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合谁最受益
《英才》:国内水泥价格和国际上的价格相差有多大?为什么?
宋志平:国内水泥价格基本在30-40美元每吨之间,但海外水泥每吨都平均在100美元左右。对于国内长期偏低的水泥价格,很多人习以为常。殊不知我们的水泥价格长期在不合理的轨道上运行,我们一直用水泥产品的低价格、用水泥行业的低价值服务于房地产等高额利润行业。所以你看现在房子卖得很贵,但没有人说过水泥贵。像北京一套房子几万块钱一平米,但其中水泥的成本每平方米只有60元钱,相比之下都可以忽略不计了。
水泥行业价值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就是因为行业产能过剩严重,而且长期多散乱,行业集中度不够高,无序恶性竞争严重。大家可能认为低价对消费者有利,其实一味压低成本将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损害消费者利益。市场必须保证让企业有一定利润,有利润企业才有能力在提高质量、技术创新和环境保护上增加投入,从而保障客户能得到高质量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
近些年,由于中国建材的整合,使得国内水泥行业的集中度提升了,前10家的市场占有率,从过去的十年前2006年的12%,提高到现在63%。2015年水泥行业总利润为329.7亿元,2016年实现总利润518亿元,2017年上半年实现利润320亿元左右、全年有望实现800亿元的预定目标,行业利润实现了逐年提升,如果按照国际通行的水平,中国水泥企业每年销售20亿吨水泥以上,中国水泥行业正常合理的利润应是每年在2000亿以上。。
《英才》:相比国内另外一家水泥巨头海螺水泥,中国建材的资产负债率比较高,你怎么看?
宋志平:正是因为有了更高的市场集中度,才使得中国的水泥行业变得更稳定。所以海螺公司的人也常讲,其实海螺能赚那么多的钱,得益于中国建材市场整合,如果没有中国建材市场整合,海螺赚不到那么多钱。或者是说,中国建材在全国范围的整合中,得益最大的是海螺。
如果没有中国建材这场行业整合,也没有今天的中国建材的规模实力。今天的中国建材财务结构负债相对高,但也应该看到,在整合这么多年来,集团在水泥业务上赚了不少钱,记得2011年,只南方水泥一家就赚了57亿税后利润,用了3年时间就收回了投资南方水泥的100亿本金。
任何企业他都会有他自身的一些短板,那中国建材是整合过来的,国家也没有增加一分钱的资本金,完全是靠他自己去负债经营,因此应该用更加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同时,我们也在通过股权融资、债转股、设立产业基金等方式,努力降低资产负债率,取得了积极成效,在过去3年里集团资产负债率下降了6个百分点。
如何去产能
《英才》:水泥的过剩产能问题应该如何破解?
宋志平:中国铁矿砂90%靠进口,木材也大多靠进口。但中国有9万亿吨的石灰石储量,可以用做水泥的,所以用水泥做建筑材料,是中国的不二选择。
由于水泥在中国应用太普遍了,所以人们很容易忽视它的存在。其实水泥是一个战略性的产品。中国现在一年有24亿吨水泥的需求量,差1亿吨都不行。如果缺了1亿吨,就会出现水泥价格高企,项目没法干,房子没法盖。
破解水泥产能过剩问题,必须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归纳为六个“坚定不移”:坚定不移地限制新增产能、坚定不移地淘汰落后、坚定不移地执行错峰生产、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竞合、坚定不移地推进联合重组、坚定不移地进行国际产能合作。
例如,淘汰落后方面,过去这些年我们淘汰了7亿吨小立窑落后水泥产能,现在我们要实现从淘汰落后工艺到淘汰落后品种的转变。国际上现在通用的基本上是42.5水泥,但在我国32.5低标号水泥却占市场份额的60%。低标号水泥生产过程中,混合材的掺加品种、比重都无法有效监督检测,鱼目混杂,质量堪忧,很多中小企业不规范地掺加混合材,并以低价倾销,搅乱市场竞争秩序。
中国的水泥装备非常现代化,但中国人用的大多是低标号水泥,这在逻辑上出了问题。淘汰32.5低标号水泥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水泥要想去产能,眼前要做的就是淘汰低标号水泥,这大概也可以淘汰掉7亿吨水泥产能,而且全行业不伤筋不动骨就可以实现。
“一带一路”转型服务商
《英才》:走出去做检验认证服务,你们出于什么考虑?
