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如何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追求的制高点。本文通过《世界文化之旅》一课的教学实践,研究如何利用教材中的文本资源来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思想品德 文本资源 情感体验
一、熟读课标,找寻活动依据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初中思政课教学和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首先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2.7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这一课程内容及活动建议“分组搜集不同国家、民族和区域的独特文化,认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进行教学设计的初步思考。在思考中,我就琢磨着不同国家、民族和区域的独特文化应从哪个角度来进行教学活动更能让学生感受其蕴含的文化差异性和丰富性呢?
深读课标,我发现,课程内容中要求我们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这就基于不同文化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我脑海中顿时浮现了“仁川亚运会”、“巴西世界杯”、“北京奥运会”等世界性聚会中各种文化元素的融合,我何不利用这些资源将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充分体现出来呢?
于是,我在教学中设计了“课前播放背景音乐——奥运会中的歌曲“我和你”,出示文字“多元化照耀于此”及2014年9月仁川亚运会幕式中韩国代表队队员及相关表演嘉宾的图片,提问学生看到了什么?也顺势出示中国、日本、韩国这亚洲三个典型国家在食物、国花、语言、服饰方面的文化差异。” 因为本课的主题是世界文化之旅,所以我以时事“仁川亚运会”的相关材料让学生体会在亚运会中主办方韩国与我国之间的差异,也联系本课主题为“世界文化之旅”,先从韩国了解他们的一些文化,激发了学生探究世界文化的兴趣。
二、分析教材,发现闪光之处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短短十六字高度概括了费老对人类社会及其文化未来发展的途径及前景的看法。同时教学参考书中也明确指出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各美其美”说的是各个民族弘扬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美人之美”说的是我们可以把别人的优秀文化拿来相互学习;“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说的是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相互包容、互相学习,就可以展示一个多彩的世界。
于是,其中的一个片段我这样设计:
【片段之尽享其美】
1.出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费孝通所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教师简单解释这句话的涵义,并将全班分成两组,请学生分别对“各美其美”和“美人之美”谈谈认识!(教师给出温馨提示:“各美其美”重点收集本国的优秀文化;“美人之美”可以以巴西世界杯中的中国元素为例进行说明)。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讨论后,我请学生进行介绍,之后教师补充奥运会中体现的中国优秀文化代表,如“和”文化,击缶表演,民族服饰,太极等等,更以视频的形式补充我县“炼火”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视频资料。学生一边说一边欣赏,发出阵阵感叹声。”
2.另一小组介绍“美人之美”。学生列举很多他国的文化,但是对于巴西世界杯中的中国元素不是很了解,我随即补充有关于巴西世界杯中含有中国元素的物件及巴西的相关材料介绍。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说了巴西的足球文化,提到了热带风情的夸张装扮,还有其他很多国家的优秀文化等。
在这一片段中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我利用教材中出现的这一句费孝通的话来贯穿知识点。费老的话出现在教科书中,起到了点缀的作用,我则从中深入挖掘“各美其美”的意思,让学生在找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文本资源的利用和挖掘让我感到课堂上学生们从原先对书本的浅薄了解到层层深入,再到自豪说起中华文化,这应该就是情感最好的流露了吧。
三、余音缭绕,培育道德情感
在教学设计中,我努力潜移默化地将本国文化及他国文化的优秀之处让学生感受到,而学生则在上课时利用眼、口、手、脑等多方面感受着课堂中的精彩纷呈的文化氛圍,两者相互作用并相互影响。而根据本课“奏响和谐文化乐章,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这一重点,我在最后一环节中设计:“出示“美美与共”一词,学生在前面所学内容中感受到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美和他国的独特优秀文化之美的基础上,体会何为“美美与共”。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同伴之间的讨论,体会深层涵义是各国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并侧重引导学生去感受文化差异性,体会不同文化的美,学会尊重看待,既不崇洋媚外,盲目学习外国文化,也不封闭守旧,对外来文化一概摒弃。同时,我也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补充“炼火”这一传统文化特色的资料更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深感悟,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最后通过小结,让学生感受在世界上我们的文化存在着“多样性”、“差异性”和“丰富性”。
总之,当教师依据教材,又突破教材限制,将新鲜灵动、时效性强的文本资源贯穿于课堂教学中时,其实也是向学生展示一位善学勤学、乐观进取、不断探索的教师形象。这也是情感无形中的渗透。如若教师在教学中一直学习并利用新鲜的学习资源,再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长此以往,学生必然跟随着这种不断学习的正能量体验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与文本资源之间的相互碰撞,真正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历史与社会》全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10.
[2]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
[3] 吴松年.有效教学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5.
