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真真不像一个叱咤影坛20年的导演,银色短发、穿着时尚、笑声爽朗,更像是一位时尚达人,并且很容易就会把对话的氛围变得轻松起来。她不是一个传统的人,也敢于坚持自我。对待电影她从不踟蹰当下,而是放眼未来,这让她对炙手可热的青春、喜剧题材不屑一顾,而去拍了一部灵魂归来的爱情片,如果为此做一个简明扼要的解释,是因为她是黄真真,只拍“真系列”。
鬼神的题材很敏感,《消失的爱人》在创作阶段有没有担心过审查会碰到问题?最终又是怎样过审的?
没有太多担心。这部戏的主题是通过灵魂归来去发现大爱,这和传统的鬼片有很大不同,鬼片一般都是复仇主题,这一部刚好相反,回来是为了做以前没做的事情,以及安排身后事,有爱情、亲情、友情,很感动。因此很顺利就过审,需要改动的部分也很少。
另外,我觉得这部片的过审意义非常,这标志着国产电影走前一步,我们需要更多的题材去和进口片竞争,我们有这么大的市场、这么多观众,如果国产片的创作范围太窄,只局限于喜剧片和青春片,其实是很浪费的。
很快引进片的数量全面放开,这对国产片的创作会造成更大压力吧?
所以我觉得我们的限制放开也很重要,不然竞争力很低,如果只有某一类喜剧片、青春片、怀旧片,题材太单一,很难满足观众口味,以后悬疑片、惊悚片的尺度放开,会吸引更多的观众。
为什么您的《倾城之泪》到《被偷走的那五年》,再到这一部《消失的爱人》,都是聚焦略带沉重、不完满、有各种问题的爱情或婚姻,为什么不拍一部感情完美的青春片?
首先我拍电影从来不跟风,我只愿意去拍自己喜欢的类型,只有这样才能拍得好,我自己有一份热情,不管有什么阻碍,都会去做。如果有投资人跟我说某种类型流行让我来拍,但我没兴趣的话会觉得很委屈,也会缺少冲劲去做到最好。我是一个创作人,希望跟着自己的感觉走。现在回顾我过去几年的作品,《倾城之泪》不太成功,当时也有些水土不服,《被偷走的那五年》就好了很多,因为我在大陆生活了一段时间,慢慢熟悉大陆观众的口味和文化。
至于为什么不拍青春片,《六楼后座》是我很早拍的青春片,这个题材已经拍过了,所以到现在我没有特别想拍这个题材。另外,我自己长大了,很多东西,对爱情、对亲情的看法有点不一样,最好人生没有遗憾,可以做一些既娱乐又有启发的题材,比较有意思,我当然希望自己的作品有很好的票房,但同样也得是一部有意义的电影。
对两个人的表现打多少分?
都是8分半吧!两个人都有突破。有一场戏黎明演的非常好,观众一定会流泪。在拍之前我跟他沟通,问需要先培养一下情绪吗?他说不需要了,我不需要演,我活在里面就可以了。因为他这几年经历了很多东西,比如结婚、离婚,生意有好有坏,父亲也离开了。看剧本的时候很多感觉在五年前演不出来,现在可以。这场戏安安静静的开始,他进来一演,泪就很自然的流下来,我旁边的很多男生都忍不住的哭了。 拍摄过程中最难忘的是什么?
雪山吧!雪山我们爬到5000米,去之前我们吃了一个星期高山症的药,但一上去第一天八成的人都有高山症,戴着氧气拍戏,有一些还在吐,很辛苦。摄影机移动几米的距离,就要15分钟,非常艰苦,但心情和感觉是不一样的,好像马上就开阔了,所以大家没有退缩的。有时我说风太大了,休息一下再拍,工作人员反而会说,不要了,站在这里等等就好了。
影片既然有“奇幻”的标签,一定会用到特效吧?有多少个特效镜头?在这部分能否介绍一下?
