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是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nh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是阅读教学中一种重要手段,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它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之中,古人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书的重要性。通过读,表情达意地再现作品的内容,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在“导学互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读的能力,笔者借此谈自己的一些具体做法,以就教于同行。
  1 读可以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指导朗读,不是生硬的要求学生读得高些、重些、慢些等等,而是让学生用心去读,读出感悟,受到感染。读,也是理解。如教学《麻雀》一课,怎样理解“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我就采用朗读的方法,让学生读中去悟,悟中读好,直到情真意切,让心灵颤动,刻骨铭心。投影出示句子,教师指导:“语速要快,‘石头似的’语气要重才能显出紧张、救子心切的心情。”通过师范读,生反复读,师点拨:“世界上无论人或动物都有母爱,无私的爱,博大的爱,这种爱是一种奉献,它能产生强大的、超乎寻常的力量,冲破一切艰难险阻,不畏强暴,不怕牺牲自己的一切。你能读出这种母爱的感情吗?”这样,不仅指导了学生的朗读,同时以读促思,读中悟情,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如果课堂上老师惟恐讲少了而使学生理解得不深不透,因而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繁琐的分析讲解上,过多、过碎甚至超出小学生实际接受能力的分析挤占了学生积累语言的时间,夺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机会,这种肢解课文的讲解,使文质兼美的文章变成干巴巴的几条筋,情趣淡漠了,形象破碎了,美感削弱了,魅力丢失了,学生学起来索然无味,学过后,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 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朗读过程中,语文语言的逻辑性会影响学生,使他们学会有条理的表达思想,语文语言的声调,语气以及词汇表达的丰富性会影响学生,使他们说话生动而有表情,我觉得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构建以读为轴心,以读带训,以读带练的阅读教学模式,创造机会,创设情景,以多种方式让学生多读,充分的读,读熟,在读中体味文章的精文妙理,体味作者的深思妙笔,达到古人所说“文章读以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境界,真正陶醉其中,从而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增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培养自己爱美的情趣。
  3 读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如教学《苦柚》,描写小姑娘外貌一段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充满感情的多读几遍,想想读到了什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从小姑娘胸前别着的校徽可以知道她是一名中学生,“红红的脸蛋”、“浅浅的酒窝”、“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这些外貌衬托出小姑娘的美丽、朴实:“安静、出神”、“早以忘了自己是买柚子的了”,从这儿可以看出小姑娘是爱学习的孩子。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刻画出一个淳朴中学生形象。学完全文后,再回读这段,请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说说自己心目中小姑娘的形象,这时的小姑娘在学生心目中比较丰满、栩栩如生了。此时学生脑海中浮现的不是文字描述的形象,而是融入了理解小姑娘美好品质之后再创造的形象,这是一种感情的升华。
  4 朗读可以训练学生的语感
  朗读也是训练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训练学生的语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好的课文语言优美、音乐性强,朗读起来很动听,会使学生自然进入课文创造的意境,感爱到祖国语言的音韵之美,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如教《桂林山水》这一课,我在指导朗读时,针对课文的内容和语言特点,播放音乐与之同步,使读与赏并驾齐驱,收到了良好的朗读效果。学生读课文时,音响中奏响轻柔、婉转、缓慢、袅袅回萦的乐曲,学生从声音里领略到了桂林优美的自然风光。从而让学生在朗读中进其境,入其神,真正体味咀嚼到桂林的水静、清、绿;桂林的山奇、秀、险。采用音乐手段“助读”,为学生展示了一个有声世界,不仅起到了朗读指导的作用,同时给学生以艺术的享受,实现了“导行”激情的统一,强化了语音感。
  追古溯今,读可以说是教师比较基本的行为方式。《诗经》中曾谈到:“吟咏情性,以风气上”,古人对它的阐述为:“动声回音,长言为咏,做诗比歌,故言吟咏情性。”所以在古代无论是文人墨客因诗性大发而“朗咏长川”,还是私学书堂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都说明读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行为方式,即使是在教学改革深入开展的今天,朗读仍然是教师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新大纲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当前的素质教育更要求“校园要有琅琅的读书声”,从而充分发挥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一些孩子上课听讲很不认真,注意力不能集中,感觉数学很难,对学习一点兴趣也没有,自然学生成绩也不是很理想。但是,即使是平时学习成绩再不好的学生,只要一提到玩游戏,或者参与体育比赛时,他们就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且会玩得十分高兴,还表现得非常出色。这就说明,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还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
