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3-000-02
摘要区域产业结构是特定区域内各经济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调整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关键性渠道。不同区域产业结构也不同。本文在客观评价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变化优、劣势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产业优化升级中自然资源、劳动力、技术、需求等支撑因素的不足,认为产业结构调整需综合政府、企业等各方力量,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实现产业优化升级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协调。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产业机构分析
一、区域经济发展视角下产业结构概述
产业结构是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生产、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涵盖三次产业间的比例关系以及农业、工业等国民经济各行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作为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总量增长必然伴随产业结构演进,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是互为条件、互为因果,产业结构是过去经济发展产物,又是未来经济发展基础、动力和关键因素。优化产业结构意味着产业比例协调、技术先进、发展层次高,能够实现产业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能够改善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创造新的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国经济增长积极应对各种考验,取得连年高位运行的成绩,但积累隐性矛盾与问题逐步显现,诸如人口与资源、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日益突出。在当前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投资与消费关系失衡、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社会矛盾明显增多严竣形势下,加快促进产业结构调速和优化升级是关系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产业结构加速转换将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重要特征。产业结构的优劣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经济竞争实力和国民收入水平。如果地区各产业各生产部门在生产上相互衔接,紧密配合,并形成合理的比例,则地区资源在各部门之间将得到合理的配置,那么,地区创造的财富就会越多,地区的经济实力就会越强,竞争力也会越强。
2、区域经济发展视角下产业结构现状
2.1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劳动力逐渐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在2005-2010年,第一产从业人员占比下降4.42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从业人员占比分别提高3.39、0.03个百分点。受结构调整影响带动,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全社会从业人员人均GDP已由2005年的24482元/人提高至2010年的53380元/人,年均增长12.1%。
2.2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呈现积极变化
在工业领域,能源工业比重下降,制造业比重上升,制造业增加值连续三年超过煤电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到61.7%。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集聚效应,建成五个国家级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由2005年的22.4%提高到35.5%。服务业领域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和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主要服务业结构略有调整,社会贡献份额五年提高1.8个百分点。结构趋于合理的产业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3产业结构发展存在问题和不足
3.1产业升级缓慢,结构问题不优突出
农业增加值近五年净增量占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量的比重高达73.4%,在农民收入中,家庭经营收入占人均纯收入比重均在50%左右。第二产经济贡献率近60%,对工业依赖性较大,工业产品技术含量低,仍处于浅层工业化阶段,多数行业仅停留在加工组装环节,产品附加值难以提高。第三产业发展虽然近年来平均增速达15.4%,但存在总量偏小和内部结构调整缓慢等问题,制约了第一、二产业充分发展。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发展缓慢,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零业、住餐业等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占全部服务业比重均在40%以上。社会保障业、新闻出版业、文化艺术业等服务业虽发展较快,但占全部服务业比重仍然不高,均在1个百分点之内。
3.2区域经济总体实力偏弱,产业发展不均衡
2010年,区域平均GDP216.4亿元,低于全国平均数35.9亿元。2010年,区域第一产业比全国平均高4.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全国平均低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全国平均低2.8个百分点。区域经济为典型资源主导型产业,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区域之间产业同质化严重,多数区域经济主要靠资源拉动。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高新区2600家,占比1/3,其它各地市分别为150家、140家和100家,占比17.2%、16.1%、11.5%,其余区域高新技术企业最多的只有40家,有些地区至今没有高新技术企业。
3.3与周边区域差距不断缩小,竞争压力加大
