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田雪原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20年和更长远一些时间的人口发展战略,应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继续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调整人口的结构,实行“控制”、“提高”、“调整”相结合,以人口数量变动与结构合理化、人口与发展综合效益最大化为宗旨。
目前人口发展态势
2006年7月11日是第16个“世界人口日”。目前人口新态势的显著特点,可以概括为“五大高峰”即将不同程度地提前来临。
其一,人口再生产类型发生根本性转变,人口总量高峰将提前到来。中国生育率长期持续地下降,不仅减少出生人口3亿左右,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人口的年龄结构,完成由年轻型向成年型、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增长势能或增长惯性大为减弱;其二,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趋缓,10多年后即可达到最高峰值。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便急剧上升,进入劳动力增长高峰期;其三,老年人口增长迅速,21世纪上半叶将迎来人口老龄化高峰。预测表明,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可由2000年的0.87亿,增加到2010年的1.16亿,2020年的1.74亿,2050年的3.23亿。居于世界较高水平和发展中国家最高水平;其四,流动人口居高不下,目前已临近最高峰值。随着人口城镇化的加速进行,本世纪头10年将是流动人口增长的高峰期;其五,出生人口性别比经过持续攀升后,当前已达到新的高峰。出生性别比正常值在103~107之间。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生性别比持续攀升,90年代攀升尤甚,目前120左右的出生性别比,在世界各国中属严重偏高国家,成为率先来临的第一个高峰。
中国资源能承载多少人口
中国资源的人口承载力到底有多少?我国人口数量控制在多少合适?
这个问题弹性很大,把承载量、“适度人口”数量说得那么肯定,不一定科学。经济、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我就不大相信,如果最大承载量为16亿人口,17亿就无法养活,问题在于怎样养活,以什么样的标准养活。资源状况,确实应该重视,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已经提出了具体的节约资源和降低环境污染的目标,要努力完成。
我们现在每平方公里是135人。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人口转变的关键时期。经济转型,一是经济体制改革向深层次发展;二是经济增长方式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变。如果按现汇比价算,我们现在的GDP占世界的4.2%,但我们是用8%的石油、10%的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31%的煤炭消耗换来的,我们单位GDP消耗大约是美国的2.7倍,日本的3.4倍,如此高消耗、低效率、高污染的局面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历史性地提到我们面前。社会转型,如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都和劳动年龄人口、人口素质、人口分布结构等密切相关,和人口发展战略密切相关。
生育观念正发生转变
我国是高度统一的体制,坚持多年的计生政策卓有成效,但以后人口增长率完全靠政府的政策约束未必有效。现在有的人不想生孩子了,甚至出现了“丁克家庭”。过去20年是政府限制大家生孩子,也许20年之后是政府动员大家生孩子。
中国情况比较特殊。中国政府确实起了非常大的主导作用,但政府不是万能的,并不能随意设定人口目标。如1980年《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公开信》中,要求2000年全国人口控制在12亿以内,后来修改为12亿左右,2000年普查为126583万,比12亿多出6583万。中国生育率的下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基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起到关键的主导作用,是相辅相成的。
二战后欧美国家曾有一段生育高潮,但随后人口出生率开始下降。许多年轻夫妇都抱怨,抚养孩子费用太高,不愿多生。也有大量育龄妇女因追求事业发展等原因推迟生育,或者干脆不生孩子了。人口生产有着自身的规律性,政府决策导向只能在规律范围内发挥作用,但在特定历史阶段有决定性作用。
中国地域很大,沿海开放和发展比较好的地区,比如上海、北京,可能比较早出现人口负增长。但在贫穷落后地区,高生育率的问题还不能根除.
这是普遍现象。从世界范围来看,生育率最高的是非洲,其次是拉丁美洲,再次是南亚某些地区,最低的是北欧、北美、日本、澳大利亚。中国现在也跨进低生育率国家的行列。社会经济越不发达的地区生育率越高,越是发达地区生育率越低。所以有句名言:贫困出人口。
而且,生育多少孩子,生男孩还是女孩,归根到底是由孩子的成本—效益决定的。人们为什么多生?简单说是孩子对父母有用,没用生那么多干什么?现在西方国家为什么不生?就是孩子成本提高了,效益没那么高。人口学中所讲孩子成本—效益理论,即把生育行为纳入市场视野,父母生育孩子要花费一定的成本,当然孩子也能给父母带来相应的效益。如果净成本为负值(效益大于成本),说明父母需要这个孩子;如果净成本为正值,则不需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养育孩子的成本特别是用在健康和教育上面的可变成本在上升,而孩子对父母的劳动经济效益、养老保险效益、精神享乐效益等却在下降,由此导致人们的选择偏好发生改变,由追求多生多育转变到追求少生优育、优教,遂使生育率下降。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除采取政治的、行政的、法律等措施外,还有经济上的措施:给独生子女一定数量的奖励费,征收一定数量的计划外生育费,部分农村实行计划内生育子女父母奖励辅助政策等,都影响着孩子的成本—效益。如给独生子女奖励,是在孩子还没有进入成年时期就有效益了;征收计划外生育费就是提高该孩子的成本,在正常的成本之外,多付一笔成本费用。我把这种奖励和征费叫作孩子社会附加成本效益,不管实际上起到的作用是大还是小,但它的初衷是通过这种利益上的调节,影响人们的生育行为和数量,诱导人们由追求孩子的数量向追求孩子的质量转变,由多生多育向少生优育转变。
确立新的战略理念
据报道,由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历时两年,经由数百位专家学者深入研究,现已形成题为《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发展思路》的研究报告。报告确立了“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理念.
