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锁儿恰乎儿就是我爸。
恰乎儿,是我们晋南一带的方言,意思指差一点儿。包含有后怕、不希望发生、既成事实将有严重后果等惊悚心灵振颤的因子在里边。
那一年,整整一冬不见一点雨雪,干燥凛冽的疾风摇撼着屋前那棵半枯的石榴树,也拉扯着父亲袖口露出棉絮的沾着泥土的黑棉袄。他端着搪瓷面盆在院门口立着。天麻麻亮,全队的社员就投入了村西“万亩丰产方”的平田整地。父亲逃过荒、当过兵,庄稼地里的活儿算是平常的事。眼下犯愁的是一家七张嘴填肚子的事儿。不久之前,他排队,打了半盆玉米糊糊,像其他社员一样,还在等匀那一点点糊糊底子。等了好一阵子,终于多领了半勺。他叹了口气,这位绰号“铁人”的庄稼汉鼻子竟然酸酸的。这一年,我大哥国喜20岁,二哥国祥10岁,三哥保国3岁,大姐兰兰12岁,二姐8岁。当时规定:1至2岁的口粮标准是每月3斤,3至5岁9斤,6至7岁11斤,8至11岁16斤,12岁以上的大人,轻体力劳动者18斤,一般的20斤,重体力劳动者23斤。父亲迈着浮肿的双腿蹭到了我家“二房一窑”的房门前。这时,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他听到了一个新生儿的啼哭。这个“多余”的婴儿就是我。
就这样我无脸无皮地撞进了这个家。
完全可以想见,瞥一眼襁褓中那个将跟自己争食的红囊囊的“肉蛋子”,哥哥姐姐们的心里,汹涌着几多的怨恨和愤懑!
我母亲召集全家开了个扩大会议——我奶奶年老耳背,老是打岔,算是列席——她作了个有关“目前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口头报告。她高瞻远瞩地指出,困难是暂时的,别人能度过去,咱家也一定能度过去。接着她宣布一条措施,使我与锁儿有了交集。
这时的锁儿已三十出头。他的父亲在日本人统治时期,与同村人去县城火车站偷日本人的大米。在逃跑途中,被日本人撂枪击中脑壳儿,死在了汾河滩,被锁儿的亲叔叔(我的养父)背回村里埋葬的。那半个脑壳儿实在找不见了,只好塞一团棉花,造了半个头。父亲死了,锁儿母亲下地干活,为了安全起见,便拴条绳子,把他拴在窗棂上。入学时,就给他起了个锁儿的名字。当兵时,他又给自己起了“学文”的名字,村里人觉着他的职业与“文”联系不起来,就还叫锁儿。他十七八岁参军,在炊事班学会了厨艺,转业后到一所中学——我的母校当厨师。在农村,像他这个岁数还没生育,就不能不着急了,于是,受母亲的“指派”,我就成了锁儿的养子。
也许是物质的匮乏导致了爱的缺失,也许是没有生育过孩子“业务不熟”——半个月后,敦厚的二姐牵挂着我,就去悄悄探望我,回家以后她抽噎着向我母亲报告了一个她不愿意听到的消息:咱娃胳肢窝里全烂了,眼睛也不睁了,哭的时候像个猫叫,怕是快死了……母亲命令我大姐二姐:去把娃抱回来,要死,就死在一起!
父亲双手抱头,蹲在地上叹:狗来世上,头上还顶三分粮哩!这娃连狗都不如?
十个月后,母亲又把我“派”了出去。这次去的人家竟是锁儿的亲叔叔家。一来二去,我由锁儿的儿子,摇身一变竟与锁儿平起平坐,成了同辈兄弟!
