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悲剧原因及价值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beicuc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有着丰富的古典文化,出了许多优秀的诗人、作家、圣贤。他们怀瑾握瑜,却常常只能望洋兴叹,故而构成了一幅幅人文色彩极浓的悲剧意识画卷,他们用自己特有的处世方式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人性美和价值。
  关键词:古典文学;悲剧 ;原因;价值
  悲剧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是一种严肃而又崇高的表达,是“把最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足见悲剧是对生命破碎的扼腕叹息,是命运蹉跎时的伤感,是面对美好高大时的自我反思,更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些生命无端的悲悯与对未来美好的世界的热忱的期待。我们就是这种心情下开始走进中国古典文化大观园中,捡拾起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文化作品来反思、诠释、解析、生发古典文化的悲剧魅力,以萌发对中国古典文化有个初步整体的了解和把握。
  一、悲剧的原因
  (一)不公平的诉求
  古典文学中,人的觉醒是在强化了的生活矛盾之下,人们在面对无奈的或无法抗争的偶然性灾难时,无法适从,无法解脱,最终只能选择无奈的死亡,或者无言的抗争,又或者是屈辱的认同。
  1.无奈的死亡:《窦娥冤》中的窦娥面对天地无应的困境,她选择了死亡,而后又抑郁难平,化作鬼魂诉之于父亲窦天章,使冤狱昭雪,然自己也魂归他乡,终成决绝。无奈促使她写成了人生悲剧。
  2.无言的抗争:《红楼梦》中的焦大、司琪、晴雯等都处在生活的下层,他们都在为自己的命运抗争,面对贾府的强大阵容,在这种阶级对立的环境格局下,等待他们的只能是悲剧的结局。他们的这种精神让阅读者同情,似乎也看到了下层人为自己命运反抗的诉求。但就本质而言,他们仍是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人。
  3.屈辱的认同:《促织》中成名一家的起落沉浮以及最后凭借儿子化织而鸡犬升天,虽未言以后之结局,但却也不免陷入一种更让人无法忍受的痛苦中不能自拔。受辱本为悲哀,认同受辱则更是一种悲哀。
  4.理想的破灭:《离骚》中的屈原是一个热血沸腾的青年,励精图治的贤臣,一个不向世俗屈服的狂人,一个才华横溢的君子,一个可悲的理想主义者,在经历了残酷的挣扎,无数无效的抗争,无数无奈的妥协之后,终于明白了这个世界,明白了现实的真正含义,并最终成为这个世界的牺牲品。《五柳先生传》中的陶渊明的人生无疑是个悲剧。诗人早期建功立业,理想的破灭表现为政治的悲剧,其后以隐居求取品格的高尚。而隐居是悲剧性的生存选择。
  (二)爱情的痛楚
  古典爱情总是陪伴阶级对立而出现,常常在一种不对等的关系下产生许多人间悲剧。而这种悲痛常常以以下方式呈现。
  1.封建家庭礼教的悲剧。《孔雀东南飞》中由于焦母的刁难,使得一对恩爱夫妻成为冤魂,一个举身跳入清潭,一个自挂于东南枝上;《钗头凤》更是以生活的实际写出了陆游和唐婉儿的爱情悲剧。两个相爱的人儿,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现代人看来,那是最美满的结合,然而陆的母亲不喜欢,因为她只相信“女子无才便是德”。分手仅仅因为陆母的不喜欢,这便是封建家庭扣在爱情上的枷锁。这种枷锁只会给人留下“错错错”的无情感叹。
  2.执着的悲剧。词人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很能说明这个问题。面对丈夫赵明诚的早逝,他选择了执着监守,而这种监守是以牺牲青春为代价的。满腹的幽怨无法排遣,于是便选择了诉之诗文的方式,写下了“凄凄惨惨戚戚”的切齿诗句。
  3.刚烈的悲剧。《陌上桑》中秦罗敷对太守的拒斥中让我们一方面看到了一个刚烈女子面对强势压迫的反抗精神,但也不能不说在那样的世界里人无从左右自己的命运的无奈,太守只要看中就只需要一声“宁可共载否”即可挥马扬鞭,让这样一个奇女子随风而逝,徒留一声叹息和众人的悲吟,没有人知道她的命运,只见她的洒脱和爽心的笑,但笑过之后呢,我们便不得不像考虑娜拉出走一样为其命运产生深深的忧虑,她会不会像《红楼梦》中的鸳鸯一样,在拒斥了贾赦之后,便只能一心等着死亡,在那样一个世界里,要知道权力便是打开婚姻这个看似神圣的大门的一把百试不爽的秘钥呀!
