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担当·育人”视角下横店圆明新园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blue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一步步推进,让学生走进生活,进入世界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研学旅行发展从开始起步探索阶段,到目前占据跟中小学生学科课程同等的位置,已经成为了其课程体系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但需深思的是研学旅游课程如何设计?内容如何实施?对中小学生研学效果如何评价?本文以横店圆明新园为研学旅行案例地。主要分析了研学旅行开发的主要理论基础、研究现状、当前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面临的问题,最后根据问题提出相关实施对策。以便为后续学者和相关部门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研学旅行;圆明新园;课程开发;实施对策
  从2013年2月,《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 年)》颁布开始,到2016年 11 月,《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的印发。又到2017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为研学旅行的具体实施给出较为明确的指导[1]。自此,各地开展研学旅行形式的素质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紧接着在2019年1月,营地教育网创始人刘胜海对教育就提出了“融合?担当?育人”的理念[2]。在此视角下,作为第一批入选全国中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圆明新园,如何改理念下开展研学课程?如何进一步整合资源细分课程并进行追踪评价?课程如何适应中小学生的层次需求?这些都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
  1 研学旅行的学术研究现状
  从其内涵定义上来说,2013年以前研学旅行更多倾向于旅游的界定。学者们大多会使用广义定义的“修学旅行”。2013年后,“研学旅行”侠义的内涵,被教育界广泛采纳,更多倾向于教育性。且开展过程中是由教育部门及学校进行组织,使校内校外的教育融合在一起。这其中研学旅行的主体、媒介及客体缺一不可[3][4]。本文也是采纳侠义的定义。
  从研究内容上来说,研学旅行研究从刚开始的政策解读到当前已涉及到多个方面。例如,学者刘继玲(2019),但从我国的研学政策上梳理了研学旅行的发展历程[1]。郑金嵘(2017)、刘静(2018)从研学旅行的构成要素上,来说明研学旅行的发展离不开学校、教育部门、学生及各种媒介等。李东和(2016)、刘珂(2017)等学者,从影响因素上分析了研学旅行。在实践方面,刘芳(2017)、朱洪秋(2018)分别对研学旅行共享平台的建设及研学旅行的实践给出了自己的指导性建议[5]。
  综上,可以发现研学旅行涉及面上虽在逐渐拓展,但关于课程实施上追踪评价体系研究较少,课程细分化研究还有待提升,相关监管和质量把控措施研究也较为薄弱。
  2 研学旅行的课程开发基础理论
  研学旅行本身具有教育性,且是以旅行为主要方式。“寓教于乐”属于教育领域中的教学方法,“学习化的生活方式”需要此方式打造。另外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就是教育,“教学做”三者是有效统一的。且满堂灌知识不是活的对人才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是能够发展成为开发人类知识宝库的钥匙[6]。而横店圆明新园本身就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其将教育、文化及非遗融合一起,推出了多个“知行合一、寓教于乐”的研学旅行产品,包含了“中国梦”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可以说在研学旅行课程中,属于一本真正意义上“活的教科书”。
  3 “融合·担当·育人”理念
  此理念是刘胜海既营地教育网的创始人首次提出的。主要就是针对营地教育及开展模式进行探讨。这也是促进研学旅行发展的一种内容更为全面的理念。研学旅行的开展离不开各行业的参与和合作,但在行业融合的过程中,不能偏离了研学旅行最本真的追求。“寓教于乐”是素质教育一直要延续的方式,育人目标不能偏离。各行业在相互融合之下,真正承担起育人的责任。使学生个体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真正实现全面发展。在不断融合创新的基础上,研学旅行才能综合发展,实现校内和校外课程的无缝衔接。
  4 圆明新园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实施存在的问题
  4.1课程开发教育资源缺乏其他行业资源的融合
