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深情此心,大写“我心光明”

来源 :创作评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NICH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盛夏,七月如火,夏练在伏。南昌城正如火如荼上演的,是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小剧场话剧《阳明三夜》。这是一个关于王阳明与江西的故事,由江西省话剧团出品。
  明代的三不朽圣人王阳明,是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对后世的东亚乃至全世界的知识分子都有深远的影响。王阳明一生传奇,多有建功立业。有意思的是,王阳明建构和践行的致良知心学,“立德,立功,立言”之举,都和江西有关。《阳明三夜》就是一部还原王阳明在江西成就“三不朽”的力作。该剧没有大制作,没有大牌表演,但随着演出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我们必须承认这是一部成功之作。“知行合一”的阳明心学,借助了一场场演出,不断回响在豫章城。这真是令人振奋。王阳明的魂,不仅仅在舞台上熠熠闪光,王阳明其人恍然又回到了当代南昌。
  该剧编剧是江西著名剧作家卢川。如果说,《阳明三夜》有魂的话,那么卢川就是当然的灵魂人物。这位历史和宗教学专业出身的学者型剧作家,《阳明三夜》能出自他之手,也算是名至实归吧。个人以为,一部历史人物题材的戏剧,编剧的艺术趣味和创作旨趣,会更多地决定一部戏剧的整体风格和艺术品味。据我所知,搬演王阳明题材的戏剧戏曲作品不少,比如王阳明的故里浙江余姚创作了姚剧《王阳明》,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创作了越剧《王阳明》,浙江和贵州话剧团联合创作了大型历史话剧《此心光明》等,这些都是近年的力作。由于编剧和导演的影响力各自不同,演出的最后效果往往会带上鲜明的个人风格。《阳明三夜》这部作品,很显然就是卢川个人风格的最大化了。这个人风格的标志,在于剧作大胆放弃了历史剧流行的故事线路和人物整体形象刻画,转而聚焦于人物内心思想的变化,以思想的交锋和激辩代替人物的对白,以大量独白代替情节推进。这种创作路数是非常冒险的,很容易将整部剧拖入沉闷枯燥的说教陷阱。据我所知,在当代的历史人物剧目中,敢如此大胆地用全剧来诠释一个人思想的作品很罕见,而《阳明三夜》却做到了,并且成功了,所以我为之击节赞叹。
  《阳明三夜》一剧,精心选取了王阳明一生中最重要也是最特殊的三夜:“新婚之夜”“平叛之夜”“临终之夜”,隐约对应于阳明子“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通过舞台上的无场次表演,集中呈现了王阳明渴求圣贤、成就圣贤、超脱圣贤的重要人生内涵。我们感受着舞台上阳明子磊落的人格、伟大的思想和爱憎分明的人生态度,读懂了作者是以此向旷世圣贤致敬,向灿烂的江西传统文化致敬,向巍巍华夏致敬。当然,这也可以视为当代知识分子向古代前辈先贤致敬。接续传统,让生生不息的传统在当代激荡回响,没有什么比这样的致敬更好的了。该剧不讲故事,但有生活;不追求抒情,却处处都是情感的激荡。17岁的王阳明,新婚之日,与神秘的老道坐而论道,一问一答,机锋频现。47岁的王阳明,用天才的军事才能,以少胜多出奇兵,平定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之后他与宁王之间展开了君道、世道、臣心的精彩论辩。57岁的王阳明,在剿匪归途中,不幸病重。临终之前,他与精神生命有重要交集的人:正德皇帝朱厚照、宁王朱宸濠、匪首蓝天风、学生冀元亨、宁王娄妃等又展开一场场灵魂之间的对话。一生坎坷却越挫越勇的王阳明,在青年、中年,以及走到生命终点的壮年,正是通过作者设计的大量精彩纷呈的对白和独白,实现天问、地问、人问,在观众眼前逐渐树立起高大伟岸之形象。