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更加重视效率,教师在课堂活动中积极融合了新课标理念,从多重角度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文化趣味,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发展学生的文学素养,以此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目标。本文将浅谈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案,并提出个人见解。
【关键词】新课标背景;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方案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7)36-0122-02
一、高效课堂概述
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主动接受知识,乐于参加课堂互动,活用所学知识,发展个人素养,教师应紧密结合新课程标准改革理念,积极渗透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革新传统教学方法的不利因素,促进优秀传统教育理念和现代先进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给予学生平等的学习机会,为学生构建新颖的知识体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课堂主角”,并扮演好教师的引导角色。目前,部分学生受传统学习方法的影响喜欢在课堂上记笔记,希望能记住每一个知识点,往往很难跟上高效的教学进度,对此,教师应该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盲点,更新学习方法和听课模式,用简化法巧记重点知识,用学思结合法来提高学习效率。另外,教师应注意优化课堂气氛,整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建和谐、高效、有文化乐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认知生活中的语文知识,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
二、当前初中语文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每节课也有不同的子目标,如现代文阅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目标,古诗词和文言文教学则是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作文教学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是,部分教师过于重视初中语文教学总目标,忽视了子目标的作用,很容易导致本节语文课教学目标不明确。
(二)提问方法不当
新课程改革非常重视课堂互动,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提问各种有思考的价值问题,以此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文学思辨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使用的提问方法并不妥当,往往会出现问题过难或者过于浅显、课堂互动时间过短或者过长、问题之间出现断裂等现象。
(三)忽视了初中语文的审美功能
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思辨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审美教育主要包括审美形态教育和美感教育,审美形态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各种美的形态和结构的鉴赏、识别能力,美感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包括感觉、情感、想象、理解等心理能力的提高和相互协调,从而提高对美的欣赏力和创造能力。将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发挥初中语文的审美功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以及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忽视了初中语文的审美功能,未能充分开发和使用语文课本中的美学因素,没有对学生的审美心理和情感进行必要地教育,不利于提高课堂的审美艺术氛围和教学效果,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这与新课程标准改革相悖。
三、新课标背景下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路径与方法
(一)制定清晰的课堂教学目标
教师应该在立足于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总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差异性,设计好每节课的教学子目标。在讲解现代文阅读时,应结合主题和中心思想,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目标;在解读小说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学思辨能力;在讲解古诗词和文言文时,教师应重视加强学生的古典文化基础,提高学生的国学素养。在开展写作教学时,应促进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文学阅读与创作能力。
(二)优化提问方法
“提问”是初中语文课堂的重要教学环节,教师应认真研究课堂互动方法,优化提问技巧,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设计难度适中的问题,避免出现“锁链式”提问,可以通过拆分问题来提升课堂效率。而且,教师应注意提出的问题不能脱离本节课的中心思想,问题之间应具备一定的关联性,不能出现严重断裂。另外,在进行课堂互动时,应控制好时间,最佳互动时间通常是在8到10分钟以内,这样才不会把研讨问题变成聊天。教师还可以通过有效地提问和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沟通与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感和思考能力,保持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三)做好语文审美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语言文字教育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美、体悟美,教师应该以语言为基础,指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学习感受到美学元素的魅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合审美教育,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应避免步入误区,明确审美教育不是纯粹的音乐教育或美术教育,不能为了进行审美教育而将语文课堂变成音乐课堂或者美术课堂,重视审美教育的前提是以语文教材为主,不能改变语文课堂的性质。此外,教师应认真了解和研究新课程理念,结合教材内容与插图,制作图、文、声、情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建艺术化审美课堂,将优美的课文插入课件中,让学生在品读课文时能够鉴赏精美的图画,聆听高雅的音乐,达到身临其境地阅读效果。例如在解读周敦颐的《爱莲说》时,将荷花的动态画面与本篇课文的朗诵插入flash课件,感受“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唯美意境,从中领悟《爱莲说》主要说明莲花的特性——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只能欣赏,不能玩弄,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作者对莲花如此赞美,是发自内心的爱莲,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暗喻世人应该像莲花一样高洁。这样不仅能加强学生对这篇文言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和审美意识,而且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构建新课标背景下的高效语文课堂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文学素养,实现语文教学总目标。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时应明确每节课的子目标,优化提问技巧,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并促进语文教育和审美教育的有机结合,从而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谢幼如,吴利红,黎慧娟.智慧学习环境下初中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的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1).
[2] 王丹.探究小學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6(26).
[3] 李丽娟. 浅谈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05).