从此,我与锁儿以兄弟相称,父子未遂那段“轶事”直到我长大才听人风言风语说起。
我家住村东,锁儿住村西,加上他在外当厨师,平素见面并不多;他的衣着油渍渍的,老是挂着厨师的幌子:嘴碎,见人就搭讪,拉呱起来刹不住车。在我的印象中他与其他邻居一样,自扫门前雪,没有对我家这个近族表现出一丝一毫的亲近。我母亲时不时的在背后抱怨:亲个啵啵的侄儿,逢年过节连个照面也不打,良心让狗掏了。
十几年后,我发现锁儿的良心狗没有掏走,或者说没有掏尽。
我十八岁那年,国家恢复了高考。离考试还有五十八天的时候,村支书才勉强准许我这个民办教师去母校“脱产”复习。我上高中的当儿,正值贯彻“五七”指示,学校大搞“开门办学”。两年中,先后三次赴东西两山植树,参加东风渠修建工程,为修洪三公路拣石子,占用了学生绝大部分学习时间,教学任务哪能完成?有些课程的教材从没打开过,记得化学毕业考试的题是一人写一个化学分子式。在这种背景下要参加高考,老师的指导和专注的系统补习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对农家子弟来说,这样的条件有几人能达到?当时,我母校把“出人头地”的希望,寄托在三十来名应届生身上,诸如我之类的“社会青年”,一概拒之门外。我曾经去母校偷听了一节课,但中途被眼尖的地理老师发现了,他问明我的身份,将我坚决地轰出了教室。所幸,这年的五月份我们地区组织了一次摸底考试,我原来上学时的班主任宋博林老师,告诉并动员我走进了考场。我考了245分,远远超过了应届“种子选手”。巡视员陈国民老师将我这个素昧平生的农家子弟再三举荐,使我得到了正规补习的机遇。
这是我挑战心理极限的“黑色”时段。背着行李,在母校大门口,我脑海里不自觉地浮现出村支书那张脸。临行前,村支书从缕缕烟圈中投过一瞥冷漠而轻蔑的目光,幽幽地说:咱把丑话撂到前头,考中了是侄儿你的造化;考不中呢,民办教师的位置总不能给你留着啦!这话像烧红的烙铁烙在养母敏感的心上。她既担心儿子考中学校远走高飞,老无所依,又忧虑儿子考不上,失去民办教师的差事,惹人耻笑。不过,母爱的无私很快战胜了一切的杂念和迟疑。她坚信,她的儿子是世界上最孝顺最优秀的孩子,中国能考一个,那准是她儿子!她臂挎篮子,迈动患有老年性关节炎的腿,步行六七里,每一周给儿子送一次干粮。送罢干粮,她还不急于返回,而是悄悄地坐在校门外那棵大杨树下,呆坐着,直到天黑才走。仿佛有她做伴,儿子身上就多了一份力量和智慧!
同时,“魔鬼生存”考验也在同步进行。
当时农村的亲戚故旧相遇,打招呼最常用的用语是,今年能“接”上吗?“接”是指旧粮接新粮。这个“接”字分量很重,能“接”上说明日子就可度过去,“接”不上全家人就意味着饿肚子。在这种背景下,孩子们出村求学,吃饭就成了第一道难以逾越的坎儿。条件好一些的,就背上粮食往学校灶上一交,到时候领票吃饭;家里濒临“接”不上的孩子,没粮可交,只好自带干粮,饥一顿饱一顿,熬一日算一日;连干粮也带不上的孩子,只得放弃升学的机会。我复读的当儿,村里正酝酿实行责任制,旧的体制还在运行,大多数家庭还是“劳动一季子,只能吃一箅子”。 我复读的头一天去打开水的时候,就碰见了锁儿。这个时段,他已由厨师贬为烧开水的后勤人员。事务长说锁儿是“两把刀”。手是一把刀:凡经锁儿之手,不论什么东西都要折分量;嘴是一把刀,学生在碗里吃出了老鼠、苍蝇。锁儿申辩说,老鼠苍蝇又不是我下的,你不采购回来,我这两条摇摇晃晃的腿,还能撵上老鼠苍蝇?有一次,事务长吃饭时,在给学生熬开水的锅里,涮了一下筷子,被锁儿觑见了,锁儿就到处说,事务长在锅里洗澡哩,学生喝的都是洗澡水。我家里的经济状况决定了我只能带干粮,实际上,带干粮的同学占到了绝大多数。所以,蹲在地上吃饭的时候,大伙不是比饭的好劣,而是比谁的咸菜好。吃干粮就咸菜也还罢了,酷暑天气,用不了三天,干粮就变味儿了,掰开一看,拉出了长长的白丝儿,再一天就长出了黑毛。我们知道,家里人的肚子还是瘪瘪的呢!所以干粮拉了丝儿,长了黑毛,我们也舍不得,也不敢扔掉。
