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质上英语会话中的幽默是一种语言交际。此论文借鉴乖讹理论和关联理论,从幽默的生成机制和交际意图的传递等两方面来论述幽默的生成与理解。
【关键词】乖讹理论 关联理论 语境 会话幽默
幽默语言在令人心情愉悦的过程中传递着只可意会的言外之意,实现着特殊的交际意图。会话幽默作为言语幽默的一种表现形式,以言语交际行为产生幽默感。语言自身并不幽默,只有和语境以及要表达的意义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幽默感。幽默的话语是说话者在某一特定语境中说出来的,受话者通过语境,利用自己的语言和非语言知识,去发现说话者想表达的意图。
一、乖讹理论和幽默的生成
乖讹理论(incongruity theory)是指如果某一物体、思想、事件或社会现象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有悖于常理、出人意料、不合逻辑,我们便认为它是不和谐的,乖讹的。
因此,觉察出幽默的不和谐因素或者说是乖讹因素,是理解幽默的第一步。而要想理解幽默的言外之意,还必须以某种方式来协调幽默的不和谐因素。不是所有的不和谐因素都是有具体意义的,乖讹理论本身并不能解释幽默。幽默的生成还要具备其他条件:1.不和谐因素要恰到好处,不足则难以引起注意,太过又会导致恐慌;2.交际过程中,受话者的心态一定是放松的,即要处于非目的中心状态(non-playful-oriented condition)。轻松心态的获得取决于受话者能否从语言和非语言的特征上感知到幽默。
综上,幽默的生成机制为:说话者,或者说幽默的发出者用语言或者非语言的方式向受话者发出幽默,受话者根据语境在轻松的心态中去发现不和谐因素中的某些和谐的成分,产生愉悦感。这其中,不和谐因素是主要的,與常理、逻辑相悖;和谐成分是次要的,需要在一定的语境中获得,是幽默生成的关键。
二、关联理论和幽默的理解
乖讹理论对幽默生成的解释似乎可以理解为幽默可通过一定的不和谐因素而自行生成,受话者可以轻易感知到幽默的存在。然而事实远非如此。在幽默生成过程中,受话者(幽默接受者)在整个交际过程中起着与说话者(幽默发出者)、信息及语境同等重要的作用。Palmer提出,幽默只生成于受话者的认知过程中,说话者只提供了幽默生成的可能性,受话者要感知到这种幽默,就要发现说话者的意图,才能获得愉悦的心情。幽默本质上是语言交际,而幽默的感知和理解则是语用问题。幽默存在于言语中,受话者关注的是言外之意而非字面意义;另外,受话者要理解说话者的交际意图,离不开语境,语境在幽默生成和理解的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关联理论把交际看成是一种有目的的人类活动,是明示推理的过程。对于说话者而言,交际是一个示意的行为,说话者用明示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目的;而对于受话者而言,交际是一种推理的过程,需要从说话者提供的信息中推断其意图。
关联理论的原则基础是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认知原则是指人的认知趋向于和最大程度的关联性吻合;交际原则是指每一个言语和行为都应假设为其本身具备最大关联性。在关联理论中,关联性是话语从输入到被理解过程中的受话者的言语、记忆、思想、行为等的一种特性。当输入内容值得被受话者加工时,即具备了关联性。通过修正或重组一些可以被假设的语境,输入内容就能产生某种认知效果,大致分为三种情况:加强语境假设,从而为其提供更多证据;与语境假设相矛盾,为其提供有力反证;与语境假设相结合,产生语境隐含。语境隐含是根据输入内容和语境共同推断出的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加工处理某一输入内容过程中付出的努力越少,所获得的认知效果越好,关联性就越强。
由此可见,言语本身具有关联性。受话者对说话者的交际目的做出合理推断,从而正确理解话语的意义。在此过程中,说话者出于不同的交际目的,在不同的语境下会选取其认为最合理的方式来传递出最相关的假设。受话者在理解时,要获得最相关的信息,需要付出时间和努力。人们在加工处理信息过程中,总是在寻求一种语境,在这一语境中,人们总是试图以最小的努力获取最大的效果,或者说最佳关联。而在幽默的语言表达中,说话者总是间接地表达意图,这就意味着受话者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获取话语的关联性。而这种更大的努力能使受话者产生愉悦的心情。因此,即使很多幽默的话语很难理解,人们还是愿意付出一定的努力。如:
An old man came into a chemist’s.
