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日本工业化进程来透析历史。实证研究,政府主导是日本实现工业化的重要因素。同时要成功实现工业化对一个经济体的独立工业体系、周边环境、产业转移以及社会转型提出要求。伴随工业化的深入,摒弃农耕,引进外国资本和工业经济,实现自上而下的转型。总结日本工业化道路何以在短时间内浓缩欧美几百年的历程。通过微观角度看待其工业化的进度,宏观分析总结日本工业化的成败。
关键词:政府主导;工业体系;工业化;社会转型
中图分类号:[F2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日本,这个经济强国,一度是亚洲经济的火车头,领跑亚洲经济几十年。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幕府统治垮台,为摆脱民族危机,一股后发赶超的气息在日本散发。从打开国门到明治维新,日本的工业化如火如荼,社会实现了初步转型。与欧美工业化几百年自发形成的不同,日本工业化是一种“政府主导发展”。国家权力是日本工业化的“人为组织”。围绕着“现代化”这一目标,日本人在不长的时间里先后实现“强国”和“富民”。而实现这些目标,实质是体制变革,而判断其成功的标准就是工业化的程度。从工业化的起步、发展、深化到改革,历经百年。日本工业化是工业化在亚洲一次成功的范例,探索与创新并存,碰撞和交融磨合,不同于欧美各国,日本的工业化呈现起步晚,发展快,差异大三个特点。也证明了工业化在日本的曲折性。而政府的作用不可替代,这只“看得见的手”在日本工业经济诞生扮演着“娘奶”的角色。一条“日本特色工业化道路”呈现在世人面前。
二、除旧-东瀛新政
1853年后。外国资本流入和封建模式加剧日本的贫穷,不满已久的通辞纷纷反抗。1869年,革命成功。新政权面对百废待兴的日本,开始了改革。
一方面,庄园经济在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内战中崩溃,破产农民以及无地领主出现,为日本工业化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另一方面,外国资本的涌入,日本丧失外商权,也破坏了自身的经济,日本经济与外国“被动地”联系在一起。日本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也导致日本社会巨变。
岩仓使节于1871年开始出访欧美各国。在欧洲不断考察各国实业,为日本经济发展寻找“范本”。他们发现,工业兴盛是西欧各国发展的根本,通过殖民扩张和建立已久市场经济使各国可以运用来自各地的资源。面对崭新的发展模式,他们心中已有了对日本改造的初步蓝图。据考察以及国内的实际。明治政府开始改革。从工业的角度,做了一系列措施。措施主要有两个:地税改革和士族授产。地税改革,使国家向资本主义靠拢,并从战乱中恢复。而财税收入正好为工业化提供了一笔的资金,也是其工业化的“第一桶金”。与欧美不同的是,欧美的原始积累来自殖民地,而日本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刚开始来自国内。
资金是有限且不稳定,因为政权并不稳定,这笔资金可谓“一金无储”。这也是日本工业化计划性的原因。接着士族授产的实施,是士族“转行”的问题,更有政府培养技工和实现转型的期许,也说明了日本工业化的计划性。一方面,士族的儒家性格和命令执行比农民要好;这也有利缓和阶级矛盾。时间推移,技术在农民和流人传播,对政府而言改革有了稳定社会基础。士族授产为国家稳定,技术传播和社会转型作用重大。对农民流人而言,成为早期技术工人。这两个措施以及其它措施为日本实现工业化,扫清了很多障碍。
三、布新-维新工业
布新,对于日本而言,工业经济是陌生的,日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而在日本国内懂得工业的人才寥寥,都集中于政府部门一些有眼光的士族。这也就决定了日本工业化必须要政府主导,工业化是近代精英对日本的改造经济工具。日本工业化一个亮点就是“殖产兴业”!这是日本在实现工业化的独创。日本也进行了很多财金改革。运用政权的力量,各种政策为杠杆,用国库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并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扶植资本主义。