受宋博林老师关照,我与另一位社会青年(也是我的亲戚),占用了一间废弃的教室。一天晚上,那截悬挂在柳树上的铁轨敲过不久,锁儿推开我们的门进来了。他是肩上挑着两只水桶进来的。进来后,撂下担子,转身关上门,神秘兮兮的示意我们不要说话,然后给我们一人面前放了一只桶,用手指了指桶。我们一瞅,只见两只空桶中各放着一个大号碗,碗中是满满的一碗面条。锁儿盘腿坐在草席上,嘴里吧嗒吧嗒地抽着骨头烟锅,一双浑浊的眸子,透过淡灰色的烟雾,乜斜着欣赏我俩狼吞虎咽地扒拉香喷喷的面条。三十多年后,与我一同分享面条的同学,当上了一家大国企的老总,几次碰面,他都提念到锁儿。吞下那碗面条,我疑惑地问他,不是大师傅,哪来的面条?他诡秘地眯缝着眼睛解释:鸡儿不尿尿,只有盘盘道……在那样的饥饿状态下,我无法、也无心想搞清楚他的“道”是什么,只是享受着他一周或一次,或两次,借挑水之名,悄悄给我俩“担”来的那碗面条。
这一年的9月23日,是个秋雨淅淅沥沥的日子,我知道了自己328分的考试成绩,经宋博林老师的建议,在报考志愿栏里填上了“山西师范学院中文系”。很快,我在自家的小院那个绒线树下,接到了邮递员送来的牛皮纸的挂号信。我成了我村恢复高考之后的第一个本科大学生。
第二次吃锁儿做的饭已是五六年后的事儿了。
我结婚时锁儿掌勺作席。婚礼前,在聘请掌勺大师傅时,母亲(养母)说,锁儿不是个好东西,不用他。父亲(养父)不以为然:他敢耍杈弄棒,我把他的脑子喝了!在重大家事上,都是母亲说了算,唯独这次依了父亲。大概母亲考虑锁儿是亲侄儿,“曹操奸不奸于咱”;再说,侄儿是职业厨师,自家有事不用他,旁人也会说闲话的,于是就请锁儿掌勺。村里人很少有人用锁儿掌勺,这次在我家派上了用场,显得格外上心,正因为用心过专,炒的菜不是重复放盐过咸,就是跟旁观的邻居斗嘴显摆厨艺,忘了放盐淡了;有一道菜,故意让炒瓢里冒起了一米高的火苗,引得观众“哇”地叫起好儿来,结果把自己的眉毛也烧了。
婚礼的第二天,一大早锁儿就叫开了我家的门,他把自带的炒瓢、勺子、厨刀往炉台上一搁,又从胸前半旧的白护裙里掏出一块猪肉,放在案板上,边切肉边絮絮叨叨地说:在外上班的人,难免有来补礼的外客,我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就在厨房给你们招呼招呼吧!母亲作为长辈,经常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训驳锁儿,现在见他带来了块肉,毫不客气地揭露他:你这贼,紧看慢看,还是让你这响马把肉盗了。锁儿嘿嘿地笑着嘟囔:说到哪儿去了,我不要不要,管事的总管硬给我塞上了,我这不是又拿来了吗……我知道锁儿是个好虚荣爱听奉承话的主儿,见他主动来帮忙,我多少有些感动,就顺着他的意说:锁儿哥,你的刀功真好。锁儿更加自得地答:那还用说?一会儿你再看看哥炒菜的路数。见有了观众,锁儿手中的刀,似乎切到案板上的声响更大,节奏感更强。
之后,我举家搬到县城,算来大概总有五六年光景,我都没见过锁儿了。
这期间,听村里的人零零星星地说,锁儿让二儿子顶替接了班,他给一家机关单位看门;又说,他信了佛,经常跑庙,跑庙还跑出了好事——混了个寡妇婆娘。我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自顾不暇,把锁儿的音讯听过也就撂一边儿了,没有在意。直到有一天,他大儿子给我打来电话,要我这个所谓的“头面人物”,回村做锁儿的思想工作,我才重新见到他。
锁儿大儿子叫牛娃。对没让自己顶替接班,牛娃不能说没意见,但这次却是另外的事生气。牛娃一边给我沏大叶茶,一边抱怨:我妈死了几十年了,你搭挂个女人咱不反对,你搭挂要搭挂个合适的,这是个啥女人?人家的条件是三个:一,一日抽一包红河烟;二,一日一壶大叶茶。这些都无所谓,就你那几个退休金,日塌完了算了。叔叔你听听这三条是什么?不做饭!呸!天底下哪有不做饭的女人?你找个女人是让伺候你,还是当菩萨敬着?!牛娃越诉说越激愤,到最后手指头几乎要戳到他父亲的脑袋上了。锁儿蹲在脚底上,吧嗒吧嗒地抽着水烟,像说相声的捧哏,一阵儿咕噜一句,激得儿子更加气恼。我和稀泥说:找个老伴儿是好事儿,但女人不做饭不合常理。锁儿吐一口烟嘟囔:咱一辈子就是做饭的咯。牛娃跳起来咆哮:做了一辈子饭还不腻?要不腻,那你从明日开始就给你的几个孙子做饭。锁儿说,那不一样咯。牛娃气愤地说:孙子还不如一个野婆娘?锁儿反驳道:咋能说是野婆娘?我们就快领结婚证了。牛娃乜了他一眼:一辈子没见过女人!