剧作以阳明子青年、中年、终年的三夜为横剖面,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既简约又经济地表现了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光明人生。作者将王阳明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事件,使观众不是在看故事,也不是在温习历史,而是在温热的生活中触摸到王阳明的赤子之心,澎湃激情,感受其“整理世道,收拾人心” 之崇高。这俨然就是以王阳明的方式来诠释王阳明了。总体来说,剧本很好地实现了舞台剧“立得住,撒得开,收得拢”的艺术原则。
  窃以为,卢川之所以敢于放弃完整的故事而着重于阳明心学思想的诠释,其实是有底气和考量的。王阳明一生本就充满传奇,略作铺陈便足以令人惊心动魄。这是非常要紧的前提。所以本剧虽然只选择了三夜的故事片段,每一夜的故事却都扣人心弦。其次,本剧从一开始就定位为小剧场戏剧,是为江西话剧团量身定做的,简约自由的舞台演出及其效果也在考虑的范围。一般而言,探索性的小剧场话剧力求摆脱大舞台的表现模式,场景设计多追求时空自由转换的假定性戏剧风格,通过象征、隐喻、荒诞、变形,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外化和潜意识显化。从这些特点来看,《阳明三夜》属于非典型小剧场戏剧。这部戏质朴而诗意,表现与再现相结合,具有小剧场戏剧的特点,但由于作者倾向于无限靠近王阳明的思想和灵魂,因而无论是场景设计还是人物对白,都带有鲜明的历史主义倾向,先锋艺术探索的意味并不浓。
  更有意思的是,在刻画王阳明这一人物形象时,剧作通过他的所言所行,在紧要处挟雷霆之势显威武之气,正暗合了先生于平常处用力的法门。比如平匪戡乱是王阳明的传奇,屢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只因攻心为上。究其因,正在于良知二字,发诸本心的良知,就是知行合一之大道和心怀苍生的大悲悯。卢川基于这样的理解,将平叛之夜的故事重心,放在了擒获宁王之后与娄妃的伤感诀别、与宁王的思想交锋等等场面上,以彰显王阳明有雷霆之威正在于不忍,在于坦荡。真是令人叹服。
  谈到创作此剧的初心,卢川曾坦陈:“文学可以是写给后代人看的,但戏一定是演给当代人看的!在舞台上表现什么,对当下的观众有什么意义,就显得特别重要。”那么,王阳明对于当下的观众有什么意义呢?作为东方圣贤,王阳明历经坎坷,矢志追求光明,通过艰苦探索,最终建立了“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这三大范畴为核心的心学思想体系,为东方儒学的发展开辟了全新的道路。作为知识分子,阳明先生有“收拾世道,整理人心”的勇敢担当,其魅力更在于他的通透德性,不以功名为目的,可为则为,不可为则退而全道,虽不敢忘忧却也能处江湖而泰然。作为一个人,王阳明所追求的人生境界,摆脱了个人名利毁誉、贫富穷达的束缚,实现了世界与人、理性与感性、美与善的统一,真正达到了精神自由的境界。   事实上,说到王阳明对于江西人,对于南昌人的意义——500年前在现实的人生舞台上,曾上演了百姓居民倾城出动,夹道欢迎王阳明进入江西南昌、吉安的盛况。1527年秋,王阳明奉旨前往广西剿匪,一路行船经由江西。当时南浦百姓们得知消息后,倾城出动,掀起第一波欢迎的高溉进入南昌城,再掀高潮。百姓们近乎疯狂,自发带着美食,出城分列迎接王阳明。要知道,南昌城中的王阳明心学门徒遍布大街小巷,王先生重返南昌,他们想不疯狂都不能。虽然南昌城的百姓苦苦挽留,但王阳明公务在身,只有带着病体继续南下。当他到达当年平定宁王的指挥中心吉安时,吉安百姓的欢迎同样热烈。江西人如此信奉“知行合一”,实乃真实上演了一出
  “满大街都是圣人”的传奇。从古自今,心外无理。天下之事,就怕良知两个字。
  而今,我们就在南昌城的话剧舞台上还原历史!
  杜维明认为,在思想和实践两个方面都闪耀着灿烂光芒的儒学宗师,中国历史上唯有王阳明一人。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今天我们在舞台上还原一个真实清晰的王阳明,就是在不折不扣践行王阳明。我想,这些就是编剧卢川所要表达的当代意义吧?
