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庆伟:武汉市人,作家、美食评论家,现任《炎黄美食》杂志总编辑、武汉散文学会副秘书长、武汉餐饮业协会副秘书长、武汉炎黄文化研究会美食文化委员会主任。已出版《楚天谈吃》《味蕾上的乡情》等书籍多部。我有一个拎不上台面的嗜好:但凡初次与人同席吃饭,非常喜欢看人手执筷子的姿式,通过观察人(无论男女)使用筷子的灵活程度和握筷的姿式,大致可以得出此人聪明手巧有几许的判断。
依我的观察,但凡能够姿式优雅、灵活自如地使用以各种材料制成的筷子者,他或她的智商就不会低到哪里去。
用筷子吃饭,是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常态。但放眼全球,五大洲四大洋不同地方的人,却非清一色地使用筷子进食。在一部分人群中,叉子、刀子和手指是主要的进食工具。
按照辞典的解释,所谓工具,原指工作时所需用的器具,后引申为达到、完成或促进某一事物的手段。其本质是将人的手、足、嘴、牙齿等不同身体器官的功能予以延伸的器物。而筷子、刀叉则是以手指进食功能的延伸和强化。
大致而言,用刀叉吃饭的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洲。用手指抓食的人生活在非洲、中东、印度尼西亚及印度次大陆的许多地区。用筷子吃饭的人主要分布在东亚大部,尤以中国使用最为普遍。筷子是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发明于中国,后传至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等汉字文化圈。
事实上,当代中国人也会在有一定规格的宴席中将刀叉与筷子一起使用,也有的地区仍保留以手抓食的风俗(新疆就有一种吃食叫手抓饭),但大多数情形还是以单独使用筷子作进餐工具。所以,本文就不多说刀叉与手指吃饭之种种,且只谈与中国人生活关系紧密的筷子。
中国人最早使用筷子的历史久不可考。根据人类学家的推测,在数百万年的远古时代,先人们还生活在丛林之中,靠采集和狩猎为生,过着“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大自然偶有火山爆发或雷电劈击森林,闪电与活跃的氧元素共同作用,燃起林火,大火在森林中肆意漫延,将野猪、野兔等野生动物烧烤至死,人们便将烧死的野生动物充作填饱肚子的食物。烧烤至熟后的野生动物温高烫手,先民们便从树枝杈上折断树枝,代替手指获取食物。因为要便利手指的灵活操作,遂选定用两根树枝来拨弄或夹住食物。这,大约就是筷子的起源。
筷子在古时称箸(形声。从竹,者声。本义:筷子。),又作“筯”。《韩非子喻老》里说:“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为商朝末期的国君,可见3000多年前的中国就已经出现象牙筷子。《荀子·非十二子》中说:知命者也,箸是者也。《荀子·强国》中说:霸者之善箸焉。《荀子·王霸》中说:致忠信,箸仁义。诸多古代文献典籍中的记载表明,至迟于先秦时代,筷子已为先民们普遍使用。
已经出土的诸多考古发掘成果,能够证明古籍中的记载不谬。年代最早的古箸出自安阳殷墟,有青铜箸6支。在湖北清江香炉石遗址发掘时,出土了骨箸和象牙箸。汉代墓葬如长沙马王堆出土过竹箸。在不同的文化遗迹中,出土的古箸有骨(含象牙)、金、银、青铜、铁、木、竹多种材质,其长度大约在25厘米上下。到了明清时期,箸的形制长短粗细已与现代的筷子差别就不太大了。
箸为什么被后世改称筷子呢?按照《中国食谱》作者杨步伟在其书中的说法,其改名权归江南漕运的船夫所有。因为“箸”的发音与“住”的读音一样,船停了没生意可做,船夫们觉得不吉利,所以他们重新起了名字叫“快子”——“快东西”,而不是受阻停住。因为南方多竹,筷子多用竹子制成,“快”字上加上一个竹字头,“快子”也就变成了“筷子”了。
形制简单的两根的筷子,自诞生之后一直与中国人的饮馔生活陪伴左右,乃至于形成了中国独有的筷子文化,成为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一个象征符号和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比如,因为筷子的下面形状大多是圆的,上面是方的,而民间有种解释是“天圆地方”;因为大多数筷子的长度在六寸七左右,民间的解释是人有七情六欲。这样,在普通民众的心里,一双筷子包含了天、地、人的三个维度,吻合了中国古代天地人融为一体的哲学思想。
现代人使用的筷子通常在27厘米左右,最长的是炸油条专用筷子,长近两尺;最短的是儿童使用的儿童筷子,长度约为成人常用筷子的一半。