我的工作失败了,锁儿在儿子的强烈反对中,还是把那个“菩萨”请回了家。据说,那“菩萨”每日清早趴在被窝里,抽一支烟,喝三碗酽酽的大叶茶,再吃完锁儿摆来的一碗带荷包蛋的汤面,才伸个懒腰起床。邻居们问锁儿:那婆娘哪儿好?锁儿眯缝眼答:蛇钻窟窿蛇知道!
过了一年半左右,牛娃又给我打来了电话。
牛娃这次更加怒不可遏。
牛娃媳妇是个绵善人,她和颜悦色地给我说明了事情的原委:前半年,锁儿的老伴突然脑溢血跌倒在地。她儿子得到消息后,就将他母亲拉回去了。两三个月后,老伴病情有了好转,可以下地走动了,锁儿就偷偷将她拉了回来。她儿子觉得不妥,又将母亲拉回去了。谁也想不到,老伴儿前脚走了,锁儿后脚就跟去了。有天夜里,老伴感冒发烧,锁儿打着手电去村卫生所买药,不小心跌下了土崖,左脚摔得骨折。今日刚拆了石膏,锁儿雇了个三轮车,又要去探望老伴,被儿子挡住了。 我劝说:等恢复上一段再去不迟。
锁儿支着腿在地上做示范,说:这不全好了吗?都一百天啦,婆婆子还不知是死是活哩,再等,黄花菜也凉了。牛娃撇着嘴发狠说:这回去,另一条腿也保不住了!锁儿斜了儿子一眼回敬:要有三条腿的话,我也愿意让折,不关旁人啥事!
再争执下去说不准矛盾就会升级,于是我提出了个折中的办法:我用车拉着锁儿去探望老伴,再用车把他拉回来。大家都同意这个方案。
“菩萨”家是个山区,沟沟洼洼不知转了多少弯才看见她家位于半山腰的院子。
瞅见锁儿掀门帘进来,坐在老式圈椅上的“菩萨”边抹眼泪边呜哩哇啦地嘟噜。锁儿像回到了自己家里一样,又是抹锅台,又是扫地。忙这些活儿的时候,他还将“菩萨”的呜哩哇啦翻译给我:她说,儿子、儿媳都到工棚里摘菜去了,一会就回来了;还说,感谢你来看她。忙完手头的家务,锁儿又将“菩萨”搀扶到炕上头朝外躺下,端来一盆水,给她洗起头发来。他洗得还挺专业,双手挖洗既轻柔又富有节奏。洗完,他又将“菩萨”扶起用一块干毛巾给她搓拭头发。见他忙于擦头发,我就端起脸盆想帮忙把水倒了,不承想,我刚弯腰端盆锁儿就制止了我。过了几分钟,我才明白,他要用这盆水给“菩萨”洗脚呢!
我们刚出门就碰见“菩萨”的儿子开着三轮车回来了。这小伙子很忠厚热情,他把我的车钥匙强行拔了,诚心留我们吃饭。于是,我们就被“扣”留吃了顿山里人用心做的饭。
我要开车不能喝酒。锁儿似乎动了感情,主人倒多少喝多少,我紧劝慢劝,两瓶酒还是被这特殊的父子俩干掉了。
一路上,锁儿嘴里喷着浓重的酒气,反复嘟喃一句话:做人不能给人留下亏欠……我撩逗他:你对她一个搭班子的女人有什么亏欠?锁儿打一个嗝,怨嗔地翻我一眼:你这娃,你也是成了家的人了,男人,男人对女人的亏欠多会儿能还了?说着,锁儿竟瓮声瓮气地哽咽起来。
最后一次见到锁儿,他已躺在棺材里了。
牛娃给我报丧:叔叔,你回来,我爸死球啦!