  还须称道的一点是此剧的抒情特色。由于该剧不以故事取胜,没有清晰的情节结构来支撑全剧,剧作既营造了抒情的氛围以补故事之不足,又精心设计了序幕和尾声来实现戏剧结构的封闭性。
  首先,该剧巧妙设计了令人惊艳的“序幕之序幕”。如下:
  [幕启。冬夜的江边。夜船。孤灯。枯树。
  (浑厚的男声,仪式感地、楚辞风格的
  吟唱)
  大臣负命兮奔走四方,
  日月无光兮瞻顾徜徉。
  心有所思兮望乡,
  风不利舟兮奈何神伤。
  心有所思兮望乡,
  风不利舟兮奈何神伤……(渐弱)]
  这一段堪称神来之笔。这段颇具象征意味的吟唱之词,不仅成功营造了全剧抒情之氛围,也很好地凸显了号称吴头楚尾的江右历史文化底蕴。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剧作者有意凸显王阳明的文人身份,与楚辞之鼻祖——屈原暗通声气。而为了实现首尾呼应,当王阳明溘然长逝之时,舞台上刹那问充满柔和圣洁的明黄色光芒,浑厚钟声再次响起,直指人心。仪式感的、楚辞风格的吟唱再次响起,成为尾声之前奏。
  其次,剧作者设计了王阳明的独白体,以倒叙的手法,在王阳明的深情回忆中拉开全剧的序幕:
  [今晚的月亮,如此黯淡。稍远一点的地方,就无法看清楚了,也许是我老眼昏花了吧。这条船,该往哪儿去呢?这又要做一个选择……人的一生中,有多少个关口,需要选择,需要不停地选择!聚,总是短暂的。分,才是永久的。那些经历过的事情,仿佛就是昨天,所有的一切,向我走来……]
  这一出场的深情独白,迅速将观众带入了王阳明的精神世界,很自然建立了全剧白带的节奏。剧中每一夜即为一个独立的篇章,间之以王阳明白己的独白,形成水到渠成的剧情递进之效果。到了第三夜部分,王阳明的回忆与其归途病重的现实汇流,两条平行线索合二为一,直至王阳明溘然长逝,全剧结束。观众在阳明子的深情独白中,直观感受其心路历程的过程,便成为该剧内在的结构和逻辑。
  再次,该剧在舞台上尽最大能力艺术再现了阳明心学的震撼力量。幕启之后,该剧专门设计了以儒生坐而诵读“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的背景,穿插于少年王阳明新婚之夜的背景之上,书声琅琅,振聋发聩。令人浮想联翩;到尾声部分,众白衣儒生再次出现,坐而齐诵:“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后起身,集体行至台前,以振聋发聩之音反复诵读阳明“心学四诀”而终,在视觉和听觉上造成极具震撼的效果,以此将全剧的抒情和主题表达推向了高潮。
  行文至此,我想起剧中临近结尾的一段对白:
  [伍文定(王陽明的昔日属下——笔者注):灵岩古寺的钟声响了。
  王阳明:那是撞击心灵的钟声,那是送我上路的钟声。
  伍文定:您的学生、门人得到消息的,都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了。
  王阳明:不用来了,叫他们不用来。相见何益?徒增感伤。告诉他们,每个人都要遵从自己内心的良知。他们散落在四面八方,就是我的化身……
  伍文定:王大人,您还有何吩咐?
  王阳明(平静地)我心光明,亦复何言!]
  我不仅要赞道:好一个“我心光明,亦复何言”!
  好一个“遵从自己的内心的良知”!好一个圣贤之学!
  我愿天下更多的人走进剧场,观看《阳明三夜》。我愿更多的国人,走进阳明心学。
  为重塑国民品格,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阳明心学是时候成为当代中华文化的大集成了!
