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见解”的一点儿见解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dan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北京大学现代汉语料库中随机抽取的100个含有“见解”的用例进行分析,得出“见解”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偏移现象,并进一步研究了它偏向正极的原因,预测了“见解”一词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见解;语义偏移;原因
  【中图分类号】H061 【文献标识码】A
  一、“见解”的感情色彩
  《辞海》语词部分(下)对“见解”的解释是:“对事物的看法;辨识事理的能力。例:章学诚《文史通义·古文十弊》:‘惟时文结习深锢肠腑,进窥一切古书古文,皆此时文见解。’时文,指八股文。例:鲁迅《二心集·习惯与改革》:‘真实的革命者,自有独到的见解。’”《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和《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的解释是:“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如:见解正确,他对中医理论有独到的见解。” 从三本比较权威的字典中的解释来看,“见解”应属于中性词。
  二、对“见解”的分析
  (一)“见解”的运用情况
  我们从北京大学现代汉语料库中随机抽取的100个例子,有的出自现当代作家的著名小说,有的出自其他行业的著作。这100例里的“见解”按褒、贬、中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五种情况:
  第一种,受积极意义修饰,一般是“见解”与褒义的形容词连用,分为前面修饰和后面修饰两种。后面修饰的比较少,100例中只有2例属于这种情况:(56)中的“见解精辟”;(95)中的“见解比较深刻”。前面修饰的比较多,一共有26例,我们把这26例又分为两类:
  一类是单纯有褒义形容词修饰,有13例。如(16)中“最好的见解”;(55)中“科学的见解”,其他的褒义词还有“新”、“独到”、“洒脱”等等。另一类是在“见解”前不仅有褒义词修饰,还有“有”和“没有”的限制,有13例。如(5)中“没有什么高明的见解”;(17)中“没有高深的见解”;(21)中“有了这样崭新的见解”;(66)中“具有创新性见解”(我们姑且把“具有”也划为“有”这一类,仅1例)。
  属于第一种情况的一共有28个例子。
  第二种,通过上下文体现积极意义。这种情况就要通过上下文的联系和语境加以判断。有的不是很明显,判断起来不是很容易。比较明显的有(9)“他最适宜于当亡国奴——他没有自己的见解,而愿意接受命令。”(71)“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观点新颖独特。”等。
  属于第二种情况的一共有28个例子。
  第三种,中性意义。这时句子体现的是“见解”的本来意思:即不含主观色彩的认识和看法。也包含两类,一类是没有任何修饰。如(8)“胆量上、见解上,都远不及他”。一类是虽然包含修饰词或修饰性的短语,但这些无论是从修饰限制词本身,还是从上下文中都不能看出“见解”的词义发生了那些偏移。如:“作者的见解”、“自己的见解”、“小崔的见解”等。
  属于这种情况的一共有28个例子。
  第四种,受消极意义修饰而体现贬义。分别以“旧”、“愚陋可笑”、“带侮辱性”、“肤浅”、“浅薄”、“幼稚”、“骇人听闻”、“错误(包括2例)”来修饰“见解”。从而使这样的偏正短语带有贬义。其中有2例比较特殊,(35)中“带侮辱性的见解”、(46)中“有好多浅薄的见解”。我们可以把(35)中的“带”理解成“带有”,即“(带)有侮辱性的见解”。那么(35)和(46)就与我们在前面第一种情况的第二类相对应,属于除贬义词修饰外,还有“有”字限制。
  属于第四种情况的一共有9个例子。
  第五种,通过上下文体现消极意义。如(52)“这一见解乃是一个新谬误。”、(94)“这二种见解根据都不足,论证亦不严密,有臆断之嫌。”通过后文对“见解”的补充说明可以看出,这几例中的“见解”都含有贬义。
  属于此种的一共有7个例子。
  上述各种情况可概括成下表: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见解”的积极意义形式大大超过消极意义形式。其中积极意义占总体用例的56%;消极意义占总体用例的16%;中性意义仅占28%。那么作为一个中性词,它的用法已经大大偏向褒义,即发生了语义偏移。
  (二)“见解”偏向正极意义的原因
  1.语用频率效应