宋志平:我们在“一带一路”走出去过程中,面临很多新机遇,检验认证服务就是其中一项,而这也是很多发展中国家所缺乏的。中国建材旗下做建筑材料检测认证服务的公司是国检集团,目前检验认证服务已经拓展到海外,为300余家境外企業提供服务。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我们可以在当地成立国际实验室,与当地一起制定标准并进行检测认证,也就是技术服务。这个业务非常好,像瑞士有一家全球认证公司SGS,一年销售收入400多亿人民币,40多亿的利润。
中国企业走出去,不仅是技术装备走出去,标准也要走出去。中国建材在国内有18个标准委员会,建材行业的标准都是中国建材所属院所标准委员会定的。我们有这些能力,把中国标准推向海外,在海外建立10个国家级建材实验室,主要做检测认证工作。
《英才》:“智慧工厂管理”是一个怎样的业务?
宋志平:这些年中国建材在国际上做了312条大型水泥成套装备生产线,做了60条大型玻璃生产线,那这些项目是谁在管理呢?发展中国家自己的人员不行,白人又不愿意去,目前他们找的是印巴人管理。
现在因为国内产能过剩,很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会陆续腾出来,进行培训之后,我们可以组成一个管理公司,去管理这些水泥厂。 将来在国外很多的水泥厂、玻璃厂都会由中国建材来管理,中国建材在海外可以成为集制造服务型、外包型、管理型于一体的管理集团。我们现在已经管理了中东、非洲和俄罗斯等国家的30多个工厂,未来可以通过全球工厂管理的招投标来扩大业务范围。
在国外尤其是非洲的很多国家,很多人自己有矿山、有土地,中国建材可以帮他们建工厂,建了工厂还可以帮他生产和管理,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管理100家海外工厂企业。
《英才》:中国建材在“一带一路”建设上有哪些优势?
宋志平:“一带一路”对建材行业有着天然的优势,因为“一带一路”大部分都是发展中国家,进行城市化和工业化首先要做的是基础建设和房屋建设,而搞建设首先就需要建筑材料,像水泥、玻璃、新型建材这些产业是离不了的,这恰恰是过去三十多年中国经历过的,因此有很多成功经验。
在过去这些年的积累发展中,中国建材的装备、技术形成了两大特点:一是中高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二是性价比好,同样的装备、同样的质量,比跨国公司便宜30%。同时我国水泥产业严重过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迫切地需要开辟新市场。
看中国建材这家企业,不应只看到它的实力,还应看到它的能力,中国建材不光有多个产品规模第一,最重要的是它的核心专长和创新能力,任何产业都在创新中发展,中国建材在不断为行业技术创新中引领着行业的前进,如果只是有产业规模而不具备创新能力那迟早也会轰然倒下。中国建材去年已拥有9000项专利保有量,这些行业综合性创新能力也是一带一路国家和企业十分看重的,应该说中国建材的能力是中国建材的核心竞争力和主要优势。
《英才》:如果万一海外项目出现严重的风险事件,中国建材会怎样处理?
宋志平:企业经营风险无处不在,万一风险出现了,要看能不能可控可承担,能不能快速有效切割,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原理。
处理风险的原则是损失要降至最少。风险发生了,不能逃避,不能掩盖,要正视并投注力量迅速降低损失,绝不能投入更多资源盲目补救,否则风险点和出血点就会越来越大,最终“火烧连营”。例如利比亚撤侨时,我们的做法是把水泥厂扔在那,先保证人身安全,尽可能把风险降至最低。
关键的问題,是在投资过程中密切观察风险,提高风险意识。
日本三菱商社的社长曾经跟我说,当年日本人走出去时,很多企业在当地遇到各种风险,最后片甲不留,血本无归。你们中国企业走出去更要注意,因为日本企业走出去时的资源都很好,而中国企业走出去多是到比较艰难的地方。
这就是为什么我讲,走出去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企业赚钱不容易,但损失起来却很快,我们必须强化风险意识,认真研究当地法律法规,紧盯汇率等政策变化,密切关注安全局势,提前做好应急预案。
控制制高点
《英才》:目前水泥生产的“碳捕捉”技术比较热门,中国建材在水泥生产的环保工作做得怎样?
