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字不识的老太婆也会玩英文

来源 :出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a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妈妈的事迹太多了,可以说得没完没了。但咱现在学好,不挖坑,就留一土包,一篇走人。
  赵妈妈是咱哥儿们大伟的妈。那年她来加拿大探亲,第一次目睹了她老的芳容。赵妈妈其实不姓赵,她儿子大伟也不姓赵,可后来我们都叫她赵妈妈,是有原因的。
  那年三十儿晚上,一应狐朋狗友聚我家,会餐、看春晚(因为有小耳朵天线)。有孩子的拖着孩子,有老婆的带上老婆。老黄、老蔡、夏翁、小伟都到了。大伟最后到,没妻没儿,带上了妈。长者来了,全场起立,掌声雷动,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歌如潮来花如海,姑娘媳妇没您拽。
  老太太大大方方,入了上座。弟兄们平时没啥正经的,但都是孝顺的主儿,敬酒的敬酒,夹菜的夹菜,把个老太太乐得哟,嘴就一直没合上。没多久,就有点高了。春晚开始有一会儿了,轮上赵丽蓉、巩汉林的小品。大伙儿正乐得东倒西歪呢,这边老太太发话了,这赵什么蓉说话是有规律滴。
  啥,您老琢磨出规律来了?
  是啊,老太太精神头一振,手里的酒杯放下了:她这个调子总是“2声-4声-2声-4声……”,不信你试试,“探戈、探戈、探戈探戈走”用这个“2声-4声-2声-4声……”,就是“痰个、痰个、痰个痰个揍(用2声)”。弟兄们都嘀咕着,觉得……哎,是这个理儿呀。老太太干脆“蹭”地起来了,边“痰个”,边学着赵丽蓉走了几步,所有人都愣了,这活脱脱整个一个赵丽蓉啊,神似,形也似啊。就这么着,“赵”妈妈的称号从此叫开了。
  赵妈妈这语言天赋是没说的,啥都能给总结出个规律来。举个例子吧,老太太指出,为啥南方人觉得北方话“垮”尼,是因为北方话多用第4声,有往下降(垮)的感觉。您听听这个:“关公战秦琼”,全部四声化,“灌贡战沁Qiong4”,就是一口山东话啊。不过,老外说中文就会第一声,“你好”就成了“妮蒿”,“再见”就是“栽奸”。说得真对。
  后来大伟娶了个洋人,我们就有点替老太太犯难了,中学没毕业,她老800个汉字还没认全活儿哪,玩洋文……日常能交流吗?老太太一挺腰杆子,没事,听音,找规律,照着葫芦画瓢嘛。
  不久,出了件事,老太太和媳妇儿吵了一架。这,听说老太太就会五、六个单词,怎么个吵法啊?大伟给叙述了一下经过:老太太一直温良恭俭让,后来有看不惯的地方实在忍无可忍了,就上去手把手地示范,媳妇非常反感,不敬,“!@#¥%……”地冲老太太喊了一通,老太太先用中文回了几嗓子,知道对牛弹琴,不过瘾,就憋出来一段儿:“You good,I good!Younogood,I no good!”全句就4个单词来回用,没动词。你别说,这嗓子喊出去,把媳妇儿给说乐了,抱着赵妈妈又是哭又是笑,和了。
  大伟夫妇新买的镇屋盖好了,发现了几处毛病:水龙头漏水、地板嘎吱响,就约了建筑方来处理。他俩就扬长去欧洲旅游了,留赵妈妈替他们盯着。
  这时候赵妈妈词汇量长了,但也就能认二十多个词。可老太太一点儿也不怵。管子工来的那天,老太太把他领到厨房,指着水龙头说:“Opengood,close Di-DaDi-Danogood.”(注意,Di-DaDi-Da用2声-4声、2声-4声更有味道)。得,人家全明白了。后来装地板的来了,赵妈妈走了几个舞步,指指嘎吱响的地板:“Ga-ZiGa-Zinogood.”(还是用2声-4声2声-4声啊)。
  我们跟她老提起这件事时,她很得意,说后来在小区又见着那地板工了,那主儿还记得:“Ga-ZiGa-Zi,OK?”。她老又跟我们扯了一段:也是大伟他们不在的那阵子,他们住的老房子发现了白蚁,大伟临走时约了灭虫公司。老太太事先问了大伟白蚁的英文,忒复杂,但音有点儿像咱们骂TMD。灭虫公司来前先打了个电话,看看家里是否有人。老太太拿起电话,对方“……”,一句没听懂,但中间听着个音像TMD,赶紧“OKOK,TMD OK”。我后来好奇,查了字典,白蚁的英文是TERMITE,说快了真有点TMD的味道。
  每次见大伟,总能听到赵妈妈的一些英雄事迹。那天问起她老,大伟说跟老道走了。“循入空门了?”“嗨,有个洋老头,叫道格拉斯,一直追我妈,现在俩人去拉美玩儿去了。”
  大伟告诉我,赵妈妈的词汇量快上百了。但认字多了也麻烦。一天跟老道到城里散步,老远见着个店,门口花里呼哨的。老道要过去看看,赵妈妈看了看店名,叫什么什么“LOWER MARKET”。刚学了LOWER这个词,是更低的意思,这“更低的”商店,不就是那什么下流商店?老太太心想这男人没好玩意儿,就连说了七、八遍“NO”。老道还要过去,赵妈妈就急了,老头儿也一头雾水的只好作罢。后来才知道,那几天刮大风,店名中的字母“F”给刮掉了。
  我是很敬佩这位了不起的“双语老太婆”的。前几天与同事去四川馆子吃饭,人家就问起这“四川”怎么个发音。这个太容易了,几年前赵妈妈就总结过的,就说“Suchone”。又想起她老了,特此牛一个。
其他文献
