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谦虚”,会伤了孩子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bs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母的“谦虚”,会伤了孩子
  河南开封一家长来信咨询:一天,接儿子放学时,同学家长夸儿子成绩好,我听后谦虚地说:“还行吧,就是经常马虎,本来该做对的题总做错……”本来在一旁很高兴的儿子,立马一副闷闷不乐的表情。回家后,我问他怎么了?他说:“你干嘛在别的家长面前说我的缺点呢。”难道我的谦虚也会伤了孩子?
  答:这种情况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主要是父母只顾自己的感受、不顾孩子的感受而造成的。建议:
  1、与孩子换位思考。孩子的心灵非常稚嫩,内心世界敏感,特别在意父母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如果父母刻意表示谦虚,孩子就会感到心里不舒服。因为这在你看来是“谦虚”,可在他看来却是“贬低”“污蔑”甚至“颠倒黑白”。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形成错误的是非观。
  2、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年龄越小的孩子自尊心越脆弱,如果父母让他下不了台,甚至屡屡发生这样的情形,有可能会让他缺乏自信,甚至变得自卑。自尊和自信是有关联的,自尊是面子,自信是里子。退后一步说,可以在和孩子单独交流时指出缺点,这样效果更好。
  3、实事求是评价孩子。父母不能为了表达自己的谦虚就歪曲孩子的表现和成绩,而应当恰如其分地评价,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这样才不会让孩子失掉客观标准。当然,具体交谈时可以用相对婉转的语言来表达,并且一般是“三七开”,即两条优点搭一条缺点。这样既能让对方家长觉得你说话中肯,又会让孩子看到自己以后的努力方向,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帮助最大。
  4、考虑要不要评价孩子。大人在一起免不了要议论孩子一番,尤其是当孩子在场时,这时候聪明家长的做法是,多说不如少说。尤其是10岁以上的孩子已有自主性,会把父母的客套话当作定性评价,这时候很容易形成反叛或不自信。一旦有了这样的不愉快体验,孩子以后就更不愿意跟着父母出去了。
  如何克服社交恐惧症?
  江苏宿迁一家长来信咨询:儿子今年四年级,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很受老师的喜爱。可是每次的班级评分,儿子的分数总是很低。同学们普遍觉得和他难以沟通,说不了两句话,儿子就回避了。平时见人,他也总是很羞涩,不说话。我该怎么办?
  答:1、如果孩子和熟人交往完全没问题,可是与陌生人谈话会经常不自然,或者只要一看到陌生人就会脸红、语无伦次,甚至焦躁不安、手心冒汗,这就是典型的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的实质是内心自卑,这时候最主要的是进行心理调节、增强自信。
  2、帮助孩子增强自信的办法,主要是多鼓励、多爱护,少打骂、少恐吓;平时多做一些深呼吸运动,如果有时间每天早上做做操、跑跑步也会有非常大的帮助。从父母角度看,就是要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尤其是取消那些蛮横无理的要求。
  3、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培养一技之长。知识面广、有一门特长的孩子一般没有社交恐惧症,因为他们更自信。
  4、不断地学习、练习、实习。任何恐惧都来自对周围环境不确定性的担忧,为此要带孩子多多参加适当的社交活动,让他在实践中得到模仿和锤炼。
  首先可以从他喜欢参加的活动入手,让他与邻居家熟悉的孩子、班上的好朋友一起玩开始;慢慢扩大交际范围,在其中插入一个陌生人,然后陌生人的比重逐渐增加。每次活动结束后,都要心平气和地与他讨论一些活动细节,探讨遇到什么样的情况他是怎么做(说)的、该怎么做(说)。这样一步一步来,他的社交技巧就会得到逐步增长,而这又会反过来增强他的自信心,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作者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多年,已出版《把脉:现在的孩子怎么啦》等家教图书25部。)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朱璐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我爸爸是个爱兰之人,他在家里的阳台上种满兰花,一有空就去看兰花,一看就忘了时间。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兰花长得生机勃勃。  今年过年的时候,家里有三四盆兰花陆续开放。其中一盆细长、碧绿而柔软的叶子之间,长出了一朵小花。它悄悄地探出身子,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我忍不住凑过去仔细端详,只见5片竹叶形的花瓣已完全展开,小巧晶莹,嫩黄中泛出绿意,如同翠玉一般。  细看它的旁边,还藏着一个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低垂着
