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在日常的学校教学活动中,生动活泼的影像较之严肃呆板的课本更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动力,并且随着教育技术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影像作为教辅材料进入了教师的视野,继而进入课堂教学。视觉文化资源的频繁出现越来越多地使人们注意到,视觉文化实际上不单是只能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它的某些媒介特性对于个体发展的影响的确能够弥补传统教法的一些局限,语文课不再只是独立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课,语文课在促进思维发展,培养个体全面的言语能力方面的作用也渐渐地受到重视。
关键词:视觉文化 语文阅读教学活动 运用 意义
语文教育前辈张志公先生曾强调:语文教学实践要符合教学语文的规律,而“语文教学的规律源于语言的规律,教学的规律,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1]作为新兴的课程资源,视觉文化进入教学活动是视觉文化在社会领域发展的一个颇为直观的反映,同时它借助人类最敏锐的视听感官系统进入思维相对活跃,接触新生事物较多的青少年之中,也符合张志公先生提到的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因为这一代几乎与视觉文化同步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对图像和音响具有特别的敏感,与前辈对文字的崇拜不同,他们普遍更多地对视觉媒体有一种亲近感和理解力。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面对不断膨胀的视觉影像阅读热潮,一向只以经典作品作为范本的语文教育已经不可能再独善其身了。为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必然要针对视觉文化背景下语文教育在教材资源与教学方式上的转变做出具体而全面的判断和规划。尼尔·波兹曼曾在《娱乐至死》中提到:“电子媒介决定性地、不可逆转地改变了符号环境的性质。在我们的文化里,信息、思想和认识论是由电视,而不是铅字决定的。我们不否认,现在仍有读者,仍有许多书在出版,但是书和阅读的功能和以往是大不相同了。即使在曾经被认为铅字具有绝对统治地位的学校里,情况也未能例外。”[2]在波兹曼看来,现代的知识和文化获取多是来自娱乐的方式,即使是在学校里也明显地出现了由文字向视觉的阅读方式转向。我国今天的教育现状也是如此,在日常的学校教学活动中,生动活泼的影像较之严肃呆板的课本更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动力,并且随着教育技术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影像作为教辅材料进入了教师的视野,继而进入课堂教学。可以说,视觉文化是作为学生和教师双方共同接受的新型教学资源进入教学活动的,波兹曼的遗憾并没有挡住视觉文化扩张的脚步。从语文课程的角度来说,虽然在以传统的书写文本阅读学习为基础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视觉影像资源能够运用到的范围相对较小,但视觉文化的繁荣对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目的、内容的影响却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视觉文化资源的频繁出现越来越多地使人们注意到,视觉文化实际上不单是只能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它的某些媒介特性对于个体发展的影响的确能够弥补传统教法的一些局限,语文课不再只是独立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课,语文课在促进思维发展,培养个体全面的言语能力方面的作用也渐渐地受到重视。
首先、从教师一方看,多媒体课件是早已为大家熟知并且一直以来得到广泛运用的视觉文化资源。作为教学活动的现代化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的普遍使用改变了传统的由单一教材文字出发,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再是左手课本、右手粉笔地发挥自己的才思了,课件中的图片、影像资料充分调动起了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系统,让课文内容以更加直观立体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富于变化的教学内容不仅丰富了课堂表现形式,也帮助教师强化了教学效果。
以《再别康桥》一课为例,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是通过鉴赏意象来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体会诗人的情感。但对刚刚开始接触诗歌的学生而言,诗人选择的一系列康桥景物所营造的意境和其中包含的诗人重回康桥又再别康桥的独特情感是不容易被准确把握到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去体会诗人的情感是突破教学难点的关键。因此,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中,许多教师都选择了播放多媒体课件,用动态的康桥景物图片配合饱含深情的朗诵,再加上伴随诗歌情绪起伏的音乐来激发学生的感受力。经过课堂实践证明,除了带给学生视听上的审美享受外,图像与音响的组合在引导学生从直观的视觉印象入手理解诗歌的意象,理解诗人的情感上的作用相当明显。在这首诗中,云彩、金柳、青荇、潭水、星辉、夏虫这些自然景物都寄寓了诗人对康桥深深的眷恋,景与情相互渲染,相得益彰。教师通过展示富有特色的康桥景物图片,再配合舒缓轻柔的音乐,很容易就能让学生体会到这些具体物象所代表的情感,领会诗歌的意境之美。诗人与天边的云彩轻轻地招手告别是营造一种安静的回忆氛围,与自己在康桥的美妙记忆作别:诗人愿意做一条在康河里招摇着的绿油油的水草表现的是对康河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此外,金柳、星辉、夏虫、笙箫这些可爱美丽的意象也都在渲染一种安静的自我欣赏