总的来看,我国发展正经历一个转变过程,即:由主要“投资于物”向“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并重,再向以“投资于人”为重点转变。我国人口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目前正处于老少被抚养人口所占比例比较低,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例比较高的“黄金时代”或“人口红利”期,要把丰富的人口(力)资源变成高积聚的人力资本,最主要的办法,就是增加对人的投资,特别是用于健康、教育、科学方面的投资。“优先投资于人”反映了我们对客观发展规律的认识,抓住了发展的关键。
人口发展战略“三步走”
“全球人口在同一列车上,我们不知道终点在哪里,但是我们知道未来的方向,那就是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联合国人口司司长约瑟夫·项密曾经这样说。
我个人对人口发展战略的理解是,中国人口发展战略可分三步走:第一步,尽快把高生育率降下来,这一步已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总(和)生育率降到2.1以下;第二步,实现人口的零增长。研究报告提出到2033年,我们的预测稍提前一点儿。实现人口的零增长,不仅是数量问题,还包括素质的提高、人口年龄、性别、城乡、地区结构的调整等;第三步,零增长以后,再确定理想适度人口目标,即“全方位适度人口”,实现人口数量是适当的,人口质量是比较高的,人口结构是比较合理的全方位的适度。这个理想适度人口不是静态的,它由届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资源、环境的状况来决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20年和更长远一些时间的人口发展战略,应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继续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调整人口的结构,实行“控制”、“提高”、“调整”相结合,以人口数量变动与结构合理化、人口与发展综合效益最大化为宗旨。
编辑:朱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20年和更长远一些时间的人口发展战略,应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继续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调整人口的结构,实行“控制”、“提高”、“调整”相结合,以人口数量变动与结构合理化、人口与发展综合效益最大化为宗旨。
目前人口发展态势
2006年7月11日是第16个“世界人口日”。目前人口新态势的显著特点,可以概括为“五大高峰”即将不同程度地提前来临。
其一,人口再生产类型发生根本性转变,人口总量高峰将提前到来。中国生育率长期持续地下降,不仅减少出生人口3亿左右,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人口的年龄结构,完成由年轻型向成年型、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增长势能或增长惯性大为减弱;其二,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趋缓,10多年后即可达到最高峰值。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便急剧上升,进入劳动力增长高峰期;其三,老年人口增长迅速,21世纪上半叶将迎来人口老龄化高峰。预测表明,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可由2000年的0.87亿,增加到2010年的1.16亿,2020年的1.74亿,2050年的3.23亿。居于世界较高水平和发展中国家最高水平;其四,流动人口居高不下,目前已临近最高峰值。随着人口城镇化的加速进行,本世纪头10年将是流动人口增长的高峰期;其五,出生人口性别比经过持续攀升后,当前已达到新的高峰。出生性别比正常值在103~107之间。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生性别比持续攀升,90年代攀升尤甚,目前120左右的出生性别比,在世界各国中属严重偏高国家,成为率先来临的第一个高峰。
中国资源能承载多少人口
中国资源的人口承载力到底有多少?我国人口数量控制在多少合适?
