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技巧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zhangj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是获得语言感受的最主要的途径,是提高说、读、写的基础,是学习英语、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必备条件。要真正掌握英语必须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但在实际学习中,听力不同于允许反复思考的阅读,所有的语言知识必须在一瞬间同时运作,稍一疏忽,就难以捕捉内容。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普遍较为重视笔试,学生也颇感得心应手,而对听力测试却望而生畏。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呢?
  一: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为学生创造听的机会和环境
  授课前用英语互相问好,营造英语教学的特殊氛围。授课时,以课文为主要教材,每上一节新课,都要坚持用英语叙述课文内容,叙述课文内容时,尽量用学生学过的词、句型,遇到生词或关键词写在黑板上。当学生能听懂教师所讲的英语时,听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信心也越来越强。
  二:培养学生的预测和猜测能力
  在平时的听力训练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做好听前的准备,针对课文的标题和教材所提供的听力题,让学生大胆地预测、猜测要听的范围和大致内容。这样,进行听力训练时,学生就会用已学的储存于大脑的知识对新内容进行猜测。另外,在听力中难免会遇到陌生的单词,学生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去推敲,而只能依据上下文内容去联想、猜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积极的想象、推理和判断,并主动发挥个人的能动性,也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听的内容。
  三: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听力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状态时就容易产生恐惧心理,而多数学生又不善于调整心理变化,从而使听的效果大打折扣。这样,本来可以听懂得也听不懂了。实践证明,过分注意每个音、每个词、每个句子、每个细节,不但听不懂英语也听不懂母语。听的注意力要集中到内容上而不是语言上,大意上而不是细节上,正在听的而不是已听过的。
  四:扩大阅读量
  听力的好坏往往与阅读有关,书读得越多,词汇量越大,对常用词语就会越熟悉。一般說来,若阅读量小,阅读速度就越慢,听的速度也不会快,理解也不会深。所以,要强化对学生的大量限时阅读训练来促进其听力速度的提高。
  五:从实际需要出发多让学生听地道的英语语音、语调
  听力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听懂地道英语的能力,以适应交际需要。在课堂上教师要用正常的语速用英语组织课堂或朗读课文,但在七年级刚入学时,语速可以适当减慢。随着学习的深入,语速应适当加快,呈阶梯上升趋势。同时英语课本一般都配有语音、语调较正规的录音磁带多让学生听英国人或美国人地道的语音、语调,可以使学生不断了解外国人所习惯的表达风格、技巧、发音过程的特点及偶尔产生的语言音素等,使学生熟练英语预留中的语音、语调的变化。学生除听老师和录音磁带外,还应多看英语电视节目、电脑学习光盘等,使听觉和视觉协同起来参与活动,形成英语语感,从而使他们能够迅速准确的理解听力材料。
  总之,听力对中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个难题。但只要我们遵循以上几点,因势利导,持之以恒,这个难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听力水平也一定能得到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做为当代的中职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及其操作技能,是衡量其基本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已成为中专学校每个专业都必须开设的一门公共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学生从事各项实际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本文通过探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寻求适合中专学生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技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如何激发中等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转化为优等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我们应该多关注中等生,表扬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组织一些评比活动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优秀的一面,甚至可以树立一些中等生转化成优等生的榜样,让学生们学习。通过这些办法我们可以激发中等生表现自己,发现自己,从而帮助他们展现自己的光彩。  【关键字】:中等生 正能量 激发  每一个班级中,都有一些学生,学习处于中等水平
摘要:明确新世纪创新教育的基本任务,切实搞好初中语文创新教育工作;师生的创新意识;阅读教学的创新;写作教学的创新,是切实搞好初中语文创新教学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初中语文 创新教学 观念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给语文教学带来全新的气象和崭新的面貌。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注重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为学生提供创新动力;营造语文创新氛围,激励学生积极创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
Notice that intelligent control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leing and control abilities of human beings.As such,an ideal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should not onl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