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水画可以说是中国艺术最典型的特色,在魏晋时期已经出现萌芽,在隋唐时期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画科,经过艰辛的突破,山水画在唐宋时期迎来了高峰,在元明清时期成为绘画的主流,在当今绘画中依然占据重要的地位。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山水画的演变过程,由此得出结论——山水画是历史的见证者。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艺术史中最为突出的特色,是我国美术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存在,它不单单是绘画艺术,还是中国历史的见证,它历经了各种起伏跌宕,成为中国自魏晋以来绘画史中不可替代的艺术。如果说西方用油画反映了各国各时代的历史进程,记录了社会的发展,那么中国则用自己独特的绘画艺术——山水画书写了历史的变化。
  一、山水画的萌芽和独立
  在普通人朦胧的观念中,似乎从五代到清代,中国绘画全都是山水画的天下。即使到了现代,当人们提起“中国画”“国画”时,脑海里所呈现出的画面大多是山水画。这一现象说明“山水”这一主题在中国艺术中曾经占据主流地位,而且时间很长。
  山水画的形成一般只追溯至唐代,伯精在《论山水画》中说:“山水画学,始于唐,成于宋,全于元。”其实,魏晋时期已经出现了山水画的萌芽,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画山水树石》中有一段说:“魏晋之降,名迹在人间者,皆见之矣。其画山水,则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树石,映带其他,列植之状,则若伸臂布指。”据传,在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及《洛神赋》(摹本)中,其画卷中的山石树木大部分是人物的衬景,没有独立的地位,但是为隋唐时期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科奠定了基础。
  山水画在南北朝时开始显现出独立的趋势,入隋唐以后渐渐明朗。初盛唐之际,山水画已脱离人物故事而成为独立的画科。例如,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溪山行旅图》《明皇幸蜀图》以及《游春图》,这些画作以线条勾勒为主,开创了青绿山水画的端绪。唐代的李思训与李昭道父子,人称“大小李将军”,其继承和发展了展子虔的山水画艺术,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青绿山水画派的画家。李思训能通过致密的描绘,描绘出动人的意境,他的绘画开始着眼于山川景色和画面中寄寓的情怀。其子被认为“变父之势,妙又过之”。由此可以看出,唐代“青绿山水”已完成了中国山水画的初步结构。初唐的山水画不同于魏晋,有几点重大的开创意义:一是山水画从人物背景独立出来;二是山水画结构的初步完成。
  《明皇幸蜀图》是历史的见证者,是青绿山水的传世之作。图中,一骑者身着红衣乘三花黑马正待过桥,由马的特征可知骑马的是唐明皇,他走到桥前,黑马做惊厥停步之态。作者可能想借此动作表示唐明皇避难途中的惊慌心理,嫔妃则着胡装、戴帷帽。这是一幅反映唐代山水画面貌的传世作品。
  二、山水画的成熟与发展
  山水画从衬景到主流需要漫长的演变过程,经历了艰辛的突破。中晚唐时期,山水画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到了五代,出现了一些画家,以荆浩、关仝、董源、巨然为代表,也形成了南北两种不同的风格和画派,体现出这一时期山水画的巨大成就。
  到了宋代,山水画已经昂首阔步,建立了自信。宋代山水画继五代之后,发展得更为成熟,皇帝、贵族、富贾都对山水画产生了兴趣,出现了用于装饰殿堂厅室的巨幅壁画和屏风,也有小幅装饰性的画作。这时,山水画这一绘画领域已经名家辈出,风格多样,绘画技巧上也有了巨大的突破,出现了一批以李成、范宽、南宋四家、郭熙等为代表的优秀画家。
  李成、范宽都源于五代北方山水画派,但两人所处地方不同,风格各不相同,各创门户。郭熙为北宋山水画家,北宋画家极注意观察自然,师法造化,艺术上多遵循李成,在经过发展之后,在实践理论上又达到了新的高度。郭熙虽是李成画派,但能博采众长,对山川自然有着敏锐的感受,描绘出云烟出没、峰峦隐显之态。郭熙的山水画主张,由其子郭思整理成《林泉高致》,将各种因素融为一体,反映了《林泉高致》中谈到的山水有机构成——山石为骨,水为血脉,草木为毛发,进而产生一种集成效果。由于皇室贵族以及社会上对山水画的喜好,北宋后期的山水画已出现不同于早中期的风格和技巧。