宋志平:近些年中国建材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现在水泥生产耗煤量已经做到行业最低,我们最新的技术是每吨水泥耗煤90公斤标准煤,而行业中的平均水平是120公斤。同时我们还在加大新技术研发力度,未来每吨煤耗有望再降低15公斤标准煤。
中国建材在节能减排方面一直走在行业前列,通过开发和应用节能环保技术、降低能源消耗、为生产线安装脱硫脱硝设备等措施,我们的工厂已实现无烟无尘化,成为花园中的工厂、草原中的工厂、森林中的工厂。
碳捕捉目前只能是一个实验,这个技术我们也在研究,但是我们不认为它在眼前或者未来短期内能发挥出很大的作用,相比之下提高标号之类的事情更加重要。
《英才》:如何看待目前正在推广实施的错峰生产?
宋志平:错峰生产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可以化解部分过剩产能。但错峰生产是解决产量平衡的问题,并未真正解决产能过剩矛盾。
错峰生产能够为行业去产能提供宝贵时间,作为行业和企业来讲,我们应该抓紧这个机会淘汰落后,抓紧联合重组。短期来看,我们要靠错峰生产来达到产销平衡,因为我们不能让行业里出现倒闭潮;但从长远来看,我们在继续推进错峰生产的同时,还要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着力增加产业集中度,不断深化市场竞合,仅靠错峰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英才》:围绕水泥产业和建材产业,中国建材有哪些环保协同业务可以做?
宋志平:中国建材目前在垃圾焚烧方面有些独特的技术。今后中国建材的协同处理也会做到世界领先。中国建材有26个科研院所,有3.8万名科技工作者,目前中国几乎所有的建材技术都来源于其中,这是我们独特的竞争优势。一流的企业做标准。在建材行业里面,包括水泥、商品混凝土、石膏板、玻璃纤维、碳纤维、商品混凝土,我们要牢牢把握技术制高点,真正做到在相关领域领先一步。
《英才》:国内水泥价格和国际上的价格相差有多大?为什么?
宋志平:国内水泥价格基本在30-40美元每吨之间,但海外水泥每吨都平均在100美元左右。对于国内长期偏低的水泥价格,很多人习以为常。殊不知我们的水泥价格长期在不合理的轨道上运行,我们一直用水泥产品的低价格、用水泥行业的低价值服务于房地产等高额利润行业。所以你看现在房子卖得很贵,但没有人说过水泥贵。像北京一套房子几万块钱一平米,但其中水泥的成本每平方米只有60元钱,相比之下都可以忽略不计了。
水泥行业价值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就是因为行业产能过剩严重,而且长期多散乱,行业集中度不够高,无序恶性竞争严重。大家可能认为低价对消费者有利,其实一味压低成本将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损害消费者利益。市场必须保证让企业有一定利润,有利润企业才有能力在提高质量、技术创新和环境保护上增加投入,从而保障客户能得到高质量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
近些年,由于中国建材的整合,使得国内水泥行业的集中度提升了,前10家的市场占有率,从过去的十年前2006年的12%,提高到现在63%。2015年水泥行业总利润为329.7亿元,2016年实现总利润518亿元,2017年上半年实现利润320亿元左右、全年有望实现800亿元的预定目标,行业利润实现了逐年提升,如果按照国际通行的水平,中国水泥企业每年销售20亿吨水泥以上,中国水泥行业正常合理的利润应是每年在2000亿以上。。
《英才》:相比国内另外一家水泥巨头海螺水泥,中国建材的资产负债率比较高,你怎么看?