这个问题弹性很大,把承载量、“适度人口”数量说得那么肯定,不一定科学。经济、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我就不大相信,如果最大承载量为16亿人口,17亿就无法养活,问题在于怎样养活,以什么样的标准养活。资源状况,确实应该重视,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已经提出了具体的节约资源和降低环境污染的目标,要努力完成。
我们现在每平方公里是135人。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人口转变的关键时期。经济转型,一是经济体制改革向深层次发展;二是经济增长方式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变。如果按现汇比价算,我们现在的GDP占世界的4.2%,但我们是用8%的石油、10%的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31%的煤炭消耗换来的,我们单位GDP消耗大约是美国的2.7倍,日本的3.4倍,如此高消耗、低效率、高污染的局面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历史性地提到我们面前。社会转型,如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都和劳动年龄人口、人口素质、人口分布结构等密切相关,和人口发展战略密切相关。
生育观念正发生转变
我国是高度统一的体制,坚持多年的计生政策卓有成效,但以后人口增长率完全靠政府的政策约束未必有效。现在有的人不想生孩子了,甚至出现了“丁克家庭”。过去20年是政府限制大家生孩子,也许20年之后是政府动员大家生孩子。
中国情况比较特殊。中国政府确实起了非常大的主导作用,但政府不是万能的,并不能随意设定人口目标。如1980年《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公开信》中,要求2000年全国人口控制在12亿以内,后来修改为12亿左右,2000年普查为126583万,比12亿多出6583万。中国生育率的下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基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起到关键的主导作用,是相辅相成的。
二战后欧美国家曾有一段生育高潮,但随后人口出生率开始下降。许多年轻夫妇都抱怨,抚养孩子费用太高,不愿多生。也有大量育龄妇女因追求事业发展等原因推迟生育,或者干脆不生孩子了。人口生产有着自身的规律性,政府决策导向只能在规律范围内发挥作用,但在特定历史阶段有决定性作用。
中国地域很大,沿海开放和发展比较好的地区,比如上海、北京,可能比较早出现人口负增长。但在贫穷落后地区,高生育率的问题还不能根除.
这是普遍现象。从世界范围来看,生育率最高的是非洲,其次是拉丁美洲,再次是南亚某些地区,最低的是北欧、北美、日本、澳大利亚。中国现在也跨进低生育率国家的行列。社会经济越不发达的地区生育率越高,越是发达地区生育率越低。所以有句名言:贫困出人口。
而且,生育多少孩子,生男孩还是女孩,归根到底是由孩子的成本—效益决定的。人们为什么多生?简单说是孩子对父母有用,没用生那么多干什么?现在西方国家为什么不生?就是孩子成本提高了,效益没那么高。人口学中所讲孩子成本—效益理论,即把生育行为纳入市场视野,父母生育孩子要花费一定的成本,当然孩子也能给父母带来相应的效益。如果净成本为负值(效益大于成本),说明父母需要这个孩子;如果净成本为正值,则不需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养育孩子的成本特别是用在健康和教育上面的可变成本在上升,而孩子对父母的劳动经济效益、养老保险效益、精神享乐效益等却在下降,由此导致人们的选择偏好发生改变,由追求多生多育转变到追求少生优育、优教,遂使生育率下降。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除采取政治的、行政的、法律等措施外,还有经济上的措施:给独生子女一定数量的奖励费,征收一定数量的计划外生育费,部分农村实行计划内生育子女父母奖励辅助政策等,都影响着孩子的成本—效益。如给独生子女奖励,是在孩子还没有进入成年时期就有效益了;征收计划外生育费就是提高该孩子的成本,在正常的成本之外,多付一笔成本费用。我把这种奖励和征费叫作孩子社会附加成本效益,不管实际上起到的作用是大还是小,但它的初衷是通过这种利益上的调节,影响人们的生育行为和数量,诱导人们由追求孩子的数量向追求孩子的质量转变,由多生多育向少生优育转变。
确立新的战略理念
据报道,由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历时两年,经由数百位专家学者深入研究,现已形成题为《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发展思路》的研究报告。报告确立了“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理念.
总的来看,我国发展正经历一个转变过程,即:由主要“投资于物”向“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并重,再向以“投资于人”为重点转变。我国人口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目前正处于老少被抚养人口所占比例比较低,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例比较高的“黄金时代”或“人口红利”期,要把丰富的人口(力)资源变成高积聚的人力资本,最主要的办法,就是增加对人的投资,特别是用于健康、教育、科学方面的投资。“优先投资于人”反映了我们对客观发展规律的认识,抓住了发展的关键。
人口发展战略“三步走”
“全球人口在同一列车上,我们不知道终点在哪里,但是我们知道未来的方向,那就是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联合国人口司司长约瑟夫·项密曾经这样说。
我个人对人口发展战略的理解是,中国人口发展战略可分三步走:第一步,尽快把高生育率降下来,这一步已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总(和)生育率降到2.1以下;第二步,实现人口的零增长。研究报告提出到2033年,我们的预测稍提前一点儿。实现人口的零增长,不仅是数量问题,还包括素质的提高、人口年龄、性别、城乡、地区结构的调整等;第三步,零增长以后,再确定理想适度人口目标,即“全方位适度人口”,实现人口数量是适当的,人口质量是比较高的,人口结构是比较合理的全方位的适度。这个理想适度人口不是静态的,它由届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资源、环境的状况来决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20年和更长远一些时间的人口发展战略,应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继续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调整人口的结构,实行“控制”、“提高”、“调整”相结合,以人口数量变动与结构合理化、人口与发展综合效益最大化为宗旨。
编辑: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