  (1)词的出现频率
  一个语言成分甲(如“水平”)经常与另一个修饰性的语言成分乙(如“高”)在相同的语境中(如“有高水平”)连用,乙的性质就影响到甲,从而潜存于甲中,最后在和原来相同的语境中只出现甲而不出现乙时,甲就有可能体现乙的性质。我们把这种语言感觉叫做语境频率联想。所谓语境频率联想,就是说在某种语境中某一性质的修饰词语不出现时,人们仍会联想到出现频率高的性质特征。【1】“见解”就属于这一类。在100例中有28%是受积极修饰,因为经常受积极词语修饰,这些积极词语的性质影响到“见解”,从而使“见解”中隐含了积极的意义。
  (2)“有/没(有) N”格式频率
  出现在“有/没(有) N”结构中的名词要发生语义偏移,至少应该具备以下条件:首先,名词“N”必须是中性名词;其次,名词“N”必须是抽象名词。因为抽象名词的界限不分明,词义比较模糊,因此容易发生语义偏移。【2】而这两点“见解”都具备。我们在前面已经分析,“见解”受积极修饰分两类:第一类只有褒义词修饰,属于中性词的一般用法;第二类属于“有/没(有) 褒义 见解”格式,而第二类占积极修饰的50%。当一个词出现在特定的句式或语境中时,会改变原来的感情色彩。《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有”的解释,其中一个义项是:存在。那么,我们可以把这种格式解释成:存在/不存在积极的见解。这种用法大量的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使得“有见解”单独出现时,人们通常会第一时间想到:有好的见解。所以在通过上下文体现积极意义的情况中,也有一大部分例子是“有见解”的格式。汉语是一种意合的语言,是由人们约定俗成的,当大部分的人都有这种印象,即使脱离了上下文的语境,人们依然会这样使用。同时,汉语是一种比较经济的语言,渐渐地,这种用法几乎被固定下来。所以,当看到“xxx有见解”(xxx为人名)时,除非是一种修辞性的反讽,我们便认定这是一种称赞;“xxx没有什么见解”时,这里的“什么”可能暗含着“高明”、“独到”等等。总之,大家都会自然而然的认为这里的“什么”代替的一定是一个褒义词。这时“见解”就偏向了褒义。   2.心理因素
  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成为主导的社会心理。在语言运用过程中,人们不可能对事物作绝对客观的描述。因此,只要揉进主观色彩,就势必或多或少带有褒贬成分。这一方面反映了语言本身的一个特征,同时又反映了语言使用者对语义自觉选择的必然结果。所以,人们的心理因素毫无疑问地影响着中性词的偏移,“见解”便是一例。
  3.词典的引导作用
  文章开头,我们引了三本字典对“见解”的注释,从注释后面附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辞海》中的例子一个属于中性,一个属于褒义修饰;修订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则是两个褒义修饰的例子;而《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继续用这两个例子。虽然《词典》对“见解”的解释是中性的,可后面紧随的两个例子都用了褒义修饰,这无疑给大家提供了使用范例,所以,我们认为词典的引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见解”向褒义偏移。
  三、“见解”一词的发展趋势
  我们认为,“见解”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还会继续保持其中性词的色彩,因为中性意义和消极意义还在使用中,但是如果继续发生偏移,也不排除有一天会进入褒义词的行列。我们认同“推重习惯用法,从‘无理’中寻找合理性因素”的提法。【3】语言并不是纯理性的产物,并不是数学公式,其正确性不在于无懈可击,而在于大家都这么用。所以,如果有一天,人们只记得“见解”的积极用法,遇到见解就会产生好的联想,那时它可能就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褒义词了。
  四、结论
  中性词“见解”在使用过程中,其积极用法的比例大大超出了消极意义和中性意义用法的比例,发生了向正极意义的语义偏移。主要原因有三点:语用频率效应(包括出现频率和“有”字格式频率两种)、心理因素、词典的引导作用。在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见解”的感情色彩不会发生质的变化,但不排除某一天会进入褒义词的行列。
  参考文献
  [1]邹韶华.语用频率效应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 万中亚.“有 N”结构中N的语义偏移现象分析[J].汉语学习,2007(5).
