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理念在教学领域的不断深入,越来越显示出提高教师的专业修养和从业能力迫在眉睫。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目前老师们还是在追求高分的重压下艰难地行走着,而任何教学改革,最终的评价标准都应该落实到学生身上。必须“正确认识考试的功能,理智看待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现象背后的根源入手,坚持以教育价值为准绳,将考试作为多元评价的一种,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学形式、教育评价等方面整体联动、综合改革”(上海 李亚东)。单就考试分数来说,素质教育与追求高分是否矛盾是人为地制造出来的,一个真正高素质的学生是不应该害怕考试的。如果试卷真正做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题目与灵活变通的题目的比例合理,题型科学,那么当然是越考高分的学生素质越高;如果课程的门类设置合理,那么全面发展的学生才是真正素质高的学生。高明的老师会让自己的语文课堂充满情趣,并且教出的学生不怕考试。
基于这样的想法,现就阅读教学领域的一些具体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以求能尽自己绵薄之力。
关于阅读期待
人们的阅读一般是从“阅读期待”开始的。“阅读期待”源自于接受美学,它是读者内心所预想的情景,反映读者的知识层次、个人爱好和阅读能力,构成一种综合的阅读要求和欣赏水平。因此,“阅读期待”也可以反映一个人有没有品位,有没有水平。一般地,“建构话题,形成阅读期待”是阅读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可以说这个环节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整篇课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因为学生的期待越强烈,进入文本的阅读后他所表现出的学习热情也就越高,课堂参与度深,学习效果自然更好。
笔者曾无意中看到学生的课外读物,发现大多是一些“口袋书”或者与“性”这个话题有关的书。这典型地反映了学生的阅读水平、个人爱好和审美情趣。所以,你上课讲鲁迅他不接受,讲《红楼梦》他不感兴趣,讲《雨霖铃》他似乎有点兴趣,但当明确了主题是写柳永与情人话别的情景之后,其他的内容他便不感兴趣了。长此下去,我们担心的在年轻一代那里表现出的阅读的平庸化带来的社会审美的低俗化,将不再是一种担忧而变成了现实。所以我认为,“阅读期待”不仅是可以培养的,而且是必须培养的。不曾经历培养并没有形成高雅的“阅读期待”的学生,在他们真正进入独立阅读阶段以后所选择的阅读材料才会令我们这些做教师的感到无奈。所以,语文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期待”的培养非常重要且必须,因为它会使学生用中学、大学,甚至一生的时光去印证。
一位老师在教学《遥远的绝响》这篇文化散文之前,先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个人,他经常喝醉以后赤身裸体躺在地上酣睡。有人进屋去劝他穿上衣裤上床睡,他却说:“天地就是我的床,房间就是我的裤,你怎么钻进我的裤子里来啦!”他又曾坐鹿车出门,随身带着一壶酒,命家人拿着锄头跟在后边,说:“我醉死在哪里,就在哪里把我埋了。”你说狂不狂?大家一定很奇怪,这个人是谁?他就是西晋时期著名的“竹林七贤”当中的一人——刘伶,他代表了魏晋时期文人的个性和特点。今天我们将走近“竹林七贤”中另一个人——阮籍。学生头脑中自然闪出一连串的问题:怎么会有如此可笑之事?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他们还会做些什么?是什么社会现实使他们做出这种举动?……当学生们迫不及待地走进文本时,我们有理由相信,阅读教学已经成功了一半。建立在成功的“建构话题,形成阅读期待”这一环节基础上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所学知识也才记得牢固,用得自然。这样的学生爱读书、爱读好书,爱读书的学生理应不怕考试。
关于阅读理解
一般地,语言的学习带有极大的主观色彩,且有75%的语言材料意义是模糊的,那么,把教师(有时是教参)对教材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对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有时教师费了很大的劲钻研了教材,当然想让学生理解得更深一些,更透一些,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但那样极容易造成教师的“举重若重”。
