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欣赏“画”出来的字

来源 :红蕾·快乐读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nkf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幅画的最右边画了一个走路的人,意思是“人搬迁”。左下方画的是一座山,可以译为“灵山”,左上方的圆圈表示“顶上”,下面有一条斜线通到人的腿边,意思是“下来”。
  全句话的意思就是:“人是从灵山顶上搬迁下来的。”
  某人在朋友婚礼上送一横匾,上书:“北比臼舅”四字,旁人皆不解其意。那人解释说:“北字正如二人互不相识时背靠背的样子:比是一方向另一方表示追求的样子;臼是二人面对面互相倾谈的样子:舅字是二人结婚后生下一男孩的样子。”众人一听,大声叫绝!
其他文献
桌子几岁?    远方叔叔来我家做客,见到我弟弟便问:“你几岁了?”  “4岁!”  “长得挺高,差不多跟桌子一般高了。”弟弟摸了摸脑袋,问叔叔:“桌子几岁?”    再算一道题    小明刚上学,妈妈给他出了一道简单的算术题让小明算。小明很快就得出了正确答案:“5”。妈妈很高兴,给了小明5元钱让他买冷饮喝。小明没动身,而是恳求妈妈:“让我再算一道题吧,这次的得数是100。”    谁去开家长会?
期刊
[真真荐读]    可爱的小读者,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皮皮。皮皮是个奇怪而有趣的小姑娘。她有一个奇怪的名字:皮皮露达·维多利亚·鲁尔加迪娅·克鲁斯蒙达·埃弗拉伊姆·长袜子。她满头红发,小辫子翘向两边,脸上布满雀斑,大嘴巴,牙齿整齐洁白。她脚上穿的长袜子,一只是棕色的,另一只是黑色的。她的鞋子正好比她的脚大一倍。她力大无比,能轻而易举地把一匹马、一头牛举过头顶,能制伏身强力壮的小偷和强盗,还
期刊
最初的小溪    我听见一只鸟儿发出鸽子般的“咕咕”叫声,轻轻地飞了起来,我就跑去找狗,想证明一下,是不是丘鹬来了。但是肯达安静地跑着。我于是回来欣赏泛滥的雪融的水,可路上又听见还是那个鸽子般“咕咕”叫的声音,并且一再一再地听见了。我拿定了主意,再听见这响声时,不走了。于是慢慢地,这响声变得连续不断起来,而我也终于明白,这是在不知什么地方的雪底下,有一条极小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我就是喜欢这样在走路
期刊
三月风扯着  母亲期望的视线  远去了  远在苦菜飘香的歌里  唱暮色的笛音  唱幽蓝的星空    当岁月沿季节的阶梯  沿母亲苦涩的皱纹  走向田野  走向风雨打湿的日子  于是,我向蓝天为她  放一只风筝  放一只彩鸽  采一把阳光  采一把丁香  摇响她的春天
期刊
在春江桥洞底下的这一觉,米米睡得非常香,比在城里的街头上睡得好多了。  还在梦中的时候,米米就听到一声声的呼唤。  “米米——米米——你回来吧,你快点回来吧——”  这是谁呢?米米睁开了眼睛,他看见了一个衣裳褴缕的女人表情呆滞地站在河边,她的怀里抱着一个小包裹,久久地站在春江桥下的河水边,向着远方轻轻地喊着。她的眼睛竟然是瞎的。她在丢了孩子后的一个月的时间里,天天就站在这个河边上哭着,她的眼睛是哭
期刊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是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
期刊
七岁时,我家里养了一只小狗。它长得胖胖的,像 个小圆球,浑身上下都是黑色的皮毛,因此,我给它取名“黑黑”。  慢慢地,“黑黑”长大了,长成了一条威猛帅气的大狼狗。我们附近的几条小狗都怕它,“黑黑”是它们的头领,经常率领它们奔跑、嬉闹。所以,我叫它“黑司令”。  每当我上学的时候,“黑黑”就在自行车旁跟着跑,到十字路口后自己再跑回去。放学时,它又会在家门口趴着等我。一看见我,它就伸个懒腰,抖抖身上
期刊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福”字倒贴在民间有很多种传说,讲一种你听听。  早在渚代某一年的除夕,恭亲王府的大管家为了讨好主子,挖空心思想计策。他想,恭亲王最宠爱的是王妃,凡事只要
期刊
春节贴春联,热闹一整年。贴春联已经成了我国的一个传统习俗。而“福”字则是贴春联时必不可少的一个字,它寄托着人们许多美好的心愿。不知你仔细观察过贴在你家门上的“福”字吗?  我们先到大街上看看!  在街头各种各样的“福”字中,康熙御笔的“福”越来越成为百姓的首选。康熙“福”字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字体瘦长,与其他体型富态的“福”字大不相同。俗话说:“有福必有寿,有寿必有福,有福没寿视为无福可受。”可是“
期刊
散文在内容上虽然或写人记事,或咏物写景,但所写的总是作者自我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这种发现是作者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思索的结果。“形散神不散”是散文区别于其它文体的显著标志。  散文在形式上的特点,一是往往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二是往往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一、了解散文的选材特点。  散文选材自由广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