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实施以来,最突出的感受是:教材确实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随着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有的余地加大,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能根据教学需要学会主动地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同时,还要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正如《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中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中的特点,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作用,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通过对新教材的使用,我认为到社会生活中去捕捉学习数学的情景资料,然后有机地与教学结合,给学生直观、感性的视听资料,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是其中有效的方法之一。
一、搜集数学信息,构建数学意义
传统数学课教师只是按照教材上的例题教学,或者教师自编一些习题给学生作练习,而“旧教材”这些事例往往又偏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使得学与生活脱离。为此,我在备课时创造性、适时地变换教学题材,让例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随,这样,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的学习时时保持新鲜感、亲切感。例如,在教学“0的认识及有关加减法”这一课时,改变了以往只凭教材例题进行教学,课前布置的作业是让学生搜集生活中有“0”的信息,当学生认识了“0”表示“没有”这个意义之后,我就适时提出让学生把课前布置的内容进行反馈,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有的说我们在“201”班,汽车的车牌号、电风扇开头、电话号码上……等许多地方有“0”,从而教师适时地引出尽管“0”表示什么也没有,但在生活中不可缺。同时,学生还发现,自己的尺子里有,家里的体温计上也有……“0”的特有数学意义“表示起点”,就不用教师太费尽、太抽象地去讲,而在学生搜集生活信息之后就迎刃而解了。因为学习的材料来源身边问题,学习积极性也就空前高涨,这样既拉近了课本数学与生活数学的距离,又使数学意义“0”表示起点较抽象的内容变得不再枯燥。
二、联系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
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遵循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的规律,使学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如在教学《高矮》这节课时从观察两个小朋友(有高矮)带着一个盲人叔叔过马路的画面入手,让他们发现谁最高、谁最矮,同时又知道这样的比较是相对而言的。在学生比较了图中人物的高矮之后,让他们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比?提出这一问题之后,学生就较快地比较铅笔的长短、作业本、课本的厚薄,再到比较生活中的其他事物及练习题中选哪个钉子合适,这些设计都是学生乐意回答也容易接受,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鼓励学生从多个方面观察生活,尝试从数学的角度描述客观事物与现象,寻找其中与数学有关的因素,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的生活中有许多的数学问题。
三、围绕生活实际,设计数学活动
在情境中学数学,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去学数学是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生活实际,抓住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从学生感兴趣的实情、实物、实事入手,采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场景表演、比赛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索的欲望。例如,在学习比较大小一课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拔河比赛”活动,在具体的比赛情境中掌握怎样比较大小,学生的兴致非常高涨。在比赛中,他们发现两队人数不一样,一队多一队少时,提出赛场上要公平竞争,两队人数应该同样多,于是为解决人数问题上学生想出了四种方法:①开心队去掉1人,快乐队上来1人;②开心队去掉2人;③快乐队上来2人;④开心队去快乐队1人。面对这四种方案,学生仍有分岐,各执已见,但令人欣喜的是,这样生活化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了如何比较,掌握了方法,发散了思维,在亲自参与实践中进一步感悟数学。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学生明显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既有效地传授了知识,又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把学生引进了乐学的大门。
四、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学生的课余生活充实了
一年级家长比较重视孩子的发展,他们也认为,经过教师这短短一段时间的教学,孩子的变化非常大,以前家长要求孩子做点家务总是不肯,现在孩子经常收拾整理自己房间里的东西,他们说这是“分类”,是从数学课本上学的,孩子们还能把家里的书架、柜子、桌面上的东西放得很好。有的孩子以前整天玩耍或者看电视,现在放学就好象有许多问题问不完,如“太阳升起来几点钟?”量一下妈妈的身高,看比我高多少?孩子们更爱动脑,更聪明了,课余生活也充实了。