  4.被欺骗的悲剧。《氓》中的那位女子由于听信氓的谎言,跌入婚姻的不幸,通过不幸婚姻的真实体验,终于得出“躬自悼矣”的悲剧原因和“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的人生体验。表面看来,这是一种反思后的人生升华。静心而思,只能视为悲剧的结局。因为她未看出致使自己悲剧的并不是自己,而是制造婚姻悲剧的封建夫权。而女子得出的结论,无疑是一种顺从和承认,为这种男权社会下男子处于绝对地位的现实存在提供了土壤。构成了人生的悲哀。
  (三)社会的悲剧
  《离骚》和《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两部最为杰出的悲剧作品,显示了中国悲剧精神的深刻内涵。两部伟大作品遥相呼应,形成了中国古典文学悲剧精神的并峙高峰。屈原和曹雪芹所谱写的,是一出社会悲剧,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是一出人格悲剧,在善与恶的对立中展示出遗世独立的壮美人格和纯正、真诚、独特的人格力量;更是一出哲学悲剧,在希望与绝望的抉择中否定了那个社会、那个时代,最终舍弃了作者执着追求的以道德人性为中心的精神家园。
  (四)忧生忧世的悲叹
  中国文人的“忧生”观和“忧世”观是中国古典文学悲剧精神的哲学基础。所谓“忧世之怀”,是指对现实存在的忧患之情。中国文人独立意志支配下的忧患意识和自觉意识,是中国古典文学悲剧精神的主要特点,它与儒家哲学相联系。强烈的末世感和危机感是其认识论基础,勇毅的担当精神是其核心,明确的淑世理想是其永恒追求,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情冲动是其必然的表现形态。杜甫和辛弃疾是典型的忧世作家,他们的诗词创作,给悲剧精神注入了更加凝重的内涵,成为中国古典文学悲剧精神的新高峰。
  (五)死亡的悲叹
  死亡是人生面对的终究命题,面队死亡,人们畏惧,恐慌,无助。因此对死亡的悲叹构成了悲剧意识呈现的又一方式。其突出表现在以下方式。   1.对亲人的悼念。《江城子》展示了苏轼对于亡妻王弗的悼念。面对妻子的死亡,他产生了“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感触。随后便又站在妻子的角度,假想妻子和自己相见时的情景——或许成为陌生人。因为当年的容颜已不复存在。
  2.对自己的明志。司马迁的《抱任安书》是一篇激切感人的至情散文,是对封建专制的血泪控诉。司马迁用千回百转之笔,表达了自己的光明磊落之志、愤激不平之气和曲肠九回之情。辞气沉雄,情怀慷慨。
  3.对亲情地思虑。随园老人的《祭妹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从素文墓地入笔到病根祸源的交代,从野外同捉蟋蟀到书斋共读诗经,从胞妹送哥眼泪流到把盏喜迎兄长归,从离家出嫁到中道归返,从侍奉母亲以示其德到关爱长兄以显其情,从素文之死到后事料理,追忆了自己和素文的兄妹之情,情节上层层推进,感情波起浪涌,历历可见。总论该文,其中有着对于妹妹生命历程的惋惜与哀叹,更多的是对自己人生命运的反思。
  二、悲剧的价值
  1.从悲剧成因来看,悲剧折射出人们对生命的不可琢磨和对自身命运的强烈诉求。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千古流芳的忧生之作,往往比较多地表现对生命不自由和生命活力不能张扬的痛苦,表现由此而产生的旷达不羁、慷慨悲凉之情。在陶渊明、李白、苏东坡等人的创作中,集中表现的是忧生的矛盾和痛苦,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超越和永恒。忧生之作所表现出的悲剧精神,其价值就在于它超越时空、超越古今、超越生命、超越自然,从而追求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格”。
  2.从悲剧的呈现方式来看,悲剧呈现有失落、痛苦、绝望,以及最高形式——死亡等各种呈现方式,它不断的通过几乎所有人的生活,呈现和展示给我们,我们不得不正视、接受、认同它存在的事实,决不能自欺欺人或者冷漠泰然的去对待文学乃至人生中的悲剧,坦然面对并不等于冷漠呆滞寻求超越,更不是置之不理,也即说悲剧成为我们无法绕过和跨越的屏障,我们必须以一种善良的心态去面对悲剧,那样既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对自我情感的检视和梳理,更是对个人人文素养的自我建构。
  3.从悲剧的外在特征看,中国古典悲剧并非如周涛散文中说的“一生哭声”,而是充满了一种积极高尚的情趣。古人没有像我们想的那样脆弱,那样的不堪一击,倒是我们常常会病得一败涂地,病到无法原谅自己。我们要有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洒脱,也要有苏轼“但愿人长久”的旷达,也要有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高迈,更要有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离肝胆两昆仑”的狂放、“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壮志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执着,那么我们的人生依然精彩。
  悲剧精神是贯穿中国古典文学的精神主线,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底色”。它是指面对痛苦与毁灭的必然性时,主体在独立意志支配下所表现出的人格力量和抗争与超越精神。独立意志是悲剧精神的基石,它在激烈的冲突和对立中凸显出人的尊严;人格力量是悲剧精神的核心,中国悲剧作品中的悲剧人物是用难以比拟的人格力量征服读者和观众的,他们的抗争是善的张扬,他们的毁灭是美的殒落;乐观主义是悲剧精神的本质要求,是促进人性完善的基本动力,悲剧精神往往表现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对美的境界的无尽想往;生存价值是贯穿悲剧精神的主线,超越物质、超越死亡是人类特有的品质,是一种崇高,是主体对自身现状的不满足,是希望突破现实生活现状的进取欲望。
其他文献
规定公务员申诉制度,是为了保护公务员的合法利益的一种制度安排。本文拟对公务员申诉制度进行介绍,以提高对此问题的认识  一、公务员申诉制度的含义  公务员申诉制度是关于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有权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或向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者人事处理决定机关的上级机关申诉理由,要求重新处理;受理机关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处理的制度。  公务员的人事处理决定是指公务员的管理机关对公务员的违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学生在学习小学数学过程中,对数学的解题能力有限,这样会影响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自我监控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提升学生对数学的解题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为学生对今后数学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我监控方法;学习数学障碍;解题能力  近年来,有数学学习障碍的小学学生在逐渐的增多,数学解题是数