和自我陶醉的美妙氛围。众多美丽意象的叠加表明诗人对康河始终是怀着浪漫和眷恋的情感,虽然不舍但心中更多的是一份潇洒和释然。
从以上的教学实践可以看出,影像资料并非是只能带给人纯物理认识的视觉资料,感性的视觉意象带给人的感染对审美认识的形成大有帮助,它的直观可感能够帮助学生加深体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看,教师对影像资料的选择和推荐对提高学生的文化鉴别能力,以及纯正的语文趣味的养成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正如尼尔·波兹曼所说,“帮助年轻人学习解读文化中的象征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应该学会怎样疏远某些信息形式。”[3]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与影像作品的接触很广泛,他们对影像作品进入课堂自然是欢迎的,但影像作品的制作水平参差不齐,且学生的欢迎多是出自一种自发的状态,游戏的心理,选择和判断力都比较低,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在课堂上使用视觉影像资源的机会,一方面用视觉影像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如何在新兴文化的大潮中选择和接纳有益的文化信息,在不影响体验作品语言魅力的前提下,发展学生良好的知识主体建构能力和信息甄选能力,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语文应用能方的共同发展。当然,接触视觉影像资料对学生而言也是扩大知识视野的过程,选择优秀的影像资源丰富语文教材内容值得鼓励。《语文教育展望》一书在谈及现代化语文教学技术时曾提到“培养学生运用准确的现代语文表情达意的能力,不能单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课,我们必须给予学生大量接触语言的机会,以便他们模仿、学习。”[4]这里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自然包括了在课本等书面资料和教师的日常授课之外加入可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多媒体影像资源,也就是使学生的学习环境与日常的文化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所学即所用,让学生在获取直观具体的感受和认知的同时,也同步拓展学习的范围。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发现,学生对图像、声音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接受程度普遍高于对书面资料的接受,多媒体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上的效用是适合在视觉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学生的,而且由于教材所包含的内容有限,文化的延展又是无穷尽的,借助更多的相关资源扩充教材,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环境,无疑有助于学生的自主知识建构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因而,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注意到了学生对视觉媒介相对敏感的特点,开始实践将多媒体影像资源利用到语文教学上的教学改革,以扩展语文课堂,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可见,影视作品介入语文课程不仅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新鲜的元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突破课堂45分钟的限制,主动去获取课本以外的延伸。 第三,使用视觉影像辅助书写文本阅读,将阅读文字的感受与感官的切身体验相结合,可以发挥视觉思维从外在表现性中认识事物内涵的作用,实现两种言语表达方式的互相补充,丰富阅读主体对文本内涵的领悟,发展个体的综合思维能力。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信息”,尼尔·波兹曼则进一步解释说:“某个文化中交流的媒介对于这个文化精神重心和物质重心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虽然文化是语言的产物,但是每一种媒介都会对它进行再创造——从绘画到象形符号,从字母到电视。和语言一样,每一种媒介都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话语符号。”[5]传播学的这一著名论断说明,媒介也可以为人的思维提供新鲜的角度和独立的认识,这对语文教育者来说是不小的启示。