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7月以来,襄城县阳光社会福利院院长牛志远成了河南省的又一个名牌,他的名字、他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国内各大媒体上,央视《新闻会客厅》、央视《共同关注》、新浪网、新华网、搜狐网、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湖南卫视、凤凰卫视、上海卫视等媒体都给予了极大关注。然而,引起他们关注的线索都来源于《河南日报·农村版》2006年6月28日一版的两篇报道,一篇是消息《襄城县阳光福利院17个孤儿考上大学》,一篇是长篇通讯《为39个孤儿撑起一片蓝天》。
这两篇报道集中介绍了牛志远几年来花费40多万元,自费救助39个孤儿,培养出了21个大学生的感人事迹。尤其是福利院去年17个孤儿参加高考,全部上了大专以上分数线,其中有8人上了重点分数线,600分以上的就有7人,令很多人羡慕不已。
《河南日报·农村版》之所以能够最早且最全面地报道牛志远的事迹,在于很早就发现了这个典型,而且给予了“紧密联系”,经常关心着福利院的事情,对其事迹进行着追踪式的关注。从2005年以来,《河南日报·农村版》总共刊发了7篇关于牛志远和福利院的有关报道。
2005年7月7日,编辑部得知襄城县有一个农民自办福利院的线索后,记者立即前往采访,采写的《“阳光”照耀16个孤儿》,报道了牛志远自费创办福利院,16个孤儿在福利院幸福地生活和学习的情况;
2006年6月6日,记者得知福利院本年度有17个孤儿参加高考后,立即采写了《老牛和他的17个孤儿考生》,一方面报道了高考前夕牛志远对孩子们生活上的关心,另一方面报道了牛志远对孩子们的鼓励,在心理上给予他们的支持;
2006年6月7日,是高考的第一天,记者全程陪同牛志远护送孩子们考试,牛志远不仅专门租车送孩子们上考场,还掂着食品、饮料一个一个地送到孩子们手里,这就是后来刊发的《17个孤儿感受爱的温暖》;
考试结束后,17个孤儿估分都在大专线以上,记者再次赶往福利院,对牛志远和部分孤儿进行了采访。2006年6月28日,高考成绩公布。《河南日报·农村版》率先在一版重要位置刊登了记者采写的消息《襄城县阳光福利院17个孤儿考上大学》和通讯《为39个孤儿撑起一片蓝天》。就是这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一方面得到其他媒体的关注,一方面得到社会有关单位和个人的关注,纷纷给予福利院和牛志远相应的经济或精神支持;
2006年7月17日刊发的《阳光福利院迎来“灿烂阳光”》,就是对福利院得到社会关爱的具体报道。一是河南能信热力公司总经理郭建州以个人名义给福利院捐款1万元,二是孤儿仲书芬不仅被北京大学提前录取,而且还被免除学费,并得到5000元新生助学金;
此后,社会各界对牛志远和福利院的救助接踵而来,为了更好地弘扬牛志远和社会各界扶贫助孤的精神,《河南日报·农村版》特意邀请牛志远和两个孤儿来到编辑部,和团省委、省总工会、省民政厅等部门的人士一起举行了“关爱农村寒门学子”座谈会。2006年8月24日,《河南日报·农村版》刊发《让更多寒门学子成为阳光学子》的报道,再次报道了社会各界对贫困群体的关心和关爱,并呼吁更多的企业家、单位和个人参与到扶贫助困的队伍中来。
《河南日报·农村版》对牛志远的长期关注和追踪报道,不仅让读者更好、更全面地了解了牛志远创办福利院的艰辛和付出,更重要的是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贫困群体的关心和关爱。报道见报后,不少读者和网友反映说,在许多人都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如何多赚钱、如何使自己过得更富裕的今天,老牛能为帮别人而不遗余力,甚至达到了一种忘我的境地,这不能不令人震动。
可以看出,这就是一个典型人物报道带来的社会效果,它不仅宣传的是牛志远这个人,更重要的是达到了引起社会共鸣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长期关注、多次追踪报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回顾襄城县福利院相关报道的前前后后,有很多值得思考和探讨的东西,至少在对典型人物的报道上有以下经验可供借鉴。
一是要长期关注典型人物,不断保持新鲜度,不能一报了之。典型人物一定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出现的,在特定的环境下必然会有不同的事情发生,只有全面、系统地了解典型人物的生活、工作以及他身边发生的事情,才能全面地认识典型,抓住本质,写出生动感人的好作品,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二是要注意把握好度,不能任意拔高。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典型的生命所在。如果为达到某种“轰动效应”而对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刻意渲染,锦上添“花”,便会使典型失去真实性和感染力。有关牛志远的报道,则是对牛志远平常生活小事的报道,比如他对孤儿的谈话、他去学校给孤儿送钱、他带孤儿去看病等,都是真实的生活描写,不能不让人对他这个59岁的农民所感动。
三是不能一味追求轰动效应,功利性太强。众所周知,“感召力”是正面宣传报道尤其是典型人物报道中记者普遍追求的目标,没有哪个记者愿意让自己笔下的人物苍白无力。然而,总有一些记者过分追求轰动效应,典型被写成了“完人”,把原本一个很真实的典型弄得完美高尚得失了真。即使典型还不尽“理想”、“嫩”一点、“单薄”一点,也不能去人为拔高,一切必须以真实性为基础,这才是产生感召力的源泉。
四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报道理念,不能把人物“神化”了。在报道典型人物时,报道理念要真正实现由神到人的转变,实现向人的回归,一定要将报道对象当成一个人来观察、描述和评判,不要把典型符号化,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工作和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可亲可近的人。典型宣传要以人为本,以事感人,以情动人,使典型人物可信、可亲、可敬、可学。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农村版)