期刊
1 让学生走入生活,联系生活实际  生活是一个大课堂,让学生走入生活,跳出课本,学生不仅可以开拓视野,还可以开拓知识面,孩子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感受,会很自然很轻松地说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例如,学习《珍珠鸟》一课时,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我问学生;文中“我”为什么把珍珠鸟的笼子前蒙盖上法国吊兰的垂蔓。有的学生说:这样的笼子装扮得好看,“我”觉得珍珠鸟喜欢。有的学生说:它以前的生活环境可能就
期刊
【摘 要】 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轻松、愉悦、主动、有效地学习,关键就是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结合本人实际教学,浅谈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一点浅显的看法。  【关键词】 写作 兴趣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1 培养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叶圣陶说过:“把无形的语言写下来成为有形的文字,只要是会写字的人,谁又不会呢?”学生
期刊
当代社会科技和经济快速发展,中职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中职数学的改革势在必行。中职数学是一门基础课,其宗旨就是要服务于专业课,因此针对不同的专业提高中职数学的实效性研究尤为必要。  1 中职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  “结合专业特点,重新整合数学课程体系,突出专业特色,因材施教”是中职数学课堂改革的一个核心理念。长久以来中职数学教材虽然作了多次改版,但无论什么专业的学生都使用统一的教材,千篇一律,毫无个性,
期刊
【摘 要】 连续流体的功率和配套电机的功率计算问题是困扰学生的一个重要问题,尽管有人能够以记忆形式记忆下来,但弄不清楚为什么这么处理,在此专门对此讨论,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 动量定理 动能定理 机械能守恒 微元法  某喷水池中一喷水管,连续不断的向上喷水,水柱可达5米高,空中水的体积横为20dm3则该管的喷水功率为多少?  分析1:水的初速为v10m/s;上升时间t==1s,空中形成水柱
期刊
【摘 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方式不能形式化,要准确理解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的过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已经被很多老师接受并使用与教学中。但有些老师在运用合作学习时,
期刊
【摘 要】 在众多的语文教学资源中,多媒体以它的大信息量和生动形象的表现力为语文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以计算机模式为基础,结合网络、通信技术、集多种信息(如文本、声音、视频、图像、动画)为一体的先进的交互式的教学手段。它具有形象生动,图像清晰、直观信息储存量大、应用面广、频率高等特点。  【关键词】 多媒体 教学 兴趣 情境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是人才竞争
期刊
1 学生数学学习的几个方面  1.1 生活常识的系统化。  1.1.1 学生的旧有知识。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认知对象是数与形的“现实”及其规律。特定的认知对象和内容,必然要求有特点的认识和活动过程和认知策略。进一步说,学生的认知结构及认知方式,也是由知识的结构和获取知识的形式转化而来的。  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不应当是独立于学生生活的“外来物”,不应当是封闭的“知识体系”,更不应当只是由符号所构成的
期刊
【摘 要】 开展课外阅读是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式大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开展课外阅读中贯彻大语文思想的重要方法。通过课外阅读,学生还可以间接地向社会、向自然、向生活、向实践学习,对他人的经验教训进行反复体味、咀嚼,从中不断发现、丰富、完善,超越自我。因此,课外阅读可以说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切入口,也是学生成长的“助推器”。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外阅读中贯彻大
期刊
在教育工作中,很多教育工作者只把学生看成教育的对象,往往是“管字当头”,提出不少的教育要求,而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又跟不上教育要求,于是便产生了心理学上说的“意义障碍”,而不断的“加强管理”又使“意义障碍”越积越多,结果越管越难管。这种现象证明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是何等迫切!  怎样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呢?  首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自育能力。即不但要把学生看做教育过程中接受教育的客体,还应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