在西方,视觉和思维之间的联系较早地就获得了系统的认识,其中最具代表的是美国的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提出的视觉思维理论。按照阿恩海姆的分析,被称为“思维”的认识活动并不是那些比知觉更高级的其他心理能力的特权,而是知觉本身的基本构成成分。……至少从道理上说,没有哪一种思维活动,我们不能从知觉活动中找到,因此,所谓视知觉,也就是视觉思维。在西方国家的语文课程与教学中,视觉思维很早就受到重视,视觉资源加入语文教学是共同的趋势。而在我国,文学教育一向是书写文化的天下,视知觉一般只涉及美术等艺术课程的教学,人们常常忽视了视知觉在人文学科上的运用。事实上,视觉是具备选择和抽象等思维能力的,并且由于许多理论认识都是由感性的经验而来,如文学领域中的诗歌意象和小说的意识流写法,就都是对视觉和视觉文化的积极探索和借鉴。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借助视觉资料,从感性形式入手丰富阅读主体对语言表达的领悟能够帮助理解文学作品,是实现文学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在阿恩海姆看来,理性认识是与视觉现象联系在一起的,艺术品中包含了更多的普遍性和典型性,“艺术品所捕捉的这些结构的有效性,主要并不在于它们告诉我们它们代表着某某事物,而是它们那个别的轮廓线中反映出更加一般性的力的式样。……因此,在艺术中,学生们遇到的任何视觉表象都象征了一种有意味的力的式样。这同科学中对感性信息的使用是大不相同的。许多从客观情景中得到的偶然性的视觉表象,在艺术中完全可以成为某种意义结构的有效承担者,并且按照一种完全不适于科学陈述的标准,被判定为真实的或虚假的,合适的或不合适的。但是艺术并不仅仅是利用了多样性的表象,他还迸一步肯定了个别人的世界观,从而又引入了另一个多样性的维度(人的主观世界)。”[6]筒言之,在艺术品的图像画面的引领下,观者的意识能够很自然地获取艺术品所要表达的“力的式样”,即体会到视觉形象所要传达的创作者的情感和主观世界,这既是一种综合的思维能力,又是人类一种本能的意识反应。阿恩海姆的这一论述虽是就艺术课程而言,但也同样适用于学校的语文课程,视觉影像资源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认识事物的外在表象,通过“有意味的形式"领会与其相关的文本所隐含的思想内在,引入它的意义不只是给予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力和吸引力,更深层的是希望能够借助视觉意象的“力的式样”会使学生获得普遍的理性认识,更好地达到理解文本内涵,体会作者情感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讲授《我有一个梦想》一课时,马丁·路德·金对和平与自由的无限澎湃的渴望和极其成熟的演讲辞表达技巧是学习的重点,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这篇文章的词句本身并没有太大的理解难度,文章内容大略一看就能够明白,再加上这一年龄阶层的学生对这次演讲的历史意义普遍比较陌生,很多学生就只会把它当成是一篇成功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很有文采的文章,或一篇黑人反抗种族主义的演讲来学习,不会注意到文章中演讲者追求全人类和平与自由的深意。如果我们能够把让学生带着“作者的梦想是什么?作者的梦想是怎样提出的?”这些问题阅读课文变成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当年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广场上的演讲片断,相信马丁·路德·金演说家的人格魅力和25万人的空前场面较之前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或者老师课堂朗读课文更能带给学生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影片中马丁·路德·金坚定而富有感召力的语调和铿锵有力的嗓音加上在场听众排山倒海的呼喊所表现出来的气势,传递的不仅是为黑人种族争取平等地位的决心,更是为全人类的自由与和平发出的呐喊。在这样的力的氛围的感召下,学生对作者深沉的情感世界的感知自然就水到渠成了。影像资料与课文内容的结合让平面的文本鲜活起来,观看影像资料为教师的“导’’省下了许多时间和精力的同时,也为学生返回课文的学习积累了初步的较准确的感性和理性认识,营造了很热烈的学习气氛。选择适当的内容加入教学是教材内容教学化的过程,通过教师的处理、加工甚至是增删、更换,教材内容会呈现出崭新的面貌,视觉影像内容的教学化也是如此,而何为适当,何为有效,则是对教师教学素质的极大考验。尽管视觉思维在以书写文化为主导的语文教学界还没有取得广泛的认同,但它在现代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应该随着视觉文化的发展而更加受到关注。作为社会文化发展赋予语文学习的新材料,视觉影像资源的使用效果与传统的书写文本不同,要发挥视觉思维的作用,更多地借助影像资料提高个体的视知觉水平,发展艺术感受能力,除了可以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加入影像资源,还可以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增加更多的书本以外的视觉体验课程,例如开设影视作品鉴赏课,排演课本剧,乃至鼓励有兴趣的同学尝试小说、剧本的创作等,启发学生更多地去观察和积累美感经验,从事物的本质出发感受外部世界,获取准确的审美判断。这对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并以一种积极的状态参与艺术体验,进入诗意的愉悦的生存状态都大有帮助。