数学在生活中产生,生活中随时可见生活原型,只要我们努力去发现,去捕捉身边的数学,在教学中把数学和生活有机联系起来,从面向全体出发,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了解、钻研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学生的数学潜能。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得到增强,实践能力可以得到提高,潜能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示,通过长期的教学教育,力争使每个学生拥有一双能用数学观察生活的眼睛,一个能用数学思考世界的头脑。
一、搜集数学信息,构建数学意义
传统数学课教师只是按照教材上的例题教学,或者教师自编一些习题给学生作练习,而“旧教材”这些事例往往又偏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使得学与生活脱离。为此,我在备课时创造性、适时地变换教学题材,让例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随,这样,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的学习时时保持新鲜感、亲切感。例如,在教学“0的认识及有关加减法”这一课时,改变了以往只凭教材例题进行教学,课前布置的作业是让学生搜集生活中有“0”的信息,当学生认识了“0”表示“没有”这个意义之后,我就适时提出让学生把课前布置的内容进行反馈,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有的说我们在“201”班,汽车的车牌号、电风扇开头、电话号码上……等许多地方有“0”,从而教师适时地引出尽管“0”表示什么也没有,但在生活中不可缺。同时,学生还发现,自己的尺子里有,家里的体温计上也有……“0”的特有数学意义“表示起点”,就不用教师太费尽、太抽象地去讲,而在学生搜集生活信息之后就迎刃而解了。因为学习的材料来源身边问题,学习积极性也就空前高涨,这样既拉近了课本数学与生活数学的距离,又使数学意义“0”表示起点较抽象的内容变得不再枯燥。
二、联系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
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遵循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的规律,使学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如在教学《高矮》这节课时从观察两个小朋友(有高矮)带着一个盲人叔叔过马路的画面入手,让他们发现谁最高、谁最矮,同时又知道这样的比较是相对而言的。在学生比较了图中人物的高矮之后,让他们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比?提出这一问题之后,学生就较快地比较铅笔的长短、作业本、课本的厚薄,再到比较生活中的其他事物及练习题中选哪个钉子合适,这些设计都是学生乐意回答也容易接受,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鼓励学生从多个方面观察生活,尝试从数学的角度描述客观事物与现象,寻找其中与数学有关的因素,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的生活中有许多的数学问题。
三、围绕生活实际,设计数学活动
在情境中学数学,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去学数学是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生活实际,抓住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从学生感兴趣的实情、实物、实事入手,采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场景表演、比赛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索的欲望。例如,在学习比较大小一课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拔河比赛”活动,在具体的比赛情境中掌握怎样比较大小,学生的兴致非常高涨。在比赛中,他们发现两队人数不一样,一队多一队少时,提出赛场上要公平竞争,两队人数应该同样多,于是为解决人数问题上学生想出了四种方法:①开心队去掉1人,快乐队上来1人;②开心队去掉2人;③快乐队上来2人;④开心队去快乐队1人。面对这四种方案,学生仍有分岐,各执已见,但令人欣喜的是,这样生活化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了如何比较,掌握了方法,发散了思维,在亲自参与实践中进一步感悟数学。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学生明显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既有效地传授了知识,又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把学生引进了乐学的大门。
四、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学生的课余生活充实了
一年级家长比较重视孩子的发展,他们也认为,经过教师这短短一段时间的教学,孩子的变化非常大,以前家长要求孩子做点家务总是不肯,现在孩子经常收拾整理自己房间里的东西,他们说这是“分类”,是从数学课本上学的,孩子们还能把家里的书架、柜子、桌面上的东西放得很好。有的孩子以前整天玩耍或者看电视,现在放学就好象有许多问题问不完,如“太阳升起来几点钟?”量一下妈妈的身高,看比我高多少?孩子们更爱动脑,更聪明了,课余生活也充实了。
数学在生活中产生,生活中随时可见生活原型,只要我们努力去发现,去捕捉身边的数学,在教学中把数学和生活有机联系起来,从面向全体出发,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了解、钻研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学生的数学潜能。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得到增强,实践能力可以得到提高,潜能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示,通过长期的教学教育,力争使每个学生拥有一双能用数学观察生活的眼睛,一个能用数学思考世界的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