编校:张红玲
这两篇报道集中介绍了牛志远几年来花费40多万元,自费救助39个孤儿,培养出了21个大学生的感人事迹。尤其是福利院去年17个孤儿参加高考,全部上了大专以上分数线,其中有8人上了重点分数线,600分以上的就有7人,令很多人羡慕不已。
《河南日报·农村版》之所以能够最早且最全面地报道牛志远的事迹,在于很早就发现了这个典型,而且给予了“紧密联系”,经常关心着福利院的事情,对其事迹进行着追踪式的关注。从2005年以来,《河南日报·农村版》总共刊发了7篇关于牛志远和福利院的有关报道。
2005年7月7日,编辑部得知襄城县有一个农民自办福利院的线索后,记者立即前往采访,采写的《“阳光”照耀16个孤儿》,报道了牛志远自费创办福利院,16个孤儿在福利院幸福地生活和学习的情况;
2006年6月6日,记者得知福利院本年度有17个孤儿参加高考后,立即采写了《老牛和他的17个孤儿考生》,一方面报道了高考前夕牛志远对孩子们生活上的关心,另一方面报道了牛志远对孩子们的鼓励,在心理上给予他们的支持;
2006年6月7日,是高考的第一天,记者全程陪同牛志远护送孩子们考试,牛志远不仅专门租车送孩子们上考场,还掂着食品、饮料一个一个地送到孩子们手里,这就是后来刊发的《17个孤儿感受爱的温暖》;
考试结束后,17个孤儿估分都在大专线以上,记者再次赶往福利院,对牛志远和部分孤儿进行了采访。2006年6月28日,高考成绩公布。《河南日报·农村版》率先在一版重要位置刊登了记者采写的消息《襄城县阳光福利院17个孤儿考上大学》和通讯《为39个孤儿撑起一片蓝天》。就是这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一方面得到其他媒体的关注,一方面得到社会有关单位和个人的关注,纷纷给予福利院和牛志远相应的经济或精神支持;
2006年7月17日刊发的《阳光福利院迎来“灿烂阳光”》,就是对福利院得到社会关爱的具体报道。一是河南能信热力公司总经理郭建州以个人名义给福利院捐款1万元,二是孤儿仲书芬不仅被北京大学提前录取,而且还被免除学费,并得到5000元新生助学金;
此后,社会各界对牛志远和福利院的救助接踵而来,为了更好地弘扬牛志远和社会各界扶贫助孤的精神,《河南日报·农村版》特意邀请牛志远和两个孤儿来到编辑部,和团省委、省总工会、省民政厅等部门的人士一起举行了“关爱农村寒门学子”座谈会。2006年8月24日,《河南日报·农村版》刊发《让更多寒门学子成为阳光学子》的报道,再次报道了社会各界对贫困群体的关心和关爱,并呼吁更多的企业家、单位和个人参与到扶贫助困的队伍中来。
《河南日报·农村版》对牛志远的长期关注和追踪报道,不仅让读者更好、更全面地了解了牛志远创办福利院的艰辛和付出,更重要的是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贫困群体的关心和关爱。报道见报后,不少读者和网友反映说,在许多人都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如何多赚钱、如何使自己过得更富裕的今天,老牛能为帮别人而不遗余力,甚至达到了一种忘我的境地,这不能不令人震动。
可以看出,这就是一个典型人物报道带来的社会效果,它不仅宣传的是牛志远这个人,更重要的是达到了引起社会共鸣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长期关注、多次追踪报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回顾襄城县福利院相关报道的前前后后,有很多值得思考和探讨的东西,至少在对典型人物的报道上有以下经验可供借鉴。
一是要长期关注典型人物,不断保持新鲜度,不能一报了之。典型人物一定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出现的,在特定的环境下必然会有不同的事情发生,只有全面、系统地了解典型人物的生活、工作以及他身边发生的事情,才能全面地认识典型,抓住本质,写出生动感人的好作品,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二是要注意把握好度,不能任意拔高。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典型的生命所在。如果为达到某种“轰动效应”而对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刻意渲染,锦上添“花”,便会使典型失去真实性和感染力。有关牛志远的报道,则是对牛志远平常生活小事的报道,比如他对孤儿的谈话、他去学校给孤儿送钱、他带孤儿去看病等,都是真实的生活描写,不能不让人对他这个59岁的农民所感动。
三是不能一味追求轰动效应,功利性太强。众所周知,“感召力”是正面宣传报道尤其是典型人物报道中记者普遍追求的目标,没有哪个记者愿意让自己笔下的人物苍白无力。然而,总有一些记者过分追求轰动效应,典型被写成了“完人”,把原本一个很真实的典型弄得完美高尚得失了真。即使典型还不尽“理想”、“嫩”一点、“单薄”一点,也不能去人为拔高,一切必须以真实性为基础,这才是产生感召力的源泉。
四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报道理念,不能把人物“神化”了。在报道典型人物时,报道理念要真正实现由神到人的转变,实现向人的回归,一定要将报道对象当成一个人来观察、描述和评判,不要把典型符号化,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工作和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可亲可近的人。典型宣传要以人为本,以事感人,以情动人,使典型人物可信、可亲、可敬、可学。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农村版)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