区域经济发展要吸引聚集能力较强、经济实力与质量突出的技术能量;而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可以根据具体地域特色优势,发展相关产业结构模式,对消费市场产生极大冲击力。尽管近几年来,区域经济基本保持平行发展态势,但发展总量与速度呈现被反超现象。区域经济GDP总量差距由2005年的21.46-43.63亿元扩大到2010年的143.82-467.95亿元,其中,主要区域2010年GDP总量高出一般区域324.13亿元。在2005-2010年,区域经济GDP增幅与降幅差距高达4.3个百分点,而邻近区域经济发展降幅仅1.2-1.5个百分点。
4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对策
4.1强化政府引导,政策带动经济战略转型
在加强国家政策扶持争取同时,应科学调控资源配置与流向,正面化影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和机制,建成廉洁、高效、公平的市场环境,提升政府行为工作实效性。科学制定经济转型专项规划,加强对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的规划引导,统筹解决地下采煤、地上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矛盾,促进经济转型有序推进;制定财税、土地、产业鼓励政策,引导煤炭企业将实现利润部分投向非煤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投向优势主导产业及骨干企业,促进煤炭企业资本优势转化为产业和经济优势。对煤炭企业投资的先进制造业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优先办理审批转报手续,优先帮助争取国家和省资金。对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转型改造项目优先办理用地手续。争取列为国家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充分利用国家对资源型城市在财政税收、生态环保、接续产业、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推进区域经济战略转型。
4.2突出企业主体作用,产品结构优化促进产业转型
产业调整、经济转型归根到底是企业转型,企业产品结构决定区域经济竞争力。强化招商引资,严格项目建设,延伸优势产业链条,发展深加工产品和终端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结构由以原料工业为主向终端产品占主导转变。以产品培育实现优势产业壮大和新兴产业形成,以先进工艺技术带动产品升级换代,以品牌带动推动生产要素向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流动,尽快实现企业由卖原料和产品向卖技术和品牌转变。
4.3优化投资结构,项目带动产业转型
投资结构决定未来产业结构,投资结构与方向调整带动工业内部结构优化。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严控高耗能、高污染项目。推广引入台联电、建设光电信息产业园成功模式,以高端大企业、大项目引进支持重点企业研发新产品、转化新成果、扩张优势产能,同步跟进相关配套协作项目,尽快形成核心竞争力强、产业链条完整、规模效益突出的新兴主导产业。同时,积极建设劳动密集型项目,着力解决资源枯竭矿井职工及家属、农村剩余劳动力、采煤塌陷造成的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建立高效、灵活、规范的投融资机制,积极向符合转型方向的企业、项目提供信贷资金,扩大对重点企业授信额度。扩大招商引资,提高招商质量,由招商引资向择商选资转变,实现投资结构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4.4加快区域化进程,协调推动产业转型
坚持新型区域化与新型工业化“双轮驱动”,走产业发展助推区域化、区域化带动产业发展的新路子,避免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脱节。一是统筹城乡规划,完善区域化布局和形态。科学规划,务求定位准确、风格鲜明、布局合理、控制到位,为未来发展制定蓝图、预留空间,确保几十年不落后。二是抓好区域化建设,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发展。力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向区域化延伸配套、有机对接,壮大新型区域化,按照工矿型、商贸型、农产品加工型、交通枢纽型、旅游观光型等模式,建设区域化经济,增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辐射带动能力。三是创新要素供给,增强区域化发展支撑力。继续深化完善区域化配套改革,制定完善有较强吸引力的就业、住房、教育、社保等区域化综合配套政策。挖潜存量土地,加大对闲置土地处理力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大幅提高区域建设集约、节约化水平,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置换机制,探索节约集约用地开发建设模式,稳妥推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入市场流转,增加项目建设用地补给。
4.5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提速产业升级
发展区域经济的好处在于可以利用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运用区域经济带经济发展高地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经济成本较低,承接产业转移具有更为突出的资源优势。抢抓国际国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速度的不断加快,如东亚经济带和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区部分产业加速向外转移的良好机遇,积极主动承接劳动密集型、能源资源消耗型、技术密集型、服务产业项目,引进先进经营理念、管理经验和资金。创新区域管理体制和开发机制,加快以道路、水、电、通讯为主的基础设施及环保、物流、通关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区域产业承载力。鼓励按照市场导向和产业布局原则在区域内发展经济,发展共建共享、收益分成的“飞地经济”,实现优势互补,集聚发展,互利双赢。
总之,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这一决策是针对产业结构不合理所做出的重大调整。对区域而言,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核心内容,也是增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区域经济而言,也是创新优势,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主任陈佳贵.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发展方式转变[N].光明日报,2011年
[2]刘方宇.长三角产业发展与城市化互动关系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牛永红,李正桂.兰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选择——基于产业结构调整角度的分析.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