封棺时,我最后瞅了锁儿一眼:他很安详。
送完殡告辞,牛娃叫住了我。他转身去了一趟角窑里,回来时,手里提溜着炒瓢、勺子和厨刀。他对我说:“人家”咽声的时候有话说,把这几件子东西送给你。“人家”说,一辈子谁的也不欠,就欠你一口饭。这是做饭的家具,自个给自个学着做吧……
我搬了许多次家,旧物件扔了不少,唯独这三件东西我始终珍藏着。
董爱民,供职于洪洞县文物旅游局。出版有散文集 《东边井》、长篇小说 《大槐树移民记事》 等。
恰乎儿,是我们晋南一带的方言,意思指差一点儿。包含有后怕、不希望发生、既成事实将有严重后果等惊悚心灵振颤的因子在里边。
那一年,整整一冬不见一点雨雪,干燥凛冽的疾风摇撼着屋前那棵半枯的石榴树,也拉扯着父亲袖口露出棉絮的沾着泥土的黑棉袄。他端着搪瓷面盆在院门口立着。天麻麻亮,全队的社员就投入了村西“万亩丰产方”的平田整地。父亲逃过荒、当过兵,庄稼地里的活儿算是平常的事。眼下犯愁的是一家七张嘴填肚子的事儿。不久之前,他排队,打了半盆玉米糊糊,像其他社员一样,还在等匀那一点点糊糊底子。等了好一阵子,终于多领了半勺。他叹了口气,这位绰号“铁人”的庄稼汉鼻子竟然酸酸的。这一年,我大哥国喜20岁,二哥国祥10岁,三哥保国3岁,大姐兰兰12岁,二姐8岁。当时规定:1至2岁的口粮标准是每月3斤,3至5岁9斤,6至7岁11斤,8至11岁16斤,12岁以上的大人,轻体力劳动者18斤,一般的20斤,重体力劳动者23斤。父亲迈着浮肿的双腿蹭到了我家“二房一窑”的房门前。这时,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他听到了一个新生儿的啼哭。这个“多余”的婴儿就是我。
就这样我无脸无皮地撞进了这个家。
完全可以想见,瞥一眼襁褓中那个将跟自己争食的红囊囊的“肉蛋子”,哥哥姐姐们的心里,汹涌着几多的怨恨和愤懑!
我母亲召集全家开了个扩大会议——我奶奶年老耳背,老是打岔,算是列席——她作了个有关“目前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口头报告。她高瞻远瞩地指出,困难是暂时的,别人能度过去,咱家也一定能度过去。接着她宣布一条措施,使我与锁儿有了交集。
这时的锁儿已三十出头。他的父亲在日本人统治时期,与同村人去县城火车站偷日本人的大米。在逃跑途中,被日本人撂枪击中脑壳儿,死在了汾河滩,被锁儿的亲叔叔(我的养父)背回村里埋葬的。那半个脑壳儿实在找不见了,只好塞一团棉花,造了半个头。父亲死了,锁儿母亲下地干活,为了安全起见,便拴条绳子,把他拴在窗棂上。入学时,就给他起了个锁儿的名字。当兵时,他又给自己起了“学文”的名字,村里人觉着他的职业与“文”联系不起来,就还叫锁儿。他十七八岁参军,在炊事班学会了厨艺,转业后到一所中学——我的母校当厨师。在农村,像他这个岁数还没生育,就不能不着急了,于是,受母亲的“指派”,我就成了锁儿的养子。
也许是物质的匮乏导致了爱的缺失,也许是没有生育过孩子“业务不熟”——半个月后,敦厚的二姐牵挂着我,就去悄悄探望我,回家以后她抽噎着向我母亲报告了一个她不愿意听到的消息:咱娃胳肢窝里全烂了,眼睛也不睁了,哭的时候像个猫叫,怕是快死了……母亲命令我大姐二姐:去把娃抱回来,要死,就死在一起!
父亲双手抱头,蹲在地上叹:狗来世上,头上还顶三分粮哩!这娃连狗都不如?
十个月后,母亲又把我“派”了出去。这次去的人家竟是锁儿的亲叔叔家。一来二去,我由锁儿的儿子,摇身一变竟与锁儿平起平坐,成了同辈兄弟!
