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字信息时代的到来,给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圖书馆可持续发展目标,结合目前数字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综合性的建设策略,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关键词:数字环境 信息资源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2-0098-01
数字技术的更新、发展与应用,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带来了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契机,为了保证图书馆在数字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针对目前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提出综合性、针对性的策略,进而符合数字信息时代发展需求。
一、数字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据笔者的调查,目前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普遍性的问题:一是统一标准欠缺。虽然多数图书馆在不断加强信息资源建设,但主要是基于自身的针对性、具体性资源需求,只满足于本馆的自建自用,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及规范,进而无法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更无法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在这种封闭性信息资源建设行为中,增加了数据的重复建设,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利于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总体规划欠缺。数字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用户通过通讯网络完成信息检索、阅读、下载等服务,但由于我国图书馆条块分割、纵向管理的体制,导致各图书馆信息资源缺乏联系和总体规划,存在着数据库种类繁多、标准差别较大、数据格式不统一等问题,不利于图书馆的战略发展。
二、数字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综合措施
(一)统一规划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是一项系统性、战略性、全局性的工作,不仅需要成熟的技术支持,还需要大量信息资源支撑,这就要求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统一规划和引导各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以促进全国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整体规划和战略布局,进而实现各信息资源的互补和优化配置。并制定相关规范和标准,为各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提供详细参考,进而规范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行为,防止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完善机制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需要诸多行业的参与与协作,为了提高整体效率,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机制,来规范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各参与方的行为。应出台一些与之相关联的法律法规,保障图书馆信息资源优化整合和建设的经费,明确规定信息资源优化建设运行机制、总体布局等;针对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制定统一、规范的管理机制和操作流程。通过健全机制来保障和规范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行为,进而提高信息资源建设总体效率。
(三)补充资源
虽然数字化使信息资源在整个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但是不可能完全代替传统的纸制文献,一部分读者的个性化信息需求还是需要纸制书籍来满足,这就要求图书馆优化馆藏资源体系,并充分挖掘数字化资源和纸制资源,以丰富的资源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图书馆应根据不同读者的需要,拓宽信息资源的采购渠道,实现电子文献的可持续认购和实时补充,使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的比例均衡,满足广大读者的浏览需求。
(四)突出特色
数据库建设是数字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核心,图书馆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构建个性化的特色资源,特色资源不仅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还能利用自身优势与其他图书馆进行资源的互补,进而补充自身信息资源。当前情况下,信息资源的数据库特色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体现专业学科的特色。图书馆对一些学科或者专业性较强的信息资源进行比较全方位的搜集,系统化地整理,形成具有专业的学科特色。二是体现在地方上的特色。图书馆结合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特点,把有关本地区的信息资源全面搜集起来从而建立数据库,形成地方特色。三是体现语言的文种特色。图书馆根据某种历史背景和现实的条件,系统地搜集某些语言的信息资源,从而形成特色。四是文献类型的特色。根据历史、文化等特色对文献资源进行收藏,形成特色。
(五)优化配置
资源优化配置是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时间、空间、数量三个方面的有效配置。即图书馆对各个独立的系统中信息资源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有机体,将各种信息资源链接起来,使用户可以通过统一的检索平台来查找、浏览相关信息。由于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具有时效性,因此影响其效益发挥的一大因素就是时间配置,动态更新各种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空间配置是指信息资源在不同地区和不同部门之间的合理分布,事实上就是基于使用需求来分配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数量上的分配包括两个方面,即存量配置与增量配置,也就是对现有的资源的不断开发,并不断补充信息资源。
三、结语
数字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的过程,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除了做好本馆信息资源的建设外,还应着重数字环境下的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使图书馆成为名副其实的信息中心,进而促进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丽辉.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资源共享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孙晓冬.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再思考[J].图书馆学刊,2010.
责任编辑:于蕾
关键词:数字环境 信息资源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2-0098-01
数字技术的更新、发展与应用,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带来了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契机,为了保证图书馆在数字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针对目前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提出综合性、针对性的策略,进而符合数字信息时代发展需求。
一、数字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据笔者的调查,目前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普遍性的问题:一是统一标准欠缺。虽然多数图书馆在不断加强信息资源建设,但主要是基于自身的针对性、具体性资源需求,只满足于本馆的自建自用,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及规范,进而无法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更无法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在这种封闭性信息资源建设行为中,增加了数据的重复建设,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利于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总体规划欠缺。数字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用户通过通讯网络完成信息检索、阅读、下载等服务,但由于我国图书馆条块分割、纵向管理的体制,导致各图书馆信息资源缺乏联系和总体规划,存在着数据库种类繁多、标准差别较大、数据格式不统一等问题,不利于图书馆的战略发展。
二、数字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综合措施
(一)统一规划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是一项系统性、战略性、全局性的工作,不仅需要成熟的技术支持,还需要大量信息资源支撑,这就要求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统一规划和引导各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以促进全国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整体规划和战略布局,进而实现各信息资源的互补和优化配置。并制定相关规范和标准,为各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提供详细参考,进而规范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行为,防止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完善机制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需要诸多行业的参与与协作,为了提高整体效率,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机制,来规范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各参与方的行为。应出台一些与之相关联的法律法规,保障图书馆信息资源优化整合和建设的经费,明确规定信息资源优化建设运行机制、总体布局等;针对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制定统一、规范的管理机制和操作流程。通过健全机制来保障和规范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行为,进而提高信息资源建设总体效率。
(三)补充资源
虽然数字化使信息资源在整个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但是不可能完全代替传统的纸制文献,一部分读者的个性化信息需求还是需要纸制书籍来满足,这就要求图书馆优化馆藏资源体系,并充分挖掘数字化资源和纸制资源,以丰富的资源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图书馆应根据不同读者的需要,拓宽信息资源的采购渠道,实现电子文献的可持续认购和实时补充,使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的比例均衡,满足广大读者的浏览需求。
(四)突出特色
数据库建设是数字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核心,图书馆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构建个性化的特色资源,特色资源不仅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还能利用自身优势与其他图书馆进行资源的互补,进而补充自身信息资源。当前情况下,信息资源的数据库特色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体现专业学科的特色。图书馆对一些学科或者专业性较强的信息资源进行比较全方位的搜集,系统化地整理,形成具有专业的学科特色。二是体现在地方上的特色。图书馆结合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特点,把有关本地区的信息资源全面搜集起来从而建立数据库,形成地方特色。三是体现语言的文种特色。图书馆根据某种历史背景和现实的条件,系统地搜集某些语言的信息资源,从而形成特色。四是文献类型的特色。根据历史、文化等特色对文献资源进行收藏,形成特色。
(五)优化配置
资源优化配置是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时间、空间、数量三个方面的有效配置。即图书馆对各个独立的系统中信息资源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有机体,将各种信息资源链接起来,使用户可以通过统一的检索平台来查找、浏览相关信息。由于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具有时效性,因此影响其效益发挥的一大因素就是时间配置,动态更新各种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空间配置是指信息资源在不同地区和不同部门之间的合理分布,事实上就是基于使用需求来分配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数量上的分配包括两个方面,即存量配置与增量配置,也就是对现有的资源的不断开发,并不断补充信息资源。
三、结语
数字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的过程,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除了做好本馆信息资源的建设外,还应着重数字环境下的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使图书馆成为名副其实的信息中心,进而促进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丽辉.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资源共享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孙晓冬.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再思考[J].图书馆学刊,2010.
责任编辑: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