所谓“举重若重”是针对“举重若轻”而言的。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李镇西提出:教学设计要“举重若轻,行云流水”。这里的“举重”是指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备课时所下的工夫,以及教师丰厚的专业基础,高度的综合修养作教学的支撑,而这里的“轻”则是指教学应符合学生的起点,做到深入浅出。任何脱离了学生实际的教师精彩的演讲都可以看作是教师单方面的自言自语,那便叫做“举重若重”了。“行云流水”主要是指各个教学环节设计的艺术。
语文是教语言的学科,教师必须明确,面对相同的语言材料,不同的人必定会形成相对一致的理解,否则人们之间便无法交流了。这决不是否认理解者(师生)的能动性。我们认为,如果从能动的理解者这个角度看,读者的确是理解的中心,但阅读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另一个主体的存在,那便是作者。“不尊重作者的阅读教学,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民主。”(李镇西)或许是一时间对阅读理解的主体性强调得过了头,人们唯恐不及,于是有些矫枉过正了。诸如:课文《司马光》的主旨是表现主人公的“临危不惧、急中生智”,而有的老师却在引导学生发散: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救人?课文《小猴子下山》是教育小朋友“做事不要三心二意”,可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发散的结果是:追求卓越。课文《坐井观天》是要告诉学生一个道理:“不要寓于一个小圈子,这样会目光短浅”,而学生讨论的结果是:(外面环境污染太严重,还有人在捕杀青蛙)还是做井底之蛙好……更有甚者,在教学《米洛斯的维纳斯》这篇课文时,让学生讨论:作者认为维纳斯缺了胳膊最美,你认为维纳斯缺了哪儿最美?脱离了文章主旨的研究探讨比比皆是,深度的思考研究却少得可怜。
很多人一提“训练”便“谈虎色变”,因为《课标》中不再使用“训练”一词,而代之以“感悟”,这可见阅读教学中主体感悟的重要性。但是,我们必须明确,“训练”和“感悟”并不是非敌对不可,处理得好,二者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处理得不好,“感悟”也就变成了囫囵吞枣,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如果训练能做到不是孤立的、纯技术的指导,而是老师根据学生的学情给予必要的、恰当的点拨、引导,让学生在读的训练中去自悟、体会,那么效果便是练得扎实、读得投入、悟得深刻。
不难想象,一个长期经历成功阅读的学生,在阅读分析力、理解力方面一定表现很好,怎么会被阅读的试题考倒呢?
如果我们的教学目标不是急功近利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既做得实在又符合语文教育的规律,那么,不管它素质教育来了,还是升学率来了,我们都不怕。
基于这样的想法,现就阅读教学领域的一些具体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以求能尽自己绵薄之力。
关于阅读期待
人们的阅读一般是从“阅读期待”开始的。“阅读期待”源自于接受美学,它是读者内心所预想的情景,反映读者的知识层次、个人爱好和阅读能力,构成一种综合的阅读要求和欣赏水平。因此,“阅读期待”也可以反映一个人有没有品位,有没有水平。一般地,“建构话题,形成阅读期待”是阅读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可以说这个环节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整篇课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因为学生的期待越强烈,进入文本的阅读后他所表现出的学习热情也就越高,课堂参与度深,学习效果自然更好。
笔者曾无意中看到学生的课外读物,发现大多是一些“口袋书”或者与“性”这个话题有关的书。这典型地反映了学生的阅读水平、个人爱好和审美情趣。所以,你上课讲鲁迅他不接受,讲《红楼梦》他不感兴趣,讲《雨霖铃》他似乎有点兴趣,但当明确了主题是写柳永与情人话别的情景之后,其他的内容他便不感兴趣了。长此下去,我们担心的在年轻一代那里表现出的阅读的平庸化带来的社会审美的低俗化,将不再是一种担忧而变成了现实。所以我认为,“阅读期待”不仅是可以培养的,而且是必须培养的。不曾经历培养并没有形成高雅的“阅读期待”的学生,在他们真正进入独立阅读阶段以后所选择的阅读材料才会令我们这些做教师的感到无奈。所以,语文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期待”的培养非常重要且必须,因为它会使学生用中学、大学,甚至一生的时光去印证。