M: What do you have for grey hair?
S: Great respect.
老人想知道什么药可以治自己的灰白头发,店员则幽默地说:“极大的尊重。” 这里,“grey hair”有两层含义,一是本义,指灰白色头发;二是引申义,指老年人。店员巧妙地利用其引申义,给出“应予以老人极大的尊重”,而不用考虑用什么药。
三、语境和幽默的生成与理解
关联理论中的语境并非具体的语言情境或是上下文。Blakemore认为语境是受话者在理解时依据自身的认知水平和对之前语言的理解水平储存在大脑中的假设或观点,是一种用于处理信息的认知语境。由于各人所处的环境不同以及认知水平的差异,储存的假设或观点必然有所不同,因而认知语境也有所不同。说话者的目的在于通过自己的话语激活受话者的认知语境,以便其正确理解自己的表达含义,从而达到交际目的。因此,只有说话者和受话者的认知语境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一致时,话语才能被理解。因此,交际成功的条件是说话者和受话者必须有相同的认知语境。如:
Customer: Waiter, is this a dead fly in my soup?
Waiter: Yes, sir, it’s the hot water that kills it.
这段对话的幽默在于侍者的回答和语境的不和谐。对话发生在餐厅,面对顾客的指责,侍者的回答出乎意料。如果要理解,需要构建相似的语境。在餐厅的环境下,侍者对于顾客的抱怨应该道歉或是做出解释。因此,幽默的理解往往是不容易的,成功的前提条件是交际双方要有一致的共享的认知语境。 1.意义表达模糊。这种情况常见为受话者误会了说话者的意思,从而导致了不相关的话题。说话者对交际双方的认知语境差异认识不够,话语的含义模糊,受话者不能产生相关的语境假设,没有领会或者错误理解了说话者的意思。如:
At the nurses’ station, the supervisor said, “Susan can’t work on the weekend because her boyfriend usually come to visit.” Another nurse said, “I don’t have a boyfriend and I need the weekend to look for one.”
主管原本是要解释Susan周末不上班的原因,而这个护士却理解为有男朋友的周末可以不上班。误会的原因是说话者过分夸大了周末不上班和有男朋友这两者之间的联系。
2.忽略特定语境。尽管某些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的含义不同,然而这种一词多义性一般不会导致交际时的误解,因为交际双方都能感知在特定语境中的词汇的被限定的意义。但如果交际的一方在交际时忽略了特定的语境,只理解了词汇的一般意义,就会造成意义的强烈反差,从而生成幽默的回答。如:
A woman saw a man lying at the bottom of the stairs and said, “did you miss a step?” “No,” the man said, “I hit every one of them.”
在这一会话中,两人对miss的理解各不相同。女士认为是踩空,男士则认为是摔下楼梯时没有碰到台阶,因此男士的回答忽略了说话者的特定语境,使得交际双方在意义理解上产生了较强的反差,从而生成了幽默的回答。
3.偷换语境。有时,交际中的一方出于某种原因故意回避对方的最佳关联的语境,选择虽与话题相关,但与对方交际目的不同的“貌合神离”的回答方式,使得对方的交际目的失败,从而达到表面看似合理,实则诙谐可笑的效果。如:
A mother said to her son, “Flowers need much water. You should often water them, otherwise they might be withered.”
One day, the mother saw her son going to the garden and said,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I’m going to water the flowers.”
“But it’s raining.”
“Don’t worry, I have got an umbrella with me.”