在日本尚未达到机器大生产的基础上,日本政府在财金方面为工业发展提供支持,当民间产业因资金而陷入困境时,政府出资兴办。通过殖产兴业,日本成功统一全国市场;建立了铁路,航运、邮政等通讯事业。扶植财阀,发展企业,引进技术。对西方工业化产生的成果,日本可即时引进,亦可根据世界工业技术的发展灵活地引进技术。日本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尚未完全发育的情况下起步。因此,需要国家这个“大人”照顾。在资源配置上,资金筹集都需要一个“大人”来指导,甚至直接制定。日本政府无疑地成为这个“大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工业化的特征:国家主导,垄断国营,战争需要。这对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很重要。但政府在经济作为不是万能的,私人经济不可少,以涩泽荣一为代表的精英弃政从商。与苏俄计划经济不同的是,日本工业化未变成单一的政府主导计划经济,这为日后的经济发展留有余地。
当然,日本的国际地位并没有因为其经济的发展而改变,对外国的资本存在依赖。日本为解决该问题,优先发展军工,扩军备战,掠夺殖民地,通过赔款获得资金。譬如八幡钢铁厂,它的资金来自《马关条约》的赔款,其钢铁产量占全国80%以上,为日本重工业奠定了基础。屡屡得手的胜利,使日本工业和军事扩张的关系更加密切。这种关系持续到二战结束。所以工业更多的是战争支撑。
四、异化-殖民战争
工业化需要大量资金。对于发展的日本来说捉襟见肘。出于工业资金的强烈需要,日本走上国军国主义的扩张道路,制订 “大陆政策”。在1876年,迫使朝鲜打开国门,为解决工业资金打开一个缺口。后吞并琉球,威胁台湾,制造摩擦,勒索清朝。到甲午前夕,日本的势力受到清朝制约而无法继续扩张。通过甲午海战,日本击败清朝,获得三亿多两白银的原始积累和台湾,大大促进了日本工业化的进程。也使日本扩张了在中国内河的势力范围。在日俄战争,击败沙皇,攫取了中国东北的势力,东三省变成日本的“肥肉”。对日本而言,工业化的初步完成以及工业资金的相对充裕,日本通过不平等条约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力和原料直接在口岸办工厂。而自己则资本输出支持这些工厂。军事上,入侵破坏别国。这种集资本积累和军事殖民一体的模式一直持续到二战。所以工业变成了军事机器。日本在台、韩两块殖民地也是日本工业化的一个“试验场”,两块殖民地与日本一样,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其工业化是伴随日本殖民扩张而来,所以是日本经济的附庸。台、韩也开始了工业化,所以台湾和韩国的经济体制也和日本也很像。这样,一个“工业日本,殖民台韩,扩张东亚”的体系诞生。
1929年,日本爆发了昭和危机。日本的经济发展受到打击。工业瘫痪,政局混乱。而且,殖民地也不平静。为稳定局势,日本在经济上实行严厉的统制。集一切资源,扩大生产,去支持对外战争,获得战争暴利。随着向帝国主义过渡,垄断组织在日本的工业领域出现和扩展。主要以卡特尔的形式出现。这样大企业和军工将很多中小企业吞并。大企业所衍生出来的下属企业和旁系工业的关系紧张,摩擦不断,劳资问题也很尖锐。财阀和军部势力大增,加剧了日本国内的劳资矛盾。日本通过战争和条约跻身世界列强,转移国内矛盾。通过一战,使造船工业大受鼓舞。通过东北事变,华北事变,获得了中国东北和华北这两块殖民地,为日本实施入侵中国的起到作用。太平洋战争后,先后占领了香港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一方面,扩张达到顶峰;另一方面,對殖民地的控制开始力不从心。1945年,殖民体系瓦解。
五、正轨-科技立国
1945年,日本战败,美国的强力介入也使日本成为美国在亚太的附庸。二战后,日本成为美国在亚太扩张的支点,随后在各个方面控制了日本。日本战败后,由于美国的压力,使日本的经济发展转入“民用”和基础设施建设上来。