第四,既然视觉文化是当今社会不可逆转的文化趋势,我们与其排斥学生的视觉化倾向和影像阅读经验,毋宁利用视觉文化的相关材料,实践以学生的兴趣点为入口的教学活动,让两种文本在阅读体验中各显其长。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影像与书写两种文本,让学生通过对比书写文本与影像文本的阅读感受,体会不同媒介文本在表达和美感传递间的差异与优劣,并就这些区别提出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这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课堂参与意识的锻炼培养,以及学生探究美的形式,体会语言美感的主动性的提高都是极为有益的。既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师生的交流中接触到更多元的文化,促进书写文本的解读,又能让学生在不同文本的比较阅读中活跃思路,主动参与到对文本的探究和评价中去,体验不同艺术的妙处,获取更丰富、更有个性的文本解读。两类不同媒介文本的接触,一方面促进了学校语文教育与当代社会文化的融合,另一方面更可贵的是给予了学生不同艺术类型的感性审美体验。两种文化的互补交流作用于学生的兴趣喜好,得益于学生整体审美素养的提升,在两种不同形态文化的对比和碰撞体验中,学生的第4章视觉文化在学校语文教育中的运用审美体验和文化视野较单纯地接触书写文本将更为丰富和开阔。 以《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为例,这篇课文的篇幅较长,但主题思想明确,在理解上的困难不大,学习的重难点是通过小说的情节发展全面认识人物的性格特点。为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我们可以选择将小说文本与影视文本结合起来,实施对比教学,体会不同艺术表现手法的妙处。在这段选文中,鲁智深三拳打死郑屠是全段的高潮,作者施耐庵分别以味觉、色觉和听觉三种感官感受打比喻,极力渲染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的精彩场面,读起来酣畅淋漓。而在电视剧《水浒传》中,原著的这些生动比喻基本没能通过画面表现出来,鲁智深的英勇侠义只是经由演员的动作、景物的设置和摄影机的运动等场面调度来传递。“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睃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绛的,都滚将出来”,“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7],原著中这些读来特别解恨解气,又极富想象空间的感官细节比喻由于媒介条件的限制,一概被影视作品省略。虽然影像文本借助围观群众的反映和演员惊心动魄的挥拳打斗也形象地表现了鲁智深高强的武艺和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气概,但较之书写文本,影像文本在气势和精彩程度上略为逊色。然而,影片发挥视觉媒介的特长,在原著基础上做的改编也有可圈可点之处。在鲁智深出场时,影片安排了鲁智深奋力拉住一辆在市集飞奔的失控马车,救下车上一对母子的镜头。这是原著中没有的情节,但相比原著中以史进的视角对鲁智深作一番外貌描写安排鲁智深出场的设计,影片增加的情节让鲁提辖的首次亮相便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作为绿林好汉的英雄豪气。失控马车的情节设计如果用文字表达会显得一般化,但借助视觉影像的逼真可感、形象直观,鲁提辖的力大无比、胆识过人,和他乐于扶弱抑强的性格特点则令人特别印象深刻,加强了文本的艺术性和感染力。通过以上对电视剧和课文文本在表现手法及内容改编上不同处理的对比讨论,作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不同文本在细节表现上的妙处,不需要通过大量的讲解就能够很明确地从文本的对比阅读中感受出来,一个本不易归纳完全的问题,在一种很轻松,又很开放的阅读氛围中得到明确。因此,在教授课文时适时适度地添加视觉影像资源,教师完全可以在不增加教学时间的情况下,提供给学生更丰富的艺术审美体验和思考交流空间,达到长文短教、浅文深教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育虽然在表面上看是学习经典的文学作品,但实际上只要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文化鉴别能力,扩大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对人类精神成果的吸收和个体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益,让优秀的大众视觉影像作品进入课堂也是可行的尝试。书写文本阅读和影像文本阅读之间不是对立或此消彼长的关系,我们一再重申视觉文化在促进文化传承和思维发展上的作用,目的也是希望可以提供给人们认识文化的“新视野和新知觉”,毕竟在多种文化繁荣的社会大环境下,比较和交流才能促进社会文化的多方面延伸,也只有在认清了媒介问的相似与区别后,媒介才可能真正地实现物尽其用,’促进社会文化和教育事业的自由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本亚、时金芳主编.走进高中新课改——语文教师必读[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EM3.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09
【4】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语文教育展望I-M1.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31