筷子功能可谓多矣。捡主要的说,首先是中国人重要的进食工具,是帮助中国人吃东西的东西。事实上中国的新疆也有以手抓饭吃的习俗,现在将刀叉作为进食工具者也司空见惯,但是筷子因取材和使用极为方便,而且筷子的文化源远流长,所以至今仍是中国人最愿意使用的餐具。
其次,筷了还能够作为一种标准法度,对中国人做饭尤其是餐饮业中的职业厨师,在切配食材大小和各种形状时起着规范作用。不管是动物类食材还是植物类食材,抑或是调料佐料,切分的大小、形状和烹饪成熟后的食物,必须为绝大多数人使用筷子时,能够轻松将食物夹持得住,且能在口腔中不受阻碍地咀嚼为度。
中国人日常使用的两根筷子,由上筷和下筷组成(有人解释两根筷子亦代表阴阳),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四根手指各有分工,各负其责。只有四个指头分工明确且相互配合,筷子才能使用得当,握姿优美,且扒饭搛菜的效率高。反之则握筷姿式难看,扒饭拈菜的效率低下,甚至难以将食物夹起,显得笨手笨脚。
使用筷子时,筷子的下端必须对齐,不能够一根长一根短。通常能灵活使用筷子的人,能够靠手指间的娴熟配合来移动筷子,使两根筷子底端对齐。使用筷子不熟练的人,则要靠做一个“趸”的动作,以达成筷子底端对齐的目的;另外,两根筷子必须在一个平面上。如果不能做到以上两点,筷子是夹不起来食物的。
以我的观察,但凡身份高且性格洒脱的人,筷子的握点通常较高,搛菜的控制范围较大;生性拘谨的人,筷子的握点则通常较低,搛菜的动作相对显得生硬难看。
相传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私訪,在穿着打扮上有意与随行人员的身份调了个;随行人员穿上贵重行头扮作客商老板,乾隆一身短打扮,扮作伙计跟班。某日,君臣一行途经一饭铺打尖,店小二按单上菜,乾隆高高捏起筷头,用手指迅速将筷子下端调齐,旁若无人地将筷子伸向离身体较远的碗盘搛菜。倒是扮着客商老板的随从,操起筷子用了一个下意识的“趸”的动作,将筷子下端对齐,筷子握点显然比乾隆要捏得低,然后小心翼翼地将筷子伸向靠自己身边最近的碗盘拈菜。
店小二在此间饭铺待了多年,见识过无数食客,眼睛一扫就看得出食客的眉高眼低。他从这一行人吃饭的举止中,看出这行人的穿着打扮与原本的身份不符。待乾隆一行用完膳起身离去,径直跟一身短打扮的乾隆说:欢迎老板下次再来!
乾隆很惊讶,问店小二:“你怎么知道我是老板?”店小二道:“您握筷吃饭的姿式,透露了您们的真实关系……”
现在北京、上海等地为了传承优秀的中华历史文化,已将“食育”引入了小学课堂,我觉得这个举措实有必要。我的建议是,食育的第一节课,就应该从教授小学生和正确捏筷的姿式开始,然后再教其他。
依我的观察,但凡能够姿式优雅、灵活自如地使用以各种材料制成的筷子者,他或她的智商就不会低到哪里去。
用筷子吃饭,是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常态。但放眼全球,五大洲四大洋不同地方的人,却非清一色地使用筷子进食。在一部分人群中,叉子、刀子和手指是主要的进食工具。
按照辞典的解释,所谓工具,原指工作时所需用的器具,后引申为达到、完成或促进某一事物的手段。其本质是将人的手、足、嘴、牙齿等不同身体器官的功能予以延伸的器物。而筷子、刀叉则是以手指进食功能的延伸和强化。
大致而言,用刀叉吃饭的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洲。用手指抓食的人生活在非洲、中东、印度尼西亚及印度次大陆的许多地区。用筷子吃饭的人主要分布在东亚大部,尤以中国使用最为普遍。筷子是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发明于中国,后传至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等汉字文化圈。
事实上,当代中国人也会在有一定规格的宴席中将刀叉与筷子一起使用,也有的地区仍保留以手抓食的风俗(新疆就有一种吃食叫手抓饭),但大多数情形还是以单独使用筷子作进餐工具。所以,本文就不多说刀叉与手指吃饭之种种,且只谈与中国人生活关系紧密的筷子。
中国人最早使用筷子的历史久不可考。根据人类学家的推测,在数百万年的远古时代,先人们还生活在丛林之中,靠采集和狩猎为生,过着“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大自然偶有火山爆发或雷电劈击森林,闪电与活跃的氧元素共同作用,燃起林火,大火在森林中肆意漫延,将野猪、野兔等野生动物烧烤至死,人们便将烧死的野生动物充作填饱肚子的食物。烧烤至熟后的野生动物温高烫手,先民们便从树枝杈上折断树枝,代替手指获取食物。因为要便利手指的灵活操作,遂选定用两根树枝来拨弄或夹住食物。这,大约就是筷子的起源。