首先,清除了封建军国主义在经济上的影响,工业发展以战后重建为目标;其次,充分利用美国的援助,改造落后的工业,并引进美国先进技术。再次,通过 “劳动三法”促进日本农村工业的经济发展。修订劳动法,保障劳工权益,废除封建剥削,由注重劳动强度转变为注重引进科技和改善环境来发展日本经济;继而改变封建财阀经济,建立现代财阀和股份制,完善市场经济。日本的工业体系也逐渐完善。在这期间,日本放宽了私人垄断,颁布《临时法》促进日本的制造业的恢复提高。日本工业在美国的资本和科技支持下,快速恢复,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即产业兴国。第三次科技革命也引发产业升级,逐渐又劳动密集型转变为资金密集型。为此,日本政府在教育上重金投入,一方面,培养人才,服务现代,稳定社会;另一方面,使技术进口变为技术自给,经过几十年,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美国,出口成为拉动日本经济的“马车”,即“贸易立国”。提高对外贸易水平。
五、结论
日本的工业化,可从政府主导、工业资本和社会转型四个方面总结。
政府主导,作为一个工业落后的国家,要实现跨越式的赶超,政府主导工业发展可以说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在十九世纪后半期,以日本,德国和俄罗斯为代表的后发国家通过国家政权,发展本国工业,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来发展工业,缩小对外差距,鼓舞国内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经济和社会转型,节约了宝贵的时间和资源。但是政府的过渡干预也是国家经济的发展容易僵化,国家意志抑制了市场作用。为了对外扩张,军事工业畸形发展,工业变成了战争的工具,恶性循环。最终,拖垮了国民经济。所以国家主导只能是宏观的,更多的是对劳资,立法和供需的必要调控。特别是对私人财产的制度保护。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工业化的深入,发挥要素禀赋。在市场经济得到认可的今天,政府必须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较好的环境。利用市场调节,实现规模效益,减少因垄断带来的寻租现象,促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所以体现了一个政府在经济方面的驾驭。从经济控制论上,突破封闭的经济系统,主动纳入国际环境,形成一个开放的经济系统。日本的开放总体而言是主动的,作为海岛国,海洋贸易对于日本很重要,从甲午战争到入侵东南亚,都折射出日本对于海洋生命线的看重。开放的日本可以利用周边的一切资源发展自己。开发后了解差距,看清发展的趋势,使日本可以更有效地引进技术,将本土实际和工业发展相结合,实现社会转型。
2. 工业资本,工业化需要政府和民间的资金。欧美的工业资本源于殖民扩张和本国的财税改革。而日本刚开始的工业资金是地税改革,继而是外国资本,再后来是殖民掠夺,二战后是美国扶植。日本工业化是在工业资本缺乏这个先天缺陷下发展的,所以外国资本对日本来说具有“天然”的诱惑。没有别国特别是美国的支持,日本便没有出口商品的能力。这也使日本的财富始终集于卡特尔,而中小企业发展不如德国和美国。所以雄厚的工业资本对于实现国家工业化具有“娘奶”的作用。
3.社会转型,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有成功,有失败。日本在经济改革上可以说是颇有意义的。改革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改革。但不是所有新事物都是适合的,旧事物亦然。日本在明治维新期间,面对大量士族和农民,实施了士族授业的做法,一方面培养了近代工业的技术人员,另一方面,也实现了社会转型,为改革营造了一个稳定的环境。所以,改革要全方位的思考问题,妥善处理好固有矛盾。在稳健的改革中,渐进地实现社会转型。
参考文献:
1.杨栋梁,《日本近现代经济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1版
2.平川均(日)、崔龙浩(韩)、苏显扬、宋磊,《东亚的产业集聚:形成、机制与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版
3.三和良一(日),《概说日本经济史<近现代>》,东京大学出版社,1994版
4.大石嘉一(日),《日本帝国主义史》,东大出版会,1994版
