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教师转岗到幼儿园工作是当前我国面对基础教育基本形势作出的一种有效应对策略。笔者从培训对象、内容与形式及培训效果三个层面对目前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7
一、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的背景
1.当今教师的角色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了终身教育理念下的幼儿教育追求健康的、真实的、全面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明确了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即教师必须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2.近几年来,一方面是由于随着我国学龄儿童的减少,小学教师富余现象日益凸显,竞争日益激烈,而与此同时,幼儿园教师存在普遍缺乏的状况。小学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其教育经验、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和对儿童发展规律的把握,均为小学教师转岗到幼儿园工作奠定了较好的基础。[1]经过培训,小学教师能够较好地适应新的岗位要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当前幼儿园教师紧缺的现状。
3.为更好的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精神,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2011]5号),各省教育厅和财政厅都在积极组织和实施“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
小学教师转岗到幼儿园工作面临着种种不适应和困惑,因此结合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现状、需求、热点和难点问题,遵循幼儿园骨干教师专业成长规律,以提升幼教的专业精神,更新幼教知识,提升实践能力,促进转岗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发展为目标的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便应运而生。
二、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现状分析
根据白银市教育局的安排部署,白银市教师教育中心自2012年秋季开始对白银市各县区农村中小学合校并点后及大中专院校刚毕业非学前教育专业拟从事学前教育的58名转岗教师进行了两期50天的培训。培训后期,我们运用问卷调查、访谈、实物收集、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进行了基本情况调查。通过调查,总结出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的培训具有以下特点:
1.培训对象。(1)来源主要为调转和并校分流,并且各基层小学教师居多。(2)平均年龄比较年轻,40岁以下的教师占整体转岗教师的90%以上,但是从班级氛围来看,突出的年龄特点是沉稳,好静,不够活泼。(3)学历状况较好但专业化程度不够。转岗教师各专业种类多,包括普师、音、体、美等8个专业。98%以上的教师均为中师或大专以上学历,但幼儿教育专业的教师仅占到3——4%。(4)存在偏见,职业任同感较低。多数教师认为“幼儿教师就是教孩子唱歌、跳舞、讲故事,只要看住孩子不磕不碰、高高兴兴就行了”,或者存在“不喜欢、不想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或好赖干到退休”的想法。(5)“教育教学教研工作”问题突出。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有明显的小学化倾向,教学主要倾向于识字、算术等小学低年级学科知识。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不了解,幼儿情感、态度、习惯的培养远未纳入教育目标。(6)大部分转岗教师希望参加岗位实习和专业培训,并且再培训愿望强烈。(7)在接受培训的人员当中近10%是以完成继续教育任务为目的,亦或是评职称的需要,再者是迫于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来参加培训,但是培训结束后并不是转岗进入幼儿园工作。
2.培训内容与形式。结合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现状、需求、热点和难点问题,农村转岗教师的培训开展的主要理论课程有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学前教育理论、学前教育考察与实践、学前教育研究、各学科活动设计、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同时针对农村幼儿园教学的薄弱环节还重点开设了音乐、美术、舞蹈课程。幼儿园转岗教师的培训形式突出了开放性、多样性和创造性的原则,采取形式有专题讲座、交流研讨、实地考察与观摩反思等,关注教师的亲身体验与感悟,强调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专题报告与合作研讨相结合。通过实例分析、分组讨论、对话交流等活动,调动教师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充分发挥参训教师的主体作用。
3.培训效果。在培训即将结束的时候,以班主任发放问卷及培训学员座谈会的方式对培训的效果进行了调查。调查的维度涉及对课程的设置及活动安排是否合理、对授课教师的水平是否满意、对生活学习的环境是否满意、对培训班管理规范的满意度以及学员对培训的整体满意度。
三、关于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的对策与建议
1.把好“转岗”关。针对转岗教师“沉稳、好静、不够活泼”、专业化程度不够、职业认同感低的特点,不难发现,在教师“小转幼”的过程中,存在简单化操作和“甩包袱”的现象。笔者以为,要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应严把三关,即:限年龄、限学科、限比例,选择合适的中小学教师转岗。[2]
2.改进培训方式和内容。培训中应采取多种培训形式相结合的原则,倡导参与式、互动式的培训方式,使学员发挥主体作用,不断地提升教学水平和技艺。在培训内容的设计方面,做好前期的培训调研工作,要契合幼儿园教师的实际情况,遵循缺什么补什么、不会什么教什么的原则来整合资源,做到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真正地让参训教师通过培训在知识成长和专业领域受用。
3.强化培训师资队伍,建立“学前教师培训”专家库。培训单位要加强教师培训团队建设,聘请知名度高、有学前教育专业影响力的教授担任首席专家。要加强优质培训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充分利用“国培计划”资源库,有效开发适用性强的新资源,注重生成性资源的加工和利用,促进优质培训资源的共建共享。要精心遴选并切实加强优质中小学实践基地建设,强化参训教师培训实践环节。
4.建立“学前教师”培训基地。[3]培训基地的建立,不仅给参训学员提供了接触实践观摩学习的机会,也为我们自身教师提供了接触一线的机会,扩大了我们的培训和发展资源。要充分利用基地学校课堂和师资,突出教育教学实践,提高培训效果。这样做还有利于促进学员与基地学校名师、学员所在校与基地学校之间的沟通交流,如“结对子”“手拉手”,从而提高优质资源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刘春琼.小学教师转岗到幼儿园工作的原因、问题与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1(11).
[2]刘明远.别让转岗教师成为幼儿园“鸡肋”[N].中国教育报,2011-10-28.