从此,我与锁儿以兄弟相称,父子未遂那段“轶事”直到我长大才听人风言风语说起。
我家住村东,锁儿住村西,加上他在外当厨师,平素见面并不多;他的衣着油渍渍的,老是挂着厨师的幌子:嘴碎,见人就搭讪,拉呱起来刹不住车。在我的印象中他与其他邻居一样,自扫门前雪,没有对我家这个近族表现出一丝一毫的亲近。我母亲时不时的在背后抱怨:亲个啵啵的侄儿,逢年过节连个照面也不打,良心让狗掏了。
十几年后,我发现锁儿的良心狗没有掏走,或者说没有掏尽。
我十八岁那年,国家恢复了高考。离考试还有五十八天的时候,村支书才勉强准许我这个民办教师去母校“脱产”复习。我上高中的当儿,正值贯彻“五七”指示,学校大搞“开门办学”。两年中,先后三次赴东西两山植树,参加东风渠修建工程,为修洪三公路拣石子,占用了学生绝大部分学习时间,教学任务哪能完成?有些课程的教材从没打开过,记得化学毕业考试的题是一人写一个化学分子式。在这种背景下要参加高考,老师的指导和专注的系统补习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对农家子弟来说,这样的条件有几人能达到?当时,我母校把“出人头地”的希望,寄托在三十来名应届生身上,诸如我之类的“社会青年”,一概拒之门外。我曾经去母校偷听了一节课,但中途被眼尖的地理老师发现了,他问明我的身份,将我坚决地轰出了教室。所幸,这年的五月份我们地区组织了一次摸底考试,我原来上学时的班主任宋博林老师,告诉并动员我走进了考场。我考了245分,远远超过了应届“种子选手”。巡视员陈国民老师将我这个素昧平生的农家子弟再三举荐,使我得到了正规补习的机遇。
这是我挑战心理极限的“黑色”时段。背着行李,在母校大门口,我脑海里不自觉地浮现出村支书那张脸。临行前,村支书从缕缕烟圈中投过一瞥冷漠而轻蔑的目光,幽幽地说:咱把丑话撂到前头,考中了是侄儿你的造化;考不中呢,民办教师的位置总不能给你留着啦!这话像烧红的烙铁烙在养母敏感的心上。她既担心儿子考中学校远走高飞,老无所依,又忧虑儿子考不上,失去民办教师的差事,惹人耻笑。不过,母爱的无私很快战胜了一切的杂念和迟疑。她坚信,她的儿子是世界上最孝顺最优秀的孩子,中国能考一个,那准是她儿子!她臂挎篮子,迈动患有老年性关节炎的腿,步行六七里,每一周给儿子送一次干粮。送罢干粮,她还不急于返回,而是悄悄地坐在校门外那棵大杨树下,呆坐着,直到天黑才走。仿佛有她做伴,儿子身上就多了一份力量和智慧!
同时,“魔鬼生存”考验也在同步进行。
当时农村的亲戚故旧相遇,打招呼最常用的用语是,今年能“接”上吗?“接”是指旧粮接新粮。这个“接”字分量很重,能“接”上说明日子就可度过去,“接”不上全家人就意味着饿肚子。在这种背景下,孩子们出村求学,吃饭就成了第一道难以逾越的坎儿。条件好一些的,就背上粮食往学校灶上一交,到时候领票吃饭;家里濒临“接”不上的孩子,没粮可交,只好自带干粮,饥一顿饱一顿,熬一日算一日;连干粮也带不上的孩子,只得放弃升学的机会。我复读的当儿,村里正酝酿实行责任制,旧的体制还在运行,大多数家庭还是“劳动一季子,只能吃一箅子”。 我复读的头一天去打开水的时候,就碰见了锁儿。这个时段,他已由厨师贬为烧开水的后勤人员。事务长说锁儿是“两把刀”。手是一把刀:凡经锁儿之手,不论什么东西都要折分量;嘴是一把刀,学生在碗里吃出了老鼠、苍蝇。锁儿申辩说,老鼠苍蝇又不是我下的,你不采购回来,我这两条摇摇晃晃的腿,还能撵上老鼠苍蝇?有一次,事务长吃饭时,在给学生熬开水的锅里,涮了一下筷子,被锁儿觑见了,锁儿就到处说,事务长在锅里洗澡哩,学生喝的都是洗澡水。我家里的经济状况决定了我只能带干粮,实际上,带干粮的同学占到了绝大多数。所以,蹲在地上吃饭的时候,大伙不是比饭的好劣,而是比谁的咸菜好。吃干粮就咸菜也还罢了,酷暑天气,用不了三天,干粮就变味儿了,掰开一看,拉出了长长的白丝儿,再一天就长出了黑毛。我们知道,家里人的肚子还是瘪瘪的呢!所以干粮拉了丝儿,长了黑毛,我们也舍不得,也不敢扔掉。