  当前圆明新园的研学主题相对来说比较明确,各个场馆都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但研学旅行课程开发涉及到的行业较多,比如旅行社、其他周边景点、学校等,如何将相关行业与当前的教育资源融合在一起,既能共同担当起教育的责任,发挥研学课程的最突出核心的价值,又能带动相关行业,使整个大系统下资源都能有效利用。一味地利用圆明新园资源而不与其他相关行业融合合作,那么研学旅行之路会越来越窄。
  4.2课程设计停留表面化,无法满足学生本真需求
  课程设计时,圆明新园研学旅行过程中深层教育价值没有完全体现出来。教育回归本真,其中之一就是能够使研学课程的开展让学生的思想认知高度得到提升。但目前大多数情况下,还是缺少系统化层层递进的研学旅行课程环节。课程的内容让学生参观或者与其大致讲解为主。虽有一些研学实践项目,但相对来说学生体验和互动的环节过少。例如学生在圆明新园博物馆时,对于展馆陈列的物品仅仅作为参观浏览,未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没有起到好的引导作用,甚至研学形式流于到此一游的场景[1]。
  4.3园区课程开发缺乏专家、教师及学生的参与
  圆明新园的可教育资源有很多,但若有深度的发挥其价值。必然少不了相关参与者。但当前,圆明新园部分研学项目虽已经通过馆校合作,可在课程开发设计方面还园区和教师還不能有力合作,且学生代表也没有加入到课程设计的环节。这就导致课程开发设计与课程实施的现场吻合度不高,广度和深度都没有达到。再加上行业专家没有对课程进行指导,使得课程拓展性不高,向多学科领域发展较为缓慢。
  4.4课程开发的管理机制和评价机制较为薄弱
  园区在开展研学旅行课程时,高峰期就单以博物馆来说存在现场秩序紊乱,研学安保人员的配置不到位,活动中的安全、卫生等管理制度存在短板,针对研学活动的应急方案也属于课程设计的一个环节,但整体来说方案制定不够周密,高峰期对学生数量控制上不完善,使研学旅行的质量大打折扣。 与此同时,研学旅行课程的评价机制还较为薄弱,使研学旅行课程的课程效果估量较差,学校、学生、园区及旅行社等机构未能完全构建在评价体系中。   5 圆明新园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实践对策
  5.1加强拓宽资源多边合作,实现课程价值最大化
  首先,園区不能只依赖自己内部的资源,不是作为教育基地被动的为学校安排活动和研学的相关服务。同时,园区研学旅行项目若想得到多方的支持,有效调配资源并长远发展,就不能使自己处于孤立状态。而是需要与旅行社、学校、区域间景区及相关单位加强沟通。整个研学的实践活动价值才能最大限度体现出来[7]。
  5.2课程设计要循序渐进,加强课程系统性、参与性
  课程在设计时,要对其教育目标有明确的定位。然后利用基地的教育资源,根据中小学生不同层次的认知能力,循序渐进地规划和开展课程。避免课程“幼稚化”。与此同时,课程规划还需在开展过程中多维度地调节,加强课程的系统化,比如研学课前研学导师进行主题内容的引导。研学课中多增加一些开展的方法,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研学课后多方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收获成果。在此过程中,体验性的环节非常重要,让学生主动探索才是目的,多样化的参与,增加趣味性,才能有效避免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7]。
  5.3课程开发需专业化引导,知识拓展离不开师生参与
  课程开发过程中,若要实现课程的价值,学校老师和不同阶段的学生一定要参与其中。这样在构建相关的知识体系中,才能真正达到学生的需求。当然,专家的引导也非常有必要,因为当前的课程开发在原则和规范上还是较为欠缺,有了行业专家的引导,研学旅行课程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同时会沿着科技、艺术、历史等多学科的综合发展。课程的广度和深度自然会达到一定的标准。
  5.4积极构建监督管理机制,加快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基地在开展研学活动时,要配备专业的安保人员进行引导。一些安全标识要针对研学有明显的标注。活动的应急方案也要加快完善。最关键的就是要积极构建园区的监督管理机制,对活动开展的质量做好维护。于此同时,园区要多方合作,加快完善课程的评价体系。体系中包括学生课中的表现及课后的反馈、园区的情况、旅行社及其他相关行业的服务。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在研学旅行的发展中占据关键性一步。
  当前,各地的研学旅行开展进程高涨,但整个市场的体系还不完善。因此除了相关部门进行引导监管外,还需包括圆明新园在内的教育基地,在打造研学旅行课程时,让教育回归本真,打造更多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刘继玲.比较视野下的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开发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9(Z2):140-143.