5.森岛通夫(日),《日本为什么“成功”》,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1986版
作者简介:唐骏洲(1990-),汉族,四川人,集美大学诚毅學院,2010级金融学本科,
关键词:政府主导;工业体系;工业化;社会转型
中图分类号:[F2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日本,这个经济强国,一度是亚洲经济的火车头,领跑亚洲经济几十年。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幕府统治垮台,为摆脱民族危机,一股后发赶超的气息在日本散发。从打开国门到明治维新,日本的工业化如火如荼,社会实现了初步转型。与欧美工业化几百年自发形成的不同,日本工业化是一种“政府主导发展”。国家权力是日本工业化的“人为组织”。围绕着“现代化”这一目标,日本人在不长的时间里先后实现“强国”和“富民”。而实现这些目标,实质是体制变革,而判断其成功的标准就是工业化的程度。从工业化的起步、发展、深化到改革,历经百年。日本工业化是工业化在亚洲一次成功的范例,探索与创新并存,碰撞和交融磨合,不同于欧美各国,日本的工业化呈现起步晚,发展快,差异大三个特点。也证明了工业化在日本的曲折性。而政府的作用不可替代,这只“看得见的手”在日本工业经济诞生扮演着“娘奶”的角色。一条“日本特色工业化道路”呈现在世人面前。
二、除旧-东瀛新政
1853年后。外国资本流入和封建模式加剧日本的贫穷,不满已久的通辞纷纷反抗。1869年,革命成功。新政权面对百废待兴的日本,开始了改革。
一方面,庄园经济在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内战中崩溃,破产农民以及无地领主出现,为日本工业化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另一方面,外国资本的涌入,日本丧失外商权,也破坏了自身的经济,日本经济与外国“被动地”联系在一起。日本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也导致日本社会巨变。
岩仓使节于1871年开始出访欧美各国。在欧洲不断考察各国实业,为日本经济发展寻找“范本”。他们发现,工业兴盛是西欧各国发展的根本,通过殖民扩张和建立已久市场经济使各国可以运用来自各地的资源。面对崭新的发展模式,他们心中已有了对日本改造的初步蓝图。据考察以及国内的实际。明治政府开始改革。从工业的角度,做了一系列措施。措施主要有两个:地税改革和士族授产。地税改革,使国家向资本主义靠拢,并从战乱中恢复。而财税收入正好为工业化提供了一笔的资金,也是其工业化的“第一桶金”。与欧美不同的是,欧美的原始积累来自殖民地,而日本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刚开始来自国内。
资金是有限且不稳定,因为政权并不稳定,这笔资金可谓“一金无储”。这也是日本工业化计划性的原因。接着士族授产的实施,是士族“转行”的问题,更有政府培养技工和实现转型的期许,也说明了日本工业化的计划性。一方面,士族的儒家性格和命令执行比农民要好;这也有利缓和阶级矛盾。时间推移,技术在农民和流人传播,对政府而言改革有了稳定社会基础。士族授产为国家稳定,技术传播和社会转型作用重大。对农民流人而言,成为早期技术工人。这两个措施以及其它措施为日本实现工业化,扫清了很多障碍。
三、布新-维新工业
布新,对于日本而言,工业经济是陌生的,日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而在日本国内懂得工业的人才寥寥,都集中于政府部门一些有眼光的士族。这也就决定了日本工业化必须要政府主导,工业化是近代精英对日本的改造经济工具。日本工业化一个亮点就是“殖产兴业”!这是日本在实现工业化的独创。日本也进行了很多财金改革。运用政权的力量,各种政策为杠杆,用国库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并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扶植资本主义。
