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如何丰富“读帖”过程,培养“读帖”能力,让孩子学得更有趣,更有效,笔者结合自己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初浅的看法:
一、让“读帖”成为培养孩子观察能力的过程
读帖是指临摹者在写前对字帖静观默察,细想体味,对范字形成清晰的印象,做到“意在笔先,笔居心后”。小学生写字时往往不“读帖”,对范字稍作浏览就匆匆下笔,就会导致对范字的特点视而不见,以至顾此失彼,徒劳无功。因而,写字前教师应引导孩子将文后田字格中的范字认真地来“读”,看清字的形状、特点、在田字格中的大体位置,每个笔画应写在哪里,占多少位置等,然后才能下笔写。只要坚持不懈,就能让学生养成“整体把握,细致观察”的读范字的习惯,锻炼学生的眼力和心力,培养学生有效观察范字的能力。
1.独体字指导学生定准主笔。
第一,掌握基本笔画和笔顺。每一个字都由基本笔画构成,每一笔画都有其自身的特点,须经历起笔、运笔、收笔几个过程。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在认识基本笔画的同时,还应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笔画指导,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为今后的写字教学开一个好头。笔顺规则有一定的灵活性,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如:“田、由”是先里头,后封口。“申、甲”则是最后写竖。
第二,揣摩笔画的变化规律。汉字中的笔画加上变化有上百种,都要在写字的过程中一一揣摩,引导学生掌握规律,如撇,有短撇、长撇、平撇、竖撇,而且由于字的不同,撇的长短、角度都不一样。再如:基本笔画的组合变化规律有“多横平行等距,只有一个长横”,如“王、生”;“地载者,下横宜长”,如“兰、里”;“横担者,中横宜长”,如“量、青”;“横短竖长,撇捺宜放”,“重捺须有放有松”等等,教师要结合典型字例,引导孩子仔细观察,领悟这些笔画的书写规律,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第三,指导学生定好主笔。主笔,即字的骨架,通常指在横、竖中线上或靠近横、竖中线的关键笔画。大多数独体字有一两个主要笔画,定准主笔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其他笔画(即字的血肉)的位置也就容易摆布了。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字的主笔,如“禾”字,它的主笔是“∣”,如果“∣”写歪了,那么“禾”字的重心就不稳了。所以,教学重点便是让学生认准并定准主笔,摆布好次笔,做到疏而不空,重心平稳。
2.合体字,指导分析间架结构。
汉字的结构变化多样,书上的范字,教师要教会学生观察,学会分析,这是把字写好的前提。汉字的形体特点为方块形,合体字较多。左右结构的字,观察分析时,先看具体分类,如:左窄右宽,左宽右窄,左右相同等,然后再看左右是否基本等高,还是左高右低、左低右高。左中右结构的字各部分要写得窄而长……心中要有例字大概的框架,还要清楚知道每一部分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所占的比例等。这样从整体到局部,这个字的基本模型就搭建出来了,基本“拷贝”不会走样。
另外,大部分的汉字都有自己的偏旁,而偏旁的书写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偏旁部首大多是从独体字演变过来的,字的偏旁部首直接影响到整个字的结构和重心。因此,要引导学生步步观察,细细思考,让学生掌握偏旁变形的规律,如,“月”字作底撇变竖(如背),“走”字成旁捺加长(如“起”)。
在“读帖”过程中,通过不断地训练,孩子就能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懂得分析字形的方法,从内心深处对字的结构、形体有一个大体的把握,对写字规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最终练就一对“火眼金睛”,这是写好字的前提。
二、让“读帖”成为培养孩子探究能力的过程
在引导孩子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范字——“读帖”的过程中,教师特别要注意启发学生动脑筋,悟规律,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抓住教材中的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因为只有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孩子对写字才能产生比较持久的兴趣,悟出的有关写字的规律性知识才能在孩子心中内化。
当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观察揣摩能力,教师就可以变自己主导为学生主体,达到教学的优化。我在教学《春雨的色彩》课后的六个生字“你、们、红、绿、花、草”时,就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我先让学生整体看这六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孩子们思维的火花不断绽放:“我发现前两个字是单人旁,中间两个字是绞丝旁,后两个字是草字头。”“我还发现前四个字是左右结构,后两个字是上下结构。”“这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写时要左窄右宽,上下结构的这两个字写时要上小下大。”从结构说起,把握字的整体,又说到字的笔画,“‘红’的‘工’要写得扁些,而‘绿’要左低,最后一笔是‘捺’,不要写成‘点’”……学生不但发挥了自身的积极主动性,而且也在探究中初步懂得了写字的规律。在生字的教学中,有时会遇到疑点、难点,我也经常放手,让学生自己在探究中去发现、去解决。
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自主中学习,在探究中发现,为他们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这不正是新课程所要求的吗?