[4] 彭艳.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的语文味、民族化与国际化的辩证关系[J].中国教育,2015(02).
【关键词】新课标背景;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方案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7)36-0122-02
一、高效课堂概述
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主动接受知识,乐于参加课堂互动,活用所学知识,发展个人素养,教师应紧密结合新课程标准改革理念,积极渗透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革新传统教学方法的不利因素,促进优秀传统教育理念和现代先进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给予学生平等的学习机会,为学生构建新颖的知识体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课堂主角”,并扮演好教师的引导角色。目前,部分学生受传统学习方法的影响喜欢在课堂上记笔记,希望能记住每一个知识点,往往很难跟上高效的教学进度,对此,教师应该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盲点,更新学习方法和听课模式,用简化法巧记重点知识,用学思结合法来提高学习效率。另外,教师应注意优化课堂气氛,整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建和谐、高效、有文化乐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认知生活中的语文知识,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
二、当前初中语文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每节课也有不同的子目标,如现代文阅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目标,古诗词和文言文教学则是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作文教学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是,部分教师过于重视初中语文教学总目标,忽视了子目标的作用,很容易导致本节语文课教学目标不明确。
(二)提问方法不当
新课程改革非常重视课堂互动,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提问各种有思考的价值问题,以此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文学思辨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使用的提问方法并不妥当,往往会出现问题过难或者过于浅显、课堂互动时间过短或者过长、问题之间出现断裂等现象。
(三)忽视了初中语文的审美功能
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思辨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审美教育主要包括审美形态教育和美感教育,审美形态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各种美的形态和结构的鉴赏、识别能力,美感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包括感觉、情感、想象、理解等心理能力的提高和相互协调,从而提高对美的欣赏力和创造能力。将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发挥初中语文的审美功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以及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忽视了初中语文的审美功能,未能充分开发和使用语文课本中的美学因素,没有对学生的审美心理和情感进行必要地教育,不利于提高课堂的审美艺术氛围和教学效果,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这与新课程标准改革相悖。
三、新课标背景下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路径与方法
(一)制定清晰的课堂教学目标
教师应该在立足于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总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差异性,设计好每节课的教学子目标。在讲解现代文阅读时,应结合主题和中心思想,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目标;在解读小说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学思辨能力;在讲解古诗词和文言文时,教师应重视加强学生的古典文化基础,提高学生的国学素养。在开展写作教学时,应促进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文学阅读与创作能力。
(二)优化提问方法
“提问”是初中语文课堂的重要教学环节,教师应认真研究课堂互动方法,优化提问技巧,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设计难度适中的问题,避免出现“锁链式”提问,可以通过拆分问题来提升课堂效率。而且,教师应注意提出的问题不能脱离本节课的中心思想,问题之间应具备一定的关联性,不能出现严重断裂。另外,在进行课堂互动时,应控制好时间,最佳互动时间通常是在8到10分钟以内,这样才不会把研讨问题变成聊天。教师还可以通过有效地提问和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沟通与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感和思考能力,保持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三)做好语文审美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语言文字教育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美、体悟美,教师应该以语言为基础,指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学习感受到美学元素的魅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合审美教育,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应避免步入误区,明确审美教育不是纯粹的音乐教育或美术教育,不能为了进行审美教育而将语文课堂变成音乐课堂或者美术课堂,重视审美教育的前提是以语文教材为主,不能改变语文课堂的性质。此外,教师应认真了解和研究新课程理念,结合教材内容与插图,制作图、文、声、情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建艺术化审美课堂,将优美的课文插入课件中,让学生在品读课文时能够鉴赏精美的图画,聆听高雅的音乐,达到身临其境地阅读效果。例如在解读周敦颐的《爱莲说》时,将荷花的动态画面与本篇课文的朗诵插入flash课件,感受“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唯美意境,从中领悟《爱莲说》主要说明莲花的特性——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只能欣赏,不能玩弄,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作者对莲花如此赞美,是发自内心的爱莲,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暗喻世人应该像莲花一样高洁。这样不仅能加强学生对这篇文言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和审美意识,而且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构建新课标背景下的高效语文课堂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文学素养,实现语文教学总目标。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时应明确每节课的子目标,优化提问技巧,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并促进语文教育和审美教育的有机结合,从而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谢幼如,吴利红,黎慧娟.智慧学习环境下初中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的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1).
[2] 王丹.探究小學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6(26).
[3] 李丽娟. 浅谈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05).
[4] 彭艳.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的语文味、民族化与国际化的辩证关系[J].中国教育,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