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理念
本课在设计教学时,以问题探究活动为主要突破口,同时也贯穿本课。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入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选择,也是由其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2)理解依法执政是党的基本执政方式
2、能力目标:
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创建新中国的光辉历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热爱党,长大后愿意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来。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教学方法:
体验式教学法、讨论探究法、自学阅读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脑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关于国家制度的基本观点,知道了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适当健全的政体,对于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有着主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各国统治阶级不仅重视采用恰当的政体,而且也十分重视政党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国家一般是由政党领导的。那么,什么是政党?什么是政党制度?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是怎样的?这就是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
一、 新中国诞生前夕政治力量的较量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2页,指出:这三个镜头分别反映了各民主党派及无党派民主人士、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三种基本政治力量的状况。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实践证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不能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由于其本身的软弱性而导致革命的不彻底性,也不能担当起重任。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的斗争,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20世纪上半叶相继出台了三种建国方案,经历长期实践的检验和人民的选择,最终的结果是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新中国。
(2)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为为人民的幸福、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和富强而奋斗,因此,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教师活动:联系有关历史知识和现实实例,说明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
教师总结: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罪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中国共产党不仅具有了历史和法律赋予的执政资格,而且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执政的?执政方式有哪些?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积极回答
2、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
科学执政: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民主执政: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3、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相互关系
(1)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2)科学执政与民主执政互为条件和前提。要做到科学决策,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进行民主协商和民主讨论。而要实现民主执政,也必须以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制度为前提。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5页关于我国现行宪法四次修订情况的图示,谈谈有何感受?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总结:宪法这四次修订记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历程,也使我们感悟到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三)课堂总结(板书设计)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1.历史的选择
2.是由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二、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
1.科学执政
2.民主执政
3.依法执政
( 四)分享与探究
联系“十一五”成就,谈谈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本课在设计教学时,以问题探究活动为主要突破口,同时也贯穿本课。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入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选择,也是由其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2)理解依法执政是党的基本执政方式
2、能力目标:
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创建新中国的光辉历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热爱党,长大后愿意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来。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教学方法:
体验式教学法、讨论探究法、自学阅读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脑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关于国家制度的基本观点,知道了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适当健全的政体,对于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有着主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各国统治阶级不仅重视采用恰当的政体,而且也十分重视政党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国家一般是由政党领导的。那么,什么是政党?什么是政党制度?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是怎样的?这就是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
一、 新中国诞生前夕政治力量的较量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2页,指出:这三个镜头分别反映了各民主党派及无党派民主人士、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三种基本政治力量的状况。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实践证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不能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由于其本身的软弱性而导致革命的不彻底性,也不能担当起重任。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的斗争,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20世纪上半叶相继出台了三种建国方案,经历长期实践的检验和人民的选择,最终的结果是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新中国。
(2)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为为人民的幸福、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和富强而奋斗,因此,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教师活动:联系有关历史知识和现实实例,说明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
教师总结: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罪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中国共产党不仅具有了历史和法律赋予的执政资格,而且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执政的?执政方式有哪些?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积极回答
2、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
科学执政: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民主执政: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3、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相互关系
(1)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2)科学执政与民主执政互为条件和前提。要做到科学决策,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进行民主协商和民主讨论。而要实现民主执政,也必须以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制度为前提。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5页关于我国现行宪法四次修订情况的图示,谈谈有何感受?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总结:宪法这四次修订记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历程,也使我们感悟到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三)课堂总结(板书设计)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1.历史的选择
2.是由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二、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
1.科学执政
2.民主执政
3.依法执政
( 四)分享与探究
联系“十一五”成就,谈谈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