一位老师在教学《遥远的绝响》这篇文化散文之前,先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个人,他经常喝醉以后赤身裸体躺在地上酣睡。有人进屋去劝他穿上衣裤上床睡,他却说:“天地就是我的床,房间就是我的裤,你怎么钻进我的裤子里来啦!”他又曾坐鹿车出门,随身带着一壶酒,命家人拿着锄头跟在后边,说:“我醉死在哪里,就在哪里把我埋了。”你说狂不狂?大家一定很奇怪,这个人是谁?他就是西晋时期著名的“竹林七贤”当中的一人——刘伶,他代表了魏晋时期文人的个性和特点。今天我们将走近“竹林七贤”中另一个人——阮籍。学生头脑中自然闪出一连串的问题:怎么会有如此可笑之事?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他们还会做些什么?是什么社会现实使他们做出这种举动?……当学生们迫不及待地走进文本时,我们有理由相信,阅读教学已经成功了一半。建立在成功的“建构话题,形成阅读期待”这一环节基础上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所学知识也才记得牢固,用得自然。这样的学生爱读书、爱读好书,爱读书的学生理应不怕考试。
关于阅读理解
一般地,语言的学习带有极大的主观色彩,且有75%的语言材料意义是模糊的,那么,把教师(有时是教参)对教材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对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有时教师费了很大的劲钻研了教材,当然想让学生理解得更深一些,更透一些,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但那样极容易造成教师的“举重若重”。
所谓“举重若重”是针对“举重若轻”而言的。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李镇西提出:教学设计要“举重若轻,行云流水”。这里的“举重”是指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备课时所下的工夫,以及教师丰厚的专业基础,高度的综合修养作教学的支撑,而这里的“轻”则是指教学应符合学生的起点,做到深入浅出。任何脱离了学生实际的教师精彩的演讲都可以看作是教师单方面的自言自语,那便叫做“举重若重”了。“行云流水”主要是指各个教学环节设计的艺术。
语文是教语言的学科,教师必须明确,面对相同的语言材料,不同的人必定会形成相对一致的理解,否则人们之间便无法交流了。这决不是否认理解者(师生)的能动性。我们认为,如果从能动的理解者这个角度看,读者的确是理解的中心,但阅读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另一个主体的存在,那便是作者。“不尊重作者的阅读教学,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民主。”(李镇西)或许是一时间对阅读理解的主体性强调得过了头,人们唯恐不及,于是有些矫枉过正了。诸如:课文《司马光》的主旨是表现主人公的“临危不惧、急中生智”,而有的老师却在引导学生发散: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救人?课文《小猴子下山》是教育小朋友“做事不要三心二意”,可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发散的结果是:追求卓越。课文《坐井观天》是要告诉学生一个道理:“不要寓于一个小圈子,这样会目光短浅”,而学生讨论的结果是:(外面环境污染太严重,还有人在捕杀青蛙)还是做井底之蛙好……更有甚者,在教学《米洛斯的维纳斯》这篇课文时,让学生讨论:作者认为维纳斯缺了胳膊最美,你认为维纳斯缺了哪儿最美?脱离了文章主旨的研究探讨比比皆是,深度的思考研究却少得可怜。
很多人一提“训练”便“谈虎色变”,因为《课标》中不再使用“训练”一词,而代之以“感悟”,这可见阅读教学中主体感悟的重要性。但是,我们必须明确,“训练”和“感悟”并不是非敌对不可,处理得好,二者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处理得不好,“感悟”也就变成了囫囵吞枣,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如果训练能做到不是孤立的、纯技术的指导,而是老师根据学生的学情给予必要的、恰当的点拨、引导,让学生在读的训练中去自悟、体会,那么效果便是练得扎实、读得投入、悟得深刻。
不难想象,一个长期经历成功阅读的学生,在阅读分析力、理解力方面一定表现很好,怎么会被阅读的试题考倒呢?
如果我们的教学目标不是急功近利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既做得实在又符合语文教育的规律,那么,不管它素质教育来了,还是升学率来了,我们都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