受宋博林老师关照,我与另一位社会青年(也是我的亲戚),占用了一间废弃的教室。一天晚上,那截悬挂在柳树上的铁轨敲过不久,锁儿推开我们的门进来了。他是肩上挑着两只水桶进来的。进来后,撂下担子,转身关上门,神秘兮兮的示意我们不要说话,然后给我们一人面前放了一只桶,用手指了指桶。我们一瞅,只见两只空桶中各放着一个大号碗,碗中是满满的一碗面条。锁儿盘腿坐在草席上,嘴里吧嗒吧嗒地抽着骨头烟锅,一双浑浊的眸子,透过淡灰色的烟雾,乜斜着欣赏我俩狼吞虎咽地扒拉香喷喷的面条。三十多年后,与我一同分享面条的同学,当上了一家大国企的老总,几次碰面,他都提念到锁儿。吞下那碗面条,我疑惑地问他,不是大师傅,哪来的面条?他诡秘地眯缝着眼睛解释:鸡儿不尿尿,只有盘盘道……在那样的饥饿状态下,我无法、也无心想搞清楚他的“道”是什么,只是享受着他一周或一次,或两次,借挑水之名,悄悄给我俩“担”来的那碗面条。
这一年的9月23日,是个秋雨淅淅沥沥的日子,我知道了自己328分的考试成绩,经宋博林老师的建议,在报考志愿栏里填上了“山西师范学院中文系”。很快,我在自家的小院那个绒线树下,接到了邮递员送来的牛皮纸的挂号信。我成了我村恢复高考之后的第一个本科大学生。
第二次吃锁儿做的饭已是五六年后的事儿了。
我结婚时锁儿掌勺作席。婚礼前,在聘请掌勺大师傅时,母亲(养母)说,锁儿不是个好东西,不用他。父亲(养父)不以为然:他敢耍杈弄棒,我把他的脑子喝了!在重大家事上,都是母亲说了算,唯独这次依了父亲。大概母亲考虑锁儿是亲侄儿,“曹操奸不奸于咱”;再说,侄儿是职业厨师,自家有事不用他,旁人也会说闲话的,于是就请锁儿掌勺。村里人很少有人用锁儿掌勺,这次在我家派上了用场,显得格外上心,正因为用心过专,炒的菜不是重复放盐过咸,就是跟旁观的邻居斗嘴显摆厨艺,忘了放盐淡了;有一道菜,故意让炒瓢里冒起了一米高的火苗,引得观众“哇”地叫起好儿来,结果把自己的眉毛也烧了。
婚礼的第二天,一大早锁儿就叫开了我家的门,他把自带的炒瓢、勺子、厨刀往炉台上一搁,又从胸前半旧的白护裙里掏出一块猪肉,放在案板上,边切肉边絮絮叨叨地说:在外上班的人,难免有来补礼的外客,我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就在厨房给你们招呼招呼吧!母亲作为长辈,经常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训驳锁儿,现在见他带来了块肉,毫不客气地揭露他:你这贼,紧看慢看,还是让你这响马把肉盗了。锁儿嘿嘿地笑着嘟囔:说到哪儿去了,我不要不要,管事的总管硬给我塞上了,我这不是又拿来了吗……我知道锁儿是个好虚荣爱听奉承话的主儿,见他主动来帮忙,我多少有些感动,就顺着他的意说:锁儿哥,你的刀功真好。锁儿更加自得地答:那还用说?一会儿你再看看哥炒菜的路数。见有了观众,锁儿手中的刀,似乎切到案板上的声响更大,节奏感更强。
之后,我举家搬到县城,算来大概总有五六年光景,我都没见过锁儿了。
这期间,听村里的人零零星星地说,锁儿让二儿子顶替接了班,他给一家机关单位看门;又说,他信了佛,经常跑庙,跑庙还跑出了好事——混了个寡妇婆娘。我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自顾不暇,把锁儿的音讯听过也就撂一边儿了,没有在意。直到有一天,他大儿子给我打来电话,要我这个所谓的“头面人物”,回村做锁儿的思想工作,我才重新见到他。
锁儿大儿子叫牛娃。对没让自己顶替接班,牛娃不能说没意见,但这次却是另外的事生气。牛娃一边给我沏大叶茶,一边抱怨:我妈死了几十年了,你搭挂个女人咱不反对,你搭挂要搭挂个合适的,这是个啥女人?人家的条件是三个:一,一日抽一包红河烟;二,一日一壶大叶茶。这些都无所谓,就你那几个退休金,日塌完了算了。叔叔你听听这三条是什么?不做饭!呸!天底下哪有不做饭的女人?你找个女人是让伺候你,还是当菩萨敬着?!牛娃越诉说越激愤,到最后手指头几乎要戳到他父亲的脑袋上了。锁儿蹲在脚底上,吧嗒吧嗒地抽着水烟,像说相声的捧哏,一阵儿咕噜一句,激得儿子更加气恼。我和稀泥说:找个老伴儿是好事儿,但女人不做饭不合常理。锁儿吐一口烟嘟囔:咱一辈子就是做饭的咯。牛娃跳起来咆哮:做了一辈子饭还不腻?要不腻,那你从明日开始就给你的几个孙子做饭。锁儿说,那不一样咯。牛娃气愤地说:孙子还不如一个野婆娘?锁儿反驳道:咋能说是野婆娘?我们就快领结婚证了。牛娃乜了他一眼:一辈子没见过女人!