兒子在雨天浇花,母亲的言外之意是说下雨了,不用浇花。儿子的回答却出乎意料,“我带伞了。”这一回答虽然和“下雨”的话题相关,但却和“不用浇花”的表达意图相去甚远,由此生成了幽默的效果。
4.错误的交际前提。通常说话者会把自己认为是交际双方已知的信息视为后台信息,形成一种交际前提,而将新信息视为前台信息,表达时加以突出。但如果说话者错误判断了交际双方的共有信息,就会造成错误的交际前提,产生误会。如:
One evening, our family was discussing investment possibilities. My wife was interested in buying some Wal-Mart stock. When our daughter asked what shares are, we explained that we would own a part of the Wal-Mart company. Our daughter said, “Be sure to get the toy.”
此会话的前提是父母认为女儿可以理解抽象的“拥有”,显然他们高估了女儿,在女儿看来,只要能部分拥有沃尔玛超市,就等于拥有了超市里的玩具。
5.超常规的语境假设。通常来说,人们对特定的语境有着固有的认识。当提到某一个情境时,会自然地联想现实情境下通常会发生的情况。此时,某些超常规的语境假设会带来出人意料的效果。如:
We were shopping in a supermarket with our three-year-old son Peter. Peter was tired of walking, so his father let him ride on his shoulder. As he walked, Peter started pulling his hair. Though his father asked him to stop several times, Peter kept on. Getting annoyed, he scolded, “Peter! Stop that!”
“But dad,” Peter said, “I’m just trying to get my gum back.”
在这段会话中,家长一开始认为孩子在淘气,然而孩子的回答完全出乎意料,他揪着头发不放的原因仅仅是手上粘了胶水,没法拿开。这样的幽默效果有悖常理,实在是出乎意料,让人忍俊不禁。
四、结语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幽默生成于会话的不和谐感。交际双方要想理解这些幽默,必须逐步理解与现时语境最相关的说话意图,从而感受到不和谐因素中的幽默。在这个过程中,交际双方都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最终感知幽默的语境效果,在表达意义的同时,产生愉悦的心情。
参考文献:
[1]Blakemore,Diane.Understanding Utterances[M].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1992:39,
[2]McGhee,Paul E.Humor and Its Development[M].San Francisco:W.H.Freeman and Company,1979:2
[3]Palmer,Herry.Taking Humors Seriously[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163
[4]Sperber,D.
【关键词】乖讹理论 关联理论 语境 会话幽默
幽默语言在令人心情愉悦的过程中传递着只可意会的言外之意,实现着特殊的交际意图。会话幽默作为言语幽默的一种表现形式,以言语交际行为产生幽默感。语言自身并不幽默,只有和语境以及要表达的意义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幽默感。幽默的话语是说话者在某一特定语境中说出来的,受话者通过语境,利用自己的语言和非语言知识,去发现说话者想表达的意图。
一、乖讹理论和幽默的生成
乖讹理论(incongruity theory)是指如果某一物体、思想、事件或社会现象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有悖于常理、出人意料、不合逻辑,我们便认为它是不和谐的,乖讹的。
因此,觉察出幽默的不和谐因素或者说是乖讹因素,是理解幽默的第一步。而要想理解幽默的言外之意,还必须以某种方式来协调幽默的不和谐因素。不是所有的不和谐因素都是有具体意义的,乖讹理论本身并不能解释幽默。幽默的生成还要具备其他条件:1.不和谐因素要恰到好处,不足则难以引起注意,太过又会导致恐慌;2.交际过程中,受话者的心态一定是放松的,即要处于非目的中心状态(non-playful-oriented condition)。轻松心态的获得取决于受话者能否从语言和非语言的特征上感知到幽默。
综上,幽默的生成机制为:说话者,或者说幽默的发出者用语言或者非语言的方式向受话者发出幽默,受话者根据语境在轻松的心态中去发现不和谐因素中的某些和谐的成分,产生愉悦感。这其中,不和谐因素是主要的,與常理、逻辑相悖;和谐成分是次要的,需要在一定的语境中获得,是幽默生成的关键。