宋志平:正是因为有了更高的市场集中度,才使得中国的水泥行业变得更稳定。所以海螺公司的人也常讲,其实海螺能赚那么多的钱,得益于中国建材市场整合,如果没有中国建材市场整合,海螺赚不到那么多钱。或者是说,中国建材在全国范围的整合中,得益最大的是海螺。
如果没有中国建材这场行业整合,也没有今天的中国建材的规模实力。今天的中国建材财务结构负债相对高,但也应该看到,在整合这么多年来,集团在水泥业务上赚了不少钱,记得2011年,只南方水泥一家就赚了57亿税后利润,用了3年时间就收回了投资南方水泥的100亿本金。
任何企业他都会有他自身的一些短板,那中国建材是整合过来的,国家也没有增加一分钱的资本金,完全是靠他自己去负债经营,因此应该用更加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同时,我们也在通过股权融资、债转股、设立产业基金等方式,努力降低资产负债率,取得了积极成效,在过去3年里集团资产负债率下降了6个百分点。
如何去产能
《英才》:水泥的过剩产能问题应该如何破解?
宋志平:中国铁矿砂90%靠进口,木材也大多靠进口。但中国有9万亿吨的石灰石储量,可以用做水泥的,所以用水泥做建筑材料,是中国的不二选择。
由于水泥在中国应用太普遍了,所以人们很容易忽视它的存在。其实水泥是一个战略性的产品。中国现在一年有24亿吨水泥的需求量,差1亿吨都不行。如果缺了1亿吨,就会出现水泥价格高企,项目没法干,房子没法盖。
破解水泥产能过剩问题,必须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归纳为六个“坚定不移”:坚定不移地限制新增产能、坚定不移地淘汰落后、坚定不移地执行错峰生产、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竞合、坚定不移地推进联合重组、坚定不移地进行国际产能合作。
例如,淘汰落后方面,过去这些年我们淘汰了7亿吨小立窑落后水泥产能,现在我们要实现从淘汰落后工艺到淘汰落后品种的转变。国际上现在通用的基本上是42.5水泥,但在我国32.5低标号水泥却占市场份额的60%。低标号水泥生产过程中,混合材的掺加品种、比重都无法有效监督检测,鱼目混杂,质量堪忧,很多中小企业不规范地掺加混合材,并以低价倾销,搅乱市场竞争秩序。
中国的水泥装备非常现代化,但中国人用的大多是低标号水泥,这在逻辑上出了问题。淘汰32.5低标号水泥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水泥要想去产能,眼前要做的就是淘汰低标号水泥,这大概也可以淘汰掉7亿吨水泥产能,而且全行业不伤筋不动骨就可以实现。
“一带一路”转型服务商
《英才》:走出去做检验认证服务,你们出于什么考虑?
宋志平:我们在“一带一路”走出去过程中,面临很多新机遇,检验认证服务就是其中一项,而这也是很多发展中国家所缺乏的。中国建材旗下做建筑材料检测认证服务的公司是国检集团,目前检验认证服务已经拓展到海外,为300余家境外企業提供服务。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我们可以在当地成立国际实验室,与当地一起制定标准并进行检测认证,也就是技术服务。这个业务非常好,像瑞士有一家全球认证公司SGS,一年销售收入400多亿人民币,40多亿的利润。
中国企业走出去,不仅是技术装备走出去,标准也要走出去。中国建材在国内有18个标准委员会,建材行业的标准都是中国建材所属院所标准委员会定的。我们有这些能力,把中国标准推向海外,在海外建立10个国家级建材实验室,主要做检测认证工作。
《英才》:“智慧工厂管理”是一个怎样的业务?
宋志平:这些年中国建材在国际上做了312条大型水泥成套装备生产线,做了60条大型玻璃生产线,那这些项目是谁在管理呢?发展中国家自己的人员不行,白人又不愿意去,目前他们找的是印巴人管理。
现在因为国内产能过剩,很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会陆续腾出来,进行培训之后,我们可以组成一个管理公司,去管理这些水泥厂。 将来在国外很多的水泥厂、玻璃厂都会由中国建材来管理,中国建材在海外可以成为集制造服务型、外包型、管理型于一体的管理集团。我们现在已经管理了中东、非洲和俄罗斯等国家的30多个工厂,未来可以通过全球工厂管理的招投标来扩大业务范围。
在国外尤其是非洲的很多国家,很多人自己有矿山、有土地,中国建材可以帮他们建工厂,建了工厂还可以帮他生产和管理,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管理100家海外工厂企业。
《英才》:中国建材在“一带一路”建设上有哪些优势?