【5】(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滕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403
【7】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E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47-48
关键词:视觉文化 语文阅读教学活动 运用 意义
语文教育前辈张志公先生曾强调:语文教学实践要符合教学语文的规律,而“语文教学的规律源于语言的规律,教学的规律,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1]作为新兴的课程资源,视觉文化进入教学活动是视觉文化在社会领域发展的一个颇为直观的反映,同时它借助人类最敏锐的视听感官系统进入思维相对活跃,接触新生事物较多的青少年之中,也符合张志公先生提到的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因为这一代几乎与视觉文化同步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对图像和音响具有特别的敏感,与前辈对文字的崇拜不同,他们普遍更多地对视觉媒体有一种亲近感和理解力。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面对不断膨胀的视觉影像阅读热潮,一向只以经典作品作为范本的语文教育已经不可能再独善其身了。为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必然要针对视觉文化背景下语文教育在教材资源与教学方式上的转变做出具体而全面的判断和规划。尼尔·波兹曼曾在《娱乐至死》中提到:“电子媒介决定性地、不可逆转地改变了符号环境的性质。在我们的文化里,信息、思想和认识论是由电视,而不是铅字决定的。我们不否认,现在仍有读者,仍有许多书在出版,但是书和阅读的功能和以往是大不相同了。即使在曾经被认为铅字具有绝对统治地位的学校里,情况也未能例外。”[2]在波兹曼看来,现代的知识和文化获取多是来自娱乐的方式,即使是在学校里也明显地出现了由文字向视觉的阅读方式转向。我国今天的教育现状也是如此,在日常的学校教学活动中,生动活泼的影像较之严肃呆板的课本更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动力,并且随着教育技术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影像作为教辅材料进入了教师的视野,继而进入课堂教学。可以说,视觉文化是作为学生和教师双方共同接受的新型教学资源进入教学活动的,波兹曼的遗憾并没有挡住视觉文化扩张的脚步。从语文课程的角度来说,虽然在以传统的书写文本阅读学习为基础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视觉影像资源能够运用到的范围相对较小,但视觉文化的繁荣对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目的、内容的影响却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视觉文化资源的频繁出现越来越多地使人们注意到,视觉文化实际上不单是只能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它的某些媒介特性对于个体发展的影响的确能够弥补传统教法的一些局限,语文课不再只是独立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课,语文课在促进思维发展,培养个体全面的言语能力方面的作用也渐渐地受到重视。
首先、从教师一方看,多媒体课件是早已为大家熟知并且一直以来得到广泛运用的视觉文化资源。作为教学活动的现代化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的普遍使用改变了传统的由单一教材文字出发,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再是左手课本、右手粉笔地发挥自己的才思了,课件中的图片、影像资料充分调动起了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系统,让课文内容以更加直观立体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富于变化的教学内容不仅丰富了课堂表现形式,也帮助教师强化了教学效果。
以《再别康桥》一课为例,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是通过鉴赏意象来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体会诗人的情感。但对刚刚开始接触诗歌的学生而言,诗人选择的一系列康桥景物所营造的意境和其中包含的诗人重回康桥又再别康桥的独特情感是不容易被准确把握到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去体会诗人的情感是突破教学难点的关键。因此,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中,许多教师都选择了播放多媒体课件,用动态的康桥景物图片配合饱含深情的朗诵,再加上伴随诗歌情绪起伏的音乐来激发学生的感受力。经过课堂实践证明,除了带给学生视听上的审美享受外,图像与音响的组合在引导学生从直观的视觉印象入手理解诗歌的意象,理解诗人的情感上的作用相当明显。在这首诗中,云彩、金柳、青荇、潭水、星辉、夏虫这些自然景物都寄寓了诗人对康桥深深的眷恋,景与情相互渲染,相得益彰。教师通过展示富有特色的康桥景物图片,再配合舒缓轻柔的音乐,很容易就能让学生体会到这些具体物象所代表的情感,领会诗歌的意境之美。诗人与天边的云彩轻轻地招手告别是营造一种安静的回忆氛围,与自己在康桥的美妙记忆作别:诗人愿意做一条在康河里招摇着的绿油油的水草表现的是对康河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此外,金柳、星辉、夏虫、笙箫这些可爱美丽的意象也都在渲染一种安静的自我欣赏