三、让“读帖”成为培养孩子审美能力的过程
中国的汉字具有独特的形体美和艺术魅力,其形体从甲骨文发展到行书,字形结构自古至今都是方块式的。《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写字教学要求中也明确指出:“……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因而,指导观察汉字要注重突出两个重点,一是培养读帖能力,二是培养审美能力。让孩子在观察揣摩中“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受到美的熏陶,初步培养孩子对汉字的审美能力。
如学生在练写 “马”字时,往往是头很大,身子却很小。于是,我在教学时出示真马的图片,照样写一个头大身小的“马”字;再写一个头小身大的“马”字;最后写一个头小但向上仰,挺胸,身壮结实的“马”字让学生猜一猜,老师写“马”字和投影图片上的真马最相像。学生在饶有兴趣地观察中感受到了汉字整体形态的形象美。在形象生动的情境教学中,孩子不知不觉地体验到汉字的美学原则,久而久之,审美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四、让再“读帖”成为培养孩子品评能力的过程
如果说写字前的“读帖”是对字最初的理解,那书写后的再“读帖”就是对字的咀嚼和回味,好比牛吃草的反刍,进一步消化吸收。写完一个字后,可随时和范字对照,找出不足之处,以便在写下一个字前加以改进。通过比较,找到差距;通过比较,找到规律;通过比较,培养学生善于识别书写优劣的能力。
优秀习字,要评议好在哪里,哪一个笔画描得好,仿得像,临得神,被表扬的同学对写字会更加有兴趣。较差习字,要评议写得不好的笔画或不合理的结构,改怎样矫正,但不说学生的姓名,并且也指出写得较好的地方,不抹杀掉学习的积极性。
写后的再读帖,通过比较品评,学生对字从整体结构到部件、笔画,有了初步的感知,强化了识记,提高了识字的准确性;通过比较品评,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写好字的自觉性;通过比较品评,学生经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提高了观察分析能力,开发了智力;通过比较品评,学生感知美、欣赏美,陶冶了情趣。
沈尹默先生说得好:“字外无法,法在字中”。方法全在其中,要你自己主动去请教,这就是“读帖”。要临好帖必须先读帖,而且必须认真细致地读。读帖能锻炼人的眼力心力。要提高写字教学的效果,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读帖”能力和习惯。因此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写字前要做到“看、思”两大步骤,然后再写,重在写正确、写美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就能让学生养成“整体把握,细致观察”的“读帖”习惯,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一、让“读帖”成为培养孩子观察能力的过程
读帖是指临摹者在写前对字帖静观默察,细想体味,对范字形成清晰的印象,做到“意在笔先,笔居心后”。小学生写字时往往不“读帖”,对范字稍作浏览就匆匆下笔,就会导致对范字的特点视而不见,以至顾此失彼,徒劳无功。因而,写字前教师应引导孩子将文后田字格中的范字认真地来“读”,看清字的形状、特点、在田字格中的大体位置,每个笔画应写在哪里,占多少位置等,然后才能下笔写。只要坚持不懈,就能让学生养成“整体把握,细致观察”的读范字的习惯,锻炼学生的眼力和心力,培养学生有效观察范字的能力。
1.独体字指导学生定准主笔。
第一,掌握基本笔画和笔顺。每一个字都由基本笔画构成,每一笔画都有其自身的特点,须经历起笔、运笔、收笔几个过程。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在认识基本笔画的同时,还应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笔画指导,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为今后的写字教学开一个好头。笔顺规则有一定的灵活性,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如:“田、由”是先里头,后封口。“申、甲”则是最后写竖。
第二,揣摩笔画的变化规律。汉字中的笔画加上变化有上百种,都要在写字的过程中一一揣摩,引导学生掌握规律,如撇,有短撇、长撇、平撇、竖撇,而且由于字的不同,撇的长短、角度都不一样。再如:基本笔画的组合变化规律有“多横平行等距,只有一个长横”,如“王、生”;“地载者,下横宜长”,如“兰、里”;“横担者,中横宜长”,如“量、青”;“横短竖长,撇捺宜放”,“重捺须有放有松”等等,教师要结合典型字例,引导孩子仔细观察,领悟这些笔画的书写规律,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第三,指导学生定好主笔。主笔,即字的骨架,通常指在横、竖中线上或靠近横、竖中线的关键笔画。大多数独体字有一两个主要笔画,定准主笔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其他笔画(即字的血肉)的位置也就容易摆布了。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字的主笔,如“禾”字,它的主笔是“∣”,如果“∣”写歪了,那么“禾”字的重心就不稳了。所以,教学重点便是让学生认准并定准主笔,摆布好次笔,做到疏而不空,重心平稳。
2.合体字,指导分析间架结构。
汉字的结构变化多样,书上的范字,教师要教会学生观察,学会分析,这是把字写好的前提。汉字的形体特点为方块形,合体字较多。左右结构的字,观察分析时,先看具体分类,如:左窄右宽,左宽右窄,左右相同等,然后再看左右是否基本等高,还是左高右低、左低右高。左中右结构的字各部分要写得窄而长……心中要有例字大概的框架,还要清楚知道每一部分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所占的比例等。这样从整体到局部,这个字的基本模型就搭建出来了,基本“拷贝”不会走样。