期刊
当儿子提出要参加学校的板报小组时,我欣然答应,并鼓励他积极参与。每周三下午是板报小组活动时间,儿子和几个小组成员干得兴致勃勃,从策划方案到美术设计再到文字书写,全都一丝不苟。儿子每次说起来都眉飞色舞,颇有成就感。  不久后的一个周三,眼看都7点多了,儿子才拖着重重的脚步回家,神情沮丧。“怎么,这次板报办砸了?”我急忙问道。“妈,别提了,板报小组我都不想参加了,大家意见严重不一致,导致今天的板报办得
期刊
在芬兰坦佩雷大学教育学院访学的过程中,我选择了跨文化儿童教育方面的课题,在朋友的帮助下与坦佩雷的一所小学联系,并在一个由当地华人和中芬结合家庭的孩子们的汉语课堂上,做了一些跟踪调查。下面几段小故事也许透露出中芬儿童教育方面的某些差异。  一  据了解,芬兰的小学和我国一样为六年制,但是孩子们需年满7岁才开始上一年级。在坦佩雷,有的学校会开设汉语选修课,更多的情况是几所学校共享汉语教学资源。我旁听的
期刊
由于我女儿在美国洛杉矶工作,我有时间会去洛杉矶探亲。有一次,女儿带我到一个美国朋友家串门,见朋友五六岁的儿子正拿着螺丝刀,蹲在地上修理自己的小自行车。小自行车上的螺母松了,车子走动时咯噔咯噔响。他用力把螺母拧了拧,又晃了晃车子,见自行车不响了,这才把螺丝刀规规矩矩地放进自己的小工具箱,并把它搬回家庭车库一角。  我感到很新奇,于是看了看他的小工具箱,里边有扳手、钳子、螺丝刀、小锤等简单的小工具,还
期刊
不要小看方法的重要,也不要神化掌握方法的难度。  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和寻找方法,他会感觉趣味无穷。  让孩子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方法,这样的方法才最实在管用。  不要害怕孩子遭遇问题——  4岁可学方法论,让基本思维技能尽早开发  “猪是什么?猪是这样一种动物:活着就是为了吃和被吃。”  听了这样的总结,你是不是有点惊奇?如果告诉你,做出这一总结的,不是别人,是当时只有5岁的牧天,这是否有点出乎你的意
期刊
子把父当马,父望子成龙,可怜中国父母心!舔犊之情,不能不令人感动,然而舔犊的方式,恐怕尚待改进!纵观中国的家庭教育之弊,放纵者有之,溺爱者有之,施暴者有之,粗略的划分一下,大致有如下类型:  (1)模具制造型  家长自以为是,总以为自己的想法不会错,总以为自己是爱孩子,为孩子好。对孩子的要求极严,孩子的举手投足,都给予详尽的指示,从生活习惯、活动的范围方式,到读书的范围方法、兴趣爱好,甚至到高考专
期刊
赵元任,在民国那一代学者大师中,喜欢玩儿是出了名的。他特别珍惜平常过日子的滋味,教育孩子的过程也充满了开心、快乐。  两个女儿幼年时,赵元任经常和她们嬉戏玩耍,根据游戏场景随口编成歌儿,谱成曲儿,闹着唱着,玩得不亦乐乎。  赵元任对女儿音乐素养的培育自有一套理论。赵家大女儿如兰八个月大,赵元任弹琴时就把她的小床放在钢琴旁边。父亲开开心心地弹,孩子无意识地咿咿呀呀哼,父女俩很快就沉浸在愉悦的钢琴声中
期刊
河南洛阳女孩曹青莞上幼儿园时,被确诊为双耳重度神经性耳聋。这个听不见外界声音的女孩,在母爱的浇灌下,开始艰难地学习唇语和看图发音。凭借母女俩这份坚持的力量,曹青莞登上了安徽卫视《超级演说家》的舞台……  1  1996年9月,3岁的曹青莞进入洛阳市白马幼儿园。入园不到一周,老师就告诉张朝霞,青莞的听力也许有问题,让她带孩子去检查一下。经各大医院检查确诊,青莞患有先天性双耳重度神经性耳聋。而此前,张
期刊
一  孩子小时候的几个经典故事,现在经常被我拿来消遣日渐长大的女儿。  故事之一,是女儿两三岁时第一次学习洗手绢。那时正是小朋友热爱劳动的年龄,不论大人做什么,都要上来插一手。我因势利导,教她学习洗衣服。  先从洗手绢开始,教她第一步把手绢浸湿,第二步涂肥皂,第三步冲洗,第四步晾晒。小姑娘认真地学会了洗衣四步曲,然后兴致高昂地把自己的脏手绢都拿来洗了一遍。她把一块手绢浸湿、涂肥皂、冲洗、晾晒,然后
期刊
教育界的人都知道著名的木桶理论,即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木桶盛水量的多少由其中最短的一块板决定。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成。  “十个手指伸出来,有长有短”,从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角度,我们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有着某方面的优势,也有某方面的不足,即使是智力超常儿童,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但很多教育者却将“木桶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