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实施后,小学数学中“空间与图形”内容发生了较大变化,更趋于趣味化、人文化、生活化,课堂上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也较高,但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知识并不能很好的掌握和应用,看上去活跃的课堂和实效相差甚远。在教学中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与图形”观念,并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呢?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简单谈谈我的体会,不足之处望大家斧正。
小学数学 “空间与图形”
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成果,认为对人的认知形成规律是从“动作”形成“表象”,从“表象”建立“概念符号”。“表象”就是知识结构向学生知识结构转化的中介,是学生抽象概念的基础,因此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学生对图形表象的建立。
1、提供现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应当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小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有很强的好奇心。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如以教室为情境,让学生认位置;以学生熟悉的搭积木为情境,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主动地学习。
2.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标准》中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上设计了很多这方面的活动。如“你说我摆”、“观察与测量”、“有趣的图形”、“动手做游戏”等,在合作中进行学习,体验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和乐趣。同时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尝试不同的探索方式,不断提高思维水平。在教学中,应为学生提供合作和交流的机会,不应简单地、机械地让学生模仿、记忆教师和书本上的语言。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把操作与数学思考结合起来。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之后,提出:“你能和同学一起完成下面的测量和计算吗?①计算《中国少年报》的面积;②计算教室地面的面积;③你还能计算什么面的面积?”
3.注重各部分教学内容的互相渗透,有机结合
空间与图形的四个部分: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教学中应注意互相渗透。如《标准》中指出的“描述物体的相互位置”、“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又如“周长”一课,结合图形的认识和测量等知识来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4.加强直接感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创新意识
空间观念是创新精神所需的基本要素之一,所以《标准》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内容的核心概念之一,把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作为数学方面的一个重要目标。如“位置与顺序”一课,结合生动有趣的情境或活动,让学生体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建立初步的空間观念。又如“认识物体”一课中的练习动手搭出你喜欢的东西,使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得到自由发挥,并能感受复杂物体的形状与简单几何体之间的联系。
5.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断反思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更好地促进教学
《标准》明确提出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所以教师应重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在“观察与测量”一课中,组织学生测量课桌的长度,他们可能不用标准的测量工具,而是用铅笔、绳子……作为测量工具,于是学生体会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教师不仅要关注测量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活动,能否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又如,一位教师在第一次上“平移与旋转”这一课时,用多媒体显示课本上的图:火车与直升机的运动,并问学生,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学生回答:火车是直着向前走的;车轮带动车走;火车是靠燃料推动走的等。这时教师慌了,不知如何引导下去。课后这位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尽量排除非本质的干扰,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于是重新设计了教学内容。这次多媒体显示:缆车、升降电梯、风车和吊扇,学生观察。老师问:它们的运动都相同吗?学生答:不同。师:你们能把它们分分类吗?生:缆车、升降电梯的运动为一类,因为它们都是平平地直走;而风车和吊扇又是一类,因为它们是在固定地旋转。这次改进,使学生很快地进入了对平移与旋转的感知当中。
6.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设动态情境,优化教学效果
在几何知识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让“静”的知识“动”起来。通过直观的图像、鲜艳的色彩和逼真的音响,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创设动态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想像、优化教学效果。
总之,我们在“空间与图形”教学研究方面做了一些粗浅尝试,但无论在认识还是实践上,都有许多尚待完善之处。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将继续在“空间与图形”领域里进行深入地研究与探索,以便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再上新台阶。
小学数学 “空间与图形”
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成果,认为对人的认知形成规律是从“动作”形成“表象”,从“表象”建立“概念符号”。“表象”就是知识结构向学生知识结构转化的中介,是学生抽象概念的基础,因此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学生对图形表象的建立。
1、提供现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应当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小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有很强的好奇心。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如以教室为情境,让学生认位置;以学生熟悉的搭积木为情境,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主动地学习。
2.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标准》中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上设计了很多这方面的活动。如“你说我摆”、“观察与测量”、“有趣的图形”、“动手做游戏”等,在合作中进行学习,体验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和乐趣。同时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尝试不同的探索方式,不断提高思维水平。在教学中,应为学生提供合作和交流的机会,不应简单地、机械地让学生模仿、记忆教师和书本上的语言。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把操作与数学思考结合起来。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之后,提出:“你能和同学一起完成下面的测量和计算吗?①计算《中国少年报》的面积;②计算教室地面的面积;③你还能计算什么面的面积?”
3.注重各部分教学内容的互相渗透,有机结合
空间与图形的四个部分: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教学中应注意互相渗透。如《标准》中指出的“描述物体的相互位置”、“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又如“周长”一课,结合图形的认识和测量等知识来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4.加强直接感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创新意识
空间观念是创新精神所需的基本要素之一,所以《标准》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内容的核心概念之一,把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作为数学方面的一个重要目标。如“位置与顺序”一课,结合生动有趣的情境或活动,让学生体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建立初步的空間观念。又如“认识物体”一课中的练习动手搭出你喜欢的东西,使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得到自由发挥,并能感受复杂物体的形状与简单几何体之间的联系。
5.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断反思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更好地促进教学
《标准》明确提出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所以教师应重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在“观察与测量”一课中,组织学生测量课桌的长度,他们可能不用标准的测量工具,而是用铅笔、绳子……作为测量工具,于是学生体会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教师不仅要关注测量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活动,能否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又如,一位教师在第一次上“平移与旋转”这一课时,用多媒体显示课本上的图:火车与直升机的运动,并问学生,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学生回答:火车是直着向前走的;车轮带动车走;火车是靠燃料推动走的等。这时教师慌了,不知如何引导下去。课后这位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尽量排除非本质的干扰,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于是重新设计了教学内容。这次多媒体显示:缆车、升降电梯、风车和吊扇,学生观察。老师问:它们的运动都相同吗?学生答:不同。师:你们能把它们分分类吗?生:缆车、升降电梯的运动为一类,因为它们都是平平地直走;而风车和吊扇又是一类,因为它们是在固定地旋转。这次改进,使学生很快地进入了对平移与旋转的感知当中。
6.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设动态情境,优化教学效果
在几何知识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让“静”的知识“动”起来。通过直观的图像、鲜艳的色彩和逼真的音响,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创设动态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想像、优化教学效果。
总之,我们在“空间与图形”教学研究方面做了一些粗浅尝试,但无论在认识还是实践上,都有许多尚待完善之处。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将继续在“空间与图形”领域里进行深入地研究与探索,以便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