另外,大部分的汉字都有自己的偏旁,而偏旁的书写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偏旁部首大多是从独体字演变过来的,字的偏旁部首直接影响到整个字的结构和重心。因此,要引导学生步步观察,细细思考,让学生掌握偏旁变形的规律,如,“月”字作底撇变竖(如背),“走”字成旁捺加长(如“起”)。
在“读帖”过程中,通过不断地训练,孩子就能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懂得分析字形的方法,从内心深处对字的结构、形体有一个大体的把握,对写字规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最终练就一对“火眼金睛”,这是写好字的前提。
二、让“读帖”成为培养孩子探究能力的过程
在引导孩子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范字——“读帖”的过程中,教师特别要注意启发学生动脑筋,悟规律,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抓住教材中的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因为只有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孩子对写字才能产生比较持久的兴趣,悟出的有关写字的规律性知识才能在孩子心中内化。
当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观察揣摩能力,教师就可以变自己主导为学生主体,达到教学的优化。我在教学《春雨的色彩》课后的六个生字“你、们、红、绿、花、草”时,就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我先让学生整体看这六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孩子们思维的火花不断绽放:“我发现前两个字是单人旁,中间两个字是绞丝旁,后两个字是草字头。”“我还发现前四个字是左右结构,后两个字是上下结构。”“这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写时要左窄右宽,上下结构的这两个字写时要上小下大。”从结构说起,把握字的整体,又说到字的笔画,“‘红’的‘工’要写得扁些,而‘绿’要左低,最后一笔是‘捺’,不要写成‘点’”……学生不但发挥了自身的积极主动性,而且也在探究中初步懂得了写字的规律。在生字的教学中,有时会遇到疑点、难点,我也经常放手,让学生自己在探究中去发现、去解决。
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自主中学习,在探究中发现,为他们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这不正是新课程所要求的吗?
三、让“读帖”成为培养孩子审美能力的过程
中国的汉字具有独特的形体美和艺术魅力,其形体从甲骨文发展到行书,字形结构自古至今都是方块式的。《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写字教学要求中也明确指出:“……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因而,指导观察汉字要注重突出两个重点,一是培养读帖能力,二是培养审美能力。让孩子在观察揣摩中“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受到美的熏陶,初步培养孩子对汉字的审美能力。
如学生在练写 “马”字时,往往是头很大,身子却很小。于是,我在教学时出示真马的图片,照样写一个头大身小的“马”字;再写一个头小身大的“马”字;最后写一个头小但向上仰,挺胸,身壮结实的“马”字让学生猜一猜,老师写“马”字和投影图片上的真马最相像。学生在饶有兴趣地观察中感受到了汉字整体形态的形象美。在形象生动的情境教学中,孩子不知不觉地体验到汉字的美学原则,久而久之,审美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四、让再“读帖”成为培养孩子品评能力的过程
如果说写字前的“读帖”是对字最初的理解,那书写后的再“读帖”就是对字的咀嚼和回味,好比牛吃草的反刍,进一步消化吸收。写完一个字后,可随时和范字对照,找出不足之处,以便在写下一个字前加以改进。通过比较,找到差距;通过比较,找到规律;通过比较,培养学生善于识别书写优劣的能力。
优秀习字,要评议好在哪里,哪一个笔画描得好,仿得像,临得神,被表扬的同学对写字会更加有兴趣。较差习字,要评议写得不好的笔画或不合理的结构,改怎样矫正,但不说学生的姓名,并且也指出写得较好的地方,不抹杀掉学习的积极性。
写后的再读帖,通过比较品评,学生对字从整体结构到部件、笔画,有了初步的感知,强化了识记,提高了识字的准确性;通过比较品评,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写好字的自觉性;通过比较品评,学生经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提高了观察分析能力,开发了智力;通过比较品评,学生感知美、欣赏美,陶冶了情趣。
沈尹默先生说得好:“字外无法,法在字中”。方法全在其中,要你自己主动去请教,这就是“读帖”。要临好帖必须先读帖,而且必须认真细致地读。读帖能锻炼人的眼力心力。要提高写字教学的效果,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读帖”能力和习惯。因此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写字前要做到“看、思”两大步骤,然后再写,重在写正确、写美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就能让学生养成“整体把握,细致观察”的“读帖”习惯,练就一双“火眼金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