  到了南宋时进入一个新的天地,出现了一批以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为代表的山水画家。李唐是北宋向南宋过渡的关键人物,其山水画严谨质朴,气象雄伟,犹存北宋风范,但造型章法及笔墨上均明显趋于简括,开创了南宋山水的新风。马、夏山水突破全景构图而画边角之景,大胆剪裁,被称为“马一角”“夏半边”。马、夏的山水画成熟地应用了水墨交融的渲染效果,突出表现能表现自己感情色彩的景物,画面情景交融建立了不同于北宋的独特面貌,是对传统山水画的发展和丰富。
  《踏歌图》是历史的见证者,它的上半部描绘了仙境般的境界,下半部表现了南宋都城临安郊区农家“踏歌”的欢乐场景。这幅画描绘了作者马远心中的太平盛世,是南宋战乱年代人们对太平盛世的企盼。
  三、山水画的主流地位
  到了元代,山水画已经渐渐成为主流,出现了不同于宋代文人画的地方。元代文人画重视自我表现,画家情感的直接流露都与宋代不同,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画家为“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
  黄公望曾受到赵孟頫的教导,艺术思想也受其影响,在绘画上对五代北宋的荆浩、董源等人的技法加以融会吸收,淡墨干皴,水墨浅绛,苍润浑厚。他隐逸与山林,寄情书画,但成就颇高。“元四家”山水重笔墨讲求风格,他们在作品中通过山水抒发理想,山水画只是他们内心的风景,“写胸中逸气”,“自娱”而不趋附社会审美爱好。
  明清时期,山水画越发活跃,出现了各大流派,明前期出现了宫廷绘画浙派,明中期以吴门四家为代表,明后期绘画出现了新变,以董其昌及松江派为代表。清朝初期,人们则将其分为正统派和非正统派,以“四王”和“四僧”为代表,到清中期则出现了以郎世宁、扬州八怪为代表的绘画风格。明清时期也出现了许多绘画理论著述,以董其昌的“南北宗论”为代表。
  《搜尽奇峰打草稿图》是历史的见证者,这幅画除了表现作者石涛的创作思想和艺术主张之外,更重要的是抒發了他胸中的不平之气,表达了他作为明朝宗室后裔对当政者的不满,画中寒气袭人,光芒四射,令观者心惊动魄。
  四、百家争鸣的山水画新局面
  到了近现代,山水画又继续发展,新一代大师如黄宾虹、李可染、张大千、傅抱石等人吸收西方绘画理论,深入观察自然,创造自己的风格,使山水画重新注入生气,将山水画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尤其是傅抱石和关山月为人民大会堂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开创了国画巨幅山水的先河。现代又出现许多表现新题材的年轻山水画家,他们用国画技法描绘黄土高原、西北大漠、西藏雪山、热带雨林,甚至境外各国的风景,山水画出现一个全新的局面。
  《江山如此多娇》是历史的见证者,这幅画概括了祖国的壮美江山,抒发画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当人们站在这幅作品前观赏它时,丝毫不觉得它在视野上,它足以表现中华民族的豪迈气魄,足以表现新时代的伟大精神。这就是《江山如此多娇》的意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和艺术魅力所在。
  五、结语
  山水画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萌芽、隋唐时期的独立、唐宋时期达到高峰、元明清时期成为主流,到近现代的百花齐放,历经了千年,不断地发展蜕变。或许人们现今的考古证实有误差(近期发掘了王维的破墨山水画尚有争议),但山水画已然成为现在中国绘画史中的典型代表,人们用山水画记事、抒情。既有李成那样一画千金难求的艺术大家,也有金农那样靠绘画谋生的布衣画家,无论如何山水画都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发展,用它自己的方式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熠熠生辉的足迹。
  (四川理工学院美术学院)
  指导教师:余远花
其他文献
“在我的小说中,人物之间往往没什么爱情或是别的某种联系。不过《大教堂》是个例外。”在具体语句连接中产生张力,把日常生活环化为小说世界是卡佛小说独特新颖的体现。《大教堂》单向式的叙事视角隐含着主体建构下人之分裂的对立矛盾,在直接的交往中却逐渐化解了这一紧张,达成了和谐。文本分析并不是要落脚于文本结构的逻辑形式,而是展现文学世界的纵深面向和多元的意义。  卡佛是美国当代短篇小说家,因其新的语调和文学质
期刊
王尔德在其童话故事《快乐王子》中塑造了两个至美的人物形象,故事以收获不朽而美丽的铅心和小燕子被安放天堂收尾,充分展示了人性善良的光辉,包含了王尔德“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主张,但是故事的结局再次落到了道德的层面上。本文通过探寻王尔德艺术自律的审美语境,着重从人物塑造、结局的角度分析其与唯美主义的联系,证明童话故事的结局与王尔德本身主张的艺术自律性相违背。  一、王尔德的审美语境  奥斯卡·王尔德的名
