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生报国不言悔

来源 :人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ping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仿佛将“惊涛骇浪”的功勋“深潜”在了人生的大海之中。
  1926年,黄旭华出生在广东汕尾。上小学时,正值抗战时期,家乡饱受日本飞机的轰炸。海边少年就此立下报国之愿。高中毕业后,黄旭华同时收到中央大学航空系和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录取通知。在海边长大的黄旭华选择了造船。
  新中国成立初期,掌握核垄断地位的超级大国不断施加核威慑。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央决定组织力量自主研制核潜艇。黄旭华有幸成为这一研制团队人员之一。
  执行任务前,黄旭华于1957年元旦回到阔别许久的老家。此后30年时间,他的家人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父亲直到去世也未能再见他一面。
  1986年年底,两鬓斑白的黄旭华再次回到广东老家,见到93岁的老母亲。与对家人隐姓埋名相比,黄旭华的爱人李世英承担了更大压力。忙时,黄旭华一年中有10个月不在家。结婚8年后结束两地分居,李世英才知道丈夫是做什么的。
  核潜艇,是集海底核电站、海底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当时,我们只搞过几年苏式仿制潜艇,核潜艇和潜艇有着根本区别,核潜艇什么模样,大家都没见过,对内部结构更是一无所知。”黄旭华回忆说。
  在开始探索核潜艇艇体线型方案时,黄旭华碰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艇型。最终他选择了最先进、也是难度最大的水滴线型艇体。
  黄旭华通过大量的水池拖曳和风洞试验,取得了丰富的试验数据,为论证艇体方案的可行性奠定了坚实基础。
  核潜艇技术复杂,配套系统和設备成千上万。为了在艇内合理布置数以万计的设备、仪表、附件,黄旭华不断调整、修改、完善,让艇内100多公里长的电缆、管道各就其位,为缩短建造工期打下坚实基础。
  用最“土”的办法来解决最尖端的技术问题,是黄旭华和他的团队克难攻坚的法宝。
  核潜艇战斗力的关键在于极限深潜。然而,极限深潜试验的风险性非常高。在核潜艇极限深潜试验中,黄旭华亲自上艇参与试验,成为当时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在极限深度,一块扑克牌大小的钢板承受的压力是一吨多,100多米的艇体,任何一块钢板不合格、一条焊缝有问题、一个阀门封闭不足,都可能导致艇毁人亡。”巨大的海水压力压迫艇体发出“咔嗒”的声音,惊心动魄。
  黄旭华镇定自若,了解数据后,指挥继续下潜,直至突破此前纪录。在此深度,核潜艇的耐压性和系统安全可靠,全艇设备运转正常。
  正是凭着这样的奉献精神,黄旭华和团队于1970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各项性能均超过美国1954年的第一艘核潜艇。建造周期之短,在世界核潜艇发展史上是罕见的。
其他文献
【摘 要】现在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战略资源,随着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利用的广泛深入,数字档案长期安全保存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就数字档案的长期安全保存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对保存策略进行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信息档案;安全保存;策略  前 言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数字声像档案的长期保存成为一个新的、十分艰巨的和复杂的课题。现
期刊
【摘 要】在广告活动中,为了提高品牌知名度和产品销售额,企业纷纷聘请名人作为形象代言人。自我国,名人广告在充分发挥积极传播效应和经济效应的同时,逐渐泛滥成灾,失去底线,在道德与法律层面饱受非议。本文将通过分析名人广告的积极作用,并从道德和法律法规层面探讨其存在的主要风险,对有效发挥名人广告效应的措施进行展望。  【关键词】名人广告;道德;约束力;广告效应  20纪初,美国著名广告公司智威汤逊在力士
期刊
温暖的阳光,洒落在宽阔的长安街上。2019年9月29日9时许,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集体乘坐礼宾车从住地出发,在英姿飒爽的国宾护卫队护卫下,汇成一列车队,向人民大会堂进发。  人民大会堂东门外,高擎红旗的礼兵分列道路两侧,肩枪礼兵在台阶上庄严伫立。车队抵达时,早已迎候在这里的青少年们迸发出热情的欢呼。  台阶上长长的红毯,为他们铺就。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拾级而上,由东门进入人民大会堂
期刊
申纪兰是从电视上得知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的。每天按时收看《新闻联播》,她坚持了几十年。  “党和人民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非常感动、非常激动!”申纪兰说,无论是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改革先锋”等称号,还是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荣誉都是对她的一种鞭策,时刻提醒她“勿忘人民、勿忘劳动”。  今年90岁的她,仍担任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是现阶段她最重
期刊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砺就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世界;一个名字,隐形近30载。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  “55年前,我从莫斯科留学回来后进入核武器研究院理论部接触到于敏,从核武器到激光研究,我和他一直密切配合,并在他的指导下工作。”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
期刊
他被称为中国航天的“大总师”,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一号”,从“风云气象卫星”到“北斗导航卫星”,背后都有他主持负责的身影;翻开他的人生履历,就如同阅读一部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  获得过“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改革先锋”等称号的他,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又荣获“共和国勋章”。他,就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
期刊
解放战争中,他在冰天雪地的东北和国民党军拼过刺刀,在山势险峻的湘西和土匪“掰过手腕”;抗美援朝战场上,他带领官兵夺回失守的346.6高地,顶住了敌人多次反扑,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英雄”称号,荣立了特等功;凯旋之后,他继续投身国防事业,20世纪70年代来到祖国南疆,从此扎根祖国边陲。  91岁的李延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一位一生默默奉献,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军队老党员。  1945年10月,李延年参军
期刊
1924年12月,张富清出生于陕西汉中洋县马畅镇双庙村一个贫农家庭。兵荒马乱的年月,他在家种过地,给地主当过长工,没有上过一天学。1945年下半年,家中唯一的壮劳力二哥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他用自己将二哥换了出来。  宜川战役中,国民党军整编第90师在瓦子街落入我军伏击圈被歼,作为该师杂役的张富清选择参加革命,成为王震所领导的英雄部队——359旅718团的一名“人民子弟兵”。 
期刊
疟疾,世界上最主要的高死亡率传染病。青蒿素的发现,为世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抗疟药。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方法,在过去的20多年间,青蒿素联合疗法在全球疟疾流行地区广泛使用。据世卫组织不完全统计,青蒿素在全世界已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每年治疗患者数亿人。  “中医药人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定能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国家
期刊
70年砥砺奋进,70年风雨兼程。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标志着100多年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运动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胜利,标志着爱国统一战线和全国人民大团结在组织上完全形成,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政协积极投身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走过了辉煌的历程,发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