  [3] 戴昭铭.规范语言学探索(增补本)[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3.
  [4] 张治.汉语中性格式的语义偏移[J].汉语学习,2008(3).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秋”,一般是作者在伤感的背影下写的,或是怀才不遇、对世俗的忧愤、零落的形象。郁达夫先生笔下的散文《故都的秋》,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感伤情调在里面,特别是忧郁、伤感的情调。本文则对这种《故都的秋》感伤情感进行分析。  【关键词】郁达夫;故都的秋;感伤情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初次看到《故都的秋》,心中有一种莫名的冲动和奇怪的感受,这故都的秋该是怎样的一种秋呢?“故
【摘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本的文化内涵,立足于课堂,延伸至课外。采用科学的方法,在教学中唤醒、丰富学生的文化意识,在生活中深化学生的文化意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时的兴趣,锻炼思维,培养能力,提高素养,指导生活。  【关键词】新课标;唤醒;深化;文化;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不少理念,其中明确提出了“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然而实际教育教学中,学生很难准确地表现自己的审美水平和审美能力。特别是面对古诗词鉴赏时是“老虎吃天—无法下爪”,考试中也频频于此处失分、跌跤,使之成为学生的一块软肋。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索一些古诗
【摘要】我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我们语文课堂来说,一个好的导语能够先声夺人,就像一场戏的开场锣鼓一样,未开场先叫座。本文主要就是探究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导入的策略,希望能对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 导入;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个好的导入能在课堂的开始阶段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兴趣高涨,课堂氛围良好。教学效果好必然需要学生对其有兴趣
【摘要】早期阅读教育作为新时期幼儿教育的一个崭新课题,随着对儿童语言发展和语言学习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得到教育者与家长们的重视。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建构了“乐、会、善”阅读教学模式:“环境创设——感受新知——亲身体验”模式和“情景创设——感受新知——自主探究”模式,旨在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幼儿了解一些有关书面语言的信息,增长对早期阅读活动的兴趣,开发潜能,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缩小城乡差距,来提
【摘要】初、高中文言文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考试上有明显的差异,导致部分学生进入高一出现了学习的断层现象。笔者认为在新课标的思想指导下关注差异、敢于突破,通过诵读与断句、激趣与促学、写作与表演三个方面来有效寻找出衔接点。  【关键词】中学文言文;教学衔接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文言保留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文化永远的根。高中教材选编的文言文
一、英语课堂活动的必要性  英语课堂活动是教师教学目标实施的具体体现,也是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重要方式。通过教学与活动融合,让课堂告别枯燥,使英语学习变得有趣,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课堂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  二、英语课堂活动设计的模式  1.提升兴趣的课堂活动  Role-play(角色扮演)  该课堂活动的实施有两种方式。其一,利用教材中的素材。例如,运用译林牛津版高中英语课本中的“M
【摘要】小练笔,大文章。在新课改、新视角、新教材下,充分挖掘教材,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既要找准随文练笔的切入口,又要加强随文练笔的调控与指导,在水乳交融中实现读与写的有机结合。指向不明,指导不力,过程粗糙,无病呻吟,是制约练笔效果的瓶颈与短板。打破瓶颈,弥补短板,是实施有效练笔的重点和节点。本文以《师恩难忘》一课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引导学生,以追求教学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关键词】情感;《师恩
【摘要】所谓“负性情绪”,是指人在心理上所表现出的焦虑、紧张、抑郁、沮丧、悲伤、恐惧、嫉妒、愤怒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每个人都会有,学生也不例外,作为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处理负面情绪。怎么处理,我想最重要的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春风化雨,雨露滋润。  【关键词】学生;极端负情绪;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新学期开学才两天,这是一批刚入学的孩子,他们新鲜、好奇,带着
【摘要】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作文教学,它既能培养学生开放的思维,也能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创新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创新作文能力,是目前中学作文的重中之重。笔者从教学环境、作文题目、思维能力、作文讲评等几方面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精神。  【关键词】作文;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苏东坡曾说过:“文章最忌随人后”,语文学科作为各门学科的基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