期刊
随着后经典叙事学对于叙事范围的扩大研究,诗歌作为一门独特的叙事被逐渐提上叙事研究日程,以叙事学视角分析诗歌的叙事构建模式,旨在深入挖掘诗歌表层与深层的意义生发结构机制。文学巨著《红楼梦》含有大量的优秀诗词曲赋,这些诗词在书中不但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更是起到衔接情节、预示人物命运、彰显人物性格的重要作用,具有极强的叙事性。本文拟从叙事学视角,从叙事话语、叙事视角以及叙事意象入手,探究《红楼梦》诗词叙
期刊
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美国导演兼独立制片人罗杰·科尔曼制作了一系列根据爱伦·坡的小说和诗歌改编的电影。而拍摄于1964年,改编自爱伦·坡的短篇小说《丽姬娅》的《丽姬娅之墓》是这个系列的最后一部作品。通常情况下,短篇小说在改编成电影的过程中会存在篇幅过短和内容相对有限等方面的问题,因此电影剧本会对原著进行调整和补充。作为短篇小说改编电影的《丽姬娅之墓》,在情节安排、人物塑造、意象选取和主题
期刊
本文以小说《炸裂志》中人物的英雄形象为切入点,结合人物特点及其命运,着重把握英雄形象的异化表现,发现人物英雄形象的演变实质,在感受小说所展演的历史与人心核裂变大观的同时,深入地了解人物反讽背后所暗藏的荒谬社会。  “反英雄”是与“英雄”相对立的一个概念。“英雄”本就是一个伟岸的词,凡是被它的光环所笼罩的人,都被视作超凡的存在,他们身上往往具有高尚的人格、强烈的感情、坚定的信念、非凡的能力、执著的追
期刊
《血战钢锯岭》中主人公道斯坚持的信仰及普世爱的观念,在战争中显示了人性的希望和对生命的尊重。面对战争的摧毁,信仰的留存是经过艰难抉择的结果,信仰的留存及意义是值得人们思考和探讨的话题。  影片中主人公道斯对自己信仰顽固的坚持引来了众多争议,中外的批判点在于他过于善良、过于勇敢无畏,不像一个真正的人;他如此坚持自己的信仰、尊重生命,而美国仍然在战争中肆意地轰炸其他国家的领地、毁灭众多生命,甚至他最后
期刊
“白骨精”,或者叫“尸魔”“白骨精”,应该算是家喻户晓的“中国驰名妖精”。她本尊是白虎岭上一具白骨女尸,因为想吃唐僧肉长生不老,因此三次幻化成人形,离间唐僧师徒感情,最终死于孙悟空的金箍棒下,但也成功使唐僧赶走孙悟空。本文从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入手,对白骨精行动诱因、生存环境进行分析,表现出她个人的奋斗状态以及她的内心和弱点,并将通过分析其行动的成败来分析白骨精在西游世界中的现实意义。  孙悟空“三打
期刊
焦媛实验剧团的话剧《金锁记》的上演引起了极大轰动,剧中焦媛所扮演的曹七巧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较高的艺术水准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曹七巧由善向恶的异化线条清晰可见,发生在她身上的悲剧体现了人本主义的光芒从最初浅现到最后泯灭的全部过程。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开创了唯物主义人本哲学,他倡导以人为本,用人的视角去认识并处理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己之间的关系。同时,费尔巴哈站在唯物主义视域讨论人的本
期刊
《赎罪》是伊恩·麦克尤恩的一部场景宏阔的历史小说,虽然《赎罪》未能在布克奖上折桂,但它是一部特别纠结、具有反讽意味并深深触及人性的作品,同时又是一部多层次的小说。本文以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为依据,借助“人格面具”原型理论,以《赎罪》中最富特色的女主人公——布里奥妮的心理成长轨迹作为着眼点,探寻其从善于伪装到回归真我、忏悔赎罪的历程。  伊恩·麦克尤恩是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作为他的
期刊
二月的贵州仍沉浸在一片阴冷和水汽中,不愿外出的人们裹着大棉袄蜷缩在房子里,慵懒地在火炉旁享受着云贵高原深处的早春。此时,同在云贵高原的云南德宏早已阳光明媚,温暖和煦。因为地处中缅边境,受南孟加拉高压气流影响,德宏形成了高原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如春,这正是咖啡生长所钟爱的乐土。  人们常说,人生需要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我从未错失。2月18日,北京铂澜咖啡学院组织了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学院学员和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