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与中学音乐教育案例分析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wil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行音乐在现代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它正强烈地冲击着中学音乐教育、冲击着一个个年轻躁动的心。所以假如学校的音乐教育者把流行歌曲拒之门外,则犹如掩耳盗铃。当然我们也不否认有些流行歌曲的内容不适合青少年,一度如为“洪水猛兽”,会对他们的人生观产生消极的影响。也恰恰是因为如此,我们就更应该仔细分析流行歌曲,让学生们在音乐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有选择地欣赏流行歌曲。流行歌曲中也不乏一些优秀作品,对几代人的成长产生着不同寻常的影响。针对广大学生滥听流行歌曲的行为,正面引导要比回避不谈或强行制止效果好得多,这也是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是值得探索的。
  一、案例描述
  那天是一节八年级(1)班的音乐欣赏课,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欣赏《沁园春雪》、《蝶恋花》、《重整河山待后生》、《过雪山草地》等曲艺音乐。我刚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点明了教学内容,开始组织教学播放《沁园春雪》时,就听到:“都什么年代了还听这个,难听死了”、“真没劲,都想睡觉了”、“老师从网上下载点流行音乐给我们听听吧”,一时间,同学们七嘴八舌,教室里一片乱哄哄。“你们怎么这样……反正书上的曲子是一定要学的。”我激动且语无伦次了。
  突然,这个班的学习成绩较差,行为习惯也较差的一个同学站了起来,也不打个招呼就往音乐室外面走。我追上去责问道:“你去哪?干吗去?”他毫无表情地回答:“这节课没劲,书本上的歌曲不好听,唱起来没感觉,也学不会,真浪费时间。”“老师,教我们唱流行歌曲吧。”此时教室里同学们的声音更大了。虽然我当时很生气,但无奈之下,只得让步了。“好吧,既然你们这么不想听曲艺音乐,那这节课我们就破例唱唱流行歌曲吧,不过你们别说我上课不认真啊!”话音刚落,所有学生脸上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大声欢呼:“太好了、太好了!”随后每个同学都在争先恐后的报出自己想要听的歌名让我下载,《三国》、《童话》、《不想长大》……随着音乐的响起,同学们一个个都像着了魔似的规规矩矩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自觉地跟着音乐哼唱起来,顷刻间便沉醉在这优美动听的音乐声中,此时此刻的我却陷入了深深的无奈和困惑之中。
  二、案例分析
  以上案例中所表现的,正是初中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流行潮”现象。不难看出,不是孩子们不爱音乐了,只是他们对流行音乐更为偏爱,是我们的老师强制性的扼杀了孩子们的天性,是我们把自己的感受强加给了孩子们。如果再加上歌曲缺乏与学生生活产生共鸣的东西,就难以让学生产生兴趣,更难以吸引学生。而学生生活在信息传媒非常发达的当代社会,时下正红的“超级女声”、“我型我秀”、“星光大道”、“唱响中国”等一些选秀活动,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使得流行音乐离孩子们的距离是如此之近。正因为时间上较大的落差,才造成了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即使接受也往往是消极被动的。
  面对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这一现象,音乐老师该怎么办?如何处理音乐教学中的雅与俗的关系?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我认为应该做好如下工作。
  其一,摆准流行歌曲在普通音乐教育中的地位。我们的音乐教育,无疑应包含中国传统音乐、新音乐、欧洲古典音乐及包括流行歌曲与“新潮音乐”等现代音乐在内的古今中外一切优秀音乐文化成果,但其中也必须有主次之分。不给流行歌曲一个适当位置不行,把这个位置摆到不适当的高度也不可取。
  其二,淡化自我,确立学生是主体的思想。我们很多老师喜欢以自己的好恶来确定课堂教学的内容,也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自己喜欢民歌,便让学生都喜欢彭丽媛、宋祖英。自己喜欢二胡,就不厌其烦地让学生听《二泉映月》、《良宵》。这种教学思想总体而言还是感性的,过强的自我意识在左右着教学向理性化方向发展。
  其三,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拓宽欣赏视野。我们应该知道,在现实生活中,也有昙花一现的“高雅”音乐,而流行音乐中也有经典之作。因此,做老师要胸襟开阔、雅俗共赏,这样才能适应学生的不同需求。
  其四,活跃课堂气氛,淡化技能性,突出欣赏性、审美性。无论什么有趣的东西,一旦上升到理论,成为学习的对象,学生往往就会对其失去兴趣,但如果让学生在欣赏与审美中进行学习则会轻松得多。
  三、案例思考
  1.“流行音乐”走进课堂的必要性。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而音乐课堂又是学校的一块艺术教育园地,它不可能与社会相脱离。随着当今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模式、文化教育体制等所呈现出的一种“多元并存,多极发展”的格局,音乐也面临着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所遵循的教育模式、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评判标准都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局限性。面对丰富的音乐种类、多变的音乐风格,我们的音乐教育要思改变,求创新。
  2.“流行音乐”走进课堂的可行性。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通过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进而促进学生对歌曲及音乐作品的掌握。
  3.让流行音乐走进课堂,绝不是放弃教材内容,而单纯地迁就学生,把音乐课简单地变成流行音乐的教唱和欣赏课。而是对流行音乐要进行分析和精心的挑选,挑选的标准应是“思想性与艺术性尽可能完美统一”、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迎合中小学生心理特征。
  我国新一轮的课改,已浩浩荡荡地展开4年了,新课标为我们在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适应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建议和指导。让我们以新课标为指导,结合学生实际,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开创音乐教育教学的新局面。
  让我们的音乐课堂更加快乐、更加充实吧!
