个体、个体外的媒介、客体、团体及文化规则等之中。知识信息的分布会形成在自己的大脑当中,同时认知活动也会存在于自身之外的因素中(如媒介、客体、团体、规则和劳动分工等)。
2.个体认知是在分布式认知系统中不断变化趋于稳定的过程
分布式认知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该动态系统是自组织的,系统变化的数量,或者不确定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直至最后接近稳定的状态。个体在分布式认知系统中,通过借助于媒介或其他方式与元素之间实现信息交流,交流过程从不平衡到平衡不断提升,慢慢趋于稳定,正如Salomon提出一个个体认知与分布式认知的交互模型(the Reciproca Interaction Model),如图2所示[3]。该图中A表示个体认知,B表示认知活动,个体认知在认知活动的动态系统逐级攀升,趋于完善。
3.交流是学习产生的必备条件
交流是学习产生的必备条件,认知系统中的不同成员有不同的经验背景,对于同一知识会产生不同的心理表征,但是这些心理表征不被分享时是无用的,分享的过程能够让各自的认识清晰化、准确化。分享知识必须通过交流的方式来实现,通过语言或者其他途径,将知识向他人表征出来,将知识可视化,实现知识的共享,共享的信息有用性更高。
4.外部工具促成分布式认知活动
分布式认知活动必须借助于外部工具才能够发生,外部工具包括了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学习者所使用的物的工具,使用过程中首先会实现物质工具设计的目的,其次使用中还会带来偶然的额外收获,外部工具所提供的有用性伴随着学习的过程,因此,外部工具所提供的有用性变成了分布式认知的重要特征。
分布式认知理论与网络时代学习方式的契合
网络时代,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诞生了网络教育的新形式,新的、高度交互的,高度网络化的媒介,推动人们探讨一种对有意义交互和支持远程协作的理论框架。分布式认知理论成为与网络时代高度契合的一种学习观。
首先,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虚拟社区、协作网络课程、分布式多媒体、虚拟协作、浸润式环境等新事物,他们需要一种新的整合理论观点,用于建构他们对于如何利用这些新技术的理解,这一理论即分布式认知理论。分布式认知理论指出学习发生在自然的社会物质静脉当中,网络技术中采用仿真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的虚拟环境、虚拟社区可提供模拟的自然场境,在网络中创造更加逼真的现实环境。目前,计算机的模拟技术几乎可以模拟实现人类的一切活动,让人类在使用过程中沉浸在一种模拟环境中。
其次,网络时代的新技术、新媒体等多种形式信息传递工具的出现,如手机、计算机及无线网络设备,为分布式认知活动提供了技术支持,将分布在世界上不同地域的人联系在一起,共同完成同一种学习的任务,如建立学习共同体,概念学习交流和知识建构共同体。支持和实现分布式认知理论中,认知活动分布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团体之间的观点,为交流提供基础条件。
第三,网络时代,极大实现资源的共享,学习者通过网络中各种媒介形式可以实现最大限度的交流和交互,通过网络中的工具实现知识信息的共享,增长工具使用的技能,发展高阶学习能力,提升认知能力。分布式认知理论当中强调交流对学习的必要性,网络工具的诞生为身处异地的不同学习者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和技术条件,让交流更加便捷。另外,分布式认知理论中主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将自己的信息共享,在交流的过程中与同伴达成共识,形成知识的螺旋式增长。使用论坛、QQ群、e-mail等网络技术营造的共享交流平台使得这一目的更容易实现。
第四,网络环境中可实现信息分布的动态性。表现在信息更新及时便捷,信息交流渠道多样性,可实现动态的学习系统环境的塑造。任何的生产性系统都是动态的,学习者只有在动态的系统中,才能实现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经过分析与对比,不难看出分布式认知学习观可以成为网络时代学习与教学的理论依据,与网络时代的特征高度契合,成为最佳解释网络时代学习和教学的理论基础。这一理论能够更好地解释网络中学习发生的过程,认识网络中各组成要素的地位和作用,该理论为网络时代的教育教学的设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J].外国教育资料,1999(1):35-39.
[2]余胜泉,程罡,董京峰.e-Learning新解:网络教学范式的转换[J].远程教育杂志,2009(3):3-15.
[3]周国梅,傅小兰.分布式认知——一种新的认知观[J].心理科学进展,2002,10:147-153.
[4]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Learning Environments. Edited by David H. Jonassen&Susan M. Land .2000 b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 陕西宝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