对于许多在美国工作、生活的年轻一代华裔移民,周游列国已是家常便饭,但是美国护照的免签便利并没有成为他们放弃中国籍、加入美国籍的理由。相对于换一本美国护照,许多年轻移民更倾向于拥有绿卡加中国护照,为的是可以便利地返回中国探亲及短期居住。  目前在一家美资企业工作的周小姐,多年前以留学身份来美,学业有成之后顺利找到工作而在美国居留了下来。周小姐在申请获得绿卡身份之后,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这样的身份状态。周
期刊
随着内地生活水平迅速上升,许多内地富裕人士都将休闲、旅游的目标转向了欧美等地,但是说起移民,人们依然对香港情有独钟。不仅因为相近的文化、相对低的税率、自由稳定的金融体系,更因为它满足了许多人“移民不移居”的心理依恋。  2014年初,移民业界和投资申请者关注已久的香港政府《施政报告》正式发布,香港投资定居仍维持之前的要求和条件,1000万港币的投资门槛并未抬高。从2003年底出台的这项政策,如今已
期刊
每个国家的风俗习惯都会有很大的差别,去国外留学的学生们会遇到很多比较有趣的事情,下面跟随小编来看看留学生在澳洲留学遇到的一些趣事吧!  趣事一:手中拿着香蕉和大蒜,是让人羡慕的有钱人  近来,澳洲人常常开玩笑说:倘若你看见一个人拿着苹果手机走在路上,你不会觉得他是有钱人;但如果你看见有人走在大街上,左手拎着一把香蕉,右手揣着几颗大蒜,那你一定会觉得他是一个让人羡慕的有钱人!  这个有趣的幽默笑话并
期刊
2013年,虽然美、英、澳等国持续大热,但德国、法国、新加坡等相对“冷门”的小众留学国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冲击和影响,仍以其自身独有的魅力吸引着部分留学生。  公立本科录取要求逐年提高  从2013年新加坡各公立大学在中国大陆录取的情况来看,各校的招生要求已明显提高,申请成功的人数也在相应减少。究其原因,除去新加坡本国对于外来人口数量的控制政策外,与新加坡屈指可数的几所公立大学近两年在国际排名的明显提
期刊
随着传统移民国移民人数逐年暴增,移民政策纷纷收紧,加上欧洲新兴移民国力推居留新政,欧洲投资移民项目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关注,一股”欧洲移民热”已经在国内掀起。  欧洲购房移民凭借购买房产获得永久产权、投资门槛低、审批时间快等优势成为移民市场上的大热门。2013年只能算是欧洲移民的试水年,2014年才是欧洲移民真正的黄金期。  刚刚过去春天微微有些凉意,但这股来自东方的热潮,仿佛在激励着欧洲这片
期刊
当西装革履、络腮胡的谭骅先生出现在记者面前时,很难想象年仅30岁的他,已经是一间设计学校的校长,这或许得益于他曾留学法国攻读艺术专业,学有所成。  然而,成功的背后往往布满荆棘——他的留学之路并非一路春风,个中的辛酸被他当作是人生中难得的回忆:200 3年,手握三所美国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他,却被美国大使馆拒签;2004年,热爱设计的他飞往巴黎并入读凡尔赛美术学院,但一年后又中途转校……  留学路上多
期刊
(2007年作于旧金山)  在国内的许多旧日朋友,如今都过起锦衣玉食的生活来了。  他们对生活在美国的我,渐渐有了些同情。“洛阳才子他乡老”,说的是我吗?这个“他乡”,在万里波涛之外。  生活在美国,仍然是一种privilege(特权),而不是right(权利)。这就像我在加州车辆管理局(DMV)免费发行的《驾驶手册》上读到的开篇之语:开车是一项特权,而不是一项权利。  产生这样的感叹,源于我前几
期刊
到香港读书是内地考生除国外大学之外一个不错的选择。可是,很多到香港读书的内地学生准备并不充分,一开始就被无数不曾想到的问题弄得不知所措,语言正是这其中的一大问题。  网上曾有首歌吐槽留学香港的生活,其中被吐槽的一条就是语言。虽然中文和普通话是香港法定语文,但从内地到香港读书,如果对香港本地语言毫不了解,语言极有可能成为阻碍学生融入当地最基本也是最严重的障碍之一。  为让即将动身前往香港的新生更好地
期刊
我从三岁起就生活在一个再婚家庭,但一直都很受宠。依稀记得小时候很多人都说,这小姑娘特别会来事,话能说到人心坎上。舅妈至今津津乐道着我五、六岁时的一件趣事。那天,姥爷在专心致志地算他的医药费,我一个人从这个屋跑到那个屋。一会儿,听见姥爷皱着眉感叹:“唉,算两遍都算不清,人老了,不中用了。”我赶紧跑过去稚声稚气地:“姥爷,姥爷,不是你算错了,是我跑来跑去影响了你。”一屋子的大人都笑了。姥爷一下转愁为乐
期刊
美国,绝不是一个完美的国家,但在这个世界上,它确实是最趋于完美的。美国也是世界上最愿意敞开怀抱的国家。  2002年5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边境安全和入境签证改革法案”,并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美国不是一座堡垒:不,我们从来不想要成为一座堡垒。我们是一个自由的国家:我们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并且,我们必须永远保护我们法律的权力,保护世界各地来这里经商、求学或与家人共度时光的守法公民的权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