其他文献
因受年龄特点、生活经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幼儿识字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如何让幼儿们尽可能轻松识字并记住它,是我们幼教老师不得不深思的问题。那么,怎样教学才能提高幼儿的识字能力呢?我结合近些年教学的亲身体会,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在日常生活中识字  日常生活是发展幼儿交往语言的摇篮,是增加幼儿识字量的重要渠道。幼儿的语言及识字主要是在与他人交往和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完成的,为了要
期刊
作文教学,历来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一方面,作文是学生语文学习中综合性和整合性最高的阶段,是学生大脑激发创作灵感,将所见、所闻、所想,运用平时积累的字、词、句等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学生胸中有墨,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掌握创作的正确方法,才能够写出有一定水平的作文来。另一方面,作文在学生的学业检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现实中学生进行作文创作的总体水平很不乐观,作文成了学生学习过
期刊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包含三层含义,即以人的发展为本、倡导全人教育 、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言外之意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自学的“气氛
期刊
【教材分析】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行)》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三年级下册教材注重体现这一要求,教材除了在有关单元渗透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外,专门编排了“数学广角”这一单元来介绍集合和等量代换这两种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两大特点:一是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及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作为教学素材,帮助
期刊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很多物理规律都是从观察和实验中得出的,有以概念、文字的形式阐明,也有以公式形式表达的。教学中就应该利用它们内在而客观的规律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合作性,有效地提高初中物理规律的教学质量,以充分地发挥学科优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聚类分项,找出规律,瞻前顾后,促进知识的正向迁移  (一)挖掘共性,充实测量仪器仪表使用方法的规律性教学  初
期刊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教学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教学内容。语文阅读教学,首先是从朗读教学抓起的,学生先学会了朗读,在此基础上,才学会自主阅读和学习。从这一点上来说,朗读教学是阅读教学的最重要的分支,是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基础的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现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语言优美的文章,是学生学习语言的绝好材料。而语言的内化主要靠朗读,朗读不落实,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便无从谈起。结合多年小学语
期刊
男孩本应该是活泼好动、充满朝气和阳刚之气的。然而近年来,在中小学阶段,有相当一部分男生缺少男孩本应具有的阳刚之气,这种孩子不仅言行举止女性化,而且在性格上也呈现出羞涩好静、优柔寡断等特点。男人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是当今社会的中流砥柱,是家庭的顶梁柱。因而,在基础教育阶段如何培养有阳刚之气、具有责任感的小男子汉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和深度思考。  一、导致男生阳刚之气不足的原因  1.中国的应试
期刊
前教育部部长柳斌同志曾说过“教育是充满感情、充满爱心的事业,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单纯的知识传授,不能造就一代‘四有新人’。”由此可见,现代教育必须高度重视情感教育。近年来,这种全新的情感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热情关注与接纳,也给新时期的体育教师以“柳暗花明”之感。要想消除体育课的枯燥、乏味,就要在课中多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因素,使体育课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听起来有滋有味,动起来生龙
期刊
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兴趣可以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它带有感性色彩,是启迪儿童心扉的钥匙。在教学中,若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灵活地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运用于教学中,联系实际,给学生以充分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就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一、以饱满的热情走进课堂,
期刊
一、班主任应该具备的素质  1.拥有一颗平常心  我从事教育事业已经18年了,这十八年来有幸得到领导的赏识和信任担任了毕业班的班主任,而且这十八年里有八年的时光是陪伴着毕业生度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很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地朝着以校为家爱生如子的方向发展。并且这些年来,我在数学教育事业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在近两年中还总结出了一些有益于学生的复习资料得到了领导以及同事的一致好评。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
期刊