大概有100多个吧!不算太多,影片里的灵魂归来不是用特效去表现的,而是用演员去表现的,但是剧本有一个梗,是灵魂归来之后,爱她的人能看见,不爱的人看不到,这其实是增加了演员的表演难度,因为在演对手戏的时候,明明演员站在你的面前,但你还要装作没有这个人,这样才能看起来自然。雪山部分是请了好莱坞的团队做的特效,主要用到绿幕。
影片从拍摄到后期完成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从写剧本到筹备到拍到剪到特效,一共用了一年的时间,拍摄周期是三个多月。影片的幕后制作班底非常强大,特别是配乐,我们去了维也纳,找到了曾参与《阿凡达》、《悲惨世界》等诸多好莱坞电影的捷克电台交响乐团坐镇,并邀请来指挥家廖原,而原创音乐都出自雷颂德之手。
看了制作特辑,看到摄影机用到了ARRI,一共架设了几个机位,摄影机和镜头如何选择?在玉龙雪山上还运用了哪些辅助设备?为什么没有用更小型、轻便的摄影器材?
一共用了两台摄影机,我们知道有很多小的摄影机,但当时来不及,也租不到,云南附近有的小机器都被别人租走了。
现在很流行IP的概念,您有没有想过把别人的小说拍成电影?
有。但因为我自己创作了很多很精彩的东西,还没拍完,所以没特意去找IP,现在还有五六个项目,都是非常精彩,并且是我自己写的剧本。有一些可能还没有完整的剧本,但已经有分场了,要做成剧本只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IP的方向我是同意的,尤其是从商业的角度去考量。但我还没有这个必要。
一年下来特别卖座的国产片可能也就喜剧或主打特效的电影,您怎样看待这样的现象?
我知道为什么,大陆人现在压力太大了,所以很喜欢喜剧。上班压力很大,下班后不要再让我思考东西了,来娱乐我吧!另外也有一部分喜欢看真的感情的电影,这么繁忙的社会,找新的感情也不容易。所以这两个点是观众比较喜欢的。一个国家发展好快,很忙的时候,就会需要“松”一点的电影。
但我没有拍喜剧的计划,我前面也说过,我拍电影,不根据自己的喜好,不自然的去拍是不行的,因为我是香港人,不是我的幽默就是你们的幽默,这点我非常清楚,我不贪心。每个电影导演都应该了解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的强项在哪里,你觉得我可以让一个大陆的导演来香港拍港产喜剧吗?肯定不行,所以我从来不会说现在喜剧很好,黄真真去拍喜剧,去赚钱吧!这不可能的。
鬼神的题材很敏感,《消失的爱人》在创作阶段有没有担心过审查会碰到问题?最终又是怎样过审的?
没有太多担心。这部戏的主题是通过灵魂归来去发现大爱,这和传统的鬼片有很大不同,鬼片一般都是复仇主题,这一部刚好相反,回来是为了做以前没做的事情,以及安排身后事,有爱情、亲情、友情,很感动。因此很顺利就过审,需要改动的部分也很少。
另外,我觉得这部片的过审意义非常,这标志着国产电影走前一步,我们需要更多的题材去和进口片竞争,我们有这么大的市场、这么多观众,如果国产片的创作范围太窄,只局限于喜剧片和青春片,其实是很浪费的。
很快引进片的数量全面放开,这对国产片的创作会造成更大压力吧?
所以我觉得我们的限制放开也很重要,不然竞争力很低,如果只有某一类喜剧片、青春片、怀旧片,题材太单一,很难满足观众口味,以后悬疑片、惊悚片的尺度放开,会吸引更多的观众。
为什么您的《倾城之泪》到《被偷走的那五年》,再到这一部《消失的爱人》,都是聚焦略带沉重、不完满、有各种问题的爱情或婚姻,为什么不拍一部感情完美的青春片?
首先我拍电影从来不跟风,我只愿意去拍自己喜欢的类型,只有这样才能拍得好,我自己有一份热情,不管有什么阻碍,都会去做。如果有投资人跟我说某种类型流行让我来拍,但我没兴趣的话会觉得很委屈,也会缺少冲劲去做到最好。我是一个创作人,希望跟着自己的感觉走。现在回顾我过去几年的作品,《倾城之泪》不太成功,当时也有些水土不服,《被偷走的那五年》就好了很多,因为我在大陆生活了一段时间,慢慢熟悉大陆观众的口味和文化。
至于为什么不拍青春片,《六楼后座》是我很早拍的青春片,这个题材已经拍过了,所以到现在我没有特别想拍这个题材。另外,我自己长大了,很多东西,对爱情、对亲情的看法有点不一样,最好人生没有遗憾,可以做一些既娱乐又有启发的题材,比较有意思,我当然希望自己的作品有很好的票房,但同样也得是一部有意义的电影。
对两个人的表现打多少分?
