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推广现状与对策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e041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以安徽省为例,对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推广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安徽省机械化秸秆还田发展良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0%,还田约2000万t。但在机械化秸秆还田发展中,仍存在群众认识不足、还田作业机具不理想、还田后农业防治不配套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加强宣传指导、推广先进机具、完善防治配套工作等。
  关键词 秸秆;机械化;建议
  中图分类号 S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34-293-01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是利用农业机械将作物秸秆切碎或直接翻埋入土,使秸秆与土壤中微生物菌落等相互作用达到腐烂分解的过程。国外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开始应用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而我国落后20多年,直到90 年代才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相关机具也得到了大量研究与应用[1-2]。
  1 安徽省秸秆还田技术实际需求与现状
  现代农业生产为了提高作物产量,肥料施用量不断增加,造成大田地力逐年下降,土壤板结程度加重。自1979年来化肥用量提高了10.9倍,粮食产量提高了120%,在绿肥种植方面,20世纪80年代绿肥种植面积为46.67万hm2,目前下降到仅有20万hm2,土壤有机质逐年降低,保水保肥能力明显降低。为了改良土壤,提高耕地肥力,保护环境,农业技术人员投入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农业技术与时俱进,与之相配套的农业机械也在不断更新。机械化秸秆还田有了很大的发展,2015年我省秸秆综合化利用率达到80%以上,秸秆还田2 000万t,占秸秆综合化利用量的41%,很大程度上缓解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问题,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化肥农药的施量,降低粮食农药残留,有效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 安徽省农业生产中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存在的問题
  2.1 领导和群众缺乏正确认识
  由于对于秸秆直接焚烧的危害性及秸秆机械化还田对农业增产增收宣传不足,导致群众缺乏理论指导,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难以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部分领导在秸秆还田执行过程中,着力于秸秆还田成果而忽视对农民的指导与交流,制定强制性地方法规限制农民秸秆利用方式,容易造成农民抵制情绪给秸秆机械化还田推广带来阻力。
  2.2 还田作业机具存在问题
  随着现代农业种植对联合作业的需求,大型联合作业机具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机具购置成本及生产成本的提高显著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的推广与发展。且安徽省的丘陵地区,地块小及地块间坡度较大,进一步加大了安徽省机械化秸秆还田的难度。目前已有的秸秆还田联合作业机大部分在秸秆的粉碎、翻埋等作业环节中有基本农艺要求,但存在部分农机手在实际作业时由于成本及效率的原因,卸掉部分粉碎刀片导致粉碎秸秆长度不达标;调高旋耕深度导致秸秆翻埋不彻底的现象,导致秸秆机械化还田效果不理想,影响下茬作物种植,从而导致农民对秸秆还田的积极性降低。
  2.3 秸秆还田后的农业防治不配套
  在作物收获后为避免秸秆水分丢失而影响腐熟速度,一般选择收货后直接粉碎还田翻耕。然而秸秆还田后病、虫、草害较不还田地块存在有加重发生的趋势,秸秆中的病原菌、虫卵及草籽随着秸秆被翻耕入土,增加下茬作物受为害的几率。在对庐江、白湖、望江、蒙城等地实地调研时,发现当地虽在针对秸秆还田防治有一定的意识,但作物生产过程中没有科学全面的秸秆还田防治指导,仍然出现病、虫、草害较以往加重的状况。
  3 建议与对策
  3.1 加强宣传指导提高农民认知
  各级政府要把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发展规划,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宣传形式,广泛宣传,正确引导,以成熟的技术路线及先进示范基地为依托,提升广大干部群众对秸秆还田利用工作的认知水平,积极转变传统耕作习惯,让农民主观意识上认同秸秆还田技术,为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3-5]。
  3.2 推广先进机具及规范机具作业标准
  传统农业种植模式下,作业机具在动力设计时未考虑秸秆还田环节,若在原有机具上直接增加秸秆还田工作环节,将影响机具其他作业环节工作效率及作业效果,增加农机具发展资金,支持适用于我省的农业装备的研发与推广,加大农机装备更新改进和升级换代的力度,提升农业装备与现代农业生产的适应性。
其他文献
摘要旅游业内竞争已从单纯依靠资源竞争和产品竞争发展为城市竞争、区域竞争,因此构建旅游城市核心竞争力,保持旅游城市的竞争优势十分必要。该研究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概括分析了城市旅游核心竞争力的特点并进行了层次划分。以扬州市的旅游发展为例,对其竞争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构建扬州市旅游核心竞争力的若干意见,以期实现扬州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旅游业;扬州市  中图分类号S181.4