筷子在古时称箸(形声。从竹,者声。本义:筷子。),又作“筯”。《韩非子喻老》里说:“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为商朝末期的国君,可见3000多年前的中国就已经出现象牙筷子。《荀子·非十二子》中说:知命者也,箸是者也。《荀子·强国》中说:霸者之善箸焉。《荀子·王霸》中说:致忠信,箸仁义。诸多古代文献典籍中的记载表明,至迟于先秦时代,筷子已为先民们普遍使用。
已经出土的诸多考古发掘成果,能够证明古籍中的记载不谬。年代最早的古箸出自安阳殷墟,有青铜箸6支。在湖北清江香炉石遗址发掘时,出土了骨箸和象牙箸。汉代墓葬如长沙马王堆出土过竹箸。在不同的文化遗迹中,出土的古箸有骨(含象牙)、金、银、青铜、铁、木、竹多种材质,其长度大约在25厘米上下。到了明清时期,箸的形制长短粗细已与现代的筷子差别就不太大了。
箸为什么被后世改称筷子呢?按照《中国食谱》作者杨步伟在其书中的说法,其改名权归江南漕运的船夫所有。因为“箸”的发音与“住”的读音一样,船停了没生意可做,船夫们觉得不吉利,所以他们重新起了名字叫“快子”——“快东西”,而不是受阻停住。因为南方多竹,筷子多用竹子制成,“快”字上加上一个竹字头,“快子”也就变成了“筷子”了。
形制简单的两根的筷子,自诞生之后一直与中国人的饮馔生活陪伴左右,乃至于形成了中国独有的筷子文化,成为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一个象征符号和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比如,因为筷子的下面形状大多是圆的,上面是方的,而民间有种解释是“天圆地方”;因为大多数筷子的长度在六寸七左右,民间的解释是人有七情六欲。这样,在普通民众的心里,一双筷子包含了天、地、人的三个维度,吻合了中国古代天地人融为一体的哲学思想。
现代人使用的筷子通常在27厘米左右,最长的是炸油条专用筷子,长近两尺;最短的是儿童使用的儿童筷子,长度约为成人常用筷子的一半。
筷子功能可谓多矣。捡主要的说,首先是中国人重要的进食工具,是帮助中国人吃东西的东西。事实上中国的新疆也有以手抓饭吃的习俗,现在将刀叉作为进食工具者也司空见惯,但是筷子因取材和使用极为方便,而且筷子的文化源远流长,所以至今仍是中国人最愿意使用的餐具。
其次,筷了还能够作为一种标准法度,对中国人做饭尤其是餐饮业中的职业厨师,在切配食材大小和各种形状时起着规范作用。不管是动物类食材还是植物类食材,抑或是调料佐料,切分的大小、形状和烹饪成熟后的食物,必须为绝大多数人使用筷子时,能够轻松将食物夹持得住,且能在口腔中不受阻碍地咀嚼为度。
中国人日常使用的两根筷子,由上筷和下筷组成(有人解释两根筷子亦代表阴阳),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四根手指各有分工,各负其责。只有四个指头分工明确且相互配合,筷子才能使用得当,握姿优美,且扒饭搛菜的效率高。反之则握筷姿式难看,扒饭拈菜的效率低下,甚至难以将食物夹起,显得笨手笨脚。
使用筷子时,筷子的下端必须对齐,不能够一根长一根短。通常能灵活使用筷子的人,能够靠手指间的娴熟配合来移动筷子,使两根筷子底端对齐。使用筷子不熟练的人,则要靠做一个“趸”的动作,以达成筷子底端对齐的目的;另外,两根筷子必须在一个平面上。如果不能做到以上两点,筷子是夹不起来食物的。
以我的观察,但凡身份高且性格洒脱的人,筷子的握点通常较高,搛菜的控制范围较大;生性拘谨的人,筷子的握点则通常较低,搛菜的动作相对显得生硬难看。
相传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私訪,在穿着打扮上有意与随行人员的身份调了个;随行人员穿上贵重行头扮作客商老板,乾隆一身短打扮,扮作伙计跟班。某日,君臣一行途经一饭铺打尖,店小二按单上菜,乾隆高高捏起筷头,用手指迅速将筷子下端调齐,旁若无人地将筷子伸向离身体较远的碗盘搛菜。倒是扮着客商老板的随从,操起筷子用了一个下意识的“趸”的动作,将筷子下端对齐,筷子握点显然比乾隆要捏得低,然后小心翼翼地将筷子伸向靠自己身边最近的碗盘拈菜。
店小二在此间饭铺待了多年,见识过无数食客,眼睛一扫就看得出食客的眉高眼低。他从这一行人吃饭的举止中,看出这行人的穿着打扮与原本的身份不符。待乾隆一行用完膳起身离去,径直跟一身短打扮的乾隆说:欢迎老板下次再来!
乾隆很惊讶,问店小二:“你怎么知道我是老板?”店小二道:“您握筷吃饭的姿式,透露了您们的真实关系……”
现在北京、上海等地为了传承优秀的中华历史文化,已将“食育”引入了小学课堂,我觉得这个举措实有必要。我的建议是,食育的第一节课,就应该从教授小学生和正确捏筷的姿式开始,然后再教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