都是8分半吧!两个人都有突破。有一场戏黎明演的非常好,观众一定会流泪。在拍之前我跟他沟通,问需要先培养一下情绪吗?他说不需要了,我不需要演,我活在里面就可以了。因为他这几年经历了很多东西,比如结婚、离婚,生意有好有坏,父亲也离开了。看剧本的时候很多感觉在五年前演不出来,现在可以。这场戏安安静静的开始,他进来一演,泪就很自然的流下来,我旁边的很多男生都忍不住的哭了。 拍摄过程中最难忘的是什么?
雪山吧!雪山我们爬到5000米,去之前我们吃了一个星期高山症的药,但一上去第一天八成的人都有高山症,戴着氧气拍戏,有一些还在吐,很辛苦。摄影机移动几米的距离,就要15分钟,非常艰苦,但心情和感觉是不一样的,好像马上就开阔了,所以大家没有退缩的。有时我说风太大了,休息一下再拍,工作人员反而会说,不要了,站在这里等等就好了。
影片既然有“奇幻”的标签,一定会用到特效吧?有多少个特效镜头?在这部分能否介绍一下?
大概有100多个吧!不算太多,影片里的灵魂归来不是用特效去表现的,而是用演员去表现的,但是剧本有一个梗,是灵魂归来之后,爱她的人能看见,不爱的人看不到,这其实是增加了演员的表演难度,因为在演对手戏的时候,明明演员站在你的面前,但你还要装作没有这个人,这样才能看起来自然。雪山部分是请了好莱坞的团队做的特效,主要用到绿幕。
影片从拍摄到后期完成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从写剧本到筹备到拍到剪到特效,一共用了一年的时间,拍摄周期是三个多月。影片的幕后制作班底非常强大,特别是配乐,我们去了维也纳,找到了曾参与《阿凡达》、《悲惨世界》等诸多好莱坞电影的捷克电台交响乐团坐镇,并邀请来指挥家廖原,而原创音乐都出自雷颂德之手。
看了制作特辑,看到摄影机用到了ARRI,一共架设了几个机位,摄影机和镜头如何选择?在玉龙雪山上还运用了哪些辅助设备?为什么没有用更小型、轻便的摄影器材?
一共用了两台摄影机,我们知道有很多小的摄影机,但当时来不及,也租不到,云南附近有的小机器都被别人租走了。
现在很流行IP的概念,您有没有想过把别人的小说拍成电影?
有。但因为我自己创作了很多很精彩的东西,还没拍完,所以没特意去找IP,现在还有五六个项目,都是非常精彩,并且是我自己写的剧本。有一些可能还没有完整的剧本,但已经有分场了,要做成剧本只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IP的方向我是同意的,尤其是从商业的角度去考量。但我还没有这个必要。
一年下来特别卖座的国产片可能也就喜剧或主打特效的电影,您怎样看待这样的现象?
我知道为什么,大陆人现在压力太大了,所以很喜欢喜剧。上班压力很大,下班后不要再让我思考东西了,来娱乐我吧!另外也有一部分喜欢看真的感情的电影,这么繁忙的社会,找新的感情也不容易。所以这两个点是观众比较喜欢的。一个国家发展好快,很忙的时候,就会需要“松”一点的电影。
但我没有拍喜剧的计划,我前面也说过,我拍电影,不根据自己的喜好,不自然的去拍是不行的,因为我是香港人,不是我的幽默就是你们的幽默,这点我非常清楚,我不贪心。每个电影导演都应该了解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的强项在哪里,你觉得我可以让一个大陆的导演来香港拍港产喜剧吗?肯定不行,所以我从来不会说现在喜剧很好,黄真真去拍喜剧,去赚钱吧!这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