  [2]https://www.sohu.com/a/288816128_587440
  [3]李军. 近五年来国内研学旅行研究述评[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7,31(06):13-19.
  [4]朱能能,万红莲,张静.我国研学旅行的研究进展[J].地理教育,2020(05):55-57.
  [5]李先跃. 研学旅行研究综述及探讨[J]. 高教学刊,2018(24):191-193.
  [6]李芳.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01):138-139.
  [7]温葵珍. 浅谈博物馆研学旅行实践[N]. 中国文物报,2020-02-25(007).
  作者简介:
  王艳玲,女,汉族,1992年2月出生,河南周口人,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旅游及休闲管理
  基金项目: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院级课题——“融合?担当?育人”视角下横店圆明新园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HYY201933)
其他文献
摘 要: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本文对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一些裂缝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预防、处理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预防;处理  一、前言  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由于混凝土施工和本身变形、约束等一系列问题,硬化成型的混凝土中存在着众多的微孔隙、气穴和微裂缝,正是由于这些初混凝土
期刊
摘 要:为了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效率,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减少施工过程中因施工事故引起的不必要的施工成本的花费,因此在企业建设工程中,有效地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是整个施工过程的重要环节,在提高建筑建设效率的同时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项目管理;建筑工程;现场管理  1项目管理理论  1.1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是要求整个工程的管理人员根据所具备的知识,运用自己的观点,理论与方
期刊
摘 要:做好中低年级识字教学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汉语基础。在此进程中,也要更多的应用一些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提高中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效率。“汉之星”作为汉语教学的一款重要软件,具有十分独到的优势,能够兼顾拼音教学、汉字电子字、词典、成语词典、姓氏典故、汉字笔划、汉字独体字等多方面的功能。  关键词:中低年级识字教学;“汉之星”;效率  在中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中,做好识字教学显得
期刊
摘 要:思政育人与专业教学相结合是当前各大高校思政工作的新趋势。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改革是顺应新时代教育教学发展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双一流”重点建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为例,把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教育教学有机融为一体,使其相辅相成,做到润物细无声。  关键词:思政育人;专业教学;课程思政;立德树人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由于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不良贷款率的上升,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问题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过往的金融危机中,传统金融风险的防范理论与模型存在着一定不足,积极探索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及防范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重点分析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希望为我国相关机构和专业人士制定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带来一些启发和参考。  关键词:系统性金
期刊
摘 要:20世紀7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现代农业在给人们带来丰富物产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土壤侵蚀、化肥和农药用量上升、能源危机加剧、环境污染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各国开始找寻一条更适应现代化需求的农业发展路径,这时生态农业便应运而生。对于农业大国中国来说,生态农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本文便从生态农业发展现状的角度并结合光山县的农业发展实际展开论述。  关键词:生态农业;发
期刊
摘 要:“一带一路”是“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简称,是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3 年 9 月提出的沿线国家合作倡议。“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能够进一步将我国推向世界舞台,也能在一个更高层次的水平上促进我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际贸易具有涉及区域经济集团多样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的新特点,因此不能直接照搬已有的國际贸易争端解决机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简单阐述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行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现状。最后,结合“知行合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思考。  關键词:知行合一;思想教育;思考  “知行合一”思想是我国明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王阳明的核心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知行合一”思想中包含的“知行本体”“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以谓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之主
期刊
摘 要: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这对加快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起到了推动作用。本文結合“云班课”的优势,构建了基于“云班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以“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为例,在“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巩固”三个环节的教学设计中对该模式进行具体的实践运用。最后本文基于此,对该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和政策建议等作出具体分析和反思。
期刊
摘 要: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做为教师,教书育人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融入历史观,文化观和民族情怀与自信等元素,弘扬民族文化,着力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是教育工作者的根本职责所在。本文旨在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课程的性质与特点进行分析,系统梳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素材,结合思政课程的元素,有机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