二、关联理论和幽默的理解
乖讹理论对幽默生成的解释似乎可以理解为幽默可通过一定的不和谐因素而自行生成,受话者可以轻易感知到幽默的存在。然而事实远非如此。在幽默生成过程中,受话者(幽默接受者)在整个交际过程中起着与说话者(幽默发出者)、信息及语境同等重要的作用。Palmer提出,幽默只生成于受话者的认知过程中,说话者只提供了幽默生成的可能性,受话者要感知到这种幽默,就要发现说话者的意图,才能获得愉悦的心情。幽默本质上是语言交际,而幽默的感知和理解则是语用问题。幽默存在于言语中,受话者关注的是言外之意而非字面意义;另外,受话者要理解说话者的交际意图,离不开语境,语境在幽默生成和理解的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关联理论把交际看成是一种有目的的人类活动,是明示推理的过程。对于说话者而言,交际是一个示意的行为,说话者用明示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目的;而对于受话者而言,交际是一种推理的过程,需要从说话者提供的信息中推断其意图。
关联理论的原则基础是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认知原则是指人的认知趋向于和最大程度的关联性吻合;交际原则是指每一个言语和行为都应假设为其本身具备最大关联性。在关联理论中,关联性是话语从输入到被理解过程中的受话者的言语、记忆、思想、行为等的一种特性。当输入内容值得被受话者加工时,即具备了关联性。通过修正或重组一些可以被假设的语境,输入内容就能产生某种认知效果,大致分为三种情况:加强语境假设,从而为其提供更多证据;与语境假设相矛盾,为其提供有力反证;与语境假设相结合,产生语境隐含。语境隐含是根据输入内容和语境共同推断出的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加工处理某一输入内容过程中付出的努力越少,所获得的认知效果越好,关联性就越强。
由此可见,言语本身具有关联性。受话者对说话者的交际目的做出合理推断,从而正确理解话语的意义。在此过程中,说话者出于不同的交际目的,在不同的语境下会选取其认为最合理的方式来传递出最相关的假设。受话者在理解时,要获得最相关的信息,需要付出时间和努力。人们在加工处理信息过程中,总是在寻求一种语境,在这一语境中,人们总是试图以最小的努力获取最大的效果,或者说最佳关联。而在幽默的语言表达中,说话者总是间接地表达意图,这就意味着受话者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获取话语的关联性。而这种更大的努力能使受话者产生愉悦的心情。因此,即使很多幽默的话语很难理解,人们还是愿意付出一定的努力。如:
An old man came into a chemist’s.
M: What do you have for grey hair?
S: Great respect.
老人想知道什么药可以治自己的灰白头发,店员则幽默地说:“极大的尊重。” 这里,“grey hair”有两层含义,一是本义,指灰白色头发;二是引申义,指老年人。店员巧妙地利用其引申义,给出“应予以老人极大的尊重”,而不用考虑用什么药。
三、语境和幽默的生成与理解
关联理论中的语境并非具体的语言情境或是上下文。Blakemore认为语境是受话者在理解时依据自身的认知水平和对之前语言的理解水平储存在大脑中的假设或观点,是一种用于处理信息的认知语境。由于各人所处的环境不同以及认知水平的差异,储存的假设或观点必然有所不同,因而认知语境也有所不同。说话者的目的在于通过自己的话语激活受话者的认知语境,以便其正确理解自己的表达含义,从而达到交际目的。因此,只有说话者和受话者的认知语境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一致时,话语才能被理解。因此,交际成功的条件是说话者和受话者必须有相同的认知语境。如:
Customer: Waiter, is this a dead fly in my soup?
Waiter: Yes, sir, it’s the hot water that kills it.
这段对话的幽默在于侍者的回答和语境的不和谐。对话发生在餐厅,面对顾客的指责,侍者的回答出乎意料。如果要理解,需要构建相似的语境。在餐厅的环境下,侍者对于顾客的抱怨应该道歉或是做出解释。因此,幽默的理解往往是不容易的,成功的前提条件是交际双方要有一致的共享的认知语境。 1.意义表达模糊。这种情况常见为受话者误会了说话者的意思,从而导致了不相关的话题。说话者对交际双方的认知语境差异认识不够,话语的含义模糊,受话者不能产生相关的语境假设,没有领会或者错误理解了说话者的意思。如:
At the nurses’ station, the supervisor said, “Susan can’t work on the weekend because her boyfriend usually come to visit.” Another nurse said, “I don’t have a boyfriend and I need the weekend to look for one.”