其他文献
在当下,“80后”写作者的创作已向社会和历史的宽广与纵深全面铺展。在他们纷纷转向现实与历史之后,纵观他们的长篇小说创作,我们可以发现,他们总惯于书写悲剧故事,又往往惯于从悲剧中升华出平和的境界和光明的前景。本文聚焦“80后”长篇小说的升华式结尾,择取描写现实与回望历史两大类型的部分长篇小说,进行症候式的分析解读,探讨这些小说结尾处的升华何以是一种必须正视的症候。  一  《水仙已乘鲤鱼去》是张悦然
期刊
汉高祖刘邦回长安时,途经他的故乡沛县,设宴招待家乡故交父老,欢饮十数日。一日酒酣,刘邦击筑而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歌罢起舞,伤怀泣下。大汉的气壮山河、风起云涌皆在他的盈盈泪光中。南昌作家褚兢所著的历史长篇小说《大将韩信和他的时代》,按照单一的时间流程、多元的空间流程发展,采用尋找叙事理念,以及“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的对比写作手法,打开了不同维度的历史空间。
期刊
雪莱曾把诗歌称为神圣之物,说它是“知识的圆心”,同时又是“知识的圆周”。意思是说要写好诗歌,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及开阔的视野,通过一定的为诗技巧,才能将掌握的“知识”凝结为“诗歌”这一智慧产物,成为知识的圆心。同时,一个人的综合知识、文学修养附于诗歌小巧的身形上,通过艺术化处理,词语之间无尽的张力,就能构成尽可能大的圆周,撑开一个立体的、圆外圈触及面无限广阔的智识天地。  我深以为然。诗学观念隐匿
期刊
文学评论家阎晶明曾在一次由海南省作协、文艺报社和海南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新世纪长篇小说研讨会上指出:“长篇小说在当前中国文学的各个门类中是最为繁盛的,可能没有任何一种文学体裁像长篇小说一样在今天受到这么多的關注。即便在‘文学边缘化’的今天,长篇小说在出版机会、传播途径、改编机会等方面都依然占有很大优势。”[1]新世纪以来,各路名家纷纷以长篇小说的形式向这个时代来呈现个人创作的某种姿态或创作动能,尤以
期刊
非虚构写作就是大地写作  自十年前《人民文学》开设“非虚构”作品专栏以来,呼吁作者离开书斋与二手经验、直面大地的写作正在成为常识。非虚构写作逐渐成为汉语写作中不可忽视的现实力量,它被人誉为“非虚伪写作”。由于远离历史进而歪曲历史、远离真实进而伪造真实的写作,长期以来成为汉语写作的意识形态,“非虚构写作”对真实历史的大面积进逼已经造成了某种临界尴尬:真实事物的复杂性已经不再是以往的任何一种文体能够从
期刊
孙小娟,女,江西樟树人,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诗文刊于《诗刊》《星星诗刊》《散文诗》《星火》等,著有诗集《自由带我飞翔》。  波及  谷雨时分,手机屏幕上  一条条信息冒出来  像秧苗,在清晨泛出新绿  那幽光蕴含的能量  不断向周边辐射,波纹状  ——他又读了不少好书  我回复“一起加油”  如同一个农人  习惯于给秧苗浇水  我继续驾驶车辆  驶进迷雾  在旁人看不见的地方  我的正前方,有一条
期刊
作者以其长期、丰富的生活阅历,敏锐而又独特的视角,深厚的思想理论水平和文学修养,通过对有理想有抱负、勇于开拓创新、吃苦耐劳而又品德高尚的青年农民江兆南,有知识有文化、市场意识强、富有经营头脑、敢于同命运和世俗顽强抗争的大学毕业生肖海君,思想开放、思路开阔、充满活力和干劲的退伍军人、村支书林一凡,脚踏实地、敢想敢闯、一心扑在事业上的优秀干部杨大任,坚决贯彻党的改革开放路线方针、思想解放、政策水平高、
期刊
在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发展史上,地域特色或者说地方性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自鲁迅充满浙东风情的短篇小说起,至沈从文笔下神秘辽远的湘西世界,我们已经欣赏了诸多充满地方风土人情的短篇小说。写景或是描人,川西或是黔北,阅读小说的过程有如跟随作者游历了一番,这种“绕室旅行”在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年代更是别有意趣。改革开放40年来,文学的体例日益丰富,内容渐次多元,地方性在短篇小说中的分量有所下降,反而是在长
期刊
近年来,小说的地方性问题成为学界讨论热点。显然,仅仅从你写“北方”我写“南方”、他写“乡村”她写“城市”,或者地域文化、地域风格、方言土语等内容来探讨小说的地方性,未免蜻蜒点水、难逃窠臼。于是乎大家继续掘进,深挖小说地方性的建构语境、书写机制及其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盘根错节,乃至与民族国家的互动关系。地方性成为文学研究大戏里的重要角色。这背后的导演不只是学者们,还有激活它的另一个庞然大物——
期刊
提到作家杨志军的名字,总是要与青藏高原这片神秘的土地联系在一起。他的《环湖崩溃》《海昨天退去》《大悲原》《失去男根的亚当》以及《藏獒》三部曲、《伏藏》《西部的战争》等几十部长篇小说、纪实文学,一直在探索着青藏高原这片精神圣地;他的每一部作品几乎都涉及对自然生态的重视以及漫游在荒原上对信仰的求索体悟,始终保持着一种超脱凡尘俗世的自然情怀,显示作家对自然、对生命的关照与尊重,时刻不忘向世人传达“万物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