摘要区域产业结构是特定区域内各经济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调整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关键性渠道。不同区域产业结构也不同。本文在客观评价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变化优、劣势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产业优化升级中自然资源、劳动力、技术、需求等支撑因素的不足,认为产业结构调整需综合政府、企业等各方力量,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实现产业优化升级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协调。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产业机构分析
一、区域经济发展视角下产业结构概述
产业结构是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生产、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涵盖三次产业间的比例关系以及农业、工业等国民经济各行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作为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总量增长必然伴随产业结构演进,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是互为条件、互为因果,产业结构是过去经济发展产物,又是未来经济发展基础、动力和关键因素。优化产业结构意味着产业比例协调、技术先进、发展层次高,能够实现产业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能够改善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创造新的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国经济增长积极应对各种考验,取得连年高位运行的成绩,但积累隐性矛盾与问题逐步显现,诸如人口与资源、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日益突出。在当前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投资与消费关系失衡、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社会矛盾明显增多严竣形势下,加快促进产业结构调速和优化升级是关系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产业结构加速转换将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重要特征。产业结构的优劣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经济竞争实力和国民收入水平。如果地区各产业各生产部门在生产上相互衔接,紧密配合,并形成合理的比例,则地区资源在各部门之间将得到合理的配置,那么,地区创造的财富就会越多,地区的经济实力就会越强,竞争力也会越强。
2、区域经济发展视角下产业结构现状
2.1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劳动力逐渐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在2005-2010年,第一产从业人员占比下降4.42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从业人员占比分别提高3.39、0.03个百分点。受结构调整影响带动,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全社会从业人员人均GDP已由2005年的24482元/人提高至2010年的53380元/人,年均增长12.1%。
2.2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呈现积极变化
在工业领域,能源工业比重下降,制造业比重上升,制造业增加值连续三年超过煤电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到61.7%。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集聚效应,建成五个国家级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由2005年的22.4%提高到35.5%。服务业领域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和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主要服务业结构略有调整,社会贡献份额五年提高1.8个百分点。结构趋于合理的产业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3产业结构发展存在问题和不足
3.1产业升级缓慢,结构问题不优突出
农业增加值近五年净增量占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量的比重高达73.4%,在农民收入中,家庭经营收入占人均纯收入比重均在50%左右。第二产经济贡献率近60%,对工业依赖性较大,工业产品技术含量低,仍处于浅层工业化阶段,多数行业仅停留在加工组装环节,产品附加值难以提高。第三产业发展虽然近年来平均增速达15.4%,但存在总量偏小和内部结构调整缓慢等问题,制约了第一、二产业充分发展。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发展缓慢,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零业、住餐业等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占全部服务业比重均在40%以上。社会保障业、新闻出版业、文化艺术业等服务业虽发展较快,但占全部服务业比重仍然不高,均在1个百分点之内。
3.2区域经济总体实力偏弱,产业发展不均衡
2010年,区域平均GDP216.4亿元,低于全国平均数35.9亿元。2010年,区域第一产业比全国平均高4.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全国平均低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全国平均低2.8个百分点。区域经济为典型资源主导型产业,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区域之间产业同质化严重,多数区域经济主要靠资源拉动。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高新区2600家,占比1/3,其它各地市分别为150家、140家和100家,占比17.2%、16.1%、11.5%,其余区域高新技术企业最多的只有40家,有些地区至今没有高新技术企业。
3.3与周边区域差距不断缩小,竞争压力加大
