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症颅脑外伤37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HO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重症颅脑外伤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4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行传统颞骨瓣与额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等。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为(12.6±1.9)分,二次脑损伤发生率为5.4%,急性脑膨出率为5.4%,硬膜下积液率为2.7%,无脑切口疝发生,治疗良好率为48.6%,死亡率为8.2%,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颅脑外伤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损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术后死亡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重症颅脑外伤;标准大骨瓣开颅术;传统颞开颅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23-0052-01
  随着社会交通事业与建筑工业的发展,重症颅脑外伤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该损伤多伴有严重的颅内损伤,具有极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1]。目前,开颅手术已成为主要治疗手段[2],本次74例患者分别采用传统开颅术与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旨在寻找合理治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4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均为本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收治,纳入标准为:①经头颅CT与MRI检查证实为重症颅脑损伤;②具有手术指征;③未合并肾脏功能不全;④未合并血液或免疫系统疾病;⑤术前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7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41.7±10.4)岁;交通事故伤21例,钝器刺伤12例,高处坠伤4例。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5例;年龄23~62岁,平均年龄(41.5±10.2)岁;交通事故伤23例,钝器刺伤11例,高处坠伤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颞骨瓣与额骨瓣开颅术治疗。采用仰卧位,经颅脑CT确定损伤部位与严重程度,在额颞顶瓣与额顶瓣行马蹄状切口,建立6.0cm×8.0cm骨窗,根据患者脑水肿程度进行硬膜缝合及骨瓣还钠。观察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选取颧弓上耳屏前1cm至前额发际下切口将骨瓣游离,顶骨骨瓣游离时需于正中线旁开矢状窦。采用头颅CT观察颅内血肿位置,选取血肿邻近位置切口,钻孔后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而后将小切口扩张,形成骨瓣。最后,冲洗术野,全面检查无异常后再逐层关闭颅骨。两组患者术后均根据药敏实验结果给予抗感染等治疗。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3],分值范围为0~45分,其中评分≤15分者为轻型,评分为16~30分者为中型,评分≥31分者为重型,分值越低表明其神经功能恢复越好。据术后GOS格拉斯哥评分评价治疗效果和评估预后[4],分值5分为良好,4分为中残,3分为重残,2分为植物状态,1分表示死亡。同时,记录患者二次脑损伤、急性脑膨出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好于治疗前,且明显优于术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良好率为48.6%,死亡率为8.2%,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二次脑损伤、急性脑膨出、硬膜下积液、脑切口疝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重症颅脑外伤病情较重,如临床治疗不当极易发生致残或致死等,后期患者机体状态会逐渐衰退,手术承受能力偏弱,使手术治疗的危险性增大。寻找重症颅脑外伤的合理治疗方案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方向,以往保守降颅内压方式治疗的预后较差,而颞骨瓣与额骨瓣开颅术虽能提高治疗效果,但术中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近年来,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文献报道均表明该术式可达到彻底清除血肿,对颞顶部血肿的清除效果最为显著[5]。同时,该手术方案亦可改善坏死脑组织修复,对颅内出血的控制效果较好。本次37例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后,患者NIHSS评分降低至(12.6±1.9)分,明显低于传统开颅术后同期评分结果,表明该术式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更为明显。另外,观察组术后二次脑损伤发生率为5.4%,急性脑膨出率为5.4%,硬膜下积液率为2.7%,无脑切口疝发生,治疗良好率为48.6%,死亡率为8.2%,均明显低于传统开颅术患者,表明标准大骨瓣开颅术的安全性更高,治疗效果更好,与毛桂康[6]研究结果相近。说明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更适宜临床应用。
  综上所述,重症颅脑外伤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损伤神经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马东,黄建军.双侧相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症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36):93-94.
  [2]李树国.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重度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致单侧脑肿胀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1):87-88.
  [3]靳文辉.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2):178-180.
  [4]罗林,唐尤佳,柯尊良,等.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173-175.
  [5]方挺.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重型对重性颅脑外伤6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4,23(14):53.
  [6]毛桂康.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7):929-931.
  (收稿日期:2015.08.16)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观察CBL教学法模式在外科护理措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9名护理专业学生的教学数据,按照教学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中的86名学生采用CBL教学法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中的83名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结束后,分析比较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理论考试总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
【摘 要】 报道近期连续发生的3例使用骨瓜提取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探讨骨瓜提取物制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原因,同时对中药注射剂的安全使用进行讨论和分析。  【关键词】 骨瓜提取物;静脉滴注;不良反应;中药注射剂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7-0140-01  我院使用的骨瓜提取物制剂为骨瓜提取物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3023
【摘 要】 针对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现状,对远期疗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当前颈椎病颈痛针灸治疗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轻脏腑重经络;二是轻灸重针。在临床上运用针灸对颈椎病颈痛进行治疗,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相结合是提高远期疗效的一个关键,其中重点为调心补肾,并且针灸还应该做到灸法与针法并重,从而确保治疗效果。  【关键词】 针灸;颈椎病;颈痛;远期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6.2 【文献标志
目的:观察儿科抗生素的应用状况以及葡萄糖球菌的耐药情况,并对儿科抗生素使用合理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抗生素应用状况数据库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我院儿科抗生素应
《天然药物化学》是药学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涉及内容广泛。在教学过程中需重视课程总论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突出化合物结构对性质的决定作
【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躁狂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6例狂躁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
【摘要】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128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4例。所有患者都给予常规护理,同时给予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血压、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治疗前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血压、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差别都不明显,治疗后研究组对相关知识掌握较好、自我管理能力较强、血压更低、生活质量更
【摘 要】 目的:探讨小儿扁桃体摘除术后拔管时机的选择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扁桃体切除术患儿4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拔管后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患儿拔管前有效镇痛,运用地塞米松等抗炎消肿,拔管后采取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不配合发生率。结果:护理组患儿哭闹、挣扎、躁动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
【摘 要】 目的:分析儿科临床患儿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为儿科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抗生素的使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对本院600例患儿血培养资料进行分析,对分离的细菌进行鉴定并统计其耐药性。结果:600例患儿血培养样本中,阳性样本359例,临床分离率为59.83%。其中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共251株;革兰氏阴性菌108株。细菌鉴定结果显示,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与药敏特点。方法:以重症感染病例送检标本中分离的100株病原菌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布特点及常用抗菌药物药敏实验结果进行回顾。结果:在此选取的100株病原菌中,菌种排列前3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27%),大肠埃希菌(25%),金黄色葡萄球菌(13%)。从科室分布看,脑外科分布最多(23%),呼吸内科居其次(17%),感染科(13%)。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