在日本尚未达到机器大生产的基础上,日本政府在财金方面为工业发展提供支持,当民间产业因资金而陷入困境时,政府出资兴办。通过殖产兴业,日本成功统一全国市场;建立了铁路,航运、邮政等通讯事业。扶植财阀,发展企业,引进技术。对西方工业化产生的成果,日本可即时引进,亦可根据世界工业技术的发展灵活地引进技术。日本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尚未完全发育的情况下起步。因此,需要国家这个“大人”照顾。在资源配置上,资金筹集都需要一个“大人”来指导,甚至直接制定。日本政府无疑地成为这个“大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工业化的特征:国家主导,垄断国营,战争需要。这对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很重要。但政府在经济作为不是万能的,私人经济不可少,以涩泽荣一为代表的精英弃政从商。与苏俄计划经济不同的是,日本工业化未变成单一的政府主导计划经济,这为日后的经济发展留有余地。
当然,日本的国际地位并没有因为其经济的发展而改变,对外国的资本存在依赖。日本为解决该问题,优先发展军工,扩军备战,掠夺殖民地,通过赔款获得资金。譬如八幡钢铁厂,它的资金来自《马关条约》的赔款,其钢铁产量占全国80%以上,为日本重工业奠定了基础。屡屡得手的胜利,使日本工业和军事扩张的关系更加密切。这种关系持续到二战结束。所以工业更多的是战争支撑。
四、异化-殖民战争
工业化需要大量资金。对于发展的日本来说捉襟见肘。出于工业资金的强烈需要,日本走上国军国主义的扩张道路,制订 “大陆政策”。在1876年,迫使朝鲜打开国门,为解决工业资金打开一个缺口。后吞并琉球,威胁台湾,制造摩擦,勒索清朝。到甲午前夕,日本的势力受到清朝制约而无法继续扩张。通过甲午海战,日本击败清朝,获得三亿多两白银的原始积累和台湾,大大促进了日本工业化的进程。也使日本扩张了在中国内河的势力范围。在日俄战争,击败沙皇,攫取了中国东北的势力,东三省变成日本的“肥肉”。对日本而言,工业化的初步完成以及工业资金的相对充裕,日本通过不平等条约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力和原料直接在口岸办工厂。而自己则资本输出支持这些工厂。军事上,入侵破坏别国。这种集资本积累和军事殖民一体的模式一直持续到二战。所以工业变成了军事机器。日本在台、韩两块殖民地也是日本工业化的一个“试验场”,两块殖民地与日本一样,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其工业化是伴随日本殖民扩张而来,所以是日本经济的附庸。台、韩也开始了工业化,所以台湾和韩国的经济体制也和日本也很像。这样,一个“工业日本,殖民台韩,扩张东亚”的体系诞生。
1929年,日本爆发了昭和危机。日本的经济发展受到打击。工业瘫痪,政局混乱。而且,殖民地也不平静。为稳定局势,日本在经济上实行严厉的统制。集一切资源,扩大生产,去支持对外战争,获得战争暴利。随着向帝国主义过渡,垄断组织在日本的工业领域出现和扩展。主要以卡特尔的形式出现。这样大企业和军工将很多中小企业吞并。大企业所衍生出来的下属企业和旁系工业的关系紧张,摩擦不断,劳资问题也很尖锐。财阀和军部势力大增,加剧了日本国内的劳资矛盾。日本通过战争和条约跻身世界列强,转移国内矛盾。通过一战,使造船工业大受鼓舞。通过东北事变,华北事变,获得了中国东北和华北这两块殖民地,为日本实施入侵中国的起到作用。太平洋战争后,先后占领了香港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一方面,扩张达到顶峰;另一方面,對殖民地的控制开始力不从心。1945年,殖民体系瓦解。
五、正轨-科技立国
1945年,日本战败,美国的强力介入也使日本成为美国在亚太的附庸。二战后,日本成为美国在亚太扩张的支点,随后在各个方面控制了日本。日本战败后,由于美国的压力,使日本的经济发展转入“民用”和基础设施建设上来。
首先,清除了封建军国主义在经济上的影响,工业发展以战后重建为目标;其次,充分利用美国的援助,改造落后的工业,并引进美国先进技术。再次,通过 “劳动三法”促进日本农村工业的经济发展。修订劳动法,保障劳工权益,废除封建剥削,由注重劳动强度转变为注重引进科技和改善环境来发展日本经济;继而改变封建财阀经济,建立现代财阀和股份制,完善市场经济。日本的工业体系也逐渐完善。在这期间,日本放宽了私人垄断,颁布《临时法》促进日本的制造业的恢复提高。日本工业在美国的资本和科技支持下,快速恢复,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即产业兴国。第三次科技革命也引发产业升级,逐渐又劳动密集型转变为资金密集型。为此,日本政府在教育上重金投入,一方面,培养人才,服务现代,稳定社会;另一方面,使技术进口变为技术自给,经过几十年,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美国,出口成为拉动日本经济的“马车”,即“贸易立国”。提高对外贸易水平。