主管原本是要解释Susan周末不上班的原因,而这个护士却理解为有男朋友的周末可以不上班。误会的原因是说话者过分夸大了周末不上班和有男朋友这两者之间的联系。
2.忽略特定语境。尽管某些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的含义不同,然而这种一词多义性一般不会导致交际时的误解,因为交际双方都能感知在特定语境中的词汇的被限定的意义。但如果交际的一方在交际时忽略了特定的语境,只理解了词汇的一般意义,就会造成意义的强烈反差,从而生成幽默的回答。如:
A woman saw a man lying at the bottom of the stairs and said, “did you miss a step?” “No,” the man said, “I hit every one of them.”
在这一会话中,两人对miss的理解各不相同。女士认为是踩空,男士则认为是摔下楼梯时没有碰到台阶,因此男士的回答忽略了说话者的特定语境,使得交际双方在意义理解上产生了较强的反差,从而生成了幽默的回答。
3.偷换语境。有时,交际中的一方出于某种原因故意回避对方的最佳关联的语境,选择虽与话题相关,但与对方交际目的不同的“貌合神离”的回答方式,使得对方的交际目的失败,从而达到表面看似合理,实则诙谐可笑的效果。如:
A mother said to her son, “Flowers need much water. You should often water them, otherwise they might be withered.”
One day, the mother saw her son going to the garden and said,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I’m going to water the flowers.”
“But it’s raining.”
“Don’t worry, I have got an umbrella with me.”
兒子在雨天浇花,母亲的言外之意是说下雨了,不用浇花。儿子的回答却出乎意料,“我带伞了。”这一回答虽然和“下雨”的话题相关,但却和“不用浇花”的表达意图相去甚远,由此生成了幽默的效果。
4.错误的交际前提。通常说话者会把自己认为是交际双方已知的信息视为后台信息,形成一种交际前提,而将新信息视为前台信息,表达时加以突出。但如果说话者错误判断了交际双方的共有信息,就会造成错误的交际前提,产生误会。如:
One evening, our family was discussing investment possibilities. My wife was interested in buying some Wal-Mart stock. When our daughter asked what shares are, we explained that we would own a part of the Wal-Mart company. Our daughter said, “Be sure to get the toy.”
此会话的前提是父母认为女儿可以理解抽象的“拥有”,显然他们高估了女儿,在女儿看来,只要能部分拥有沃尔玛超市,就等于拥有了超市里的玩具。
5.超常规的语境假设。通常来说,人们对特定的语境有着固有的认识。当提到某一个情境时,会自然地联想现实情境下通常会发生的情况。此时,某些超常规的语境假设会带来出人意料的效果。如:
We were shopping in a supermarket with our three-year-old son Peter. Peter was tired of walking, so his father let him ride on his shoulder. As he walked, Peter started pulling his hair. Though his father asked him to stop several times, Peter kept on. Getting annoyed, he scolded, “Peter! Stop that!”
“But dad,” Peter said, “I’m just trying to get my gum back.”
在这段会话中,家长一开始认为孩子在淘气,然而孩子的回答完全出乎意料,他揪着头发不放的原因仅仅是手上粘了胶水,没法拿开。这样的幽默效果有悖常理,实在是出乎意料,让人忍俊不禁。
四、结语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幽默生成于会话的不和谐感。交际双方要想理解这些幽默,必须逐步理解与现时语境最相关的说话意图,从而感受到不和谐因素中的幽默。在这个过程中,交际双方都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最终感知幽默的语境效果,在表达意义的同时,产生愉悦的心情。
参考文献:
[1]Blakemore,Diane.Understanding Utterances[M].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1992:39,
[2]McGhee,Paul E.Humor and Its Development[M].San Francisco:W.H.Freeman and Company,1979:2
[3]Palmer,Herry.Taking Humors Seriously[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163
[4]Sperbe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