[4] 付建明.教育原理与教学技术[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1.
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安文初级中学
【关键词】思想品德 文本资源 情感体验
一、熟读课标,找寻活动依据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初中思政课教学和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首先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2.7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这一课程内容及活动建议“分组搜集不同国家、民族和区域的独特文化,认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进行教学设计的初步思考。在思考中,我就琢磨着不同国家、民族和区域的独特文化应从哪个角度来进行教学活动更能让学生感受其蕴含的文化差异性和丰富性呢?
深读课标,我发现,课程内容中要求我们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这就基于不同文化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我脑海中顿时浮现了“仁川亚运会”、“巴西世界杯”、“北京奥运会”等世界性聚会中各种文化元素的融合,我何不利用这些资源将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充分体现出来呢?
于是,我在教学中设计了“课前播放背景音乐——奥运会中的歌曲“我和你”,出示文字“多元化照耀于此”及2014年9月仁川亚运会幕式中韩国代表队队员及相关表演嘉宾的图片,提问学生看到了什么?也顺势出示中国、日本、韩国这亚洲三个典型国家在食物、国花、语言、服饰方面的文化差异。” 因为本课的主题是世界文化之旅,所以我以时事“仁川亚运会”的相关材料让学生体会在亚运会中主办方韩国与我国之间的差异,也联系本课主题为“世界文化之旅”,先从韩国了解他们的一些文化,激发了学生探究世界文化的兴趣。
二、分析教材,发现闪光之处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短短十六字高度概括了费老对人类社会及其文化未来发展的途径及前景的看法。同时教学参考书中也明确指出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各美其美”说的是各个民族弘扬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美人之美”说的是我们可以把别人的优秀文化拿来相互学习;“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说的是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相互包容、互相学习,就可以展示一个多彩的世界。
于是,其中的一个片段我这样设计:
【片段之尽享其美】
1.出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费孝通所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教师简单解释这句话的涵义,并将全班分成两组,请学生分别对“各美其美”和“美人之美”谈谈认识!(教师给出温馨提示:“各美其美”重点收集本国的优秀文化;“美人之美”可以以巴西世界杯中的中国元素为例进行说明)。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讨论后,我请学生进行介绍,之后教师补充奥运会中体现的中国优秀文化代表,如“和”文化,击缶表演,民族服饰,太极等等,更以视频的形式补充我县“炼火”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视频资料。学生一边说一边欣赏,发出阵阵感叹声。”
2.另一小组介绍“美人之美”。学生列举很多他国的文化,但是对于巴西世界杯中的中国元素不是很了解,我随即补充有关于巴西世界杯中含有中国元素的物件及巴西的相关材料介绍。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说了巴西的足球文化,提到了热带风情的夸张装扮,还有其他很多国家的优秀文化等。
在这一片段中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我利用教材中出现的这一句费孝通的话来贯穿知识点。费老的话出现在教科书中,起到了点缀的作用,我则从中深入挖掘“各美其美”的意思,让学生在找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文本资源的利用和挖掘让我感到课堂上学生们从原先对书本的浅薄了解到层层深入,再到自豪说起中华文化,这应该就是情感最好的流露了吧。
三、余音缭绕,培育道德情感
在教学设计中,我努力潜移默化地将本国文化及他国文化的优秀之处让学生感受到,而学生则在上课时利用眼、口、手、脑等多方面感受着课堂中的精彩纷呈的文化氛圍,两者相互作用并相互影响。而根据本课“奏响和谐文化乐章,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这一重点,我在最后一环节中设计:“出示“美美与共”一词,学生在前面所学内容中感受到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美和他国的独特优秀文化之美的基础上,体会何为“美美与共”。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同伴之间的讨论,体会深层涵义是各国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并侧重引导学生去感受文化差异性,体会不同文化的美,学会尊重看待,既不崇洋媚外,盲目学习外国文化,也不封闭守旧,对外来文化一概摒弃。同时,我也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补充“炼火”这一传统文化特色的资料更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深感悟,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最后通过小结,让学生感受在世界上我们的文化存在着“多样性”、“差异性”和“丰富性”。
总之,当教师依据教材,又突破教材限制,将新鲜灵动、时效性强的文本资源贯穿于课堂教学中时,其实也是向学生展示一位善学勤学、乐观进取、不断探索的教师形象。这也是情感无形中的渗透。如若教师在教学中一直学习并利用新鲜的学习资源,再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长此以往,学生必然跟随着这种不断学习的正能量体验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与文本资源之间的相互碰撞,真正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历史与社会》全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10.
[2]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
[3] 吴松年.有效教学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5.
[4] 付建明.教育原理与教学技术[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1.
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安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