区域经济发展要吸引聚集能力较强、经济实力与质量突出的技术能量;而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可以根据具体地域特色优势,发展相关产业结构模式,对消费市场产生极大冲击力。尽管近几年来,区域经济基本保持平行发展态势,但发展总量与速度呈现被反超现象。区域经济GDP总量差距由2005年的21.46-43.63亿元扩大到2010年的143.82-467.95亿元,其中,主要区域2010年GDP总量高出一般区域324.13亿元。在2005-2010年,区域经济GDP增幅与降幅差距高达4.3个百分点,而邻近区域经济发展降幅仅1.2-1.5个百分点。
4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对策
4.1强化政府引导,政策带动经济战略转型
在加强国家政策扶持争取同时,应科学调控资源配置与流向,正面化影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和机制,建成廉洁、高效、公平的市场环境,提升政府行为工作实效性。科学制定经济转型专项规划,加强对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的规划引导,统筹解决地下采煤、地上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矛盾,促进经济转型有序推进;制定财税、土地、产业鼓励政策,引导煤炭企业将实现利润部分投向非煤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投向优势主导产业及骨干企业,促进煤炭企业资本优势转化为产业和经济优势。对煤炭企业投资的先进制造业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优先办理审批转报手续,优先帮助争取国家和省资金。对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转型改造项目优先办理用地手续。争取列为国家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充分利用国家对资源型城市在财政税收、生态环保、接续产业、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推进区域经济战略转型。
4.2突出企业主体作用,产品结构优化促进产业转型
产业调整、经济转型归根到底是企业转型,企业产品结构决定区域经济竞争力。强化招商引资,严格项目建设,延伸优势产业链条,发展深加工产品和终端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结构由以原料工业为主向终端产品占主导转变。以产品培育实现优势产业壮大和新兴产业形成,以先进工艺技术带动产品升级换代,以品牌带动推动生产要素向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流动,尽快实现企业由卖原料和产品向卖技术和品牌转变。
4.3优化投资结构,项目带动产业转型
投资结构决定未来产业结构,投资结构与方向调整带动工业内部结构优化。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严控高耗能、高污染项目。推广引入台联电、建设光电信息产业园成功模式,以高端大企业、大项目引进支持重点企业研发新产品、转化新成果、扩张优势产能,同步跟进相关配套协作项目,尽快形成核心竞争力强、产业链条完整、规模效益突出的新兴主导产业。同时,积极建设劳动密集型项目,着力解决资源枯竭矿井职工及家属、农村剩余劳动力、采煤塌陷造成的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建立高效、灵活、规范的投融资机制,积极向符合转型方向的企业、项目提供信贷资金,扩大对重点企业授信额度。扩大招商引资,提高招商质量,由招商引资向择商选资转变,实现投资结构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4.4加快区域化进程,协调推动产业转型
坚持新型区域化与新型工业化“双轮驱动”,走产业发展助推区域化、区域化带动产业发展的新路子,避免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脱节。一是统筹城乡规划,完善区域化布局和形态。科学规划,务求定位准确、风格鲜明、布局合理、控制到位,为未来发展制定蓝图、预留空间,确保几十年不落后。二是抓好区域化建设,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发展。力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向区域化延伸配套、有机对接,壮大新型区域化,按照工矿型、商贸型、农产品加工型、交通枢纽型、旅游观光型等模式,建设区域化经济,增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辐射带动能力。三是创新要素供给,增强区域化发展支撑力。继续深化完善区域化配套改革,制定完善有较强吸引力的就业、住房、教育、社保等区域化综合配套政策。挖潜存量土地,加大对闲置土地处理力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大幅提高区域建设集约、节约化水平,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置换机制,探索节约集约用地开发建设模式,稳妥推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入市场流转,增加项目建设用地补给。
4.5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提速产业升级
发展区域经济的好处在于可以利用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运用区域经济带经济发展高地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经济成本较低,承接产业转移具有更为突出的资源优势。抢抓国际国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速度的不断加快,如东亚经济带和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区部分产业加速向外转移的良好机遇,积极主动承接劳动密集型、能源资源消耗型、技术密集型、服务产业项目,引进先进经营理念、管理经验和资金。创新区域管理体制和开发机制,加快以道路、水、电、通讯为主的基础设施及环保、物流、通关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区域产业承载力。鼓励按照市场导向和产业布局原则在区域内发展经济,发展共建共享、收益分成的“飞地经济”,实现优势互补,集聚发展,互利双赢。
总之,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这一决策是针对产业结构不合理所做出的重大调整。对区域而言,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核心内容,也是增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区域经济而言,也是创新优势,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主任陈佳贵.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发展方式转变[N].光明日报,2011年
[2]刘方宇.长三角产业发展与城市化互动关系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牛永红,李正桂.兰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选择——基于产业结构调整角度的分析.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