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一生该如何度过?有一段话我们都非常熟悉。
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他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说: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这句话读来让人心潮起伏,也给了正在人生旅途中的大学生们一种方向感和确定感。
不过,有一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思考,
到底怎样才算是虚度年华,怎样才算是碌碌无为?
小苏刚进大学就给自己制订了规划,一定要完成三件事:成绩保持在班级前25%;听100场讲座;谈一次浪漫的恋爱。
眼看已到大三下学期,第一件事她还挺满意的,目前成绩在班级前15%,基本能完成目标。第二件事就不太满意,总感觉目前已听完的80场讲座收获不大。为了保持每学年听够25场讲座的“业绩”,她每天一起来就要查看哪里有讲座信息,有时候学校的讲座不够,她还得奔走于各个高校之间。作为一个文科生,她听了很多高分子材料、超导技术等工科知识的讲座。大部分时候,老师一讲到公式,她就一头雾水,好多次都在现场睡过去了。为了凑足目标数量,她还参加了很多商业讲座,稀里糊涂买了一堆书籍和网络课程。整理下来,这80场讲座中自己真正感兴趣又特别有收获的,不超过20场。
最头疼的是第三件事:浪漫的恋爱。曾经有两位同系男生向她表白,但自己都看不上。大二时遇到了一个自己喜欢的学长,接触一段时间后发现学长为人太过“敦厚”,跟想象中的浪漫爱情相距甚远。眼看宿舍同学一个个都脱单了,她非常焦虑,于是频频去参加各种联谊会,渴望发生一场惊心动魄的浪漫爱情。苦恼的是,越追求什么越不来什么,在联谊会上认识过球友、棋友、驴友,但没有一个是来电的。
马上要大四了,小苏感觉自己的大学生活比较失败,如果当初不那么执着于成绩排名,会不会更有可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筛选出更有质量的讲座?如果当初不花那么多时间听那么多自己不感冒的讲座,会不会多一些机会遇到一份浪漫的爱情?班上有些同学积极参加实习,已经收到了大公司的入职邀请;有些同学热衷于科研,发表了水平较高的论文,提前被学院专家带进课题组,参加了好几次国际学术会议;还有些同学全然不做计划,只是因为对小语种感兴趣,最后竟当了小语种翻译自己如果不执着于完成这三个目标,会不会有更精彩的大学生活?
小苏越想越觉得懊悔......
小苏的大学生活,看起来既没有虚度,也没有碌碌无为,她目标清晰又那么积极地去实现,为何事后还是感到懊悔呢?
仔细看小苏的规划,实际上是三个目标。这三个目标能不能实现,有一部分因素取决于她的个人努力,还有一大部分因素取决于环境和他人的支持。环境和他人的支持恰恰是个人努力不能完全控制的部分,尤其是第二和第三個目标,自己能控制的部分就更少了。小苏不能按照原计划高质量完成目标,本来就属于正常现象。但小苏对这个规划赋予了时间意义上的价值感——大学阶段必须做成这三件事,目标完成,大学成功;目标落空,大学失败。
小苏的懊悔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己的规划没有高质量实现,二是身边的人似乎过得比自己更精彩。前者让小苏原本的期待落空,后者让小苏产生了一种“相对剥夺感”。“相对剥夺感”指当人们将自己的处境与某种标准或某种参照物相比较而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所产生的受剥夺感。这种感觉会产生消极情绪,可以表现为愤怒、怨恨或不满。期待落空和“相对剥夺感”都会直接影响我们对过去付出的价值进行客观评判,产生虚度感并为之懊悔,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大学应该怎样过?这种句式的问题,几乎要伴随我们一生。类似的问题还有:中学应该怎样过?研究生应该怎样过?30岁之前应该怎样过?中老年生活应该怎样过?这些问题的本质都是站在当下的时空刻度点,向未来时空扔出一块石头,但深不可测的未来时空从来不会发出任何回响。由于时间的不可逆性,我们担心一步错、步步错,有时候想在事情还未发生之前,就把一切错误的路线全部扫除,让未来的每一寸光阴都过得有价值。但几乎可以肯定地说,不管怎样规划,怎样选择,我们都不可规避掉所谓的“错”的路线。因为时间的价值是人赋予的,而人是发展变化的,这就使得时间价值的标准既不统一,也不稳定。在入学时做出规划的小苏,彼时赋予的时间价值和她三年以后的回溯,已经有很大出入。比如大一时她认为听100场讲座很重要,三年后再看,为100场讲座所花的时间明显“不值”。与其说是小苏的规划失败,还不如说小苏有了更有弹性的时间价值观。
斌今年大四,他已经签了三方协议,找到一份薪水非常不错的工作。离校一周前,他来到心理咨询中心,表达了他对大学生活的不舍和留恋。
“我真的很后悔大学没有多去几次图书馆,没有多看几本书,没有再多上几门有意思的课,多听几场教授的讲座这些,可能就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他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说: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这句话读来让人心潮起伏,也给了正在人生旅途中的大学生们一种方向感和确定感。
不过,有一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思考,
到底怎样才算是虚度年华,怎样才算是碌碌无为?