和自我陶醉的美妙氛围。众多美丽意象的叠加表明诗人对康河始终是怀着浪漫和眷恋的情感,虽然不舍但心中更多的是一份潇洒和释然。
从以上的教学实践可以看出,影像资料并非是只能带给人纯物理认识的视觉资料,感性的视觉意象带给人的感染对审美认识的形成大有帮助,它的直观可感能够帮助学生加深体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看,教师对影像资料的选择和推荐对提高学生的文化鉴别能力,以及纯正的语文趣味的养成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正如尼尔·波兹曼所说,“帮助年轻人学习解读文化中的象征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应该学会怎样疏远某些信息形式。”[3]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与影像作品的接触很广泛,他们对影像作品进入课堂自然是欢迎的,但影像作品的制作水平参差不齐,且学生的欢迎多是出自一种自发的状态,游戏的心理,选择和判断力都比较低,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在课堂上使用视觉影像资源的机会,一方面用视觉影像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如何在新兴文化的大潮中选择和接纳有益的文化信息,在不影响体验作品语言魅力的前提下,发展学生良好的知识主体建构能力和信息甄选能力,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语文应用能方的共同发展。当然,接触视觉影像资料对学生而言也是扩大知识视野的过程,选择优秀的影像资源丰富语文教材内容值得鼓励。《语文教育展望》一书在谈及现代化语文教学技术时曾提到“培养学生运用准确的现代语文表情达意的能力,不能单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课,我们必须给予学生大量接触语言的机会,以便他们模仿、学习。”[4]这里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自然包括了在课本等书面资料和教师的日常授课之外加入可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多媒体影像资源,也就是使学生的学习环境与日常的文化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所学即所用,让学生在获取直观具体的感受和认知的同时,也同步拓展学习的范围。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发现,学生对图像、声音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接受程度普遍高于对书面资料的接受,多媒体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上的效用是适合在视觉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学生的,而且由于教材所包含的内容有限,文化的延展又是无穷尽的,借助更多的相关资源扩充教材,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环境,无疑有助于学生的自主知识建构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因而,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注意到了学生对视觉媒介相对敏感的特点,开始实践将多媒体影像资源利用到语文教学上的教学改革,以扩展语文课堂,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可见,影视作品介入语文课程不仅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新鲜的元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突破课堂45分钟的限制,主动去获取课本以外的延伸。 第三,使用视觉影像辅助书写文本阅读,将阅读文字的感受与感官的切身体验相结合,可以发挥视觉思维从外在表现性中认识事物内涵的作用,实现两种言语表达方式的互相补充,丰富阅读主体对文本内涵的领悟,发展个体的综合思维能力。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信息”,尼尔·波兹曼则进一步解释说:“某个文化中交流的媒介对于这个文化精神重心和物质重心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虽然文化是语言的产物,但是每一种媒介都会对它进行再创造——从绘画到象形符号,从字母到电视。和语言一样,每一种媒介都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话语符号。”[5]传播学的这一著名论断说明,媒介也可以为人的思维提供新鲜的角度和独立的认识,这对语文教育者来说是不小的启示。在西方,视觉和思维之间的联系较早地就获得了系统的认识,其中最具代表的是美国的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提出的视觉思维理论。按照阿恩海姆的分析,被称为“思维”的认识活动并不是那些比知觉更高级的其他心理能力的特权,而是知觉本身的基本构成成分。……至少从道理上说,没有哪一种思维活动,我们不能从知觉活动中找到,因此,所谓视知觉,也就是视觉思维。