期刊
摘要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风云卫星资料以及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15年8月16~18日发生在南充的一次区域性大暴雨进行分析,探讨强降水发生发展的机制。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主要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为低空切变线及前期不稳定能量释放引发强对流天气;第2阶段为西南低涡影响,影响时间较长。此次西南低涡生成属于高原切变类,低涡首先出现在500 hPa切变线南侧下层的850 hPa,后垂
期刊
摘要分析了云南省宾川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形成条件。结果表明,宾川县发育地质灾害主要类型有滑坡、泥石流、不稳定斜坡等。该地区地质灾害的发育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一定的规律:多发生于陡坡、陡崖地形区;多发于雨季比较集中的6~9月;多发育于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的地区;各类地质灾害的规模均以中小型为主。该区的地质灾害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构造、植被覆盖、降雨、地震、人类活动等有密切关系,且近年来人类活动是地质灾害
期刊
摘要对广州市6条新改造的主要城市河涌绿地开展园林植物应用调查,分类整理出广州市城市河涌改造工程中常用园林植物种类,并对其观赏特性、应用情况、使用频率、改造策略等问题进行分析。该调查在一定层面揭示了广州市乃至广东省河涌改造工程中植物应用的规律,期望为城市河涌改造过程中的园林绿化及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广州市;园林植物;城市河涌;改造  中图分类号S6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花粉超低温保存方法,对于解决植物杂交育种花期不遇问题以及实现种质资源的保存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以鸢尾属植物观赏价值很高的耐寒种玉蝉花为研究对象,对其花粉悬滴法活力检测离体培养基筛选和超低温保存方法进行研究。[结果]玉蝉花花粉活力检测较适合的液体萌发培养基配方为蔗糖150 g/L+H3BO3 200 mg/L+CaCl2150 mg/L+Fe2(SO4)350 mg/L
期刊
摘要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库区水域面积的变化监测对库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南水北调工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以1993~2013年的Landsat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为基础,利用修正的归一化水体指数(MNDWI)模型对丹江口库区过去20年的水域面积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库区最小面积为292.34 km2,最大面积为506.64 km2,多年平均面积为367.56 km2。研究成果能为丹江
期刊
摘要根据烟草行业发展烟农专业合作社的基本要求,结合五莲县烟区发展烟农合作社的历程,分析了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四个统一、三个规范、两个到位、一个拓展”的解决对策,以期通过建立政府深度介入、烟草政策扶持、创新运营的合作社发展模式,促进烟叶生产方式的转变,激活发展动力,推动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  关键词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实践;经验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
期刊
摘要城镇化趋势下,农村受众利用媒介接触获取新闻呈多元化趋势。每个农村受众都是具有自智能性自决策性主体,其农村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与自身内部属性存在联系。内部属性信息的异质化程度决定农村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该研究根据在云南省晋宁县的入户调查数据,提取农村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与自身内部属性信息,基于MATLAB平台,通过模拟手段简化调查手段,生成模拟农村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信息,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农村受众的
期刊
摘要对安徽省设施结构的总体概况和主要设施蔬菜的区域分布进行了调研,指出安徽省已经拥有皖北、沿淮、沿江、皖南、城郊五大大棚菜产区。对安徽省设施蔬菜的设施类型、结构与成本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设施蔬菜设施水平的建议,如优化现有结构、合理布局、提高服务水平、促进物联网应用等。  关键词安徽省;蔬菜;设施类型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
期刊
摘要 结合保康地区烤烟品种布局、更替等种植历史及品种现状,  分析了烟叶生产品种布局及推广现存问题,探索烟叶品种发展策略。  针对保康地区烤烟品种老化现象严重、单一化现象突出、储备品种不足、新品种引进与推广探索不够的问题,提出依据烟叶生产形势做好烟叶品种选育工作,工商协作、工农结合,推进品种选育推广,加强新品种推广配套技术的研究,并且合理做好品种布局的措施,以期通过改良烟叶品种提高烟叶品质满足卷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