目标清晰却仍然懊悔
小苏刚进大学就给自己制订了规划,一定要完成三件事:成绩保持在班级前25%;听100场讲座;谈一次浪漫的恋爱。
眼看已到大三下学期,第一件事她还挺满意的,目前成绩在班级前15%,基本能完成目标。第二件事就不太满意,总感觉目前已听完的80场讲座收获不大。为了保持每学年听够25场讲座的“业绩”,她每天一起来就要查看哪里有讲座信息,有时候学校的讲座不够,她还得奔走于各个高校之间。作为一个文科生,她听了很多高分子材料、超导技术等工科知识的讲座。大部分时候,老师一讲到公式,她就一头雾水,好多次都在现场睡过去了。为了凑足目标数量,她还参加了很多商业讲座,稀里糊涂买了一堆书籍和网络课程。整理下来,这80场讲座中自己真正感兴趣又特别有收获的,不超过20场。
最头疼的是第三件事:浪漫的恋爱。曾经有两位同系男生向她表白,但自己都看不上。大二时遇到了一个自己喜欢的学长,接触一段时间后发现学长为人太过“敦厚”,跟想象中的浪漫爱情相距甚远。眼看宿舍同学一个个都脱单了,她非常焦虑,于是频频去参加各种联谊会,渴望发生一场惊心动魄的浪漫爱情。苦恼的是,越追求什么越不来什么,在联谊会上认识过球友、棋友、驴友,但没有一个是来电的。
马上要大四了,小苏感觉自己的大学生活比较失败,如果当初不那么执着于成绩排名,会不会更有可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筛选出更有质量的讲座?如果当初不花那么多时间听那么多自己不感冒的讲座,会不会多一些机会遇到一份浪漫的爱情?班上有些同学积极参加实习,已经收到了大公司的入职邀请;有些同学热衷于科研,发表了水平较高的论文,提前被学院专家带进课题组,参加了好几次国际学术会议;还有些同学全然不做计划,只是因为对小语种感兴趣,最后竟当了小语种翻译自己如果不执着于完成这三个目标,会不会有更精彩的大学生活?
小苏越想越觉得懊悔......
回首,时间价值已悄然变化
小苏的大学生活,看起来既没有虚度,也没有碌碌无为,她目标清晰又那么积极地去实现,为何事后还是感到懊悔呢?
仔细看小苏的规划,实际上是三个目标。这三个目标能不能实现,有一部分因素取决于她的个人努力,还有一大部分因素取决于环境和他人的支持。环境和他人的支持恰恰是个人努力不能完全控制的部分,尤其是第二和第三個目标,自己能控制的部分就更少了。小苏不能按照原计划高质量完成目标,本来就属于正常现象。但小苏对这个规划赋予了时间意义上的价值感——大学阶段必须做成这三件事,目标完成,大学成功;目标落空,大学失败。
小苏的懊悔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己的规划没有高质量实现,二是身边的人似乎过得比自己更精彩。前者让小苏原本的期待落空,后者让小苏产生了一种“相对剥夺感”。“相对剥夺感”指当人们将自己的处境与某种标准或某种参照物相比较而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所产生的受剥夺感。这种感觉会产生消极情绪,可以表现为愤怒、怨恨或不满。期待落空和“相对剥夺感”都会直接影响我们对过去付出的价值进行客观评判,产生虚度感并为之懊悔,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大学应该怎样过?这种句式的问题,几乎要伴随我们一生。类似的问题还有:中学应该怎样过?研究生应该怎样过?30岁之前应该怎样过?中老年生活应该怎样过?这些问题的本质都是站在当下的时空刻度点,向未来时空扔出一块石头,但深不可测的未来时空从来不会发出任何回响。由于时间的不可逆性,我们担心一步错、步步错,有时候想在事情还未发生之前,就把一切错误的路线全部扫除,让未来的每一寸光阴都过得有价值。但几乎可以肯定地说,不管怎样规划,怎样选择,我们都不可规避掉所谓的“错”的路线。因为时间的价值是人赋予的,而人是发展变化的,这就使得时间价值的标准既不统一,也不稳定。在入学时做出规划的小苏,彼时赋予的时间价值和她三年以后的回溯,已经有很大出入。比如大一时她认为听100场讲座很重要,三年后再看,为100场讲座所花的时间明显“不值”。与其说是小苏的规划失败,还不如说小苏有了更有弹性的时间价值观。
无法选择所以遗憾?
斌今年大四,他已经签了三方协议,找到一份薪水非常不错的工作。离校一周前,他来到心理咨询中心,表达了他对大学生活的不舍和留恋。
“我真的很后悔大学没有多去几次图书馆,没有多看几本书,没有再多上几门有意思的课,多听几场教授的讲座这些,可能就真的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