在西方国家的语文课程与教学中,视觉思维很早就受到重视,视觉资源加入语文教学是共同的趋势。而在我国,文学教育一向是书写文化的天下,视知觉一般只涉及美术等艺术课程的教学,人们常常忽视了视知觉在人文学科上的运用。事实上,视觉是具备选择和抽象等思维能力的,并且由于许多理论认识都是由感性的经验而来,如文学领域中的诗歌意象和小说的意识流写法,就都是对视觉和视觉文化的积极探索和借鉴。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借助视觉资料,从感性形式入手丰富阅读主体对语言表达的领悟能够帮助理解文学作品,是实现文学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在阿恩海姆看来,理性认识是与视觉现象联系在一起的,艺术品中包含了更多的普遍性和典型性,“艺术品所捕捉的这些结构的有效性,主要并不在于它们告诉我们它们代表着某某事物,而是它们那个别的轮廓线中反映出更加一般性的力的式样。……因此,在艺术中,学生们遇到的任何视觉表象都象征了一种有意味的力的式样。这同科学中对感性信息的使用是大不相同的。许多从客观情景中得到的偶然性的视觉表象,在艺术中完全可以成为某种意义结构的有效承担者,并且按照一种完全不适于科学陈述的标准,被判定为真实的或虚假的,合适的或不合适的。但是艺术并不仅仅是利用了多样性的表象,他还迸一步肯定了个别人的世界观,从而又引入了另一个多样性的维度(人的主观世界)。”[6]筒言之,在艺术品的图像画面的引领下,观者的意识能够很自然地获取艺术品所要表达的“力的式样”,即体会到视觉形象所要传达的创作者的情感和主观世界,这既是一种综合的思维能力,又是人类一种本能的意识反应。阿恩海姆的这一论述虽是就艺术课程而言,但也同样适用于学校的语文课程,视觉影像资源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认识事物的外在表象,通过“有意味的形式"领会与其相关的文本所隐含的思想内在,引入它的意义不只是给予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力和吸引力,更深层的是希望能够借助视觉意象的“力的式样”会使学生获得普遍的理性认识,更好地达到理解文本内涵,体会作者情感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讲授《我有一个梦想》一课时,马丁·路德·金对和平与自由的无限澎湃的渴望和极其成熟的演讲辞表达技巧是学习的重点,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这篇文章的词句本身并没有太大的理解难度,文章内容大略一看就能够明白,再加上这一年龄阶层的学生对这次演讲的历史意义普遍比较陌生,很多学生就只会把它当成是一篇成功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很有文采的文章,或一篇黑人反抗种族主义的演讲来学习,不会注意到文章中演讲者追求全人类和平与自由的深意。如果我们能够把让学生带着“作者的梦想是什么?作者的梦想是怎样提出的?”这些问题阅读课文变成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当年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广场上的演讲片断,相信马丁·路德·金演说家的人格魅力和25万人的空前场面较之前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或者老师课堂朗读课文更能带给学生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影片中马丁·路德·金坚定而富有感召力的语调和铿锵有力的嗓音加上在场听众排山倒海的呼喊所表现出来的气势,传递的不仅是为黑人种族争取平等地位的决心,更是为全人类的自由与和平发出的呐喊。在这样的力的氛围的感召下,学生对作者深沉的情感世界的感知自然就水到渠成了。影像资料与课文内容的结合让平面的文本鲜活起来,观看影像资料为教师的“导’’省下了许多时间和精力的同时,也为学生返回课文的学习积累了初步的较准确的感性和理性认识,营造了很热烈的学习气氛。选择适当的内容加入教学是教材内容教学化的过程,通过教师的处理、加工甚至是增删、更换,教材内容会呈现出崭新的面貌,视觉影像内容的教学化也是如此,而何为适当,何为有效,则是对教师教学素质的极大考验。尽管视觉思维在以书写文化为主导的语文教学界还没有取得广泛的认同,但它在现代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应该随着视觉文化的发展而更加受到关注。作为社会文化发展赋予语文学习的新材料,视觉影像资源的使用效果与传统的书写文本不同,要发挥视觉思维的作用,更多地借助影像资料提高个体的视知觉水平,发展艺术感受能力,除了可以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加入影像资源,还可以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增加更多的书本以外的视觉体验课程,例如开设影视作品鉴赏课,排演课本剧,乃至鼓励有兴趣的同学尝试小说、剧本的创作等,启发学生更多地去观察和积累美感经验,从事物的本质出发感受外部世界,获取准确的审美判断。这对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并以一种积极的状态参与艺术体验,进入诗意的愉悦的生存状态都大有帮助。