宋志平:“一带一路”对建材行业有着天然的优势,因为“一带一路”大部分都是发展中国家,进行城市化和工业化首先要做的是基础建设和房屋建设,而搞建设首先就需要建筑材料,像水泥、玻璃、新型建材这些产业是离不了的,这恰恰是过去三十多年中国经历过的,因此有很多成功经验。
在过去这些年的积累发展中,中国建材的装备、技术形成了两大特点:一是中高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二是性价比好,同样的装备、同样的质量,比跨国公司便宜30%。同时我国水泥产业严重过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迫切地需要开辟新市场。
看中国建材这家企业,不应只看到它的实力,还应看到它的能力,中国建材不光有多个产品规模第一,最重要的是它的核心专长和创新能力,任何产业都在创新中发展,中国建材在不断为行业技术创新中引领着行业的前进,如果只是有产业规模而不具备创新能力那迟早也会轰然倒下。中国建材去年已拥有9000项专利保有量,这些行业综合性创新能力也是一带一路国家和企业十分看重的,应该说中国建材的能力是中国建材的核心竞争力和主要优势。
《英才》:如果万一海外项目出现严重的风险事件,中国建材会怎样处理?
宋志平:企业经营风险无处不在,万一风险出现了,要看能不能可控可承担,能不能快速有效切割,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原理。
处理风险的原则是损失要降至最少。风险发生了,不能逃避,不能掩盖,要正视并投注力量迅速降低损失,绝不能投入更多资源盲目补救,否则风险点和出血点就会越来越大,最终“火烧连营”。例如利比亚撤侨时,我们的做法是把水泥厂扔在那,先保证人身安全,尽可能把风险降至最低。
关键的问題,是在投资过程中密切观察风险,提高风险意识。
日本三菱商社的社长曾经跟我说,当年日本人走出去时,很多企业在当地遇到各种风险,最后片甲不留,血本无归。你们中国企业走出去更要注意,因为日本企业走出去时的资源都很好,而中国企业走出去多是到比较艰难的地方。
这就是为什么我讲,走出去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企业赚钱不容易,但损失起来却很快,我们必须强化风险意识,认真研究当地法律法规,紧盯汇率等政策变化,密切关注安全局势,提前做好应急预案。
控制制高点
《英才》:目前水泥生产的“碳捕捉”技术比较热门,中国建材在水泥生产的环保工作做得怎样?
宋志平:近些年中国建材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现在水泥生产耗煤量已经做到行业最低,我们最新的技术是每吨水泥耗煤90公斤标准煤,而行业中的平均水平是120公斤。同时我们还在加大新技术研发力度,未来每吨煤耗有望再降低15公斤标准煤。
中国建材在节能减排方面一直走在行业前列,通过开发和应用节能环保技术、降低能源消耗、为生产线安装脱硫脱硝设备等措施,我们的工厂已实现无烟无尘化,成为花园中的工厂、草原中的工厂、森林中的工厂。
碳捕捉目前只能是一个实验,这个技术我们也在研究,但是我们不认为它在眼前或者未来短期内能发挥出很大的作用,相比之下提高标号之类的事情更加重要。
《英才》:如何看待目前正在推广实施的错峰生产?
宋志平:错峰生产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可以化解部分过剩产能。但错峰生产是解决产量平衡的问题,并未真正解决产能过剩矛盾。
错峰生产能够为行业去产能提供宝贵时间,作为行业和企业来讲,我们应该抓紧这个机会淘汰落后,抓紧联合重组。短期来看,我们要靠错峰生产来达到产销平衡,因为我们不能让行业里出现倒闭潮;但从长远来看,我们在继续推进错峰生产的同时,还要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着力增加产业集中度,不断深化市场竞合,仅靠错峰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英才》:围绕水泥产业和建材产业,中国建材有哪些环保协同业务可以做?
宋志平:中国建材目前在垃圾焚烧方面有些独特的技术。今后中国建材的协同处理也会做到世界领先。中国建材有26个科研院所,有3.8万名科技工作者,目前中国几乎所有的建材技术都来源于其中,这是我们独特的竞争优势。一流的企业做标准。在建材行业里面,包括水泥、商品混凝土、石膏板、玻璃纤维、碳纤维、商品混凝土,我们要牢牢把握技术制高点,真正做到在相关领域领先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