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173-0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男99例,女13例,年龄9—71岁,平均40岁,均为外伤。GCS评为6-15分。CT示血肿位于一侧,血肿量20-60毫升,均有明显占位效应,颅骨线性明折81例,粉碎骨折22例,无凹陷。
1.2治疗方法:利用CT及头颅CR定位,血肿稳定后施术,局麻下选择血肿最厚层面,不切头皮,自血肿后缘避开游离骨折片,锥颅,将内径5.0mm带2-3个侧孔硅胶管置入血肿腔内,向血肿腔内注射尿激酶5万单位,闭管4小时后放开,依据术前计算血肿量及引流量结合CT复查的结果决定注射尿激酶次数及拔管时间。当无引流液流出,CT示血肿基本消失,即可拔管。伤口包扎,不缝合。拔管后伤侧卧位24h。治疗过程中不用脱水利尿剂。
2 结果
本组112例均治愈。拔管时CT平扫100例血肿清除干净,12例残留少量硬膜外血肿腔内积液,积气不足5ml。患者年龄平均大于60岁,均存在颅骨骨折,平均住院7d,无1例出现颅内感染,随诊8-18个月,均无血肿复发,全部达到术前正常生活水平。
3 讨论
硬膜外血肿锥颅脑损伤3%-6%,占颅内血肿30%-40%,无论大小均很难吸收,部分患者经保守治疗后,血肿吸收缓慢,还发生癫痫等症。锥颅置管治疗硬膜外血肿优越性有:损伤小、简便、住院时间短、患者经济负担轻。依作者经验,此方法适用于:(1)GCS≥6分,生命体征平稳的急性、亚急性或迟发性硬膜外血肿,且应在血种稳定后进行;(2)多发线性骨折,某些粉碎性骨折无凹陷的合并硬膜外血肿者。此方法可避免开颅术后骨折片的游离,弃去后遗有骨缺损需2次手术修补的麻烦;(3)本法对血肿量无明显定量,对某些不能耐受开颅手术或经济能力有限的患者不失一种好的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严密观察意识及生命体征,如有新鲜血液流出或症状加重,及时复查CT。必要时行开颅手术;不用脱水利尿剂,以免血肿进一步增多,并有利于受压脑组织膨复,加快血肿消除时间。采用CT及X线的定位锥颅置管注入尿激酶治疗硬膜外血肿对于基层医院患者的抢救治疗、减轻医疗成本及患者经济负担有一定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男99例,女13例,年龄9—71岁,平均40岁,均为外伤。GCS评为6-15分。CT示血肿位于一侧,血肿量20-60毫升,均有明显占位效应,颅骨线性明折81例,粉碎骨折22例,无凹陷。
1.2治疗方法:利用CT及头颅CR定位,血肿稳定后施术,局麻下选择血肿最厚层面,不切头皮,自血肿后缘避开游离骨折片,锥颅,将内径5.0mm带2-3个侧孔硅胶管置入血肿腔内,向血肿腔内注射尿激酶5万单位,闭管4小时后放开,依据术前计算血肿量及引流量结合CT复查的结果决定注射尿激酶次数及拔管时间。当无引流液流出,CT示血肿基本消失,即可拔管。伤口包扎,不缝合。拔管后伤侧卧位24h。治疗过程中不用脱水利尿剂。
2 结果
本组112例均治愈。拔管时CT平扫100例血肿清除干净,12例残留少量硬膜外血肿腔内积液,积气不足5ml。患者年龄平均大于60岁,均存在颅骨骨折,平均住院7d,无1例出现颅内感染,随诊8-18个月,均无血肿复发,全部达到术前正常生活水平。
3 讨论
硬膜外血肿锥颅脑损伤3%-6%,占颅内血肿30%-40%,无论大小均很难吸收,部分患者经保守治疗后,血肿吸收缓慢,还发生癫痫等症。锥颅置管治疗硬膜外血肿优越性有:损伤小、简便、住院时间短、患者经济负担轻。依作者经验,此方法适用于:(1)GCS≥6分,生命体征平稳的急性、亚急性或迟发性硬膜外血肿,且应在血种稳定后进行;(2)多发线性骨折,某些粉碎性骨折无凹陷的合并硬膜外血肿者。此方法可避免开颅术后骨折片的游离,弃去后遗有骨缺损需2次手术修补的麻烦;(3)本法对血肿量无明显定量,对某些不能耐受开颅手术或经济能力有限的患者不失一种好的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严密观察意识及生命体征,如有新鲜血液流出或症状加重,及时复查CT。必要时行开颅手术;不用脱水利尿剂,以免血肿进一步增多,并有利于受压脑组织膨复,加快血肿消除时间。采用CT及X线的定位锥颅置管注入尿激酶治疗硬膜外血肿对于基层医院患者的抢救治疗、减轻医疗成本及患者经济负担有一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