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利弊谈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zvm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时下,多媒体几乎普及到了每一节课,物理教学中也是如此,但是在物理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是不是就可以达到预想的目的呢?其实我们物理老师都知道,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有好的一面那么就有坏的一面。文中就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利弊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多媒体;物理;利弊
   一、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的弊端
   1.多媒体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只能起到主导的作用。教师教学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忽视它的辅助功能,教师如果将讲述的内容全部制作成课件,那么课堂上的任务就是播放课件和简单的介绍,教师就是电影播放员,忽视了和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的交流。教师制作的课件是要给学生提供完整的信息,课件的巨大信息量,让学生一下子难以接受,在如此精彩的课中,学生没有时间思考,彻底违背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初衷。另外,信息量过大也导致教师快速教学,学生学习就是走马观花,对教师讲解的知识还未理解,对屏幕的内容还未读完,页面就翻过,学生做笔记的时间都没,学生就会产生懈怠情绪。
   2.课件质量不高影响教学效果。好的课件并非简单轻易就可以完成,教师如果真想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来提高教学质量,就要花很多时间进行备课甚至制作课件,进行素材的搜索和整理,教师自身的制作水平的局限性也影响着课件的质量。因此质量不高的课件影响着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利用网上资源,或者运用教材中赠送的课件,会因为教师的不同的教学方法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好的课件也不一定适用于每个教师,也不一定适应于每个学生。教师如果以课件为主,舍弃原先设置的好的教学方式,就会被课件牵着鼻子走,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多媒体教学平台辅助物理教学,运用实验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上完成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够让学生在实验室做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感受,回到自然科学的本质上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实现初中物理教育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整合的意义和价值。
  二、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的积极性的体现
  1.能激发学生课堂上学习物理的兴趣
  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教师们制作的课件就像魔术师,借助许多素材将大量感性的材料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将难以观察到的现象或者课堂上无法完成的实验精彩地展现出来,让教学内容更精练、具体、生动。多媒体动画能生动形象地演示实验给学生观察,比教师的讲解和板书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进入教师创造的学习情境中。
  2.能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等技能和能力
  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物理实验的能力,因为多媒体课件能将文字、声音、图像等直观形象地显示出来,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将图中的事物从大到小、从远到近、从整体到部分、从表面到本质进行处理,引导学生科学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的能力。
  3.能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主性
  物理教学实现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整合,能创造逼真真实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因素,发挥情感因素,调动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联想到真实的情境,学好物理课程。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了大量的资源构成,帮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向,自主构建学习的情景,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能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物理实验是学习物理学,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一些实验因为条件的限制无法进行,教师光是讲述不能达到效果,学生听得抽象,理解吃力。例如还有些演示实验,如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因为器材限制,只能少数同学看清楚,后面的同学就开小差。轮流观察又容易造成秩序混乱,教师忙不过来,影响教学效果。多媒体的帮助可以模拟实验的过程,让学生一目了然,还有光学、电磁实验、热机部分运用多媒体演示,教师更容易把握课堂和把握教学进度,学生学习也认真,教学效果自然提高。
  5.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进入学习情景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让学生获得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式集成信息。学生可以阅读内容,可以听取课堂关联的声音信息,可以观看实验的过程。教师可以打破沉闷的学习氛围,改变单调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主动及时掌握信息,集中精力和教师互动,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兴趣。
  6.实现全员参与,及时教学反馈
  教师希望尽可能多地讲解知识,带领每一位学生全面参与教学活动,共同成长进步。过去教学形式单一,教师关注面狭窄,出现精英教育的局面。教师运用多媒体可以将更多的精力关注学生,清楚地了解每个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及时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这样所有的学生都受到教师的关注,学习效率大大提升。
  7.增加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
  教师引导学生适当适时观看技术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教学片段,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社会公德和生活教育。例如讲解热机时,展示火箭发射、神七飞天,观看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观看内能的利用来增强学生环保意识,让学生规划他们的未来,这样的讲解胜过说教。
  教师要发挥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点,在两者的教学实践中,实现更好地融合,让多媒体教学和其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进行科学研究和探讨。
  (作者单位:贵州省习水县东皇镇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作为数学教师,如何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施创新教育,是实现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应对创新思维的培养加以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思维;培养方法   随着社会主义生产力不断的发展,产品日新月异,知识量激增已达到爆炸的情况,旧的“填鸭式”的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学校教育提
理事会作为校企合作的有效组织形式之一,探索理事会制度来解决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问题,是高职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和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以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理
目前,移植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诱导多机制起作用的免疫耐受,防治人体对同种异体器官的慢性排斥反应.作者列举了该方向在免疫因素和非免疫因素方面一些新的发现,总结了大剂
为了解决兰新线大温差等恶劣条件对轨道结构受力的影响,为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建立了温度荷载作用下的轨道结构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了温度梯度、结构整体升
0引言对准备进行择期手术治疗的炎性肠病(IBD)病人进行暂时性肠内营养(EN)或肠外营养(PN)疗法的临床研究指出强化性营养治疗,可使部分用传统内科治疗无效的病人病情得到缓解,而免于手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发展,体育作为初中学校的一门必修课程,在新课程背景下运用差异教学法进行初中体育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初中学生的心理和身体素质,还能促进初中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本文针对现阶段新课程背景的初中体育运用差异性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有效的措施和建议,从而提高中学生健康水平。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体育;差异性教学;教学效果;有效策略
目的:研究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胸部外伤限制性呼吸困难老年病人的应用.方法:选择多发性肋骨骨折(>3根)病人16例,年龄均>70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例.治疗组采用肠内营养+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