期刊
摘 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精心设计演示实验有利于打造高效物理课堂:大胆改进实验装置,能提高演示实验可视性;精心准备实验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实验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关键词:演示实验 ;改进实验装置;激发兴趣 ;关注细节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它能提供
期刊
在素质教育已提出多年,而应试教育仍呈现着强大生命力的今天,农村初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学生学业成绩在许多班级中都表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随着年级越高越严重。从而是农村初中的各科教学,尤其是数学的教学陷入了两难困境的现状,面对现状我们又该如何去做?  一、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最明显的现状就是每节课如果完成了教学内容,就难以照顾到学困生;如果照顾了学困生,又难以完成教学内容
期刊
上大学时看过一部感动亿万观众的电视连续剧---《汪洋中的一条船》,剧片讲述一个天生不能行走的残疾人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地考入大学,最后成为一名优秀的乡村中学教师的情节, 我被这种坚忍不拔、铺洒阳光的园丁精神所感动,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种爱,更是看到了一种责任心。从此自己也励志成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我要当一名无愧于祖国,无愧于家乡的人民教师。  如今,我站在讲台上给学生传授知识,传播爱心。看
期刊
摘 要: 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实质就是一个师生对话的过程。在新课程改革教学实践过程中,“对话”这一教学模式越来越得到重视。于是“对话”走进了课堂教学,融入了课堂实践。  关键词: 对话;平等  在几个月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对话式”课堂教学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做到 “对话式”的教学,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课堂教学必须要以师生“平等”的方式进行  传统的观念认为,教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已成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推进语文素质教育,实现语文教学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现代的语文教学除了教给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外,还应该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对事物大胆质疑主动思考的能力以及创造性运用的能力。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顿悟和创造,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呢?  一、善于挖掘、充分利用课文中蕴
期刊
由于“打工潮”的影响,不少家庭夫妻双双外出务工,把子女甩在家里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看管,或者寄养在亲朋家,从而造成了一大批“留守儿童”。大部分“留守儿童”学习差、性格孤僻、做事缺乏自信心。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生活及家庭教育大多由祖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托管。由于祖辈大都受教育程度不高,甚至有一部分是半文盲,年龄的代沟无法在思想上沟通,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
期刊
摘 要: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是英语课程开设的重要目标,而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形成有赖于大量真实有效的英语语言实践和运用练习。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通过改善语言环境、科学设计语言活动、提倡合作交流、指导学习策略等途径,切实加强语言的实践和运用,对培养和促进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各要素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语言实践 ;综合能力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
期刊
摘 要: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领域,对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与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我国计算机教学,从学习动机、求同存异、大胆想象、活用教法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字: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教育通过培养创新精神与能力逐渐成为当今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它不仅是全面性的教育,更是综合性的教育,它要求学生拥有广阔的知识领域,并且具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