[3]拓春晔.对有效实施幼儿教师国培计划的调查研究[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8).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7
一、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的背景
1.当今教师的角色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了终身教育理念下的幼儿教育追求健康的、真实的、全面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明确了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即教师必须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2.近几年来,一方面是由于随着我国学龄儿童的减少,小学教师富余现象日益凸显,竞争日益激烈,而与此同时,幼儿园教师存在普遍缺乏的状况。小学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其教育经验、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和对儿童发展规律的把握,均为小学教师转岗到幼儿园工作奠定了较好的基础。[1]经过培训,小学教师能够较好地适应新的岗位要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当前幼儿园教师紧缺的现状。
3.为更好的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精神,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2011]5号),各省教育厅和财政厅都在积极组织和实施“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
小学教师转岗到幼儿园工作面临着种种不适应和困惑,因此结合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现状、需求、热点和难点问题,遵循幼儿园骨干教师专业成长规律,以提升幼教的专业精神,更新幼教知识,提升实践能力,促进转岗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发展为目标的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便应运而生。
二、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现状分析
根据白银市教育局的安排部署,白银市教师教育中心自2012年秋季开始对白银市各县区农村中小学合校并点后及大中专院校刚毕业非学前教育专业拟从事学前教育的58名转岗教师进行了两期50天的培训。培训后期,我们运用问卷调查、访谈、实物收集、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进行了基本情况调查。通过调查,总结出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的培训具有以下特点:
1.培训对象。(1)来源主要为调转和并校分流,并且各基层小学教师居多。(2)平均年龄比较年轻,40岁以下的教师占整体转岗教师的90%以上,但是从班级氛围来看,突出的年龄特点是沉稳,好静,不够活泼。(3)学历状况较好但专业化程度不够。转岗教师各专业种类多,包括普师、音、体、美等8个专业。98%以上的教师均为中师或大专以上学历,但幼儿教育专业的教师仅占到3——4%。(4)存在偏见,职业任同感较低。多数教师认为“幼儿教师就是教孩子唱歌、跳舞、讲故事,只要看住孩子不磕不碰、高高兴兴就行了”,或者存在“不喜欢、不想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或好赖干到退休”的想法。(5)“教育教学教研工作”问题突出。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有明显的小学化倾向,教学主要倾向于识字、算术等小学低年级学科知识。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不了解,幼儿情感、态度、习惯的培养远未纳入教育目标。(6)大部分转岗教师希望参加岗位实习和专业培训,并且再培训愿望强烈。(7)在接受培训的人员当中近10%是以完成继续教育任务为目的,亦或是评职称的需要,再者是迫于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来参加培训,但是培训结束后并不是转岗进入幼儿园工作。
2.培训内容与形式。结合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现状、需求、热点和难点问题,农村转岗教师的培训开展的主要理论课程有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学前教育理论、学前教育考察与实践、学前教育研究、各学科活动设计、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同时针对农村幼儿园教学的薄弱环节还重点开设了音乐、美术、舞蹈课程。幼儿园转岗教师的培训形式突出了开放性、多样性和创造性的原则,采取形式有专题讲座、交流研讨、实地考察与观摩反思等,关注教师的亲身体验与感悟,强调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专题报告与合作研讨相结合。通过实例分析、分组讨论、对话交流等活动,调动教师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充分发挥参训教师的主体作用。
3.培训效果。在培训即将结束的时候,以班主任发放问卷及培训学员座谈会的方式对培训的效果进行了调查。调查的维度涉及对课程的设置及活动安排是否合理、对授课教师的水平是否满意、对生活学习的环境是否满意、对培训班管理规范的满意度以及学员对培训的整体满意度。
三、关于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的对策与建议
1.把好“转岗”关。针对转岗教师“沉稳、好静、不够活泼”、专业化程度不够、职业认同感低的特点,不难发现,在教师“小转幼”的过程中,存在简单化操作和“甩包袱”的现象。笔者以为,要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应严把三关,即:限年龄、限学科、限比例,选择合适的中小学教师转岗。[2]
2.改进培训方式和内容。培训中应采取多种培训形式相结合的原则,倡导参与式、互动式的培训方式,使学员发挥主体作用,不断地提升教学水平和技艺。在培训内容的设计方面,做好前期的培训调研工作,要契合幼儿园教师的实际情况,遵循缺什么补什么、不会什么教什么的原则来整合资源,做到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真正地让参训教师通过培训在知识成长和专业领域受用。
3.强化培训师资队伍,建立“学前教师培训”专家库。培训单位要加强教师培训团队建设,聘请知名度高、有学前教育专业影响力的教授担任首席专家。要加强优质培训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充分利用“国培计划”资源库,有效开发适用性强的新资源,注重生成性资源的加工和利用,促进优质培训资源的共建共享。要精心遴选并切实加强优质中小学实践基地建设,强化参训教师培训实践环节。
4.建立“学前教师”培训基地。[3]培训基地的建立,不仅给参训学员提供了接触实践观摩学习的机会,也为我们自身教师提供了接触一线的机会,扩大了我们的培训和发展资源。要充分利用基地学校课堂和师资,突出教育教学实践,提高培训效果。这样做还有利于促进学员与基地学校名师、学员所在校与基地学校之间的沟通交流,如“结对子”“手拉手”,从而提高优质资源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刘春琼.小学教师转岗到幼儿园工作的原因、问题与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1(11).
[2]刘明远.别让转岗教师成为幼儿园“鸡肋”[N].中国教育报,2011-10-28.
[3]拓春晔.对有效实施幼儿教师国培计划的调查研究[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