第四,既然视觉文化是当今社会不可逆转的文化趋势,我们与其排斥学生的视觉化倾向和影像阅读经验,毋宁利用视觉文化的相关材料,实践以学生的兴趣点为入口的教学活动,让两种文本在阅读体验中各显其长。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影像与书写两种文本,让学生通过对比书写文本与影像文本的阅读感受,体会不同媒介文本在表达和美感传递间的差异与优劣,并就这些区别提出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这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课堂参与意识的锻炼培养,以及学生探究美的形式,体会语言美感的主动性的提高都是极为有益的。既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师生的交流中接触到更多元的文化,促进书写文本的解读,又能让学生在不同文本的比较阅读中活跃思路,主动参与到对文本的探究和评价中去,体验不同艺术的妙处,获取更丰富、更有个性的文本解读。两类不同媒介文本的接触,一方面促进了学校语文教育与当代社会文化的融合,另一方面更可贵的是给予了学生不同艺术类型的感性审美体验。两种文化的互补交流作用于学生的兴趣喜好,得益于学生整体审美素养的提升,在两种不同形态文化的对比和碰撞体验中,学生的第4章视觉文化在学校语文教育中的运用审美体验和文化视野较单纯地接触书写文本将更为丰富和开阔。 以《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为例,这篇课文的篇幅较长,但主题思想明确,在理解上的困难不大,学习的重难点是通过小说的情节发展全面认识人物的性格特点。为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我们可以选择将小说文本与影视文本结合起来,实施对比教学,体会不同艺术表现手法的妙处。在这段选文中,鲁智深三拳打死郑屠是全段的高潮,作者施耐庵分别以味觉、色觉和听觉三种感官感受打比喻,极力渲染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的精彩场面,读起来酣畅淋漓。而在电视剧《水浒传》中,原著的这些生动比喻基本没能通过画面表现出来,鲁智深的英勇侠义只是经由演员的动作、景物的设置和摄影机的运动等场面调度来传递。“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睃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绛的,都滚将出来”,“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7],原著中这些读来特别解恨解气,又极富想象空间的感官细节比喻由于媒介条件的限制,一概被影视作品省略。虽然影像文本借助围观群众的反映和演员惊心动魄的挥拳打斗也形象地表现了鲁智深高强的武艺和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气概,但较之书写文本,影像文本在气势和精彩程度上略为逊色。然而,影片发挥视觉媒介的特长,在原著基础上做的改编也有可圈可点之处。在鲁智深出场时,影片安排了鲁智深奋力拉住一辆在市集飞奔的失控马车,救下车上一对母子的镜头。这是原著中没有的情节,但相比原著中以史进的视角对鲁智深作一番外貌描写安排鲁智深出场的设计,影片增加的情节让鲁提辖的首次亮相便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作为绿林好汉的英雄豪气。失控马车的情节设计如果用文字表达会显得一般化,但借助视觉影像的逼真可感、形象直观,鲁提辖的力大无比、胆识过人,和他乐于扶弱抑强的性格特点则令人特别印象深刻,加强了文本的艺术性和感染力。通过以上对电视剧和课文文本在表现手法及内容改编上不同处理的对比讨论,作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不同文本在细节表现上的妙处,不需要通过大量的讲解就能够很明确地从文本的对比阅读中感受出来,一个本不易归纳完全的问题,在一种很轻松,又很开放的阅读氛围中得到明确。因此,在教授课文时适时适度地添加视觉影像资源,教师完全可以在不增加教学时间的情况下,提供给学生更丰富的艺术审美体验和思考交流空间,达到长文短教、浅文深教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育虽然在表面上看是学习经典的文学作品,但实际上只要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文化鉴别能力,扩大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对人类精神成果的吸收和个体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益,让优秀的大众视觉影像作品进入课堂也是可行的尝试。书写文本阅读和影像文本阅读之间不是对立或此消彼长的关系,我们一再重申视觉文化在促进文化传承和思维发展上的作用,目的也是希望可以提供给人们认识文化的“新视野和新知觉”,毕竟在多种文化繁荣的社会大环境下,比较和交流才能促进社会文化的多方面延伸,也只有在认清了媒介问的相似与区别后,媒介才可能真正地实现物尽其用,’促进社会文化和教育事业的自由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本亚、时金芳主编.走进高中新课改——语文教师必读[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EM3.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09
【4】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语文教育展望I-M1.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31
【5】(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滕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403
【7】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E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