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诊治体会

来源 :浙江创伤外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rjor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是指外伤后数小时内(一般4~14小时)脑组织广泛性肿胀,是重度颅脑损伤后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将本院自1992年12月至2000年11月收治的33例病例作一总结分析.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33例中,男性23例,女性10例.年龄13~71岁,平均44.7岁.受伤原因:车祸伤22例,坠落伤7例,打击伤3例,原因不明1例.
其他文献
本院自2001年以来,对大手术者采用术前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法(acute hypervolemic hemodilution,AHH),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用血,并为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提供了保证.资料和方法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现实生活中"反集体"现象日益频出,人们对集体主义原则开始反思.
在图书馆用户导向的服务理念下,知识管理与知识传播将会是图书馆发展的两项重要工作,吸收和借鉴传播学的理论和实践是图书馆做好知识传播工作的关键。从图书馆学与传播学共同
立足承德科技研发中心大厦工程项目的施工实践,总结PCM内模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的施工工艺。重点介绍工程上采用的抗浮梳兼代马凳、内模排放优化及芯管保护,混凝土浇注部位及顺
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办公领域里的一场革命,使人们从靠纸张传递发展到全新的网络信息时代,实现无纸化办公。从办公自动化(OA)系统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其解决的主要问题,同时针对铁路
近年锁骨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有扩大趋势.笔者对内固定材料加以改进,1998年1月至2001年3月,对47例锁骨粉碎性骨折采用可吸收缝合线加斯氏针内固定,可吸收缝合线皮下缝合,疗效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