我的工作失败了,锁儿在儿子的强烈反对中,还是把那个“菩萨”请回了家。据说,那“菩萨”每日清早趴在被窝里,抽一支烟,喝三碗酽酽的大叶茶,再吃完锁儿摆来的一碗带荷包蛋的汤面,才伸个懒腰起床。邻居们问锁儿:那婆娘哪儿好?锁儿眯缝眼答:蛇钻窟窿蛇知道!
过了一年半左右,牛娃又给我打来了电话。
牛娃这次更加怒不可遏。
牛娃媳妇是个绵善人,她和颜悦色地给我说明了事情的原委:前半年,锁儿的老伴突然脑溢血跌倒在地。她儿子得到消息后,就将他母亲拉回去了。两三个月后,老伴病情有了好转,可以下地走动了,锁儿就偷偷将她拉了回来。她儿子觉得不妥,又将母亲拉回去了。谁也想不到,老伴儿前脚走了,锁儿后脚就跟去了。有天夜里,老伴感冒发烧,锁儿打着手电去村卫生所买药,不小心跌下了土崖,左脚摔得骨折。今日刚拆了石膏,锁儿雇了个三轮车,又要去探望老伴,被儿子挡住了。 我劝说:等恢复上一段再去不迟。
锁儿支着腿在地上做示范,说:这不全好了吗?都一百天啦,婆婆子还不知是死是活哩,再等,黄花菜也凉了。牛娃撇着嘴发狠说:这回去,另一条腿也保不住了!锁儿斜了儿子一眼回敬:要有三条腿的话,我也愿意让折,不关旁人啥事!
再争执下去说不准矛盾就会升级,于是我提出了个折中的办法:我用车拉着锁儿去探望老伴,再用车把他拉回来。大家都同意这个方案。
“菩萨”家是个山区,沟沟洼洼不知转了多少弯才看见她家位于半山腰的院子。
瞅见锁儿掀门帘进来,坐在老式圈椅上的“菩萨”边抹眼泪边呜哩哇啦地嘟噜。锁儿像回到了自己家里一样,又是抹锅台,又是扫地。忙这些活儿的时候,他还将“菩萨”的呜哩哇啦翻译给我:她说,儿子、儿媳都到工棚里摘菜去了,一会就回来了;还说,感谢你来看她。忙完手头的家务,锁儿又将“菩萨”搀扶到炕上头朝外躺下,端来一盆水,给她洗起头发来。他洗得还挺专业,双手挖洗既轻柔又富有节奏。洗完,他又将“菩萨”扶起用一块干毛巾给她搓拭头发。见他忙于擦头发,我就端起脸盆想帮忙把水倒了,不承想,我刚弯腰端盆锁儿就制止了我。过了几分钟,我才明白,他要用这盆水给“菩萨”洗脚呢!
我们刚出门就碰见“菩萨”的儿子开着三轮车回来了。这小伙子很忠厚热情,他把我的车钥匙强行拔了,诚心留我们吃饭。于是,我们就被“扣”留吃了顿山里人用心做的饭。
我要开车不能喝酒。锁儿似乎动了感情,主人倒多少喝多少,我紧劝慢劝,两瓶酒还是被这特殊的父子俩干掉了。
一路上,锁儿嘴里喷着浓重的酒气,反复嘟喃一句话:做人不能给人留下亏欠……我撩逗他:你对她一个搭班子的女人有什么亏欠?锁儿打一个嗝,怨嗔地翻我一眼:你这娃,你也是成了家的人了,男人,男人对女人的亏欠多会儿能还了?说着,锁儿竟瓮声瓮气地哽咽起来。
最后一次见到锁儿,他已躺在棺材里了。
牛娃给我报丧:叔叔,你回来,我爸死球啦!
封棺时,我最后瞅了锁儿一眼:他很安详。
送完殡告辞,牛娃叫住了我。他转身去了一趟角窑里,回来时,手里提溜着炒瓢、勺子和厨刀。他对我说:“人家”咽声的时候有话说,把这几件子东西送给你。“人家”说,一辈子谁的也不欠,就欠你一口饭。这是做饭的家具,自个给自个学着做吧……
我搬了许多次家,旧物件扔了不少,唯独这三件东西我始终珍藏着。
董爱民,供职于洪洞县文物旅游局。出版有散文集 《东边井》、长篇小说 《大槐树移民记事》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