五、结论
日本的工业化,可从政府主导、工业资本和社会转型四个方面总结。
政府主导,作为一个工业落后的国家,要实现跨越式的赶超,政府主导工业发展可以说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在十九世纪后半期,以日本,德国和俄罗斯为代表的后发国家通过国家政权,发展本国工业,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来发展工业,缩小对外差距,鼓舞国内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经济和社会转型,节约了宝贵的时间和资源。但是政府的过渡干预也是国家经济的发展容易僵化,国家意志抑制了市场作用。为了对外扩张,军事工业畸形发展,工业变成了战争的工具,恶性循环。最终,拖垮了国民经济。所以国家主导只能是宏观的,更多的是对劳资,立法和供需的必要调控。特别是对私人财产的制度保护。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工业化的深入,发挥要素禀赋。在市场经济得到认可的今天,政府必须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较好的环境。利用市场调节,实现规模效益,减少因垄断带来的寻租现象,促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所以体现了一个政府在经济方面的驾驭。从经济控制论上,突破封闭的经济系统,主动纳入国际环境,形成一个开放的经济系统。日本的开放总体而言是主动的,作为海岛国,海洋贸易对于日本很重要,从甲午战争到入侵东南亚,都折射出日本对于海洋生命线的看重。开放的日本可以利用周边的一切资源发展自己。开发后了解差距,看清发展的趋势,使日本可以更有效地引进技术,将本土实际和工业发展相结合,实现社会转型。
2. 工业资本,工业化需要政府和民间的资金。欧美的工业资本源于殖民扩张和本国的财税改革。而日本刚开始的工业资金是地税改革,继而是外国资本,再后来是殖民掠夺,二战后是美国扶植。日本工业化是在工业资本缺乏这个先天缺陷下发展的,所以外国资本对日本来说具有“天然”的诱惑。没有别国特别是美国的支持,日本便没有出口商品的能力。这也使日本的财富始终集于卡特尔,而中小企业发展不如德国和美国。所以雄厚的工业资本对于实现国家工业化具有“娘奶”的作用。
3.社会转型,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有成功,有失败。日本在经济改革上可以说是颇有意义的。改革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改革。但不是所有新事物都是适合的,旧事物亦然。日本在明治维新期间,面对大量士族和农民,实施了士族授业的做法,一方面培养了近代工业的技术人员,另一方面,也实现了社会转型,为改革营造了一个稳定的环境。所以,改革要全方位的思考问题,妥善处理好固有矛盾。在稳健的改革中,渐进地实现社会转型。
参考文献:
1.杨栋梁,《日本近现代经济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1版
2.平川均(日)、崔龙浩(韩)、苏显扬、宋磊,《东亚的产业集聚:形成、机制与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版
3.三和良一(日),《概说日本经济史<近现代>》,东京大学出版社,1994版
4.大石嘉一(日),《日本帝国主义史》,东大出版会,1994版
5.森岛通夫(日),《日本为什么“成功”》,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1986版
作者简介:唐骏洲(1990-),汉族,四川人,集美大学诚毅學院,2010级金融学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